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志丹
(韩山师范学院 思政部,广东 潮州521041)
辅导员所从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一项思想超越性极强,而又要求实践成效性极大的工作。在高校学生工作日益多样化和复杂化的今天,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已势所必然。笔者认为,辅导员只有对事务异化进行实践扬弃,并在制度性环境的建构中实现自我超越,才是改变非专业化状态,实现专业化的关键途径。
“异化”一词来自拉丁文alienation,意为转让、分离、疏远、差异等。其基本含义是体现主客体的一种关系,即主体的产物成为异己的力量,反过来与主体对立,控制主体。辅导员工作自身所肩负和践行的宏大叙事式的意义,在长期事务性、重复琐碎性的生活状态中消失殆尽,未能彰显为一种支撑辅导员安身立命的终极关怀,造成辅导员社会地位和自身认同感低下的现状。这种现状与“异化”所体现的灵魂本质,在内部结构与形成机理上相互一致。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说:“工人在他的产品中的外化,不仅意味着他的劳动成为对象,成为外部的存在,而且意味着他的劳动作为一种异己的东西不依赖他而在他之外存在,并成为同他对立的独立力量:意味着他给予对象的生命作为敌对的和异己的东西同他相对立。”[1]53但辅导员职业的异化状态主要是由于其事务性工作所致,故可称之为“事务异化”,以表达辅导员职业所肩负意义的负面实现。这种宏大意义的负面实现正是辅导员专业化发展最大的障碍。在辅导员岗位上普遍存在着四种恶性循环的“事务异化”现象。
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是高校师生关系中基础而特殊的一种。现如今80 后辅导员与90 后大学生个性特点具有极大差异的情况下,本应互动互信互赢的和谐关系遭受破坏。原因是一方面在于对立双方不同的成长环境,另一方面则在于辅导员为了完成诸如奖勤贷助补、团学党建、社团、班级安全稳定、心理健康、就业指导、社会实践等大量事务性工作,耗费了大量的时间精力,无力再用心研究把握90 后学生的新特点。造成在思想教育工作中无法以饱满的充沛的激情与学生进行思想交流,进而对学生缺乏爱心,更不愿深入学生生活,从而与学生隔阂越来越大。两者的关系逐渐被管理与被管理、命令与服从所代替和扭曲,形成了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疏离异化状态。
长期以来,辅导员职业处于待遇偏低,经济待遇、住房条件、职称评定、继续教育、职业发展等落实不到位,以及由此而来的辅导员队伍思想不稳定,工作热情低下,人员流失严重等现状之中。辅导员所担负的工作任务重,没有形成其职业上的价值认同,却反而压抑和支配辅导员的自由发展。由此,辅导员在教育过程中遭受压抑的自由,以及其对职业意义的期待并没能在教育结果中得到彰显。他的能动的、有目的的、创造性的思想教育工作逐渐变成僵硬单调且没有成就感的烦琐工作,使得辅导员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所强调的活动生动感人的特点相互矛盾,出现教育行为异化。
因为辅导员的任务具有多样性、复杂性、烦琐性,他们“扮演着学生思想工作的教育者、日常事务的组织者、教学事务的协助者、突发事故的干预者等多重角色,承受着多重压力,因而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发群体之一”[2]。繁杂的事务和巨大的压力不断侵蚀辅导员的职业激情,异己的力量支配和压抑辅导员的创造自由,使其丧失了本来在开展教育工作时发自本心的主体意识,产生职业倦怠感。而职业倦怠一方面容易对工作冷淡,疲于应付,工作方法简单,回避新形势下新任务的挑战,不愿探索创新。另一方面,职业倦怠容易传染给周围的同事,并从点到面、从面到体快速传播,使得辅导员之间情感交流的中心不是以职业认同的荣誉感,而是压抑的倦怠,进而形成辅导员职业普遍的“情感异化”现象。
“如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长期停留在‘经验型’发展阶段,不积极、主动推进专业化进程,那么这种职业就会萎缩。”[3]正是这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导致辅导员自身职业认同感低下,专业化发展停滞,形成有岗位没有职业的“职业本质异化”状态。正如著名的德国社会学家韦伯所说:“无论什么事情,如果不能让人怀着热情去做,那么对于人来说,都是不值得做的事情。”[4]如此一来,一边是宏大的意义叙事,一边却是辅导员不断转岗流失。不设法扬弃这些异化,“命运注定……变成一只铁的牢笼。”[5]笼罩在辅导员队伍上空,严重地阻碍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辅导员科研能力是辅导员从事学生工作必备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表现,是提高辅导员的社会地位和学术地位的基本前提,是进一步提高思政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的必由之路,对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意义重大。因此,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是有效冲破上文所述四重异化牢笼的关键。
辅导员从事科研工作的核心特点是实践性与反思性。首先,辅导员科研工作奠基于日常学生工作实践之上,并由此深入到对学生工作的目的、对象、方式的研究中。其次,辅导员科研工作的研究视野具有历史时间的纵向特点,不但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批判性反思,从而总结经验,而且为未来的学生工作描绘蓝图,从而创造性地开拓工作领域。实践性与反思性这两个核心特点相互融合与促进,形成实践地反思与反思地实践的两个向度。辅导员科研工作在这两个向度中的相互促进,将不断地提升辅导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智慧,为辅导员专业化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这种发展逻辑正是马克思唯物辩证法体系的重要范畴——“扬弃”的灵魂,是否定之否定规律的核心和本质。扬弃是实践中的发展过程,没有实践,扬弃就丧失了发展的动力和源泉。马克思说:“扬弃是把外化收回到自身的、对象性的运动。”[1]114这就表明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才能实现把人自身的本质“外化”在外部对象性之中,并把外化的对象“收回到自身”,从而也使人自身实现“对象性的运动”。辅导员在科研工作两个向度的具体实践中,也将把在事务性异化中负面实现的教育主客体关系,重新彰显为辅导员职业意义的宏大叙事。
第一,实践地反思向度。实践地反思是辅导员从实际琐碎工作超拔出来的关键,只有在具体的工作实践和日常事务中反思地观察和思考问题,才能从意见走向真理,在琐碎的日常工作中体验辅导员岗位宏大的叙事意义,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社会价值,享受马克思所谓的哲学批判的乐趣。由自身社会价值的实现而来的思想批判乐趣,是辅导员科研工作借以扬弃上文所述的“疏离异化”和“行为异化”的根本。
第二,反思地实践向度。是指辅导员面对问题,尤其是在行动中遇到新问题、新现象时,通过与情境的对话,深入反思问题形成的内在规律,并将其用于对实际工作的指导,进而针对性地解决问题。辅导员在体验辅导员岗位宏大叙事意义乐趣的基础上,积极投身到实践中,可以将内在的快感外化到实际工作中的过程中,从而给辅导员工作带来莫大的成就感,将极大地消除职业倦怠,热爱辅导员的育人工作,实现对辅导员“职业类本质异化”“情感异化”的扬弃。
辅导员职业面临的四重异化状态的扬弃和超越,涉及到从管理部门到辅导员个体自身的系统改变和优化,只有针对辅导员自身的认知、实践和思维三个层面进行相应的激励和培育,从辅导员队伍的建设、岗位管理制度的优化、科研能力的提升机制三个方面入手,方能提高其理论水平、实践智慧和问题反思能力。
专业理论认知层面的辅导员队伍建设,主要是对辅导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养,为其提供与岗前的专业教育、人才选拔机制,以及在岗期间的继续教育制度一体化的学习平台。第一,辅导员上岗前相关专业教育的学科支撑。辅导员工作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应用性专业,既要重视理论素养,又要有学生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应根据实际需要开设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形成系统化、结构化的高校辅导员学位课程体系。第二,规范和完善辅导员选人用人机制。辅导员工作是理论性、综合性、政策性、实践性很强的教育工作。因此,针对辅导员岗位所需的理论和实践素养,规范和完善辅导员岗位的选拔与工作考核制度,有利于促进和提高辅导员的科研能力。第三,加大辅导员在岗继续教育培训力度,依托教育行政部门的教育培训中心和开设有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高校,建立一套多渠道、多规格、多形式、有稳定协作关系的融教学、科研、交流三位一体的高校辅导员培训体系[6]。
学生工作千头万绪,事务性工作的烦琐容易使辅导员深陷事务性工作无法自拔,进而丧失冷静批判的反思性思维。充分发挥辅导员深入学生学习生活的岗位实践优势,需要管理部门科学分析和解剖辅导员的工作内容,细化模块,从实践操作的层面帮助辅导员高效完成琐碎的事务工作,为辅导员的科研工作争取时间和精力。首先,建立健全辅导员管理体制,科学合理安排事务性工作,从制度入手,高屋建瓴地引导辅导员高效处理琐碎的学生工作,进而有充分的精力和时间从事科学研究。其次,学校应改变考核方式,在注重事务工作的熟练性的基础上,要加大对辅导员在理念创新、方法改进等项目中的考核。为此,教育行政部门应在辅导员晋升、评优中加大科研成果的比重,激发辅导员的个体主动性,推进辅导员队伍素质的提高。
外因需要通过内因起作用。综上有关辅导员队伍建设机制以及岗位管理优化机制,主要是为辅导员科研工作提供一个良好的外在环境。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升还需要在内在的思维层面给予充分的刺激。这就需要在上述两者的基础上为辅导员提供一个思维交汇碰撞的平台,即在校内校外建立学术团队的交流平台以及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等,从而强化辅导员在工作中的自我反思力度。首先,搭建学生工作的经验交流平台,促使辅导员之间就工作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思想的激辩和经验的交流,从而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有助于提高辅导员科研水平。其次,建立健全辅导员科研项目管理制度。科研项目管理既为辅导员提供各级各项科研经费的资助,又从制度上促使辅导员进行自我反思,有利于提升其研究能力和水平。
综上,分别从辅导员队伍建设、岗位优化管理、科研提升机制三个方面,探索形成有机的辅导员科研能力培养机制,以期促使辅导员通过“实践扬弃”摆脱“事务异化”的恶性循环状态,实现辅导员科研能力的提高,促进辅导员专业化的发展。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2]袁振国.教育研究方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7.
[3]谢斌斌.地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可行路径探索——以漳州师范学院为例[J].宜春学院学报,2009,(3):57—59.
[4]马克斯·韦伯.学术与政治[M].冯克利,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24.
[5]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等,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142.
[6]李向成.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对策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7,(1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