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女孩在微信朋友圈买了一种号称能够补水保湿的面膜,用后不仅皮肤未见变得年轻,反而得了红肿发瘁的过敏和皮炎。近期,朋友圈里的这起毒面膜事件一经国内媒体报道,引发了社会舆论的哗然,人们纷纷掏出手机,打开朋友圈,重新审视在里边忙不迭的发图发文、从事海外代购的“朋友”们,并开始思考:在这些流传于微信好友问的衣服、箱包、面膜、首饰中,有多少真货,多少属于假冒伪劣?微信圈里的那些朋友,到底有多靠谱?
就事论事,在微信圈里卖东西、做代购都是属于营销学里典型的“熟人营销”。微博“病毒式”的介入传播,加上强信任度的封闭朋友圈,造就了一种类似于“癌细胞扩散”的自我传播模式。在这种可自我复制的模式下,卖家已经无需再多么费力地做网络营销宣传,圈子里的“朋友”们会主动帮忙。
如此的描述是不是听上去颇为熟悉?它让人不由自主联想起曾经流行的传销活动。原本老实巴交的一个朋友,不知中了什么邪,一天突然开始卖起了产品,不仅是卖,而且是带动全家老小,现身说法,只要见着熟人朋友就急切地推销产品,并且还拉人入伙。一打听,原来是加入了某非法传销机构。这种恶性的营销方式,对熟人圈子的疲劳信息轰炸,与今天微信朋友圈的营销手法不无相似之处。但事情的蹊跷之处在于,无论其多么的不靠谱,当年仍然有很多人着了传销的道,正如今天的不少人还是上了微信朋友圈的当。
归根结底,大家还是想挤进所谓的圈子,对人际的圈子有所渴求,因此甘冒风险。进了圈子能带来什么实际好处呢?一是比公开流传的信息价值更高的所谓内部的消息,二是只有圈里人才能享有的特殊资源。这就是我们熟知的“熟人社会”的吸引力和运作模式一一有了关系,才好办事。
美国记者布德瑞写过一本探讨中国人际关系的书,叫做《Guanxi:The art ofrelationships》。这本书以当年微软入华建立研究院的故事为主线,分析了外资在中国做公关的潜规则。布德瑞认为,要想在中国获得社会资源,顺利办成事情,“关系”的作用至关重要。而要想在华获得一定的关系,就得靠混圈子。
但是,布德瑞并没有把关系简单理解为“relationships”,而是使用了中文“关系”的音译。此举颇有深意。“guanxl。”相对于“relationships”,恰如微信微博相对于国外的facebook,twitter。与国外这些非功利的、纯粹的朋友圈生态不同,中国式的关系平台更强调人与人之间利益的连接,而不仅仅是感情、兴趣、共同爱好的连接。朋友圈里售卖的面膜和所谓海外代购商品,为中国式的“关系”写下了今天最佳的一条注释。
多年来,中国社会资本的积累方式,基本上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倒金字塔”模式。在上者数量稀少,却可以拿到最多的社会资源,而居其下者,数量庞大,但占有的社会资源较少。这种特殊的社会结构几乎决定了这些年来中国人际关系的模式。
微信圈里的面膜们无非是中国的“关系社会”在今天的一个变体。一方面,国内的网络朋友圈很大程度上变成了营销圈和代购圈,每个人都宁愿相信,凭借朋友圈的关系,自己能够低价购买到国外优质的消费品,或者获取一些圈子带来的利益。但另一方面,人们对于人际关系信任度又在不断下降。一份社科院的调查统计显示,中国人际的信任度指数十几年来一直走低,社会普遍陷入了一种“信任危机”。
微信朋友圈折射出了我们当下的纠结生活:对他人处处设防,不愿信任。同时,我们又盲目信任所谓朋友带来的实际利益。或许,这就解答了为何今天的朋友圈充斥着这么多的商品代购,即使假货横行我们也笃信人际关系捆绑着的利益链条。那是因为充满了利益诉求的“guanxi”取代了原本相对非功利的“relationships”。从布德瑞所写的外资企业入华这样的大事,到为自己的脸买一张面膜的区区小事,我们无一例外都得求助于“关系”。这并不是说,中国人多么崇尚人际交往,而是表明,整个社会似乎已经被一种体制化的“关系”和它背后的逻辑绑架,人与人之间已经无法愉快地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