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记叙文写作教学中,我常遇到这样的问题:学生具备一定的叙事能力,但文章语言枯燥,内容干瘪,情感浅淡。这些情况很大程度上,源于学生在叙事时,缺张弛之法。借用点染法,实际上是指导学生如何适度地放慢叙述的脚步,设法借描写充盈内容,以议论点睛,用情浸染文字。
一、点染法的含义与作用
点染法原本是绘画的表现技法之一,是指用毛笔蘸墨或颜色直接点染而成的画法。包括分染、提染、烘染、醒染等。
在写作中,我们可借鉴这种方法。汇墨点染,指取某一叙述点为立足点,集中笔墨描写、抒情议论来增强表达效果。
二、点染方法
(一)用描写染
(1)用静态的细节描写来醒染,定格画面,凸显形象。绘画中的醒染,指在罩色过后色彩略显发闷的画面上用淡淡的深色重新分染,以引出底色部分,重新使画面醒目。教学中,我们可运用这种办法来使文章中所写的人与物鲜明醒目。
★★教材链接 ——杨绛《老王》
他面色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解析:这个片段以“死”为“点”,定格人物造型,用静态的肖像描写来醒染,借僵尸、骷髅外表的恐怖形象以及干枯(非干瘦)不经打的特点,突出表现了老王久病之后的脱了人形的样子,使人物形象异常醒目。
(2)用动态的细节描写来分染,延长过程,增加层次感,丰富文章内涵。
绘画中的分染,指一支笔蘸色,另一支笔蘸水,将色彩拖染开去,形成色彩由浓到淡的渐变效果,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夏丏尊与叶圣陶两位先生在讨论“叙述的快慢”时,曾提出“流动是叙述的特性”。过程的渐变的分染,可使流动的叙事避免快速奔跑,张弛有度,增加层次感的,丰富文章内容。
★★教材链接 ——朱自清《背影》
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解析:这个片段中朱自清在叙述父亲买橘子时,以“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为“点”,以攀、缩、倾等动词来写买橘子的过程,把“走”分解,分染出父亲爬月台时吃力的情状,突出了承受着家道衰落与下岗双重重压下的体贴入微而深沉的父爱。
★★学生习作《温暖的回忆》
原稿片段:一天深夜,我写完作业后,推开妈妈的房门,看见妈妈在织毛衣,我仔细一看,那正是我的毛衣,她一针一针地给我把毛衣加长,不辞劳累。
习得后的改稿:一天深夜,我写完作业后,推开妈妈的房门,看见黄晕的灯光下,妈妈弯曲着背,(评:用静态的细节描写来醒染,借背景的烘托来定格静态的人物造型。)她手上拿着的正是我的毛衣。她正一针一针地把毛衣加长。一穿,一绕,一钩,一拉,(评:用动态的细节描写延长“织”的过程,借分染手法细致有层次地呈现不辞辛劳。)她的手反复着这些动作。听见我靠近的声音,她扬起头看着我,笑容绽放在她的脸上,眉眼间却残留着驱逐不去疲劳的痕迹。(评:用静态的肖像描写描写来醒染,强化不辞疲劳的母亲的笑靥中溢满的母爱。)
(3)运用虚实结合的描写,以虚染实或以实染虚,烘染出境界,增添情趣韵致。
文章的情致韵味往往要借助于虚实相生。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提出“词以境界为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境界对于文学创作而言,是衡量高格的标尺之一。学生的写作,在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可看成是一种创作。在写作中,学生试着运用虚实结合的方法来写境或造境,本身就是一种追求高格的有价值的学习行为。
文章内容干瘪,可通过联想与想象来“无”中生“有”,以虚染实或以实染虚,丰富内容。此处的联想与想象的思维活动并非散漫的,而是以神似与情思纽带。
★★教材链接——郭枫《空山鸟语》
山雀是顽皮的精灵,老是成群结队地撒野,老是呼朋唤友,兴奋地吵闹。山雀们短促而嘹亮的鸣声,让人来不及凝神,只感到一阵轻快的音乐雨,散乱地、急骤地、漫天撒来,直把你全身淋透;而后,雨过天晴,在你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在你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把你浸于奔放的欢乐而又有些淡淡的悒郁里。
解析:这两个片段中以鸟鸣声的实有特点“顽皮”“轻快”为基“点”,展开联想与想象,创设出“阴翳的心版上引进阳光”“灰白的生命里加上色彩”等情境,表现鸟鸣声给人带来的精神上的愉悦,事物、景与情交融烘染出一种美妙的意境。
★★学生习作《那一弯月》
那一弯月,在深蓝色的夜空里,嫣然与我相望。(实写)
她洒下细盐般的光,铺陈出深深浅浅是树影,熄灭了明明暗暗的霓虹。(实写)
她清浅而妩媚的目光像是以一种想念的姿势缓缓流淌进我的双眼,使我福杯满溢,使我孤寂的枯井涌出清泉。(虚写,以“嫣然与我相望”为基点,借联想与想象创设出“虚”的目光“以一种想念的姿势”“流淌进我的双眼”)
我愿一生,夜夜凭栏对月。
(二)用抒情议论来提染点睛,彰显文章内蕴。
绘画中的提染:染色接近完工时用某种色小面积、局部提亮或者加深画面称为提染。
记叙文写作中记人写事的过程,要承担的任务是凸显人物个性与事件的意义,传达写作者的思想情感,简言之,叙中显理,理中染情。情与理是文章的灵魂,写作中需要采用抒情与议论来提升或深化。
★★教材链接—— 黄方国《父亲》
父亲执意要走。怎么留也不行,我决定叫辆出租车送他回去。一生都没坐过小车的父亲却不知怎么打开车门,他的手在车门上东摸西摸,一脸尴尬。我上前一步,弯下腰来,打开车门,侍候父亲坐进车,再为他关上车门。父亲伸出头来,一脸的幸福,他说:“儿啊,爸算村里最有福气的人了。”说完,抬手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我,我刹时百感交集。endprint
父亲为我们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但我们呢?给了他们那么多不敬,仅仅为他开一次车门,就叫他心满意足,泪流满面。那一弯腰,对父亲来说,是一种孝道和良知,对我来说,是向您及天下所有像您一样的父亲乞求原谅和深情致敬啊!
解析:节选文字叙述了“我”为父亲开一次车门这件事,以此为基点,作者捕捉住“一脸的幸福”“抹着眼圈”“憨憨地笑着看”,用这些细节来醒染,再用抒情与议论开提染。议“开一次车门”与“弯了一辈子腰,吃了一辈子苦,操了一辈子心”的费时用量的大小多少,用情尽心的浅薄厚重;抒发个人对慈亲深深的愧疚之情,更唤醒众生孝的良知。叙中显理,理中染情。
★★学生习作《距离》
原稿片段:坐在公交车上,我时不时看看窗外的美景,(评:写作目的不明)又时不时看看车内上上下下的人们,车上那么热闹。突然,传来一声尖叫:“谁啊,这么不长眼。” 大家顺着声音望过去,是车厢前部的一位阿姨在叫。她扫视了一周,看见身边一位穿着破烂的老奶奶后,她便一边拍打衣服,一边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老人,还伸出手指指着老人骂。她那咄咄逼人的气势,让人感到她与老人一个在地球那边,一个在地球这边,距离甚远。(评:刻意夸大空间距离,有悖实际。对“距离”虚实深浅两层含义认识不清,引起混乱,致使写作旨意不清不明)待她下车后,众人纷纷议论她的不是。
习得后的改稿(第二次修改):黄昏,坐在回家的公交车上,我欣赏着窗外的夕阳。①太阳压着地平线,好像近在咫尺,给人一种心灵的温暖。(评:描述景物中巧妙地显现虚实两层“距离”)②车上也十分热闹,人们大都在闲聊,一天的忙碌后彼此的交谈,拉近了心与心之间的沟通。(描述人事的场面中再现“距离”)
然而,一声尖厉的叫声打破了氛围。
“谁呀?这么不长眼?”一个穿着时髦的女子惊叫道,用手指着一位老人。③她夸张地挪了挪身子,头摆向一边,硕大的耳环也随着招摇,这女人嘴里还不停的嘟囔:“满身灰还到处乱挤,我这名牌衣服蹭坏了你赔得起吗?”“对不起!”老人一边道歉,一边缩着身子。此刻,④其他人并没有避让老人,那女子身旁反倒慢慢空出了距离。(评:意在言外,以空间距离来暗示心的距离)这时有人给老人让了座位,“谢谢!谢谢!”她有点拘束,似乎还在为刚才的事情惊慌。片刻后,车上又恢复了之前的热闹。
对待弱者,只需一个起身让座就缩小心与心的间距,人们自然乐意亲近。
⑤有些“尊者”,以傲物的姿态待人处世,自视甚高,无异于画地为牢,世人自然与之保持距离。(评:议论来提染,此处的议论依托③④两处的人物外在相貌言行的记叙描写,提升为对外貌言行的“傲”“高”的议论,叙中显理,理中染情。)
夕阳依旧那么温暖怡人,那个衣着华丽的女子站在那寂寞的一角,没有人再向那里瞥一眼。
万钧,教师,现居湖北武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