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兵,孟庆民,张全国,刘志强,刘海忠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1
冀中南部分主栽玉米品种高密度筛选试验研究
王延兵1,2,孟庆民1,2,张全国1,刘志强1,刘海忠1
1.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河北 石家庄 050035;2.河北冀丰种业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石家庄 050031
通过鉴定参试玉米品种的耐密性、丰产性、抗逆性、适应性等,从中筛选出适宜河北省中南部种植的高产、耐密、多抗、生产安全的玉米品种。
冀中南;主栽玉米品种;高密度
玉米是河北省中南部主要粮食作物之一[1],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是玉米产量三要素,增加亩穗数是提高产量的有效途径[2]。目前市场上主栽玉米品种的密度为6 000株/667 m2。为鉴定其是否产量更高、抗性较强、生产安全,选取了18个冀中南主栽玉米品种进行筛选比较试验,以确定其耐密性、丰产性及抗逆性等。
1.1 试验材料
参试品种均是在河北省中南部生产和市场销售中占有一定份额的品种,共18个,从市场和有关育种单位搜集,以主栽品种郑单958(CK1)为对照(该地区郑单958为耐密品种代表),以先玉335(CK2)为副对照(见表1)。
1.2 试验地点
2013年在河北省农科院粮油作物所藁城堤上试验站进行,地力中等,壤土,上茬作物为冬小麦。
1.3 试验方案
试验采用单因子随机顺序排列,每品种为一个处理,小区行长6.0 m,行距0.6 m,株距18.5 cm,每行33株,面积18 m2,每个小区播种5行。收获时,每品种取中间3行进行实收计产和考种,播种密度6 000株/667 m2,四周设保护行。
1.4 田间管理
6月17日播种,播种后第二天浇水,6月18日喷施除草剂,7月5日定苗,7月20日施25 kg/667 m2尿素追肥,8月19号浇水一次。
2.1 产量结果
2.1.1 产量与出籽率
表1 试验品种情况
从表2可以看出,有7个品种产量超对照,其中超对照5%以上的品种有华农18、农华101、伟科702、美预5号;比对照减产的品种有10个,减产幅度超10%以上的品种有蠡玉52、均益86、先玉86、先玉688和极峰17,京单58产量与对照相当。出籽率为83%~92%,品种间差距较大,浚单29出籽率最高(91.1%),蠡玉52出籽率最低(83.9%)。
表2 产量与出籽率表
2.1.2 产量结构
从表3可以看出,穗长平均为16.87 cm,最长的为先玉688,达19.0 cm,最短的为浚单29,为14.2 cm;穗粗平均为4.68 cm,最粗的是德利农988和极峰17,达5.0 cm,最细为蠡玉52,为4.4 cm;秃尖0~3 cm,德利农988、浚单29、纪元101、屯玉808、蠡玉89、均益86不秃尖,先玉688秃尖最重,为3.0 cm;穗行数在12~16行,以14行居多,先玉688、蠡玉37和登海605行数最多,为16行;行粒数平均为35.53个,屯玉808行粒数最多,为41.3个,先玉688行粒数最少,为32个;穗粒数平均512.5个,登海605穗粒数最多,达585.6个,京单58穗粒数最少,为431.8个;百粒重平均30.65 g,京单58最高,为33.9 g,蠡玉52最低,为25.1 g;脱粒时平均含水量为17.15%,脱水最快的为农华101(15.2%)和登海605(15.4%),伟科702脱水最慢(18.5%)。
2.2 生育期进程
从表4可以看出,株型除京单58、农华101、极峰17、蠡玉52、先玉688为半紧凑型外,其余全为紧凑型;叶片数为21片左右。抽雄期集中在8月12—14日,成熟期为10月5—11日,生育期105~114 d,华农18生育期最短,为105 d,屯玉808和极峰17生育期最长,为115 d。
2.3 株高穗位
株高平均为230.9 cm,农华101最高,为260.4 cm;登海605次之,为260.0 cm。蠡玉52最低,为206.0 cm;京单58次之,为210.6 cm。穗位平均高90.9 cm,最高的是浚单29,达107.2 cm;最低的是华农18,为77.2 cm。
2.4 抗逆性
本年度玉米生长季节整体发病较轻,也没有发生倒伏现象。个别品种成熟时有斑病发生,极峰17、蠡玉52有轻度青枯病发生。
表3 产量结构表
表4 生育期进程与株高穗位表
(1)华农18、农华101、伟科702、美预5号较主对照增产5%以上,可以尝试在冀中南6 000株/667 m2地块种植,其他品种不适宜高密度种植。
(2)包括对照在内的20个玉米品种没有空秆现象,一是证明品种有较强的耐密性,二是证明种子纯度较高。
(3)增加密度是提高产量的有效措施之一,但目前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的玉米品种是否可以通过增加密度,进而提高产量以及大面积种植的安全性,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1]于翠红,高增玉.河北省玉米生产现状及主推品种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12,16(2):22-27.
[2]曹庆军,催金虎,王一鸣,等.玉米耐密性及其生理基础研究进展[J].吉林农业科学,2011,36(6):17-21.
1005-2690(2015)10-0042-04
S513
B
2015-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