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多元评价实施与策略

2015-05-27 11:18张艳霞
读写算·教研版 2015年7期
关键词:多元评价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张艳霞

摘 要:《中小学评价与考试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应强调方法的多元化,要重视采用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成长纪录等)对学生的发展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因此,我校开展“小学‘多元评价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行动研究”的课题,旨在通过运用多元评价,面向全体学生,实现评价从单一走向多元、从静态走向动态,让每个学生都能看到自身的亮点,看到进步的希望,树立强大的自信心,获得最佳的发展,体验成长的快乐。本文就小学语文多元评价提出个人的思考,以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教学评价的关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多元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7-314-01

小学语文课程有着自己的性质和特点,因而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绝对含盖不了其评价的实质和价值,也无法全面评价小学生语文素养,因此重新慎笃语文评价就显得尤为迫切。当今评价发展的四大特征就是更加注重诊断功能,更加注重评价的全面性,更加注重自我评价,更加注意评价的多元化。

一、多元评价的理论依据:

任何一个方案的提出,都必须有较为科学的理论作支撑,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多元评价也是如此。根据我的分析,至少有以下几种理论作支撑。

1、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让我们更看到了评价的教育功能,以及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促进在原有基础上的进步。多元智力理论为小学语文多元评价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2、华国栋同志的差异教学理论,要求我们教育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日常的教育活动中应当尽可能设计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教育的内容、形式、要求都必须具有多样性,教育评价的主体、评价的指标也应当多元化。“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会多出一批好学生。”就是这个道理。

二、小学语文多元评价的特点

1。、多元性。要充分调动不同的评价主体开展评价活动,尊重每个学生的不同意见,鼓励学生有创见的思想,培养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促进创新精神的形成和发展。

2、整体性。评价要关注学生整体、全面的发展,不能仅仅关注学生学业成绩。每个学生都有其优势和弱势品质,教学就要长其长、短其短。

3、过程性。评价贯穿于教学活动的始终,教师和学生要形成过程性和动态性评价的意识和能力。

三、小学语文多元评价的操作策略

1、评价标准多元。提供多把尺子,关注个性发展。

以往的评价比较多地以一把尺子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达到统一的标准。由于文化环境、家庭背景、自身思维方式的不同,学生的基础、性格、智力等存在着差异。同样的评价,对于这个学生是合适的,而对于另一个学生可能是不合适的。所以,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共性,更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实行统一评价与分层评价相结合,以分层评价为主的方法。开放的语文教学要善于根据学生的思维实际情况作出多元评价。

就拿阅读教学来说,学生的个性特征及发展取向各不相同,各人阅读存在个性差异,对文本的敏感、判断程度也存在差异。如《惊弓之鸟》一课中,在课的结尾,师问:你觉得是什么导致了大雁的死亡?原想以此引出惊弓之鸟的寓意。可学生找到许多答案。有的说是更羸拉弓的声响害死它了;有的说是大雁自己害死了自己;更有人认为大雁的朋友在危难之中弃它不顾而导致了大雁的死亡。答案中有人关注友情,有人关注权力,有人关注心理。在这个时候,成语的寓意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学生懂得了思考,懂得了文章所蕴涵的人文精神。所以教师就不能轻易下定论,不能轻易否认其他的观点,要根据个人不同个性设置评价标准。多一把衡量的尺子,会量出更多的好学生。

2、评价主体多元。拒绝“一锤定音”,倡导参与互动。

以往对学生的学习评价的主体是教师,教师是惟一的“裁判员”。学生对于评价结果大多处于不得不接受的被动状态,这种评价显然是违背“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要求的。因此,改变以往教师为主体的单一评价现象,逐步改为有教师、学生、家长、社区教育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评价。评价意见要尽量出自学生之口,而不是教师的“拍板定论”。学生互评不仅仅是教师评价的补充,使评价更趋于全面,而且直接让学生参与评价,更体现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会评价,学会欣赏,完善自己;发现同学的问题,启发同学。

3、评价内容多元。拒绝“知识本位论”倡导综合性评价。

在新课程的语文学习中,评价的内容应是多元的,不仅仅要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情况,更要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应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尤其是创新、探究、合作与实践等能力的发展,以适应人才发展的多样化要求。以一年级学生语文学习评价为例,他的评价主要内容包括拼读、听说、朗读、知识、写字五个方面,在每个方面又有不同的评价内容。

4、评价方式多样。拒绝“单一量化”,實现多样整合。

依据《课程标准》要求,做到“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其中,特别注重定性评价。我们在评价中重视和采用开放式的质性评价方法,如:行为观察、情景测验、学习日记、开放性作业、展示性评价等。而最能体现学生学习轨迹,展现其原始学习状态的是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

我们形象地对学生说:“他就像一个聚宝盆,当宝贝越来越多时,就会从里面走出一个个小诗人、小作家、小书法家……,那是多么让人高兴的事啊!”每个周末我们根据教与学的需要,相应地推出一些朗读、阅读、识字、写作、说话等测试,让学生、家长、老师共同参与,评价一周学习成果,并及时收录到袋子中。这样,评价重心就更多地转向关注学生求知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

四、多元评价取得的成果

1、转变了教师评价的观念,努力赏识每一个孩子。

2、使评价成为孩子自信和成材的保证。

3、课堂更人性化,学生更懂得欣赏和合作。

“立足过程,促进发展”是课程评价的理念,树立多元化的评价意识,就要求我们每个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如果多一定辩证法,少一些形而上学,多一点研究思考,少一点等待观望;多一点实践探索,少一点空谈理论,持续地研究下去一定会收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济元《小学语文教学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

[2] 张国祥 卢兰馨《多元智能开发与评价的实验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5

猜你喜欢
多元评价教学策略小学语文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多元评价,不拘一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