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肖玄
摘 要: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企事业单位都需要适应经济发展环境,规范会计操作与效能,从而更加需要实践能力强的财务会计人才。高校培养应用型、技能型财会人才是市场的需求,必须认清形势,更新教育思想观念,明确总体思路,扎扎实实推进教学改革,本文围绕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目标,提出课程内容改革的原则和思路,分析和探索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关键词:任务驱动教学;会计电算化;教学目标;课程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文是“基于框架构建与任务驱动的《会计电算化》课程体系改革与实践研究”项目(JJ1388)的研究成果。
财务会计专业是我校经济管理类主干专业,也是我校开办历史最悠久的专业之一,已有二十多年的办学历史。经过二十多年的摸索与积淀,培养了一支财会专业师资队伍,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形成了较完善的教学管理及教学质量考核评价体系,并拥有了一定的教学设备及教学条件。会计电算化作为该类专业的核心骨干课程,是以计算机为主的当代电子信息技术应用到会计实务中的简称,它将财会知识和计算机知识有机地融为一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管理要求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会计理论扎实、会计电算化操作技术娴熟的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所以必须率先进行观念更新和方法改革,以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通过研究与实践,任务驱动教学法有利于提高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实现课程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
1 《会计电算化》课程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市场竞争激烈,只有具有良好素质和能力的人才,才具有较强的竞争力,提高大学生的素质和就业能力刻不容缓。
我校培养目标是定位于培养应用型、技能型的人才,通过教学改革,根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按照新的教育教学思想理念,重新构建专业的培养教育方案;打破传统的课程体系设置方法,进行本专业课程的改革,按照素质教育、能力训练的具体要求,重新构建本专业课程体系及教学计划,坚持“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使学生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全面提高,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近年来我国会计准则、制度也在改进之中,会计教学的内容也需要不断调整更新。因此,会计电算化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必须进行改革。为了搞好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体系的变革,应敢于打破原有知识体系,对内容体系大胆做出相应调整,与学生认知、理解同步的相关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进行有机组合,边学边练。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的原则;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以“素质为本、能力为主”的原则。
1、必须以培育职业基本素质为基础
电算会计专业主要培养在企事业会计第一线工作的操作型、技能型人才。要使课程设置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就必须进行职业岗位分析,根据职业岗位的要求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企事业一线的会计、出纳工作岗位需要处理各项经济业务,包括现金的收入、支出,各种票据的管理,凭证填制,会计核算、财务分析、审计核算、信贷审查等等。这些要求从业人员具备以下两方面的素质能力:
(1)基本素质。主要有:基层财会人员必须具备的思想道德品质,如忠诚、守信、敬业、爱岗,认真、负责等;懂得相关法律知识,能自觉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与合作精神;还必须具有基本的文化素质 ,特别是要具备一定的专业外语和计算机专业水平,这是因为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经济发展的日益国际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普及发展,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已成为学习和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必备条件,因此是不可忽视的。
(2)专业能力。这主要包括五种能力。首先是会计核算能力,如能够科学建帐,熟练运用会计方法填制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进行成本核算,组织财产清查,合理报税等。其次是财务管理能力,如能够设计会计制度、财务制度,正确编制财务计划,进行财务分析,具有参与企业筹资、投资管理的能力等。第三,财务决策能力,指具有财务预测和参与财务决策的能力。第四,电算会计能力,指掌握财务软件的基础知识,熟练操作有关的财务软件,并能维护处理财务软件应用中常见的数据故障。
2、理论教学以够用、适度为宜。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大体分为理论教学体系与实践教学体系两部分。课程教学目标是培养应用型财会人员,因而不可能去追求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与实际应用联系密切的理论必须讲够、讲透,而渊源性原理以及纯理论研究性的内容可适当删减。这样使理论教学更富有针对性,同时在教学时数上也有了回旋的余地。但如何掌握“必须、够用”的尺度,则需要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进行具体、细致的分析。
2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运用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组织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重要前提是必须结合具体的教学目标来设计合适的项目,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有了前面对会计电算化课程的改革思路与目标的设定,就可以在教学中灵活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而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1、明确教学目标,细化教学任务。在会计电算化的教学工作中,首先要注重会计电算化的概念、特点、结构与基本模型等基本理论。其次,要使学生掌握通用财务软件的操作。作为本课程的主体内容,可以将总账、报表模块作为重点任务,对于往来款项、职工薪酬、固定资产等模块的功能也要设置任务,帮助学生熟悉。再次,实际工作中会碰到系统出现异常或故障,需要工作人员能解决此类问题,设置系统日常维护任务,让学生学习财务软件运行过程中出现异常操作问题的解决方法,进而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最后,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锻炼,设置任务模块,锻炼学生对会计信息系统的开发设计和优化能力。
具体实施时教师结合课程目标和教学内容提出一个或几个任务设想,并指明每个任务的主要目标,囊括系统管理、总账系统、财务报表(UFO)系统这三个基本模块,而工资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应收款管理、应付款管理、财务分析等功能模块作为不同项目设想的可选内容。与学生一起讨论修改,提出每个项目都应与每个模块相对应的会计岗位职责与业务能力要求,由教师引导学生了解并总结确定各任务具体内容与实施过程。
2、教学任务设计的重点。教学任务的设计需体现综合性、适应性、实践性、自主性、发展性。设计的任务应涵盖教学大纲范围内的大部分知识技能,并且结合不同学生的特点与知识接收能力分层次、分岗位设计,使其更适合学生要求。任务设计时候还需考虑会计工作实际情况,结合具体岗位需求,体现实践性特点,真正让学生体验到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就感,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同时,要把握好任务设计的难度,以学生基本能自主或协助完成为宜。
3、教学任务实施计划。教师应积极提升自身综合素质,既要有较高的讲解能力,又要有较强的动手能力,转变“以教师讲授为中心”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引导、鼓励,激发学生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积极协作,使教学任务实施效果得到保证与提升。
教师组织学生展开讨论,明确各项目的具体内容、难易结合程度、项目成员组合搭配等关键问题。通过讨论,由学生结合明确每一预设岗位的职责与工作内容,再分组确定本组的岗位设置、人员配备与责权划分。之后,学生分组制订难易程度不一的任务实施计划,教师修改把关。
4、跟踪任务执行过程,评估任务完成效果。在任务执行的过程中,注意掌握各小组的执行情况,开展组内业绩考评。对遇到困难和问题的小组,及时引导学生开展交流讨论,鼓励自主解决问题,对于学生无法自主解决的问题,教师再参与讨论,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然后教师就任务的完成情况,开展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最终,使学生在完成特定任务的过程中获得知识与技能。
5、任务教学的实施保障。会计电算化教学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需要一定的重要物质条件作为保障。计算机、桌椅等硬件设备,以及计算机局域网、office、金蝶、用友等软件是必不可少的。为增强学生动手能力,可以指导学生分组进行软件安装、系统管理模块初始设置(包括账套、年度账、操作员、会计科目、部门档案、职员档案、往来单位、辅助核算项目、凭证类别、收付结算等)、总账系统模块初始设置(包括系统参数设置、数据与金额权限分配、期初余额录入等)。
3 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确保教学改革顺利实施
1、充分调动教师的教学积极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灌输式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加强课堂讨论,特别是积极开展采用以案例分析为背景的教学模式。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减少课堂教授时数,提出适当的课外学习要求,供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育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注重强化学生的求实创新的精神,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综合能力培养。
2、教学管理改革。教学管理机构和人员要结合实际,及时修订和新订教学管理规章制度。从本校、本系实际出发,修订和重新制定切合我系实际的教学管理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重视教学管理研究,随时进行经验交流,不断创新。结合科研促进教学,科研和教学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相互促进、取长补短,相辅相成,可以得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利用多媒体和计算机网络教学手段,开发网络远程教学内容和课外互动环节,提高教学和实验的效率与质量。
3、完善会计教研室的规范管理,做到活动有规划和记载,加强备、教、辅、改,以管理促效益,以管理促质量,规范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会计专业课程监控是保证教育质量,完成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
4、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调整课程结构。为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较高操作水平和管理水平的实用型人才,可将会计电算化课程学时适当增加,同时增加实验学时数,将理论课与实验课学时比例调整为1:2。同时, 还要突出会计电算化模拟实验仿真性,尽量做到全方位地模拟日后的工作流程,发挥实验环节在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作用,真正实现课堂教学与社会需求的零距离贴近。此外,在教学内容方面, 应增加企业使用比较多的应收、应付款、成本管理、存货管理等模块,以扩大学生的知识范围。
5、加强电算会计专业师资队伍建设。专业教学改革对教师的知识结构、能力结构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除应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外,还要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我们将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为师资队伍建设提供保障,注重专业带头人和中青年骨干教师组成的学术梯队建设。注重“双师型”高素质师队伍建设。鼓励和提倡教师通过不同渠道进行业务进修;注重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通过下企业定岗实习,技术服务等形式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技能。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向学校争取人、财、物的大力支持。
4、加强教材建设。要结合我校实际和课程改革的需要,编写校本教材、教参和讲议。根据学生的反馈,适时调整教材,增加其适用性、合理性,适应专业主课程教学内容体系的需要,有计划地开展《会计电算化》教材建设。
参考文献
[1]赵呈领,贾永娜,程明凤.基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现代教育技术实验课教学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142-146.
[2]马云平,邵华清.关于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J].对外贸易.2012(1)
[3]王宇,谭广平等.关于独立学院会计电算化教学的探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8(07)
[4]崔杰.对高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定位的重新思考[J].商业会计.2011(23)
[5]程萍.高职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职业时空.2006(15)
[6]陈雪娟.我校会计电算化教学初探[J].南京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7(04)
[7]何玉英.对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实践性教学的几点思考[J].会计之友(上).2007(04)
[8]侯红英.《会计电算化》课程教学的思考[J].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02)
[9]郭文燕.会计电算化教学应处理好四个关系[J].财会通讯.20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