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息律”解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2015-05-25 21:22魏涛
电影评介 2015年2期
关键词: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道别帕克

魏涛

“全息律”这条规律说的是,对象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对象自身的有机性。有机性越高,就越接近于人的生命现象。有机性是生命现象的突出特征。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艺术作品的有机性是艺术作品的艺术性的一个重要指标。由于电影作品的特殊性,在电影作品中,利用电影作品的特定局部,如片头或片尾的处理,以浓缩或影射整部影片的内容的方式来增强整部作品的有机性。本文将从“全息律”这一电影美学规律出发,来解读李安导演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分析该片是如何通过局部细节的处理来提升整部作品的有机性的。

很多观众在观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前半段时会觉得拖沓、冗长,直到海难的发生,漂流的开始似乎才进入了正题。其实,导演这样安排是别有用心的。前面看似与漂流无关的一些零散内容其实是在为后面情节的发展作铺垫,这些零散的片段是为了后面更好地形成一个有机性整体服务的。如果没有前面的细节的展现,后面要表达的东西就无法传递给观众。通过这些特定的局部的处理来实现提升整部影片的有机性。看电影时,越往后看会觉得导演在细节的处理上实在是太出色了,局部细节环环相扣,前面的铺垫在后面一一得以呼应,前面的不解也渐渐豁然开朗了。

一、关于信仰的相关细节的处理

少年时期的派无端地深信多个宗教,于是派既信仰印度教的毗湿奴,又信仰基督,后来还信仰伊斯兰教,甚至还曾信仰犹太教。在派的父亲看来:什么都信,就等于什么都不信。但在派的世界里,这些宗教不仅互相之间没有矛盾和冲突,而且有多方面的指引令其觉得世界开阔,存在无数的神及无数的可能性。在他看来,神只是以不同的面貌存在并指引他而已,因此他感谢印度教的毗湿奴指引他认识了主基督,又感恩主第三次化身成阿拉。当作家反问信仰的“房子”里是否有怀疑的空间时,派的回答很笃定,当然有,怀疑在每一层都占了几间,怀疑是信仰的一部分,正如他父亲所说的不要盲目接受,怀疑会让信仰更有力量。而来自父亲的警告和教育还会一再上演。当后面他和孟加拉虎被风暴折磨得快要死去的时候,他开始怀疑上帝是否真的存在,而怀疑又使得他的信仰更加坚定,他失去了所有,他说把自己交给上帝,结果醒来的时候上帝把他带到了食人岛。外形酷似女性身体的食人岛是欲望的象征,而欲望是会消磨人的意志的,派在夜晚发现食人岛的秘密后,经受住了诱惑,果断离开了欲望的温床。可见,派对于父亲的教诲是一直铭记在心的。影片从宏观角度要表现的关于信仰的问题得以展现。特别是在派和老虎在海上漂流的那段,更是体现出派对于信仰的理解,从儿时的单纯幼稚升华为理性深刻。因为这期间经历了种种考验,在考验中信仰步步弥坚。影片开始的铺垫看似冗长实则意味深长。所以,前面那些细节处理是为了更好的从整体上表达对于信仰的坚持。

二、关于人和动物相对应的细节处理

在影片结尾,导演给出了另外一个版本的故事。作家已经很明确的给观众点明了人和动物对应的关系:猩猩对应派的母亲,斑马对应瘸腿的中国人,鬣狗对应法国厨子,而老虎就是派自己。其实,在影片的前半段,我们已经可以从很多细节的处理上分析出这些对应的关系了。儿时的派信仰多个宗教时,母亲是支持他的,派的母亲还经常给他讲印度教的神话故事。在后面的那个故事里,母亲为了保护派被厨子推到海里去了。而对应到猩猩,在海难之前,派去给猩猩喂香蕉时,因为晕船,猩猩是护着它的孩子的。海难之后,猩猩飘着香蕉得救了,派问猩猩:“你的孩子呢?”猩猩表现得很伤心,后来猩猩为了保护派又被鬣狗所杀,这些细节很容易将猩猩和母亲对应起来。瘸腿的中国人也是个素食主义者,在海难发生时,他看到斑马往救生艇上跳时,他曾大声喊了几声:“斑马,斑马,要跳了!”而斑马跳下去之后同样也把腿摔伤了后来被鬣狗所杀,瘸腿中国人后来也是被法国厨子所杀。这些细节不难把两者联系起来。而派和老虎的对应对于很多观众来说则不是很容易理解,其实在影片开头介绍的老虎的时候就给我们暗示了。作家开始以为理查德·帕克是个人,后来才知道是记录的人把猎人和老虎的名字弄反了,其实老虎的名字是“Thirsty”。派小时候在教堂偷喝圣水的时候,被神父看见,神父说的那句台词是一语双关的“You must be thirsty”。这里便暗示了派其实和那只老虎是一体的。联系他小时候去偷偷喂老虎,他父亲告诉他:“野兽就是野兽,你看它的眼睛,只能看到自己的倒影。”漂流的时候派还说过一句话:“我突然意识到,我和理查德·帕克一样,我们同样缺乏现实体验,我们都在同一个动物园被同一个主人养大,现在都成了孤儿,遵从主的意志生存下去。”从这些我们可以看出,派和老虎是相对应的。从两个故事描述的情节来看,厨子激起了派的邪恶,最后杀掉了厨子,老虎在鬣狗杀掉其他动物后才出场杀掉鬣狗。这些细节中也可以看出派和老虎的对应关系。撇开这些细节不说,影片其实一直在展现派和老虎的对应关系,派和老虎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老虎就是派的另一个自我,是恐惧、邪恶面的象征。而派只有战胜这些才能坚持活下来。这些一一对应的关系,其实从一开始便在慢慢铺开,而到最后导演给我们另外的那个版本的故事的时候,所有的这些关系就显得更加明朗了。所以,前面那些细节的处理,对后面第二个故事的讲述起着很重要的铺垫作用,这些细节对于影片整体的构建也必不可少。

三、关于“道别”的细节处理

派首先道别的其实是他从小长大的那个环境,派的父母决定举家移民加拿大以追求更好的生活,而派其实不愿离开这个从小生长的环境,更何况导演给影片中加入了一个原著里面没有的派的初恋情人。离开那个从小生长的地方对于派来说是非常不舍的,而离开他的初恋情人又增添了不舍之情。他在离开他的初恋情人阿兰蒂的时候,阿兰蒂送给他一条红色的手链。直到派到了食人岛后,他出于感恩才将手链摘下系在岛的树上。而对于他和阿兰蒂的道别,派也记得不是很清楚了。影片中有句台词:“我清楚地记得当天的每件事,就是不记得我们是怎样告别的。”所以,第二次道别以模糊的记忆告终。第三次道别的是他的家人,海难发生时,派企图回去救他的家人出来,可他们早已在睡梦中被淹死,派有幸上了救生艇得救了,这次的道别更是让派没有机会见到他的家人,他只能在救生艇上痛苦说对不起。而最后一次和理查德·帕克的道别让派更加痛苦。当派和理查德·帕克漂流到岸边得救的时候,他们都已经筋疲力尽了,派希望理查德·帕克能回头看他一眼,结果理查德·帕克头也不回的离开了他,消失在丛林中,仿佛他们俩之间没有过任何交集似的。派痛苦的泪流满面,他想感谢理查德·帕克这一路来陪伴他,帮他活下来,可理查德·帕克却这样无情的离他而去。淡定温和的成年派讲到此处时也忍不住泪湿眼眶。经过这些道别,派开始明白,道别其实是不得不放下那些我们放不下的东西。这些道别让派最后发出感慨:“我猜,人生到头来就是不断地放下,但遗憾的是,我们却来不及好好道别。”而这也是导演所要给观众传达的观点。因此,前面那些关于“道别”的桥段是为了最后这个感慨而服务的,使得最后的那句感慨显得更加耐人寻味。

总之,影片以上细节的处理对于提升整部作品的有机性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全息律”这一电影美学规律在本片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这些细节的安排,我们可以看出导演的别具匠心。《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就像是一个奇幻版的“罗生门”,具有多层次和多角度,你如何看待这个故事,如何为少年派故事作出选择,也能折射出你自己的内心世界。就如同导演李安所说的:“我们每个人心中都卧虎藏龙。”

猜你喜欢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道别帕克
废旧材料的幻想一一安东尼·帕克作品欣赏
毕业道别
最容易失败的时刻
什么?仅仅十年,你开玩笑,我的主!
“十年后,我陪着你。”——廖俊波和妻子的最后道别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元小说叙述策略解析
电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象征符号解析
亨利与帕克薪水对比
你原谅那条公路了吗
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比较电影与小说的空间叙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