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柏清
提起笔,又放下,只是想静一下,再静一下,让过于充盈的情感发于笔端的时候,不至于过于杂乱无章,而无人能懂,许多事情与心情,经过磨砺与考证,依然在多年后如徽墨一般浓烈于心底。对那个叫做萧红的北方女子,即如此。
因为去大庆的一次公出,却促成了我久已期待的呼兰河萧红故乡之旅。早餐是匆匆的,离开牛城宾馆便设定了去呼兰的路线。
沿途的湿地结着冰,像打碎了镜子,洒落在黄草间,阳光很灿烂,车子里放着班得瑞的轻音乐,想起许多小时候的事情,第一次接触萧红,不是看了她的小说,而是偶然从书架上翻到的一本关于纪念她的文丛,那时的她应该是40年和端木蕻良一起之后,不知是否因为和端木找到了普通夫妻柴米间的温情,脸上是淡然的笑容。脚上穿着史沫特莱送她的旧鞋子。
知道她是民国十二才女之一已经是几年之后的事儿,许多当时的文化名人,鲁迅,柳亚子,胡风,叶紫,聂绀弩,丁玲,林微因,张爱玲,都和她的名字排在一起,这令我惊奇。
而黑土地上的东北姑娘,这一唯一与众不同之处,又让我心生别样的情感,或者,因此,与她的神交,自此开始。在一种想要了解的迫切感觉下认识了她的《生死场》《王阿嫂之死》《欧罗巴旅馆》《雪天》《呼兰河传》……从此一发不可收。
作为奴隶丛书的《生死场》奠定了她抗日作家的地位,不可否认,这是萧红一生作品的主流,但是,我的内心其实更喜欢她的另一个称谓“三十年代文学洛神”,鲁迅在评价她的《生死场》时说“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却往往已经力透纸背;女性作品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又增加了不少明丽和新鲜。”这种明丽和新鲜却在《生死场》之后的文字里得到了更鲜明的体现,写作《生死场》的时候,她的文字是泼辣辣的,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倔强,在《呼兰河传》,却有了对命运更深一层的思索,尤其是女性在社会中的命运,她的文字透着悲悯,温情和凄凉,有悲剧的感伤,让人在泪雨凄迷中难以割舍。尤其她的散文《欧罗巴旅馆》和《弃儿》更体现了这种悲剧性的震撼力量,而那种细到极致,朴实到极致的描写,也令人深深共鸣,无法忘怀。在《呼兰河传》里,她像一个多情思家的孩子,柔情的笔写尽了对故乡和过往生活的眷恋和热爱,矛盾说萧红的《呼兰河传》,“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風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感情的坎坷,现实物质的冷酷,使她柔软充满热烈感情的内心,受大了巨大的创痛,她的文字变得越加悲凉。“多情总比无情苦”。也许,这也是她对于自己当时的现实生活陷入极度迷茫和困惑时,一种精神上的慰藉和悲剧认识的一种转嫁。许多人不理解萧红在西安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和丁玲以及聂绀弩这些好友去延安,而是选择与端木蕻良一起去了重庆,她当时和萧军的感情已走入了穷途末路,不能说没有这个原因,但是最主要的,萧红,她从来都是一个人文主义作家,而政治对于她并不适合。
心沉在很久以前的岁月里,行走在现代的路上,总有种很奇怪的感觉。走过了一段正在修的土路,导航说前面是呼兰河了。灰蒙蒙的天空,使我在接近萧红的故乡时,内心突然涌上一种无由的哀伤。也许想到了王阿嫂的死,也许想到了小金铃子,也许想到了欧罗巴旅馆里的萧红,想到了那个被祖父喊做荣华的倔强女孩子,在生命的最后,只能面对无边阔大的海水,迎着海风,诉说对北方遥远黑土地上故乡的深情……“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
呼兰河边弯弯柳黝黑的躯干顶着黄雾般的头巾,枯白的草展伏在河畔的柳树下,一切还是在我的视线里模糊起来。
车子向着萧红的家飞奔,呼兰河已经渐远了,这里是萧红梦回乡关的一部分,可是,河中的哪一粒沙又是她思想的灵魂幻化而成?
“半生尽遭白眼冷遇,……身先死,不甘,不甘……”呼兰河在这冬日里已经冷凝了沉静,可是,七十年前你可曾听见游子啼血的呼唤……
下了造纸路就到了萧红的家,远远看见路牌,阔大的停车场,紧邻呼兰区政府,图书馆和萧红纪念馆,站在门前看,一些概念化的东西令我心中陡生失落,青砖灰瓦的墙,黑色的门楼,而我在萧红的文字里,知道那原是长了蒿草的土墙头,也没有门楼,因为遗憾与怀想,心底有几分叹息。
走进故居的门前,心怀敬仰。“萧红故居”几个字是陈雷题的,可是门是关着的。
去旁边的售票处,也没人,有些疑惑,问了广场遛弯的老人,他说今天大概闭馆,于是慢慢沿着外墙走回门前,心里郁闷起来,从门缝往里张望,看见萧红汉白玉的坐像,我下意识的看了看门缝里的门闩,把手伸进去拨了拨,令我惊奇的是,门竟然开了,也许是冥冥中的缘分吗?
第一次这么近看萧红的像,汉白玉雕成,萧红手握书卷,右手托腮,坐在太湖石上,目光远眺。端详了一会,感觉过于俏丽,心中感叹,雕像对于那才气立天的女子,终究少了几分灵气。
院子里是橱窗,石碑,纪念品室。越过院子,是正房,也是这位民国才女的诞生地,脚步轻轻的,有恐惊先人的崇敬。
进去迎面是一个大大的穿堂,有老式的灶台,灶台左手边是萧红父母住的房子,老式的桌椅柜子,有炕,墙上是照片,她和母亲的合影,还有和萧军及和朋友的照片,奇怪没看到她和端木的合影。
炕上有装炭火的泥盆,里间也是大炕,地上摆着有梳妆镜,这是典型的旧时乡间富裕家庭的陈设。
萧红就出生在这间屋子吗?100年前的端午节?环顾四周,静悄悄,听不到历史离开的脚步……
这也许所谓沧桑。这间房子的对门就是萧红祖父母的住屋,格局和她父母的大致一样,看见大炕想起萧红说祖母生病在炕上用炭盆里的火熬中药,顽皮的萧红生气祖母用针尖刺她手指,敲了隔板吓唬祖母的事儿,仿佛听见一个长袍利落的老太太追着一个小丫头骂她“小死脑瓜骨儿”的样子。
出了穿堂,到后院,后园是萧红童年所有乐趣和寄托所在,没看见她说的大倭瓜,也没看见倭瓜花,隆冬嘛,北方已是冰天雪地,所以也没见星星丛,举目四望,篱笆也不见,也没了月洞门,也不见了童年萧红和有二伯都经常偷偷光顾的小仓房……只有一棵榆树旁雕着幼年萧红和祖父嬉戏的照片,许多原貌在修葺后,都不见了。少了自然的东西未免令人寡味……留了一地憾意,走去西院。
这里是发生了许多故事的地方,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满含深情又凄楚的写道,这里有养猪的,漏粉的,还有拉磨的,“我家的院子很荒凉,……那拉磨的夜里通夜打着梆子,拉磨的唱秦腔,养猪的还拉胡琴,漏粉的在晴天唱《叹五更》他们虽然是拉胡琴,打梆子,叹五更,但是并不是繁华,并不是一往直前,并不是他们看见了光明,或希望着光明,……他们看不见什么是光明的,甚至于根本也不知道,就像太阳照在瞎子头上,瞎子也看不见太阳,但瞎子却感到实在是温暖……”
萧红的内心对这片土地深深的热爱和怜惜显露无遗,如今,人已远去,而那些马圈,磨坊,古井都还在,让人的内心起了无尽的唏嘘。
走出了萧红眼中满载人生百态的西院,她的故居之旅也就差不多了,天依然灰沉沉的,抬头看见院旁节次鳞比的高楼,一些喧闹,一些悲欢都远去了,经纬和位置不会改变的地球上的这片土地不断有新的故事发生,只是故事里在没有那个叫做张乃莹的才气传奇女子的戏份。
在一丝莫名的怅惘中,走出大门,发动车子的瞬间,回望一眼,来了走了,都没有震动,平静着一颗心,想起萧红的一首诗,“那边清溪唱着,这边树叶绿了,姑娘啊!春天到了。”可是这多情的姑娘,永远留在了异乡的土地,但是,她留下了春天般的文字。而且不朽。
回首再望,院墙的一角已渐次消失在视线,心中却既无留恋亦无陌生,“隔水青山似故乡”,大概是因为梦中来过这片土地无数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