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诗歌鉴赏学生失分率都很高。仔细想来,高三复习时老师的分析讲解不可谓不到位,平时训练不可谓不多,那为何还会出现省均分不过半的情况?在我看来,学生不能正确答题,不在于他没有解题的思路,而在于他根本就不会阅读。回顾课堂,我们平时的阅读教学是不是串讲课文内容的多?机械记背语法规律的多?架空文本分析文化价值和思想精华的多?最重要的,是不是我们都在教学中忽视了“读”?
不重视“读”的教学现状,在根本上就没有遵循学习语言的规律。理解感悟与诵读吟咏是共生的。叶圣陶提倡用“美读”把“作者的情感在读的时候传达出来”,“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了,无论兴味方面,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向古追溯,苏东坡倡言声读,桐城派更直言“因声求气”:“诗、古文各要从声音证入,不知声音,终为门外汉耳。”(姚鼐《与陈硕士札》)诵读可以把文本中看不见的情气、意味转化为具体可感的声音形态,让学生养成对话语声音的情调感、意味感,诵读也可让学生实现对文本言语的倾听,最终获得情感体验、心灵共鸣和精神陶冶。设身处地,口诵心随,是理解诗意的第一步,也是高考解题的关键一步。
虽然我们都知晓读的重要,但学生经常表现出的是不会读,没有耐心读。一篇文章拿到手,他只会从头到尾看个大概,根本不深入,这何谈理解文意?作为文学之母的诗歌,如果不反复诵读,如何谈得上体味揣摩诗歌的“言外之意”、“象外之象”?所以在诗歌阅读教学中,针对学生懒散的阅读习惯,我提出“五读法”,以读代讲,通过每一遍不同侧重的阅读要求检查学生读懂了没有。
具体来说,“五读法”一读,正音、断句,看总体上写了什么。这一读要求学生声音洪亮,吐字准确。看诗歌总体上写了什么,即要学生关注标题和作者。好的标题可以总领全诗,提示情感,如《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一读时我要求学生将标题连读三遍,画出关键字。学生读完后很快画出了“游望”,这就是整首诗的内容概括。同样,熟悉的作者也可让我们事先就对诗歌的情感进行初步推断。
二读,看每一句写了什么。要求学生读得语调和谐,抑扬顿挫,在诵读时将诗歌每一句的大意简单写出来,理解文本。这一读考查的是文言基础知识,是理解的基础。
三读,看句与句之间的联系(即章法结构)。以孟浩然的《与诸子登岘山》为例,三读时学生要考虑每联之间的关系。首联“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起的高古,开篇议论,与传统触景生情的写法不同;颔联一个流水对“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落实标题,由虚入实;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紧承颔联,续写登临所见;尾联“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沾襟的原因即是首联,圆通呼应。从诗歌的发展脉络看,应是先有三四句,再有一二句,孟浩然这样谋篇布局,奇峰突起,亦有强调之意。三读之后,学生基本就读懂了诗歌,为应试扫除障碍。
四读,鉴赏精彩句读。前三读整体感知让学生有了全局观,四读就是要求学生沉下心来,关注局部,赏析精彩的句词。因为高考肯定要涉及局部的鉴赏。仍以《与诸子登岘山》为例,孟浩然语言平易,不易提炼,但本诗也有点睛之笔,就是颈联。“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是一个整体的远景,“深”、“浅”二字使画面有了立体感。同时“深”的不仅是景,也是作者的情怀,情景交融。这种对细节的把握,是学生应试必须掌握的能力。
五读,最后要求学生总体把握诗歌的意境和写法。这是对文本的再次回顾。要求学生能情感饱满、酣畅淋漓地“吟读”,体味人物形象,借此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这一读要学生体验和反思,能“看到”《登高》中的“高天、清渚、白沙、回鸟、无边落木、不尽长江”,“听到”“急风、猿鸣”,能“体贴到”李白的“对影成三人”,因为体验离不开细节,灵魂的秘密往往从细节上泄露出来,并且学习在体验后反思,文本中什么打动了你(内容和形式)?为什么能打动你?只有让学生掌握这样的“五读”,反复“折腾”文本,会读,读懂,才可能迁移和创造。语文最大最好的功用,就是培养出一个能感知,会体验,会创造的孩子。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感受·鉴赏”中要求学生“努力提高对古诗文语言的感受力……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象力和审美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学生静下心来,一字一句地读书。“五读法”是我摸索高中诗歌有效教学的一个途径。如能切实地坚持到高三,我相信也是应对高考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在高中阶段,让学生学会一种精细、深入和举一反三的阅读方法,因而丰富心灵,我想,这就是我们语文老师给学生成长最好的一粒种子。
郑蕊,教师,现居江苏徐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