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霍金林
雕匠,以各种材料雕刻器物的匠人。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创制方法的总称。指用各种可塑材料(如石膏、树脂、粘土等)或可雕、可刻的硬质材料(如木材、石头、金属、玉块、玛瑙等),创造出具有一定空间的可视、可触的艺术形象,借以反映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审美感受、审美情感、审美理想的艺术。雕、刻通过减少可雕性物质材料,塑则通过堆增可塑物质性材料来达到艺术创造的目的。
木雕可以分为立体圆雕、根雕、浮雕三大类。木雕是从木工中分离出来的一个工种在我们国家的工种分类中为“精细木工”。一般选用质地细密坚韧不易变形的树种如楠木、紫檀、樟木、柏木、银杏、沉香、红木、龙眼等。采用自然形态的树根雕刻艺术品则为“树根雕刻”。木雕有圆雕、浮雕、镂雕或几种技法并用。有的还涂色施彩用以保护木质和美化。
我国的木雕种类繁多遍布于大江南北最著名的是浙江东阳木雕、广东金漆木雕、温州黄杨木雕福建龙眼木雕人称“四大名雕”。其它种类如曲阜楷木雕南京仿古木雕、苏州红木雕、剑川云木雕、上海白木雕、永陵桦木雕、泉州彩木雕……这些木雕都是因产地、选材或工艺特色而得名。有的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有的虽是后起之秀但木雕技艺日趋精湛,造型也日臻完美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有关雕匠的对联谜语:
匠心能刻俑;
妙手自生花。
(谜底:雕匠)
有关雕匠的故事:
(一)
三请李一刀
康熙年间,山西和陕西药商为了一展富有,决定合修一座会馆——山陕会馆。山陕商人商定会馆要建的与众不同,戏台要有精致的主题木雕。有人向他们推荐城内爬子巷的李姓老头,外号李一刀。据说,李一刀原是紫金城内的木雕师傅,三十年前因一根龙须没刻好被刺瞎一只眼。
山陕商人为请李一刀,可谓三顾茅庐。第一次,说明来意,李一刀把他们轰了出去;第二次,李一刀把他们骂了出来;第三次,会馆当家人在他门前跪了半天后,李一刀才开口:“让我刻可以,钱你能拿得起吗?”“李老放心,只要你能说出价,我们山陕商人就能拿得出来!”李一刀眯着只眼一字一句地说:“我的眼神不好,要价高,就用木渣兑金银吧。粗活剔下的一两木渣给一两银子,细活刻下的一两木渣给一两金子!”当家人倒抽了一口冷气:“此事非同小可,容我回去商量商量,明日再来。”第二天,会馆当家人商量后,用两顶轿子去请李一刀。一顶轿子抬着李一刀,另一顶轿子抬着一个大木盒,里面装着木雕工具。
李一刀来到会馆,被安排在刚铺好地的三间大殿。收拾完毕,李一刀开口道:“我先磨磨刀,三十多年没动过了。给我抬来四张方桌。”四张桌子抬来,李一刀眯着一只眼,把大小刀具整整摆满了四张桌子。第二天,李一刀就开始磨刀,这一磨就磨了一百天。刀磨好这天,四根上等的山杨也正好运到了会馆。于是,李一刀把自己关在了屋里,吃饭有人送上,屎尿有人端出,只是在有月亮的晚上偶尔出来走上几步。寒暑易往,一来就是四年。
完工这天,整个会馆的工程全都完了,就只剩戏楼上的木雕了。李一刀把会馆的当家人叫了过来:“叫人称称这两堆木渣吧。”两堆木渣一精一细。一称,粗的一千斤,细的五百斤。称过之后,众人你瞅我我瞧你,大气不敢喘一声。李一刀眯着眼睛,笑了:“该兑现了,抬金银来!”众人都拿眼瞪着李一刀。会馆当家人大喝一声:“还不快去!”一会儿,家人将金银抬了过来,。大秤一称,金银各分一堆。李一刀哈哈地笑了:“把这四根杨木抬出去,用锤子砸了!”众人更是不解,看看四周哪有什么木雕呀,仅是四根被挖了缝的木头啊!
四个光着背的汉子抬了根山杨出了殿门,往地上猛地一放,咔嚓一声响,山杨四裂,九十块木片四散了一地,细一瞧,一块木板就是一出戏呀。四根山杨全开了之后,三百六十出,三国戏文全摊在了地上,三国戏全部刻了下来。上千号人物,外加山石树木、殿宇亭榭、瑶花异草、风雨雷电、飞瀑流泉、峰峦城楼、日月交辉、文臣武将、战马旌旗……全场静得只有眨眼的声音。会馆当家人弯腰捧起一块木板,正是“祢衡斥曹”一出戏:只见祢衡于酒宴间裸衣击鼓,痛斥曹操;上坐七人,闻之有怔、佩、惧、惊、怒、笑、快、乐,无不形如生人;再细看,高台、桌、椅、香案、烛光、屏风、屏风上的花鸟、花上的细云,整整十层透雕……
人们见当家人拿起一块木板细瞅,也都弯腰捧起一块细瞅起来。会馆内万物皆停,只有唏嘘之声。李一刀,轻咳一声:“还有一块长板没有砸开呢。”会馆当家人如梦初醒,向下一瞅,果真有块六尺长的木板。蹲下来,两手拿起,轻轻地在地上一碰,木板分为两块摆在地上。再一瞧,见是一副对联:
人有意意有念念有欲欲有贪贪得无限;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万象皆空。
会馆当家人蹲在那里一动不动。
当他再站起的时候,坐在门前椅子上的李一刀已不知去向……
现在,这副对联仍镶在会馆的正门两旁。
(二)
聪明的雕匠
传说,木匠的祖师爷鲁班的第三十代传人——班逊,手艺非常高明。雕龙,龙能飞;刻凤,凤能舞。他的名气传遍四面八方。班逊不仅技艺高超,而且聪明过人。
有一次,他的一个徒弟要回家娶媳妇,班逊就让徒弟顺便带100两纹银和一封信给自己的妻子。
徒弟在路上边走边想,师傅整天只知画画,雕刻,从来没见他看书写字。他会写信吗?于是他就偷偷地把信拆开:咦!信上一个字也没有。只画了一棵树,树上有8只活蹦乱跳的八哥,树下是4只正争食的斑鸠。看完后,徒弟心中大喜,他想:师傅既然没有告诉师娘捎了多少银子,何不留下50两,正好自己急着用钱。他把信重新封好。回家只交了50两银子给师娘。
谁知师娘接过信一看,顿时火冒三丈,怒斥道:“你这没良心的东西!师傅叫你带回的是100两银子,为啥只交给我50两?!”徒弟非常惊讶,立刻跪地求饶,交出了藏下的50两银子。可他心里想:师娘怎么知道捎了100两银子呢?
原来,班逊是以画代言,信上画的8只八哥表示8个8,8×8=64;4 只斑鸠表示 4个 9,9×4=36;64+36=100;所以总共是100两银子。
——(选自《小学生数学报》)
(三)
米先生赠石
当其时兴化有间很出名的刻字店,店主姓米。有一次,米先生替名画家丁有煜刻了几方印章,丁有煜十分高兴,就将一块田黄石送了给米先生。但这却给米先生惹来麻烦。由于米先生没有妻儿,别人都在打他的家财主意。米先生也很心烦,石头只一块,给谁是好?那天正当他围炉取暖的时后,忽地想到一上联:
炭黑火红灰似雪;
但下联怎样对才好呢?正当他伤透脑筋时,忽地有了主意。便放话出去,有谁对了下联,便以田黄石相赠。第二天,郑板桥经过一稻田,有了下联,便去到刻字店,说道:米伯伯,小侄如对出下联,此石是否相赠?米先生道:当守诺言。郑板桥立即道出下联: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肾组织中p38MAPK、TWEAK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阳性对照组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环孢素高剂量组小鼠p38MAPK、TWEAK mRNA的表达水平,环孢素低剂量组小鼠TWEAK mRNA的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环孢素能抑制SLE模型小鼠肾组织中p38MAPK、TWEAK mRNA的表达。各组小鼠肾组织中p38MAPK、TWEAK mRNA的表达水平柱形图见图2。
榖黄米白饭如霜。
米先生十分高兴,便将田黄石刻成印章给了郑板桥。
(四)
孔庙前的雕龙石柱
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被称为东方三大殿之一(故宫太和殿、孔庙大成殿、岱庙天贶殿)。在大成殿四周廊下环立着28根雕龙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殿两侧及后檐的18根为八棱水磨浅雕石柱,以云龙为饰,每面浅刻9条团龙,每柱72条,共1296条。这是世界上独有的石雕艺术瑰宝,被称为世界十大景观之一。郭沫若曾为之赞曰:
石柱盘龙二十株,
大成一殿此尤殊
……
天工开物眼前是,
梓匠何曾读圣书。
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
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此联是清乾隆年间大才子、四库全书馆总纂官纪晓岚所书写。妙中之绝在于写上联的“富”字时故意少了顶上的那“点”,写下联“章”字有意将“早”字一竖通上去。意寓孔府“富贵无顶头”“文章可通天”。
有关雕匠的对联:
事业珍精细;
文心重琢雕。
金刀飞篆隶;
锐眼入丝毫。
妙手夸嘉定
虚心是我师。
嶙峋成大器;
磊落有良工。
得心应手工剞劂;
铁画银勾锓枣梨。
事业于今如刻鹄;
文心自古重雕龙。
取得竹筠为刻画;
钻来桃核费精神。
笔行神至龙纹画;
刀走力求血石开。
持来玉箸能摹汉;
借得金刀可敌秦。
龙蛇蜿蜒归梨枣;
鸟兽飞腾入简笺。
风斤月斧雕和璧;
赤电朱霞显籀文。
左图右史兰台宝;
诸子百家石室珍。
自以灵心施砥砺;
应教顽石作琳琅。
如切如磋勤己事;
不雕不琢仰天工。
持擅雕龙是君子器;
功成刻鹄有高人风。
莫笑雕虫巧匠之器;
须知刻鹄君子所营。
弓长张张弓张弓手张弓射箭,箭箭皆中;
木子李李木李木匠李木雕弓,弓弓难开。
此联为一名叫张弓的弓手和一名叫李木的雕弓匠所对。
刻印店对联
六书传四海;
一刻值千金。
书法传四海;
刀工值千金。
铁笔能操工刻鹄;
金章可琢善雕虫。
写成白玉锋芒古;
染到朱霞字样新。
刻鹄能成称巧手;
雕龙亦足见文心。
铁笔能书千户号;
刀工可琢万家名。
效法萧曹刀作笔;
追踪虞禇简为笺。
刀笔不是刀笔吏;
掌印并非掌印人。
錾金映出千行锦;
钻石刊成五彩章。
绘画对一个画匠而言是一门专业技能,对画家而言是一门学问。画家建立自己的艺术风格靠的是自己的艺术才华与对艺术的独到见解。
画家不但能够全面地掌握绘画技术而且在其艺术表现中有着十分鲜明独特的艺术风格。画匠虽然也掌握了熟练的绘画技法但是他们的作品多以摹仿前人的粉本抑或重复前人或今人的技法很难看到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有关画匠的对联谜语:
意飘云物外;
诗入画图中。
(谜底:画匠)
有关画匠的故事:
(一)
灶王爷的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张姓兄弟,哥是泥水匠,弟弟是画师。哥哥拿手的活是盘锅台,人尊称“张灶王”。张灶王爱管闲事,遇上邻里纠纷都要管,好像是个老长辈。张灶王整整活了七十岁,寿终正寝时正好是腊月二十三日深夜。张灶王生前是一家之主,家里事都听他吩咐,现在大哥离开人间,弟弟只会诗书绘画,虽已花甲但从未管过家务。几房儿媳妇都吵着要分家,画师被搅得无可奈何,整日愁眉苦脸。
第二年,在张灶王亡故一周年的祭日深夜,画师忽然呼叫着把全家人喊醒,说是大哥显灵了。在厨房,只见黑漆漆的灶壁上,飘动着的烛光若隐若现显出张灶王和他已故的妻子的容貌,家人都惊呆了。画师说:“我寝时梦见大哥和大嫂已成了仙,玉帝封他为‘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你们平素好吃懒做,妯娌不和,不敬不孝,闹得家神不安。大哥很气恼,准备上天禀告玉帝,年三十晚下界来惩罚你们。”家人惊恐不已,忙取来张灶王平日爱吃的甜食供在灶上,恳求灶王爷饶恕。从此后,经常吵闹的叔伯兄弟和媳妇们再也不敢撒泼,全家平安相处,老少安宁度日。这事传遍街坊邻居。其实,腊月二十三日夜灶壁上的灶王,是画师预先绘制的。他是假借大哥显灵来镇吓儿女侄媳,不料此法果真灵验。所以当乡邻来找画师探听情况时,他只得假戏真做,把画好的灶王像分送给邻舍。如此一来,沿乡流传,家家户户的灶房都贴上了灶王像。岁月流逝就形成了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上供、祈求合家平安的习俗。
(二)
从雕花匠到画匠
光绪四年,父亲听位雕花木匠,名叫周之美的,要领个徒弟。托人去说,一说就成功了。
周师傅在白石铺一带很出名,特别是平刀法,是他的绝技。我跟着他学,他也耐心地教我。我很佩服他的本领,又喜欢这门手艺,学得很有兴味。
学会了平刀法,我又琢磨圆刀法。那时雕的花样千篇一律。我就想在花篮上面,加些葡萄石榴果子或花木。还搬用平日常画的飞禽走兽,造出许多新花样,果然人人都夸。
光绪八年,在一个主顾家中,无意间见到一部乾隆年间翻刻的《芥子园画谱》。仔细看了一遍,实在是好。向主顾借了来,在我挣来的工资里,匀出些钱,买了纸、颜料和毛笔,晚上用松油柴火为灯,一幅一幅地勾影。足足画了半年,把一部《芥子园画谱》,除了残缺的一本以外,都勾影完了,订成了十六本。从此,我做雕花木活,就用《芥子园画谱》做根据了。
一位远房本家,名叫齐铁珊的,他很关心我的画。有一次,他对我说:“萧芗陔快到我哥哥家里来画像了,我看你何不拜他为师!”这位萧师傅,纸扎匠出身,画像是湘潭第一。我就到他家去拜师。他把拿手本领都教给了我,画像这一项,就算初入门径了。
光绪十五年,我第一次见到寿三爷。寿三爷名叫胡自倬,号沁园。那天正是他们诗会的日子,到的人很多。寿三爷听说我到了,很高兴,当天就留我同诗会的朋友们一起吃午饭。
他家延聘的教读老夫子名叫陈作埙,学问很好,也是湘潭的名士。吃午饭的时候,寿三爷说:“你如愿意读书的话,就拜陈老夫子的门吧!”吃过饭,我就拜胡、陈二位,做我的老师。
少蕃师对我说:“画画总要会题诗才好,你就去读《唐诗三百首》吧!诗的一道,本是易学难工,就看你有心没心了!”我小时候读过《千家诗》,几乎全部能背出来,读了《唐诗三百首》,上口就好像见到了老朋友,读得很有味。少蕃师又叫我在闲暇时,看看《聊斋志异》一类的小说,还时常给我讲讲唐宋八家的古文。我觉得这样的读书,真是人生最大的乐趣了。
读书的同时,我跟胡沁园老师学工笔花鸟草虫。他对我说:“石要瘦,树要曲,鸟要活。”我常常画了画,拿给沁园师看,他都给我题上了诗。他还对我说:“你学学作诗吧!光会画,不会作诗,总是美中不足。”那时正是三月天气,牡丹盛开。沁园师约集诗会同人,赏花赋诗,他也叫我加入。我放大了胆子,作了一首。沁园师看了,念道:
莫羡牡丹称富贵,
却输梨橘有余甘。
这两句不但意思好,十三谭的韵,也押得很稳。”这一炮打响,是我料想不到的。我在胡家,读书学画,有吃有住,心境安适得很,眼界也广阔多了,只是总想起家里的光景。那时照相还没盛行,画像这一行生意是很好的。沁园师知道我这个意思,到处给我吹嘘,附近的人都来请我去画。后来我又琢磨出一种精细画法,能够在画像的纱衣里面,透现出袍褂上的团龙花纹,人家都说这是我的一项绝技。人家叫我画细的,就送我四两银子,从此就作为定例。我觉得画像挣的钱比雕花多,又省事,就扔掉了斧锯钻凿一类家伙,改了行专做画匠了。
生意越做越多,祖母笑着对我说:“阿芝!你倒没有亏负了这支笔,从前我说过,哪见文章锅里煮,现在我看见你的画,却在锅里煮了!”
(节选自《白石老人自述》)
有关画匠的对联:
丹青饰山水;
金碧绘楼台。
书为心画;
画乃意书。
砚磨雾起;
笺染云生。
青山收笔底;
绿水涌毫端。
观画如观景;
赏文胜赏花。
手牵青山黛岳;
笔舞丹花翠菁。
大地山川生笔底;
九州人物出毫端。
巧思调就千般彩;
妙技描成百样珍。
竹树楼台弹指即现;
烟云邱壑着纸而成。
耀眼宏图山与水;
动人春色画中诗。
纸上纵毫万山千水;
雪中缀景百态多姿。
粉黛染山川秀色;
丹青夺造化神工。
参天有势松方健;
肖物能工石亦妍。
泼墨为山皆有意;
看云出岫本无心。
几树梅花数竿竹;
五更梦处顿生花。
山峦晴云无墨画;
竹敲秋雨有声诗。
瑶池桃子终三盗,何止高年乃八千。——白石老人《偷桃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