丛珊 丛阳 李洪霞
【摘要】目的:分析研究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实施三腔起搏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体会。方法:统计观察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CRT治疗的围术期护理实施效果。结果:24例患者手术治疗依从性良好,治疗成功率为87.5%。结论:在三腔起搏器植入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给予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顺利进行,有利于患者身体健康的早日恢复。
【关键词】充血性心力衰竭;CRT;围术期
充血性心力衰竭为心脏疾病发展到严重阶段的临床重症,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呼吸困难、水肿、乏力,若治疗不及时,会导致心功能不全症状恶化加重,严重者会危及患者生命健康。本次研究中,分析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实施围术期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统计分析我院从2013年4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24例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男14例,女10例,年龄为32-78岁,平均年龄为(55±1.3)岁,心肌致密化不全7例,扩张型心肌病8例,缺血性心肌病9例。经心脏超声检查:左心室射血分数平均为(23.3±13.4)%,左心室扩大、左心室收缩末内径约为(81.3±9.5)mm,心电图QRS波宽度为(133.2±24.2)ms,胸片心胸比值为(0.8±0.11)。病史为2.12年,均给予患者采用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对患者实施系统治疗,所选取的患者均被CRT手术适应症。
1.2 手术方法
于导管室下常规对患者进行消毒、铺巾以及实施局麻处理,制作起搏器囊带,从左锁骨下实施静脉穿刺,依次进入到右室、右房、左室电极,左室电极根据冠脉静脉窦造影结果将其放入到左室侧支或侧后支,之后实施电极植入。测定各参数值达到满意后固定电极,连接电极以及起搏器,并将其埋入到囊袋中。
1.3 围术期护理
1.3.1 术前护理
(1)给予患者必要的心理行为干预,可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以及焦虑情绪,心衰患者因长期处于气促、胸闷状态,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临床所采用的CRT治疗方法为临床一种新兴方法,但多数患者对其认知不足,术前患者多合并焦虑以及担忧。因此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术前沟通,增强患者对该手术的认知,以及具体的手术治疗情况,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指导患者如何做好有效的术中配合以及训练。
(2)完善术前检查。为了保证手术成功进行以及手术治疗安全性,术前首先根据心电图统计患者的心律、心率情况,并辅助对患者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彩超功能检查,根据心功能分级、血流动力学变化、6min步行距离评估患者的心功能状态。
1.3.2 术中护理
(1)必要的心理护理。在导管室手术期间,患者处于局麻清醒状态下,医护人员在术中做好解释以及鼓励工作,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2)常规护理。给氧以及监测SpO2,去枕取平卧体位,因手术持续时间较长,会导致患者胸闷气短症状加重,可给予患者实施持续低流量氧气吸气,改善缺氧症状。建立静脉通道控制滴速,并注意对患者实施心电监护,防止发生室颤。
1.3.3 术后护理
(1)实施心电监护。返回CCU病房后给予患者采用导联心电图检查,并采用心电监护明确患者的起搏情况,观察是否有异常发生。一旦出现异常,及时告知医生,采取措施实施对应措施处理。出院前对患者进行心脏超声检查。
(2)保证充分的休息以及合适体位,且术后要注意观察患者切口处敷料情况,采取措施防止血肿以及渗血发生;局部感染以及囊带积液情况,要注意术后切口处及时换药,并在医嘱要求下连续采用抗生素治疗3d防止感染发生。
(3)术后必要的饮食以及健康指导。叮嘱患者多食用一些高营养、容易消化、粗纤维以及高蛋白食物,有利于切口早日愈合。无糖尿病患者应多食用水果以及蔬菜。
2 结果
患者实施CRT治疗后,患者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明显改善,可积极配合手术成功进行。24例患者中,手术治疗成功率为87.5%(21/24),且术后治疗依从性良好。
3 讨论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因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不良,心排血量不能维持正常的机体代谢,导致器官以及组织血液关注不足,导致患者出现体循环或肺循环淤血,诱发心脏病恶化发展。病发后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困难乏力、下肢水肿、急性肺水肿等,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正常生活。病情严重患者,需实施手术治疗。但老年患者因身体生理机制下降,各项免疫机制不良,依从性不良,影响手术治疗效果。在CRT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手术治疗中,采用必要的术前、术中以及术后护理,可有效保证手术效果实现。术前做好必要的准备以及心理护理,术中辅助术者成功进行操作,并做好患者的心理辅导,术后加强监测,采取措施预防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水平。本次研究表明,给予患者手术治疗后,实施必要的围术期护理,治疗成功率为87.5%,效果良好。
由此可见,给予充血性心力衰竭手术治疗患者结合必要的围术期护理,可辅助手术成功进行,提高患者生命质量。(通讯作者:封文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