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记者 徐培武
要照亮别人,首先要点燃自己
——对话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陈先春
◎本刊记者 徐培武
记者:按照中央要求,“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以领导干部讲党课启动开局,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它的意义何在?
陈先春:作为“四个关键动作”的第一步,就是要上好专题党课。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是党在长期思想政治思想建设中形成的一项优良传统,也是党统一思想、形成合力的一条成功经验。“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纵观党的历史,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在战火烽烟的革命年代,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大力弘扬严的精神、实的作风,坚持为身边的党员、战士讲党课,让听课的同志大受其益,乃至受用终身,许多至今仍然被传为佳话。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单位一把手好似火车头,一把手率先学理论、讲党课,倒逼党员干部以身作则,深入学习,从而将整个班子带动起来,步调一致,形成“动车组”,进而高效务实地贯彻中央要求,形成同频共振、上下一心的学习局面。目前,各地各部门主要领导同志正在按照中央部署给本单位党员干部上党课。许多单位一把手认认真真地把自己“摆进来”,扎扎实实撰写“上课课件”,老老实实地领悟“总要求”,使讲党课的过程成为统一思想、深化认识、增强党性、提升素质的过程,以确保专题教育在真学真信真行的基础上起好步、开好局。
记者: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广大党员面临的问题和困惑也越来越多,在新的形势下,党课承载了哪些功能和作用?
陈先春:党课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最常用、最有效的党员教育形式。随着“三会一课”的制度化、规范化,党课作为党员教育的一种主要形式,已成为目前开展党员教育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
党课是基层党员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增强能力的重要途径,教育活动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抓手之一。基层党组织是否坚强有力,基层政权是否坚实巩固,事关党的长期执政和国家长治久安,事关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事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在浙江的生动实践。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进一步强化“三会一课”的教育作用,补足基层领导干部精神上的“钙”,使其坚定理想信念,不断加强党性修养,增强为民服务本领,让人民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是目前在开展党员教育中普遍遇到的一个现实难题和永恒课题。
记者:党课作为“三会一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各地的高度重视,目前我省开展党课教育的现状如何?存在哪些问题?
陈先春: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中,讲党课这一老传统被赋予新的使命。同时,各级党组织还不断创新党课宣讲形式,如正在全省各地如火如荼开展的“微型党课”比赛等。但是也要看到,在基层单位由于工作量大面广,基层组织战斗力强弱不一,使得有些基层党组织活动长期处于松散状态,呈现出人员难聚集、活动难组织、教育难开展的被动不利局面。比如,有的出现思想认识偏差。有的基层党组织把上党课作为一项例行性的工作,当作党建工作一般性的任务来对待,立不起来,严不下去,或者是打折扣、掺水分。比如,有的重视业务学习而忽视政治学习的现象比较普遍,把党课与业务学习混为一谈,行业务之实挂党课之名,偏离了党课的根本目的。
记者:您觉得讲好党课要具备哪些能力和素养?要把握好哪些关键点?
陈先春:党课具有鲜明的政治性,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党课要姓党”。因此,上党课必须讲政治、守原则,不能为了活跃气氛,信口开河,哗众取宠,迎合“低俗”口味,将不成熟的观点带上讲台;也不能显摆消息灵通,拿所谓的“内部新闻”作为谈资,传播小道消息,在重大政治理论问题上必须与中央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
上党课要理论联系实际,不能照本宣科,从头至尾念报纸、读文件,“空对空”;也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上下一般粗”。上党课之前,最好先进行一番调研,一方面深入基层了解本地区、本行业、本单位工作情况,把上级精神融入到工作实践中来。另一方面,要先当“学生”后当“先生”,深入了解基层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党的理论与发生在党员群众身边的事例结合起来,言之有据,言之有理,言之有物。
要增强党课的吸引力,既要充分发挥传统方式的作用,同时也要有所创新,努力做到形式灵活多样,切实改变形式单调、手段单一、强调灌输、忽视互动等状况,结合现场问答、讨论交流等形式,增强教育的感染力,使听课人员坐得住、学得进。
记者:一些基层党组织强调党员教育模式创新,以电化教育等形式代替传统党课教育,对此,您怎么看?
陈先春:现在基层进行党课教育的方法、手段、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其中尤其以电化教育更受广大党员的欢迎。但是,相当一部分基层党组织传统的讲授式党课完全被电化教育所取代,这种做法并不可取。因为党课教育要“对号入座”,根据不同教育对象做到因人因地因时而异,因境因况因情施教,而电化教育往往是“大路货”。二是上党课,从根本上来说,是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碰撞。各级基层党组织负责人要更好地珍惜和利用“面对面”的机会,在交流沟通中把工作落到实处,让“面对面”最终成为“心贴心”、“心连心”。
当然,传统的上党课方式,如果还是停留在一枝粉笔加一块黑板的“清唱”、“独白”水平上,效果肯定不理想。党课要善于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多媒体技术,通过文图并茂、声情并茂的艺术加工制作,来提高党课的科技含量、文化底蕴和艺术品位。
陈先春(左),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曾任浙江省委宣传部党员教育处副处长,浙江省互联网宣传管理办公室网络管理协调处处长,淳安县副县长(挂职),浙江省委宣传部理论处处长。2004年起担纲本刊“党课”栏目撰稿人,历时11年。
记者:浙江省委宣传部提出,要在浙江培养一支庞大的红色宣讲员队伍,直面广大党员和群众。各地区各单位现在都在有意识地培养素质好、水平高的宣讲员。打造这样的队伍,需要做哪些工作?从哪些方面努力?
陈先春:一是,要想别人信,首先要自己信。党课教育不仅要使党员干部“愿意听”“愿意信”,更要“愿意行”。所以说,要想讲得好,首先要做得好。上党课必须把自己摆进去,自觉成为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者、忠实捍卫者、模范实践者、热情传播者。
二是,“给别人一杯水,首先自己要有一桶水”。俗语说:“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意思是说,台上表现好不好,全看台下功夫到不到。所谓“功夫在诗外”,讲的就是这个道理。特别是对自己要讲的问题,一定要像修行者参禅悟道一样,苦思苦想,把它琢磨透。真正把它弄明白了,讲起来就不难了。
三是,要照亮别人,首先要点燃自己。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说得好:“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未有声入而不应,情交而不感者。”只有充满激情的党课,只有把对党的忠诚、对真理的感情,渗透在鲜活的文字上,体现在满腔的热忱中,才会具有强大的感召力,才能有效吸引听者的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