●邹继海
(510160广东省广州市荔湾区西湾东路5号2楼广东省楹联学会)
纪念三国关羽的关帝庙,遍布全国,清朝时有『县县有文庙,村村有武庙』之说,文庙就是文圣孔庙,如县县有孔庙,在清代就有三千多座孔庙。武庙就是武圣关帝庙。如村村有武庙,则清代全国就有三十余万座武庙。目前,国外还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有关帝庙三万余座,如加上企业、商店等公共场所和私家供奉的关帝,则更不计其数了。
关公姓关名羽,字云长,山西解州人,在他几十年的军事生涯中,策马横刀,驰骋疆场,征战群雄,辅助刘备完成鼎立三分大业,谱写了一曲令人感慨万千的人生壮歌。由于《三国演义》的巨大推动作用,美化、圣化、神化了关公的大量故事,把关公塑造成了『忠』、『义』、『仁』、『勇』集于一身的完人、圣人和神人。成了古今第一将,被尊为武圣乃至武财神,共推为百业之保护神,受到万民景仰,千秋香火。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阳东县楹联家李宜济先生就曾借关帝之精神和影响,撰联号召民众抗战,得到师生热烈响应,积极支持抗日战争。
李宜济(一九一六——二零零四),号苍海客人,阳东县合山人,抗战时,鸡山庙开光,主持人请李宜济撰联,李认为大敌当前,作为中国人应积极投身和资助抗日才对,乃于关公塑像前拟联一副:
形象若重生,赶乘赤兔追风,往擒国贼;
精神如不死,快舞青龙偃月,力斩蛮夷。
鸡山学校的师生们因受联语的感召,积极发动师生捐款捐物支持抗战,村中民众,也积极投身抗日活动。抗战胜利后,民国政府授予鸡山小学锦旗一面,上书『爱国热忱』四字。李宜济先生用对联作宣传武器,支持抗日一事,在当地广为流传,成为佳话。
一般关帝庙的对联,都是歌颂关公的忠、义、仁、勇之类等,了无新意,俗不可耐。而李宜济先生撰写的这副对联,切合抗日形势之需要,令关羽精神重生,使人振奋,增人胆气,是一副别开生面的关公题材联。对联每比十五字,全联三十字,上下联各三个分句,采用五六四句式。
上联呼吁擒汉奸,第一分句『形象若重生』,『形象』是塑像,偶像,指形状和样子;『重生』是重生或复生,句中作了一个假设,如果关公能够再生,复活。第二分句『赶乘赤兔追风』,『赤兔追风』即关公的坐骑赤兔马,马头似兔头,浑身赤色,称为赤兔马,也有说为汗血宝马。快可追风,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之说。句中是说赶快跨上赤兔追风马。第三分句『往擒国贼』,『国贼』指损害国家利益,出卖国家主权的民族败类。这里指投靠日本的汉奸,句中激励大家擒拿汉奸。
下联,号召斩日寇,第一分句,『精神如不死』,『精神』指人的精气和元神,句中指关公忠义仁勇之精神如果还存在。第二分句『快舞青龙偃月』,『青龙偃月』为关公所用的兵器青龙偃月刀,又叫『冷艳锯』,镔铁打造,重八十二斤,与张飞的丈八蛇矛相媲美,句中是说赶快举起青龙偃月刀。第三分句『力斩蛮夷』,古代泛指华夏中原民族以外的少数民族为蛮夷,这里指凶残野蛮的日本侵略者。句中号召大家奋力抗击倭寇。
在关帝庙前,作者在上联以关公的形象作假设,说关公若重生,闻知当今又出现了汉奸,必定会像当年捉拿汉奸一样,骑上赤兔追风马,擒拿卖国贼。在下联以关公的精神作假设,说如果关公的忠义仁勇之精神今天还在,又定会挥起青龙偃月刀,斩杀日寇侵略者。假设得合情合理,又以大家所熟知的关公的座骑和兵器作比喻,以壮志士之胆,起到很好的宣传鼓动作用。上联对国贼用『擒』字,下联对日寇用『斩』字,也体现了作者对内贼和外敌处理的细微区别,可见作者练字的功力之深。在平仄的安排上:
上联是:
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
下联是:
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从分句句脚节奏看,上联三个分句句脚字分别是『生』、『风』、『贼』,作平平仄安排,下联三个分句句脚字分别是『死』、
『月』、『夷』,作仄仄平安排,联中分句,做到平仄相替。上下联句的平仄相对,也是对得工整的。至于上下联中三个分句的第一字,『形』和『神』,都是平声,『赶』和『快』都是仄声,『往』和『力』都是仄声。因联句中的第一字,是可平可仄的,要求较宽,是允许的。
从词性相对来看,上下联中『形象』与『精神』是并列名词相对,『若』与『如』是连词相对;『重生』与『不死』,是偏正词组相对;『赶』与『快』,『乘』与『舞』都是动词相对,『赤兔』与『青龙』偏正词组相对,『追风』与『偃月』是动宾词组相对,当然,『赤兔追风』与『青龙偃月』也可是名词相对;『往』与『力』,『擒』与『斩』都是动词相对;『国贼』与『蛮夷』是偏正词组相对,上下联的词性对得工整。
李宜济撰写的这副对联饱含时代特征,是一副抗日联,而且产生了很好的影响,为一副不可多得的好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