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金色梦想 撒绿色希望 汇创新海洋
——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2015-05-24 16:14:51杨帆子萌
种子科技 2015年7期
关键词:金海甘薯种业

◇杨帆 子萌

托金色梦想 撒绿色希望 汇创新海洋
——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创新发展纪实

◇杨帆 子萌

6月的莱州鸟语蝉鸣,万木葱茏。一个阳光明媚的上午,记者如约走进莱州市金海种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邓秀峰热情接待了我们。阳光把她娇嫩的脸庞晒得黝黑,但在她脸上洋溢着的笑容是那么的美丽、灿烂。

“走,去我们的脱毒甘薯大棚转转。”邓秀峰一边走一边向记者介绍着公司最具高精尖的甘薯脱毒技术、种植技术及储藏技术等。棚外太阳炙烤大地,棚内闷热难耐,一株株绿油油的甘薯苗却精神饱满。“这是我们公司的生力军,通过实验室的培育,产出一株株脱毒甘薯试管苗,再将试管苗送到防蚜棚里进行无土化培养,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及培育之后,再移植到土壤里继续生长,之后它们将从田间地头出发,销往全国。”

“金海种业的目标是真正走出一条集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生态农业于一体的高效农业之路”,邓秀峰直言不讳地道出了自己的雄心壮志。她的信心并非是镜中花、水中月,公司从1992年成立以来,老一辈金海人就开启了不断开拓创新的模式,二十余年来,金海用现代特色产业引领农户增收致富,创造出一个个令人叹服的奇迹。突破已成势,跨越正攻坚,金海种业蓄势着交出一张张更精彩的成绩单。

特色产品+精准服务=企业独特优势

提起金海5号,在玉米种业界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因为这个被誉为“十年打不倒”的优秀品种想不被知道都难。然而常规育种过程的艰辛和枯燥乏味,只有金海育种人自己知道。创业之初,没有成熟的技术,没有实验条件,没有科研力量,在老董事长邓茂金的带领下,金海人凭借拧成一股绳的韧劲乘风破浪、披荆斩棘,站稳了种业潮头。

“当初,大家都不看好玉米育种,但我们老董事长却执拗地坚持下来,他认定将来这一行一定会大有作为”,金海种业科研总监王豪林介绍道。

顶着外界种种压力,全公司上下一心,凝神聚力,细心谋划,有条不紊地推进工作。工夫不负有心人。2003年,金海5号问世,经过数年的市场检验,赢得了信任与忠诚,其荣耀见证了老一辈金海人波澜壮阔的辉煌。

金海5号因为具有显著高产的特性,实现了玉米单产能力新突破。2004年10月14日经实打验收,产量达到1 146.74 kg/667 m2,打破了世界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如此,金海5号还一次次刷新了自己的成绩单,如在2007年全国玉米品种高产竞赛所有竞赛点中,金海5号单产最高,达到了814.43 kg/667 m2。在追求高产的同时兼顾了种质品质,其籽粒容重达760 g/L,达到国内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品质标准。

由于金海5号的种种优势,公司高层决定趁热打铁,继续深挖品种,在金海5号的基础上,培育出具有增产、稳产特性的金海702、金海13、金海227等。不仅打破了传统育种方向,也推动了金海系列玉米杂交种向矮秆、耐密、早熟、抗逆、适应机械化收割方向发展。做中国高产玉米创新专家,金海找到了自己的航向。

“金海13是我们公司2015年的主推品种,但真正推向市场还需要两年的时间,而金海227是我们未来重点推广的品种,适合机械化已经成为了市场的必然选择”,王豪林阐述着公司玉米产业这两年的科研及推广动向。

近年来,金海种业不仅以玉米育种、繁育、推广为主体,还重视多元化发展,建立了国内先进的智能大棚,拥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引进国外优质花卉资源,着力发展花卉产业。目前,公司正在筹备与莱州大家食品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玉米深加工项目。与此同时,最新小麦品种金海1212在6月22日,以809.12 kg/667 m2的专家实打验收产量获得了2015年度国家产量冠军!

目前,金海种业正构建被公司运营总监原旭伟称之为“一站式管家服务”的配套服务体系。他告诉记者,前期,由公司的客服部收集、统计客户资料,了解客户的不同需求,形成“用户—平台—服务”的循环体系。后期,与当地农业合作社建立联系,结合网络运用,定期下乡指导,根据客户的实际需求展开帮助。

“2014年,我们尝试了种肥配套直销方案。种肥按直销价格配送给农户,尤其是地处偏远地区的农户,收获了良好的口碑。这要比单纯提供种苗、提供技术、订单销售的传统方式更贴心、更省心”,原旭伟介绍说。

如今,金海种业用自己特有的方式,追逐着自己的“产业梦”,而这种“筑梦”的力量,助推着金海人沿着创新、拼搏、进取的道路昂首前行,以强大的精神支撑,在攻坚克难的淬火锤炼中不断圆梦。

科技创新+人才引擎=企业核心竞争力

“这就是脱毒甘薯苗的孵化地。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可以祛除甘薯病毒病,这样长出来的甘薯产量高、品性好”,邓秀峰一边领着记者参观公司的组培实验室,一边介绍道。

“做脱毒甘薯,完全是一个挑战。”王豪林告诉记者,当时公司在做市场调研,希望可以上一个新的产业。经专家指点,脱毒甘薯列入了考察范围。甘薯作为一种鲜食甜度好、营养价值高、抗癌功效强的保健佳品,被众人熟知,但其投入大、产出少的弊病也令众多种企鲜有尝试。金海是否要偏向虎山行?随后,公司通过一系列的前景分析,做足市场调研后,作出产品价值评定,大家一致认为脱毒甘薯可作为公司的新生力量,于是脱毒甘薯产业在一片观望中上线了。

“现在,我们通过茎尖脱毒技术繁育出来的甘薯,与相同品种的普通甘薯相比较,增产幅度可达20%~200%,产苗量增加15%~35%。不仅如此,脱毒甘薯还因为薯皮光华、薯块整齐、出苗早、品质优于普通甘薯而备受青睐”,高产及品质优良让王豪林很是欣慰。

公司甘薯产业运营经理王伟介绍:“我们公司的脱毒甘薯项目发展形势喜人,目前已孵化出两个自有优秀品种——脱毒甘薯遗字138和脱毒紫薯京薯6号。”

产品成功的背后,离不开科研人才力量的支撑。2013年,金海种业成立了山东省首个甘薯脱毒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依托高科技科研平台,运用组培快繁技术,有效抑制了甘薯病毒的发作,防止了甘薯营养物质上的流失。甘薯脱毒试管苗在节约成本的基础上,年产量可达200万株,种植面积达33.3万hm2。同时,金海种业坚持科教研企市场一体化道路,与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紧密合作,对甘薯脱毒技术进行了攻关研究。2014年,在高效的科技支撑下,甘薯种薯全面收获。

金海种业脱毒甘薯培养室

除此之外,公司依托人才优势,用人才“引擎”助力企业发展。金海甘薯繁育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国家甘薯产业首席专家、中国农业大学农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刘庆昌为首席科学家,组建了以博士、硕士为主的脱毒甘薯技术攻关小组,聘请国内知名专家教授22人为公司常年顾问。在刘庆昌教授的带领和指导下,掌握了一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甘薯研发技术,为公司的技术发展奠定了基础。2014年,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为公司种质资源拓展和品种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障和技术支撑。

打破瓶颈+模式创新=企业宽广前景

对于未来的发展,原旭伟认为是机遇与挑战并存。在产品结构优化上,金海种业秉持着精益求精、精耕细作的工作方针。对于脱毒甘薯,一方面要打破脱毒甘薯只有原原种的尴尬局面,培育出原种,甚至扩繁出一级良种。另一方面要打破甘薯易感染、易腐烂、不易机收的瓶颈,扩大脱毒甘薯的产量。“做好甘薯的脱毒工作,本身就是打好了绿色生态这张牌,单就‘脱毒’二字就是品牌。”在原旭伟看来,未来脱毒甘薯一定是朝阳产业,要做大做强产品,不能盲目扩大产量,产品的品质保障永远是第一位的。

王豪林表示,2015年金海将全面调整战略方向——有力抓起小麦产业。将小麦新品种金海1212列为主打产品,先在山东省内全面推开,用优良品种抵抗行业的低谷期;在源头—渠道—管理上下工夫,加大力度,平稳度过小麦产业的低迷期、过渡期。

未来的金海,并没有盲目扩张“版图”的打算,而是在稳定玉米、小麦、脱毒甘薯与花卉全产业链的基础上,推出更多服务配套及产品开发。在延伸产业链的问题上,金海种业将始终秉持“钉钉子”的风格,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做企业不能像撒胡椒面,啥都想兼顾,反而顾此失彼”,原旭伟表示。在深加工方面,金海种业仅在河北衡水“试水”,尝试玉米胚芽油的加工操作,由于技术不成熟等因素,目前公司不会展开大面积推广。

邓秀峰表示,下一步,金海将继续深化科企合作战略;加大科研力度,保证经费;实现玉米产业体系成员资源共享,与相关机构合作搞联合测试;定期下乡服务,给农户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相比物质投入,未来的金海更希望能够做好精神引领,做农户的“贴身管家”,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打造出普遍适合农户生产需要的种植方案,并且根据不同农户的不同需求,量身定制服务,竭力打造“省钱、省农、省时、省力”的高产方案,最大限度地便捷于农户。

在邓秀峰的心中,金海的梦是金色的梦,是农民发家致富的梦,是种业蓝图腾飞的梦,金海的未来,是将农民和农业结合起来,搭建一条服务三农、振兴三农的快速路。

中国种业信用骨干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山东省创新型试点企业、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省农作物种子经营规范单位、省消费者满意单位、省引智成果示范推广基地、山东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公司主要产品“莱单”牌金海系列玉米杂交种被评为山东省农民最满意的十佳诚信农资品牌、山东省名牌、山东省著名商标;经过不断跨越式的发展,金海系列玉米杂交种累计推广面积达400万hm2,累计增产粮食32亿kg,实现社会效益64亿元……回顾种种骄绩,金海人淡然处之。继往开来,今天的金海将演绎不一样的种业传奇。让我们共关注、共期待、共祝福吧。

猜你喜欢
金海甘薯种业
郑金海:金声玉振传四海
华人时刊(2023年17期)2023-10-24 08:01:06
青岛金海种苗有限公司
长江蔬菜(2022年11期)2022-07-29 02:15:38
故纸情怀
金海
多管齐下 防好甘薯黑斑病
今日农业(2019年16期)2019-01-03 11:39:20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11期)2016-07-20 10:58:25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4期)2016-06-19 18:32:58
甘薯抗旱鉴定及旱胁迫对甘薯叶片生理特性的影响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5期)2016-03-20 10:57:16
种业名企展示
种业导刊(2016年9期)2016-01-03 01:2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