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心祎
摘要:近年来,以Vocaloid软件为代表的电子歌声合成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音乐创作手段在音乐创作以及相关的多媒体创作领域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本文通过对相关案例的探讨,梳理并总结了这一阶段相关技术手段的应用特点以及规律。
关键词:歌声合成技术 Vocaloid 扩展创作
Vocaloid是由YAMAHA公司开发的一款电子歌声合成软件,用户通过输入歌词和旋律让软件生成唱词,并通过加载歌声采样库中的歌声采样生成歌曲。
作为一种新兴的电子音乐制作手段,自从2003年Vocaloid的最初版本发布以来,它在包括音乐创作在内的多媒体创作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国际上最主要的音频以及视频发布平台Sound cloud以及YouTube上搜索Vocaloid相关的音乐和视频,条目数达到了240多万之巨。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个部分,即基于Vocaloid的音乐创作,以及基于Vocaloid音乐创作的二次创作。
一、基于Vocaloid的音乐创作
最初开发Vocaloid的目的是为了让其作为一种新的音乐创作手段服务于音乐创作人员,所以最初版本的Vocaloid只包含处理引擎(即一系列的处理算法),本身并不带有任何音色。Yamaha公司出售该引擎的许可给第三方音色开发公司,由第三方公司开发相应的音色库,并与引擎打包销售。遗憾的是,由于当时相关技术的不成熟,导致Vocaloid技术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关注。
Vocaloid的真正成名是在Miku音源发行之后,此阶段最具代表的音乐创作是《甩葱歌》。在制作上,作者并没有以完全模仿人声为目的,而是调制出了一种介乎电子合成音色与人声之间的“电音”音色,同时配合略带滑稽色彩的Flash动画MV,一经放出立刻在社交网络以及视频网站上得到了病毒式的大规模与快速传播,同时也使得以Vocaloid为平台的音乐创作方式的知名度得到了巨大的提升,Miku音源的销量也在短时间内达到了四万两千多份,远远超过了市面上的相关音乐创作软件。
而后,在Vocaloid平台上创作的合成歌声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其中根据其创作目的可以分为两种,即以模拟自然人声为目的的音乐创作和以合成“非自然”人声为目的的音乐创作。
以模拟自然人声为目的的音乐创作,顾名思义,即为在Vocaloid软件中通过一系列调制手段,以模仿人类的自然嗓音特点为目的的歌声合成制作。其中较具代表性的作品有中国玩家“毛毛虫P”用洛天依音源调制的《苏三起解》和外国玩家使用TONIO音源调制的多尼采蒂的经典作品《L'elisir d'amore》。
除却模拟人声,与大多数计算机作曲手段一样,Vocaloid技术的创作重点在于突破传统自然声学乐器的限制,体现电子音乐的独特创新性。
歌声以人的发声系统作为乐器,正因为人的发声系统千差万别,从而造就了歌声的丰富多彩。但由于生理构造,人类的歌声仍存在着诸多限制,如音域较窄——单个歌手的最佳演唱音域往往只能达到2至3个八度,而Vocaloid就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此类问题。尽管它用于合成歌声的音色来源于实录的真实人声采样,但由于其引擎使用的精妙的算法,作曲家能通过Vocaloid制作出远远高于或低于正常音域且能表达有效可听辨歌词的合成歌声。
另一种创造性的应用体现在歌曲的速度上。在保持歌词清晰易懂的条件下,为了使人类的歌唱达到很快的速度,往往需要通过音频软件中的效果器对录制好的歌声音频进行速度的改变。然而这些效果器通常会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歌词语义的表达效果。Vocaloid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其中的时间调制算法并不机械地对一整段音频进行变速,而是根据设定的速度分别对乐句的每个细微的组成部分,包括对其中的单个音素以及音素间的连接进行速度的调整,从而保证速度在大幅度变化的同时,能够保持歌词的清晰度。
随着电子音乐创作手段的广泛应用,传统的自然音色已不能满足音乐创作者的需求,追逐创造出前所未闻的新的音色正逐渐成为电子音乐的魅力所在。Vocaloid在音乐创作中的另一种应用途径也正在于此——它可以通过歌声合成手段,创造出新的介乎于人声与乐声之间的音色,即所谓的“电音人声”。
“电音人声”这种创作手段已经在电子舞曲、舞台演出、音乐制作中通过使用带有采样声码器的合成器得到了广泛应用。声码器,即Vocoder,其原理与Vocaloid类似,也是通过对录制好的语音片段进行切片处理,再将得到的采样进行一系列效果调制来制作出电子化的人声效果。在Vocaloid中,上述的调制方法也同样适用,而通过这些方法制作的电音人声效果已经成为了Vocaloid音乐作品的主要特点之一。
二、基于Vocaloid音乐创作的二次扩展创作
有趣的是,真正让Vocaloid以及利用其软体所制作的音乐广为传播的并不是音乐本身,而是来自于基于这些音乐的二次扩展创作。Vocaloid软件的使用者不仅仅会上传一些使用Vocaloid制作的音乐,还会利用Vocaloid做一些并未包含在软件设计用途范围内的事情,譬如制作一些关于Vocaloid相关音乐二次创作的种类繁多的多媒体内容,如具备一定情节的漫画、动画以及重新混音。
其中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舞台剧《恶之系列》,它是由网名为“mothy”的日本音乐家兼小说家在Vocaloid 2引擎上以名为“镜音”的音色库创作的九首日语歌曲。这部舞台剧在日本视频发布网站Niconico上连载,获得了超过数百万次的点击量。
在网络上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后,“mothy”于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发布了四部《恶之系列》舞台剧的小说。除此之外,此舞台剧和其动画版在视频网站上的高知名度还吸引和积累了大量的爱好者,而这些爱好者也成为了“二次创作”的主力,并以此剧作为蓝本创作了大量的相关小说、漫画、游戏、玩偶等周边产品。
根据以上事例,我们可以总结出基于Vocaloid音乐创作的二次扩展创作的一些特点及规律:
(一)创作内容的多元化
“二次创作”最显要的特点是创作内容的多元化,即创作的内容并不局限在音乐的改编上,而是拓展到了包括漫画、动画、游戏、舞台剧等等几乎所有的媒体领域。这一特点来自于Vocaloid相关应用的大本营——日本国内的“同人”文化现象。“同人”原指爱好者用特定文学、动漫、电影、游戏作品中人物再创作、情节与原作无关的文学或美术作品,而后随着相关多媒体制作技术门槛的降低以及多媒体内容在网络上的传播能力的提升,这一概念逐渐扩展至动画、音乐、游戏等多媒体领域,加之Vocaloid软件在其早期的商业推广过程中大量使用了动漫人物元素,导致Vocaloid软件的大多数使用者都是对动漫文化以及与动漫文化相关的“同人”文化抱有极大兴趣的粉丝们。
(二)创作模式的开放化
“二次创作”的创作主体并不局限于原始音乐版本的作者,也包括大量的相关爱好者。一方面,由于上文所述的“二次创作”内容的多元化,爱好者们很可能来自音乐、美术、程序设计等诸多专业领域;另一方面,由于Vocaloid音乐主要通过社交网络传播,而具备强互动性的社交网络则可以为“二次创作者”提供与原作者或其他“二次创作者”之间高效交流的平台。
正是由于这种背景,在“二次创作”的过程中很少存在由单一作者“单打独斗”的情况,大部分作品都是由数量不等的创作者以协力或接力的方式完成。同时,由于很多作品并没有严格的版权限制,任何人都可以在前人的相关创作成果上进行再创作,这种开放化的创作模式使得“二次创作”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发展趋势,大量新的创意与优秀的作品得以不断涌现。
(三)创作者背景非专业化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特点是二次创作的创作者背景的非专业化,即很大一部分的二次创作都是由业余爱好者完成的。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首先,动漫文化以及“同人”文化高度普及,培养了大量具有极高创作积极性的相关爱好者与极佳的创作氛围;其次,相关创作并没有得到过多的商业开发,几乎不存在版权的限制,这也极大地解放了二次创作的潜力;再者,得益于计算机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相关多媒体制作技术的门槛逐渐降低,使业余爱好者有能力参与相关多媒体内容的创作与制作;最后,网络革命带来的“自媒体”的发展,特别是社交网络以及带有社交网络交互特性的新型视频发布网络的崛起,为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技术交流与作品展示的空间。
三、结语
在某种意义上,以Vocaloid为代表的歌声合成技术也能被视作是某种虚拟现实技术,它将人类的歌声这一来自于亘古,来自于自然馈赠的美丽虚拟化,又将人类科技文明的光芒赋予其中,从而营造出汇聚了人类火热生命与机器严谨逻辑的现实之美。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相关技术的进步,以Vocaloid为代表的新兴艺术创作形式必将在未来大放异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