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喜
摘要:钢琴课是普通高师音乐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为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内涵与策略进行深入研究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关键词:高师钢琴 教学改革 内涵 策略
钢琴课是普通高等师范院校音乐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在社会发展新的形势下,为了适应人才培养的新需求,高师钢琴教学改革势在必行。多年来高师钢琴教学存在着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单一,教材陈旧,评价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使人才培养脱离了实际需求。作为一名普通高校的钢琴课任课教师,更应视钢琴教学改革为己任,及时的分析、总结,这样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提高自身的教学科研能力。因此本文将从高师教学改革的内涵与策略两方面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进行分析研究。
一、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内涵
要对高师钢琴教学进行改革,首先要明确改革的内涵,这样才能准确的提出改革策略。
(一)培养目标不够明确,教学模式陈旧
普通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的主要培养目标是要培养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教师人才。从中小学新课标对音乐课的要求来看,能胜任中小学音乐课教学的教师必须具备非常强的综合素质,“吹拉弹唱”是最起码的要求,还要有较强的音乐理论知识,对音乐作品敏锐的鉴赏能力,一定的创编能力等等。就钢琴学科而言,就是要有一定的钢琴演奏能力,并且能在中小学音乐课教学中做好歌曲的伴奏,既能自弹自唱又能为他人伴奏。但是我们的教学模式还是沿用的音乐专业院校的传统教学模式,没有突出师范专业的师范性。专业音乐院校的钢琴教学主要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人才,注重演奏能力和演奏技巧上的精益求精,而普通高师音乐学专业最突出的特点是师范性,这在培养目标上与钢琴表演专业是完全不一样的。所谓“师范性”,就是要明确我们培养的是教师人才,其主要培养目标是胜任教学工作,钢琴是教师完成教学的教学工具,所以高师钢琴教学的主要任务是教会学生将来如何利用钢琴这个教学工具完成其教学工作。但是以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还在一直使用音乐院校的教学模式,这样与教学目标是不相符的,我们培养出来的人才也是没办法胜任将来的教学工作的。
(二)教材过于单一和陈旧
社会在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也在不断地变化中,而多年以来高师钢琴课都是使用的音乐院校钢琴专业的教材和一套使用了很多年的《高师钢琴基础教程》,虽然也有一些新教材出版,但由于钢琴教学的客观规律——注重“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因此都不是很符合每个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起来存在很多问题。如果高师的钢琴教材与艺术院校钢琴系的教材相同或相似,就与高师钢琴教学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不相符。钢琴表演专业是培养专业的钢琴演奏者,他们需要专门攻读钢琴的演奏,而高师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将来是把钢琴作为教学的工具,更多的是全面的综合的技能,钢琴学习只占了学生知识结构的其中一部分,而且大部分的学生入学时都不可能像钢琴表演专业的学生一样已经有较为扎实的基本功,他们大多数都是零基础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就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结合专业特点来选择相应的曲目。
(三)教学内容不够细致和全面
在教学内容上,都是演奏传统的钢琴曲目,包括传统的练习曲、乐曲、奏鸣曲、复调,在曲目的选择上具有局限性,几乎不会学习20世纪钢琴作品,且只有独奏作品,忽略了合作能力的培养。同时忽略了作为师范生在将来的实践中大部分时候是在对歌曲进行伴奏而非钢琴演奏,教学内容单一,只注重钢琴演奏,使得学生在适应社会的需求上显得能力不够。
(四)评价机制的单一
钢琴学科的考核方式一直使用的是以几首曲子的演奏来评定学生成绩的惟一标准。这样的评定机制存在很大问题,不能全面覆盖作为师范生在钢琴这个学科上应该掌握或考核的内容。因此打破这种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机制,杜绝“弹难度较高的曲子就得高分”的弊病是普通高师钢琴教学评价机制改革的内涵之一。如今在我国高等音乐教师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五项全能”比赛是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重要赛事,以其明确的导向性及示范性有效促进了音乐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在这五项技能考核中其中有三项与钢琴相关,一是钢琴演奏,二是为他人伴奏,三是自弹自唱,这不仅说明了钢琴教学的重要性,同时也对我们的评价机制提出了由单一向多元化改革的要求。
二、钢琴教学改革的策略
根据以上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内涵分析,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
(一)教学内容的改革
1.在注重钢琴基础训练的基础上增加视奏、移调、自弹自唱等教学内容,全面覆盖钢琴作为综合性艺术工具的各种应用形式。钢琴即兴伴奏是高师音乐学专业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因此它也是高师钢琴教学的重要环节。而视奏、移调、自弹自唱是钢琴即兴伴奏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学习钢琴即兴伴奏必须要掌握和学习的基本功。传统钢琴课教学只对钢琴演奏进行教学,而忽略了作为师范生的重要技能之一的即兴伴奏。
2.在曲目的选择上,打破局限性,拓展教学视野,不能仅限于20世纪之前的一些传统的钢琴曲目,应该要引入20世纪各种风格的曲目,爵士钢琴曲,流行钢琴曲,使钢琴曲目真正达到全面和完善。
3.虽然钢琴常常都是独奏,但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培养学生多声部音乐听觉,提高学生音乐素养、音乐表现准确度、创造性音乐表现力,在钢琴教学内容上应该增加钢琴四手联弹,双钢琴,协奏,合奏等教学内容。对于师范生来讲这些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教学形式和组织形式的改革
打破传统的单一的一对一的教学形式,采用大课、小组课、小课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形式。
传统教学一直使用的是一对一的小课。小课可以针对性地解决每个学生钢琴弹奏技法上的问题。因为大部分音乐学专业的学生在钢琴弹奏上都存在不够规范,基础差,学习时间短等问题,而每个人的手指条件,音乐天赋,努力程度不一样,存在的问题不一样,这就要求针对技术方面的问题必须要以小课的形式一对一辅导才能解决。小课的主要内容就是钢琴技术训练,通过对每个人的面对面讲解,使学生弹奏技术规范,基本功扎实、稳定。但是对于不同风格的曲目的讲解,音高、节奏、速度这些“非技术性”问题以及小课中所学习、认知的各种弹奏技术,就可以通过小组课来完成,这样既可以节约教育资源,又能让学生很好的及时巩固,突出实践性。而对于跟钢琴相关的理论知識则采用大课的形式,这样可以引入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更好的掌握理论知识,同时也符合理论知识学习的规律性。
把三种授课形式很好的结合,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进度,合理分配和安排。钢琴理论知识采用大课,在每期的某几个固定时间进行教学,把钢琴课所要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模块,并与小组课和小课的内容相结合,系统地完成钢琴理论知识的教学任务。小组课主要是实训内容,所以采用常态化教学,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实践训练。这样老师讲授的无论是理论知识还是钢琴技术知识都可以通过小组课的实际操作和训练得到提高和巩固。制定专门的技能训练内容,采用隔周或数周一次的小课,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基础性弹奏技法进行一对一的有针对性的讲解训练,及时、正确地传授给学生。
总之,小课、小组课、大课三种教学形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钢琴教学各个方面的要求,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全面而完善地对学生钢琴学习进行教学,真正适应社会发展对音乐教师人才培养在钢琴这方面的需求。
(三)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课程和教学资源拓展
1.大课和小组课可以使用在电钢琴教室来上,上课时可以使用多媒体教学,现代化的教学管理系统,视频、音频、教学影像的播放大大丰富了教学的手段,不像传统钢琴课是在琴房里上,只有讲解、示范等教学方法。
2.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可以对学生学习结果和教师教学进行即时的检验。如可以安排学生参加各种演出,包括独奏、伴奏、合奏等,还可以把学生分给声乐老师,让其和声乐老师的学生长期合作弹伴奏,这样可以让他们在长期的实践中得到锻炼,而且即兴伴奏的学习有很大一部分需要实践,因此,实践性课程是钢琴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通过实践性课程学生还可以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心理素质,积累舞台经验,总结学习中存在的不足,方便改进今后的学习。
(四)考核方式
根据高师钢琴课的教学目的,在钢琴课的考核方式上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从传统的单一到多元化的评定机制才能真正真實有效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存在的问题。因此在具体考试方式上,除了原有的钢琴演奏部分的考试外,还可以增加视奏、移调、自弹自唱、为他人伴奏、四手联弹、双钢琴等内容。由于钢琴学习的特殊性,需要大量的实践和练习,因此还可以把平时的练琴情况、舞台实践等加入到考核当中,这样多元化的评定机制可以有效地杜绝单一的钢琴独奏考核方式,使钢琴考试做到真实有效的反映出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帮助我们更好的进行今后的教学。
三、结语
在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不断革新的需求下,我国音乐教师教育专业的“五项全能”比赛以其明确的导向性及示范性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对高师钢琴教学改革的内涵与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能有效地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更好的实现人才培养和适应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
参考文献:
[1]周薇.西方钢琴艺术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2]高悌.新世纪高师课程的研究与实践[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3]樊禾心.钢琴教学论[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