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蓓 洪清和
历史文化街区主要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地方性特色显著、传统特色集聚、经济社会发展程度较高的街区,它通常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一,街区整体文物保存较好,建筑文物与传统建筑具备一定的规模;第二,街区空间格局整体感较强,周边物质环境良好,街巷景观等保存完整;第三,具有可观赏、体验以及传统的民俗文化价值。
在街区发展过程中,历史文化街区不仅完整保留了建筑群体,而且很好的记录了街区的历史文化信息,传统民俗和居民的生活方式等都已经成为街区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元素。保护历史文化就是保留地方历史建筑特色与地方历史文化的发展根基,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地方建筑,历史街区的保护越来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管理者应当加强对于历史文物,历史风貌建筑等的修缮与维护[1]。
在以土地换取经济发展,以更新代替保护的当下,对于历史街区,历史文化环境的继承与保护也更加成为当地政府、居民保护历史文化的重中之重。在此背景下,铜陵市大通和悦老街历史文化的保护应该逐步得到各方面的重视。
西方学术界在历史文化保护研究方面硕果累累,国内研究者近年来主要关注的是西方学术领域较活跃的两支流派:一是城市形态学理论——康泽恩学派;另一个是类型学理论——卡尼吉亚学派[2]。康泽恩学派与卡尼吉亚学派都特别注重实地勘察、调研以及地图资料,并通过这些搜集到的第一手、第二手资料分析研究,最终做出科学合理的判断。通过对不同时期的地图资料分解,对其进入深入分析研究,探讨其城市形态的演变,得出了如何更好的保护城市历史文化街区,最终做出合理的决策。因此,在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借鉴其经验,并收集整理我国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的实践经验,积极探索当前的形态研究方法,为更加科学的保护历史街区提供准确的依据[3]。
(1)文献梳理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通过对现有的资料进行鉴别、归纳,整理对研究有用的信息,并逐步形成一个可以对文献资料进行科学解释的认识方法。文献法尽管是一种比较古老的方法,但是其又不缺乏科学性。通过搜集与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的文献资料,阅读其中价值较高的文献,并对其进行完整的梳理,整理历史文化保护相关研究理论、方法。
表1 国内外历史文化保护典型学派特征比较表
(2)归纳总结法
通过对实践活动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归纳与分析使之系统化,理论化,上升为经验的一种方法。通过对梳理的文献资料,相关规划资料以及现在资料等,归纳总结得出相应的价值体系,更好地服务于研究当中。
(3)对比分析法
比较法是一种自然科学或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是通过观察、分析、找出研究对象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它是认识事物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与相关的历史文化街区的比较分析,能够总结得出各自的优势劣势,针对优劣势提出更为科学的建议与对策。
图1 大通镇全局图
(一)和悦街现状
(1)大通镇发展史
大通镇位于青通河与长江交汇处,是一个千年古镇,历史上曾为“四大商埠”之一。其鼎盛时期为清末民初,1875年,江南盐务招商局设于大通,造就了大通空前的繁荣。当时和悦州有“三街十三巷”。1876年,列为当时较为重要的对外商开放的暂泊口岸。1912年,大通更是安徽临时省政府所在地,当时仅和悦街人口就超过五万,澜溪老街也发展繁荣起来,大通镇成了远近闻名的“小上海”。
(2)和悦街历史地位
图2 和悦街现状
和悦老街坐落在大通镇对江的和悦洲上。清光绪年间改为现名,意思是和颜悦色迎客商。自明清时代始,全街有三街十三巷。街道建筑大多雕梁画栋,古色古香。三街中:一道街系商业街;二道街为办事机构驻地;三道街以市民居住为主。十三巷均以“三点水”为部首,分别为江、汉、澄、清、浩、泳、潆、洄、汇、洙、河、洛、沧、一是对江水注重,二是以水克火。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悦街经济,文化异常活跃。1996年,和悦老街被安徽省政府列为第二批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目前保留较全的和悦街仅为最东面的第一街,全长1190米,目前仅南段320米仍保存了徽派传统商业街风貌,北段以建国后的一、二层砖混结构建筑为主,无明显风貌特色。目前,街区原住户已迁出,房屋空置多年,年久失修,很多建筑仅余临街墙体或断壁残垣,毁损倒塌的占原有历史建筑的64%,老街实际保留的传统风貌建筑不到20%。
街道宽度5-7米,青石板路面仍在,宽1.5米,街道格局和空间基本保持原有风貌,从轮渡码头进入第一街,向东面观看,错落的房屋和鳞次栉比的马头墙能让人联想到以前的繁华景象。
(二)和悦街目前面临的问题
和悦老街历史文化浓厚,景观风貌独特,但是文物古迹与一些风貌较好的历史建筑保护力度不足,大多数传统民居建筑质量较差,倒塌严重,环境衰败,周边环境杂乱,活力不足。
停车场地,商业服务等设施欠缺,不能长时间留住游客。
人渡码头景观较差,影响入口形象。一部分新建的建筑物与街区历史风貌有冲突;滨水岸线未予以利用,滨水建筑立面零乱,水体景观价值未充分发挥。
和悦老街自身还是兼具徽派文化与历史文化于一体的地方性特有文化,再加上和悦老街独特的地理区位,使得和悦街区形成了极具典型的地方特色文化价值。
自明清时代始,至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和悦街经济,文化异常活跃。现存的铜陵一中老校址,圣公会堂,大通报业遗址,盐业局遗址等文保单位和第一街林立的徽派建筑均体现了历史价值。
大通镇旅游资源丰富并极具特色,人文景点有澜溪老街,大九华头天门——大士阁,明清古井,天主教堂,古牌坊等,自然景点有长龙山,慈堂湖,水口景点,澜溪八景(即羊山塔影、红庙钟声、梅冶风帆、南湖胜览、龙山夕照、鹊渚晨曦、澜溪罾捕、新洲灯火),科教基地白暨豚、江豚研发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有鹊江龙舟赛、傩戏,土特产有茶干、陶瓷、生姜、香菜、藤编等。
表2 各个历史文化街区对比分析表[4][5][6][7]
和悦街因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地方特色,旅游价值不应被忽视,一方面要通过整治,宣传提升和悦街的旅游价值,发挥自身的旅游潜力,同时应尽快整合大通镇的现有各方资源,构建品牌联动效应,带动镇内的古镇旅游,文化街区旅游,乡村旅游,科普教育等,体现旅游业在全镇经济发展的价值。
在充分保护老街原有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完善功能,增加服务设施,增加旅游项目,打造建设一个集商业商贸服务区、滨江邻水休闲区、乡村旅游体验区、传统民俗展示区、老字号品牌商业区于一体的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发展的新形态的多功能著名的历史文化古街。
澜溪老街位于镇区,至今仍是大通古镇日常商业服务的主要区域,因此是生活着的街区,保护规划要重视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需补充完善。
而和悦街位于洲上,建筑损坏比例高,基础设施欠缺,街道居民均早已搬迁,重建没有必要,且违背了保护历史建筑原真性原则,因此本街区应作为“遗址公园”进行保护,即将风貌建筑本身作为展示对象,维持街道现有的尺度和连续空间。
在深入调查,核实的基础上,应划出核心保护区范围和建筑控制地带界限。建议将南段320米街道最为核心保护区,占地约1公顷,建设控制地带23公顷。
核心保护区要求保持原有的空间格局,街巷网络等历史景观特征,增加文字标牌的指引,对街道历史进行说明。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对保护建筑之外影响风貌景观较小的新建筑物,可给予保留,但应逐步进行外立面的改造。搭建临时建筑和对风貌景观影响较大的建筑物予以拆除,拆除后的用地作为公共性的用途使用,如绿地,小广场。
建设控制区要求保留的传统风貌建筑进行必要的加固,保持原有的高度,体量,外观形象及色彩等。在允许建设新建筑地块,新建建筑应从材料、色彩、尺度、空间等各个方面考虑与整体风貌的和谐统一。除了对历史元素及地域文化的考虑外,鼓励新建建筑合理运用现代的材料与技术,创造既适应现代生活又符合当代审美的建筑,为历史街区留下积极的时代印记。
和悦街的保护不应是孤立的,和悦街与西侧和悦村毗邻,村民多为和悦街老住户。在保护老街的问题上,不能仅仅依靠政府部门的推动,应该充分发挥各方优势,特别是居住在当地的居民,他们对老街不仅具有继承的责任,同时对于保护老街也同样兼具巨大的责任,因此要充分调动老街居民的热情,以当地居民为主,清除街区垃圾杂草,改善老街的周边环境,将其作为美好乡村建设的一项内容。
此外,鉴于老街用地有限和原真性的要求,可将旅游服务设施如商业,餐饮业,道路交通设施等安排到和悦村,既满足游客需要,又不影响老街的原貌。
同时历史街区均普通面临绿地与开放空间缺乏的问题,和悦街历史街区也不例外。不论从改善村民生活质量的角度,还是从旅游发展的角度,都应当加强公共空间环境的营造,提升整个街区的环境品质。但本街区建筑较密集,因而新增绿地和开放空间的塑造应尽可能选取老街核心保护区外围村庄现有空地,以及建筑较易拆除的区域,这样既改善了老街的环境,也提升了村庄整体形象。
以上观点侧重于历史街区保护,皆因目前保护是第一要务,在街区实体切切实实地保存下来之后,就应顺应当前古镇与老街旅游的大环境,进一步编制旅游发展规划,在允许建设地段可增加与和悦洲历史以及地方生活传统有关的旅游项目,人文景点,深化再现“三街十三巷”历史的内容,丰富历史街区的文化内涵,同时与生态农业旅游结合,使和悦街最终成为“遗址公园,休闲度假与农业生态相结合的游览型街区”。
[1]阮仪三.历史街区的保护及规划[J].城市规划汇刊,2000,(2):46-47+50-80.
[2]田银生,谷凯,陶伟.城市形态研究与城市历史保护规划[J].城市规划,2010,(4):21-26.
[3]张蕾.国外城市形态学研究及其启示[J].人文地理,2010,(3):90-95.
[4]章尚正,陈杜娟,朱小莉.屯溪老街的地脉、文脉、商脉优势及其旅游开发[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5):27-30.
[5]高超峰.古镇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研究——以安徽省三河古镇为例[J].现代商贸工业,2010,(2):72.
[6]杨钊,陆林,王莉.历史文化街区的旅游开发——安徽屯溪老街实例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32):525-530.
[7]金乃玲.三河古镇历史文化遗产价值的保护与开发[J].理论建设,2005,(5):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