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齐市,830012)董海燕王合玲
新疆地区农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
(新疆财经大学,乌鲁木齐市,830012)董海燕王合玲
收集2011年新疆14个地区农业投入的相关截面数据,选取六个农业投入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当年新疆地区农业总产值和对应的农业投入关系进行研究分析,从而找出对农业产值具有显著影响的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新疆地区农业总产值的因素主要有农业化肥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造林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数等。最后针对这些显著因素提出相关调整建议。
农业产值;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调整建议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它不仅对经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且将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粮食安全。农业是我国第一大产业,只有在农业产量稳定的情况下,经济才能保证稳定健康的发展。因此,研究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对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以及农业现代化都具有指导意义。很多学者也都针对三农问题都做了深入的研究。如廖毅[1]利用洞庭湖地区1986~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建立了多元回归模型,对农业总产值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对该地区农业产值的影响不显著,而农用机械总动力每增加1%,农业总产值上升1.17%。张永丽[2]利用甘肃省1978~2007年的农业投入产出数据,对甘肃省农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技术进步是农业产值增长的核心动力。董梅生[3]利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我国农业的投入产出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我国农业产出主要受到家庭经营费用支出、国家财政支农支出和化肥投入量的影响。他们分别从农业投入、制度经济学角度等方面入手,分析了经济体制改革以及不同的农业投入对农业产值的影响。本文将利用新疆地区2011年的农业数据,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究对新疆农业产值有显著影响的因素。
新疆是我国的农业资源大区,占据着我国六分之一的陆地面积。目前开垦耕地面积4 800万亩,播种面积4 600万亩,现仍有大量适合耕作的荒地尚未进行开垦。此外,新疆属大陆性气候,日照时间长。充足的日照时间加强了植物的光合作用,对棉花等喜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都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农业在新疆整个国民经济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据统计,目前新疆国民经济总量中农业所占比重近三分之一,农民家庭收入的70%以上是靠农业种植。
国家和自治区对新疆农业的发展高度重视,先后在新疆建设了8个国家商品粮基地县,19个国家优质棉基地县,1个国家甜菜基地县和24个自治区商品粮基地县(以上不包括兵团),并进行了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使新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改善和提高。因此新疆农业的加速发展,将为新疆地区广大农牧民脱贫致富起到保障作用。
为研究新疆各地区农业生产总值的影响因素,借鉴以前学者的指标选取方法,并综合考虑新疆独有的地域和气候条件,选取2011年新疆14个地区的农业化肥用量、有效灌溉面积、农业机械总动力、造林面积、耕地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数等六个主要影响因素对新疆地区农业产值进行分析。构建出影响新疆地区农业产值的评价指标(见表1)。
3.1 分析方法
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来探究影响新疆14个地州农业生产总值的因素。主成分分析方法是将多个指标重新组合,通过降维的思想,得到几个相互独立且包含原来指标大部分信息的综合指标。应用该方法来研究农业产值的影响因素,将有利于对农业资源的更好把握,同时为后期农业规划提供更加科学的依据。
表1 影响农业产值的评价指标
表2 2011年新疆14地州主要农业数据
3.2 新疆各地区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主成分分析
利用表2中新疆各地区的农业数据,借助于R3.2.2软件,使用Factor过程进行主成分分析。首先,为了消除指标之间量纲的不一致和数量级别差异的影响,将原始数据的样本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结果见表3。
特征值反应出对应成分能够描述原有信息的对少,主成分的提取要求是新成分的特征值要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到85%的前n个成分。表4的结果表明,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并且第一主成分解释了59.81%,第二主成分解释了37.94%,累计贡献率达到97.75%,满足提取主成分的要求,表明前两个主成分能够较好地解释出影响农业产值的因素。因此,提取前两个成分作为第一主成分F1,第二主成分F2。
表5给出的是旋转后的载荷矩阵,每个载荷量表示主成分与对应的变量的相关关系。从表6中可以看出,F1在农业化肥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造林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数等四个指标上的载荷比较大,而F2在有效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等指标上的载荷较大。F1反应的是农业科技等“投入因素”对农业产值的影响,而F2反应的是土地自身的“本质因素”对农业产值的影响。
4.1 结论
新疆地广人稀,对于农业发展具有着地域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研究影响农业产值的因素对促进新疆农业快速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利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新疆14个地州的农业产值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新疆地区农业总产值受到农业化肥用量、农业机械总动力、造林面积、乡村从业人员数的影响显著,而有效灌溉面积和耕地面积对农业产值的影响不大,这说明,目前新疆地区的农业产值主要靠增加化肥用量,提高农业机械设施,增加从业人员数量等方面来提高。
表3 数据标准化
表4 特征值与贡献率
表5 旋转矩阵
4.2 政策建议
为了能针对本文结论提出更加具有建设性的建议,现对农业产值影响比较显著的几个因素进行分析。
4.2.1 农业化肥使用
化肥的使用可以增加土壤的肥力,为农作物提供丰富的营养,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农业总产值具有直接影响,但过度使用也会造成土壤富营养化,带来环境污染。同时,农业生产过分依赖化肥的投入是不可持续的,也无法增强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不能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作物的有效供给。而化肥的使用也存在明显的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此化肥使用决不能是越多越好,而应合理控制化肥用量,提高化肥的使用效率,减少该要素使用对环境造成的副作用。
4.2.2 农业机械使用
机械使用能够使农业的综合生产能力得到提高,并且这种推广使用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增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状态。机械使用情况代表着农业基础设施的发达程度,决定着农业增产能否实现。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坚持把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放在农村,深入推进农村建设和扶贫开发,全面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报告强调了农村生产建设在全面发展中的重要性,同时指出我国现在应当着力打造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所提供的生产资料和科学管理方法的现代农业体系,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4.2.3 造林面积
植树造林可以使水土得到保持,防止水土流失,同时还能防风固沙,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新疆地处沙漠,气候条件干燥,春秋两季常出现沙尘天气,防护林对减弱风力起到很好的作用,一旦遇到防护林,风速将会减弱70%~80%。因此,各地区政府不应只注重增大耕地面积来提高农业总产值,还应意识到造林面积的多少也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状况,从而能够合理规划植树造林面积,为农作物提供优良生长环境。
4.2.4 乡村从业人员数
乡村从业人员的增加无疑会使各项农业生产环节都能得到有效的保障,从而使农业总产值上升。然而这种上升同时也压低了农业从业人员的人均农业总产值,从而降低了从事农业生产活动人员的劳动收入。十八大报告中提到,到2020年,人均收入翻一番,对于农民的收入增加,只有通过合理的构造人地比例,才能达到科学合理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城市化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无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1]廖翼,周发明.洞庭湖区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11,(4): 23-27.
[2]张永丽,葛秀峰.技术进步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以甘肃省为例[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9(1):28-36.
[3]董梅生.中国农业投入和产出的关系——基于偏最小二乘回归法的分析[J].技术经济,2009,(1):37-40.
[4]齐晓辉.团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指标体系及评价方法研究[J].新疆农垦经济,2011(2):45-47
[5]孙杨,胡治文,郑素芳.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的分析——以机械总动力为影响因子[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08(21).
[6]张文霖.主成分分析在spss中的操作应用[J].市场研究,2005(12):32—35
[7]石晶,肖海峰.我国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J].科技与经济,2014,27 (1):41-45.
[8]董小菁.中国农业总产值影响因素分析[J].资源·环境,2015(7):9-10.
F31
B
1008-0899(2015)12-001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