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德超
深谙此理后,再回过头去听窦唯和摇滚乐,我似乎听到是全新的歌曲,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常听常新。我整个人变得积极,开始以努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这也算是我寻找多年摇滚乐所得到的馈赠。如一句话所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摇滚乐真正地改变了我,而源头就是窦唯。
作为一个没有专业音乐知识的工科摇滚爱好者,来评说窦唯,似乎是件不太道德的事。因为窦唯在摇滚圈内如同神一般存在,我一个普通人来评论窦唯,用“大逆不道”这词形容,大概也是说得过去的。但是,音乐总归是给人听的,听众自然会有评价,坏的我们必然批判,好的可以叫好称赞,为什么对窦唯不可以?
一提到窦唯,这两个字对于摇滚乐迷来说已经不是名字范畴了,人们马上会联想到《黑梦》这张专辑。它如同一块黑色的宝石,晶莹剔透但却黑暗深邃,让人着迷又让人心存敬畏,生怕一旦触碰就有可能发生意想不到的魔力或诅咒。人们也会立刻想到“魔岩三杰”这个名号,光是这个名号,就让窦唯成为中国摇滚乐的传说级人物之一。人们还会想到太多太多关于窦唯的事,但我并不热衷于他的生平事迹,因为那是作品之外的东西,如果一个创作者最受人关注的首先不是他的作品,那想必这样的人也不配叫创作者,显然窦唯不是这样的人。
第一次听到窦唯的音乐,我12岁,在舅舅家。他当时正在捣鼓一个音箱,装配调试之后准备放个CD听一下效果,第一首歌便是黑豹乐队的《无地自容》。当第一声呐喊进入耳朵时,我整个人都凝固了。整个房间充满了音乐的能量,这音乐似乎可以融入血液,使我的血液开始升温。歌曲的旋律与节奏让我无法消化,当我还在回味前一段旋律的震撼时,身体已经感受到了新一轮的音乐轰炸。一波接一波的强有力攻势让我有种来不及呼吸的感觉。我第一次知道,原来音乐的力量感可以如此真切,让我从此对音乐深深地着了迷。同时我也对那张CD产生了敬畏之心,因为那可不只是一张CD,它凝聚了未知的可怕魔法,也许你一不小心放出的就会是洪水猛兽。那是我第一次接触到摇滚乐,当时却还不知到这是窦唯的作品,也不知道这首歌的名字。
从那起,我便开始寻觅这样的音乐。但对于一个无法接触互联网的小学生来说,信息是极度匮乏的,获取音乐信息的渠道只有电视、收音机以及小镇上书店里的磁带。虽然这方面的音乐少之又少,但我内心寻找和聆听它的欲望一直挥之不去。我更加坚定地认为,这世界上存在着这么一种音乐,它让人心潮澎湃,让人激动不已。它很神秘,需要我不遗余力地寻找,才能找到它的根源。
我始终没有停止寻找的脚步,初二的时候家里添了一台电脑,这让我兴奋。我开始接触互联网,开始疯狂地获取网络上的音乐资源,并且找到了《无地自容》这首歌。相隔多年再回味这首歌,如同品尝一颗美味至极的糖果,含在嘴里,生怕它加速融化。然而当再次找到《无地自容》这首歌后,我并没有继续深入了解这首歌的创作者。所以在那时,可以说我与窦唯是选择性地擦肩而过,这大概就是缘分未到。而此时,我对摇滚乐的感受却似乎慢慢清晰了起来。
到了高中后我遇到了至今仍为挚友的C。一次我在宿舍放谢天笑的《我不爱你》,C突然说:“这是摇滚!”这句简单而又坚定的话让我感到异常震撼,一股激动之情顶到了脑门。因为这事关摇滚乐,事关荷尔蒙,事关……我找到了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我们开始分享着大量的音乐,互相探讨对音乐的理解。我们开始去了解摇滚作品之外的事,比如寻找它的根源,了解这些作品的创作者。有一天C对我说:“我找到了摇滚圈子里的天才,他堪称中国摇滚的神。”这人便是窦唯。也算是巧合,与同样热爱摇滚的兄弟,碌碌多年,竟在高中同时正式接触窦唯,这几率小得实在让人心存感激。值得欣慰的是,在我们得知“窦唯”这个名字的时候,也正是我们对摇滚,对音乐,乃至世间万物最敏感的时候。当时我们的身体里,正如陈丹青先生说的那样,“有一摊油汪汪亮晶晶的东西。”那可谓是最美好的时刻。
我们开始听完整的专辑,从那时起,我们不再是听专辑的某一首歌,因为我们已经意识到一张制作精良的专辑是创作者付出了巨大精力创作出来的,这样的专辑是有生命的。接触到窦唯后,我们开始喜欢分析里面的吉他、架子鼓和贝斯等乐器,专门听歌里面某个乐器的演奏,因为这些乐器的编配,实在太精妙了。然而,对于一个三观并未完全成形的高中生来说,摇滚乐的歌词困扰了我。为何我听着这种歌曲会感到愤怒?为何我内心并不快乐,甚至会被这些音乐影响了心情,左右了行为?为何我会变得孤独、孤立,开始看不惯生活中发生的如同歌词里所写的现象?这真是我想要的吗?我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满足和提升,同时我却变得越来越孤独,这样真的好吗?一个接一个的问题爆发出来,困扰着我。
一次看到电视里正放着关于郑钧的采访节目,其中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郑钧说:“好的音乐都是乐队玩出来的,没有乐队就没有好的音乐。”这句话耐人寻味,因为在那时的我看来,摇滚是很严肃的东西,怎么可以用“玩”来说呢?多年以后,对于这个问题,我基本有了自己的解答:好音乐大概需要这样几个因素一个好的旋律、一个好的歌词主题、一个好乐队的音乐演绎。乐队包办了一切。旋律和演绎当然不用说,这需要乐队成员问的相互交流和相互协调,将各种乐器的演奏配合起来,构成一个完美的有机整体。歌词则属于文学范畴,是作者对于歌曲做出的主题思想表达。说到摇滚乐的歌词,为何大多内容是消极的,甚至会触发听众的愤怒呢?那是因为作者所要追求的和现实相悖,带着失望和愤怒,自然会抨击。而抨击只是摇滚的一个属性,限于那个年代刚刚出现摇滚,这个属性在当时的国内被放大了,甚至让人产生了以偏概全的想法。
深谙此理后,再回过头去听窦唯和摇滚乐,我似乎听到是全新的歌曲,对歌曲内容的理解也常听常新。我整个人变得积极,开始以努力的态度对待自己的人生,这也算是我寻找多年摇滚乐所得到的馈赠。如一句话所说,“念念不忘,必有回响。”摇滚乐真正地改变了我,而源头就是窦唯。
改革开放以后,进来了很多新东西,摇滚就是其中一个。国外有悠久的摇滚乐历史,他一步步地走来,发展壮大,成熟,熟透,新生,蜕变,整个过程是没有断裂的。而我们的摇滚和国外的相比,用“突如其来”这词形容毫不为过,这是因为我们没有严格的摇滚乐传统。更为现实的是,在这时代的洪流里,摇滚乐在世界范围内开始蜕变,并自然而然地开始孕育着国人大多不了解的新音乐形式。与此同时,我们的摇滚乐近几年来在国内音乐节的遍地开花中似乎一片欣欣向荣,有如排山倒海之势。而这一切其实都是摇滚文化滞后造成的伪繁荣和文化泡沫,我们幻想着所谓的“摇滚”,不停地复制和重复着并不新鲜的独立精神。倚靠几个乐队甚至几首歌曲,输出着空洞的灵魂。
大多数人还没理解到摇滚乐“玩”的重要性,对它仍然保持着严肃、敬畏甚至崇拜的心态。就如左小祖咒的歌词所说:“人们喜欢膜拜自己塑造的神灵。”窦唯就是被膜拜的神灵之一。但客观来讲,我们不应该这么做,因为摇滚乐也是艺术的其中一个表现形式,我们却赋予了摇滚乐太多繁复的东西。如果形式远大于内容,这件艺术品也就毁了。
窦唯曾经说过,“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摇滚乐还是长头发。”你就可以发现这是多么悲哀的事情。中国大地的摇滚乐仍然是愤怒的、呐喊的、浮躁的。而窦唯却一直在改变,一直独立思考着,在窦唯的音乐里,你能看到的不是愤世嫉俗,而是平静如水的内心。
有一次C问我:“你觉得摇滚乐到底是什么?”我说:“摇滚乐就是独立思考,积极向上和热爱生活吧。”他哈哈大笑:“我想你说的没错!”我问C:“说说窦唯吧?”C点了一支烟微笑道:“我每每想到我们现在正和窦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就感到今生很荣幸。”我们两人就这么沉默并且满足地坐着。多年后C发来了一首短诗,名字就叫《窦唯》:
“麻布长袍,海暮清晨。三分啜泣,七分泰然。善恶恩怨,皆东逝已。谵妄亦是,言不由衷。只叹霞光晚莺,青草竹林,上帝保佑。唯闭目时,清晰可见……幡然几人?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而已……唯一人,怀竹,三国,四记,苑空,酒眩…醉啖竹叶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