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及其在法语外语教学中的应用

2015-05-22 16:21赵丛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5年2期
关键词:布依法语沙龙

赵丛

【摘要】本文将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沙龙与现代课堂联系起来,在分析它们的相似性与借鉴的可能性前提下,从整体上将沙龙的优势经验应用到外语课堂,尤其是法语外语教学中。这与从前就单个因素的探索大不一样,不仅有利于教学中各因素之间的协调与整合,而且有助于在法语课堂教学中实现语言文化的一种主动渗透,为开辟创造性思维的法语外语教学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

【关键词】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 法语外语教学 可能性 应用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2-0111-02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于17世纪创立了第一家由女性主持的法国文学沙龙,从此之后此类沙龙如雨后春笋纷纷涌现并获得极大成功,对法国文学和思想界产生了相当深远的影响。这种成功与影响主要体现在沙龙模式培养了大批引领法国文学与思想潮流的学者们,古典主义的繁荣、启蒙思想的孕育都离不开此模式的支持。游刃有余掌控沙龙进展的女主持人,活跃且有节制的沙龙气氛,思维开阔渴望表现的参加者,广泛而深远的创造性的社会价值,这一切恰恰让我们想起了现代外语课堂的理想状态。

1.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原名凯瑟琳·德·维伏恩(Catherine de Vivonne),1588年生于罗马,十六岁时嫁给德·朗布依埃侯爵,因不耐烦宫廷的“嚣嚷”, 加上虚弱多病, 很少涉足宫廷, 但又耐不住寂寞, 开始在家招待宾客,于是其沙龙初具雏形。

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这位沙龙女主持人的个人能力特点来看,此沙龙的成功首先得益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对于沙龙的热情,因为她并不满足于简单的家庭生活,希望开创一种享受自我的活动,一旦愿望得以实现,其压抑许久的热情就将沙龙活动变成了她的一种精神寄托。其次,她的个人修养与优良品质使其沙龙具有极强的号召力,从德·莫特维尔夫人和诗人塞格雷对她的描述中就可以感受得到:“她受人尊敬和爱戴,是集风度,智能,知识和温柔可爱于一身的典型”;“和蔼可亲,落落大方,理智公正”。在沙龙活动中她还力图纠正许多在此之前盛行的恶习,身体力行地倡导文雅的礼仪,让众人臣服于她独特的个人魅力。再者,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爱慕贤能,她既会吸收很多“天生粗放不羁”的才子到沙龙中来,也会为一个落魄文人安排一种体面的方式以帮助他寻找到可能的赞助。最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聪明圆滑可以让挑剔固执的贵族宾客与文人雅士和谐相处。

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所創建沙龙的整体特征来看,首先完善的礼仪及其实现方式不容小觑。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制定的一套礼仪准则让来自不同阶层的参与者文明相待,彼此尊重与包容,就文学、哲学、政治等问题平等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互相激发各自的灵感与表现欲,以实现沙龙活动有条不紊的展开。而且,这种看似刻板的规矩通过沙龙女主人营造的柔和的交际氛围,不仅没有给人以压迫感,反而让宾客们很乐意接受以借此拉近彼此的距离。其次,优雅且高超的说话技巧备受推崇。社交谈话是沙龙生活的基本内容,而雅风则是对沙龙语言形式的概括。宾客既想博得女主人的青睐, 又想在其他人眼里显示自己的高贵身份与修养, 自然无不在讲话的艺术上下功夫,因此说话艺术不仅被视为个体之间完美沟通的必要手段,也被誉为各种才智之首。再者就是沙龙中讨论的内容丰富多样。虽然沙龙创立之初只是为了满足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自己对精神世界的向往和对文学的追求,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宾客的多样化,沙龙的谈论内容也开始多元化,它不再仅仅是文人墨客抒发文字情怀的场所,还是社会时事的讨论阵地,有识之士都庆幸能够在此找到自由的空气。

2.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应用到外语教学的可能性

现今关于外语教学课堂的问题,无非离不开探讨教师的角色扮演,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的个人发展,如此等等。那么,我们将沙龙与现代外语课堂联系起来,可以发现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与借鉴的可能性。

简单说来,语言学习实际上是一种交流手段的学习,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多的情况下需要的是一种平等交流的关系,而不是一方在另一方的强迫下的被动交流,更不是一方对另一方的说教,这样只会让交流双方都放弃继续交流的欲望。因此,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中的交谈氛围正是我们所期盼的外语教学课堂上理想的交流状态。

首先,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在沙龙中女主持人角色扮演的恰到好处可以发现,外语教师也同样需要像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一样品质与能力的绽放。我们或多或少有过这样的经验,在自己不欣赏的人面前,他所讲的一切,我们都有意或无意地想要去排斥,甚至不予理睬,反过来,自己的真正想法也不愿意跟他去分享,如此带有主观偏见的交流只会阻碍知识的传递且无法保证课堂教学的效率。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让外语教师看到了自我品质与个人魅力发挥的重要性,明白了教师与学生和谐关系的建立是理想课堂氛围形成的基础。

其次,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中人际关系处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可以发现礼仪是拒绝放纵与节制有度的保障,其中一视同仁奠定了平等交流的心理基础,谦和相待则保证了平等交流稳定持续的开展。但是,在我们中国式的外语教学课堂里,强调得更多的是课堂纪律,是学生对老师自下而上的敬畏,老师对学生自上而下的威严,不同水平学生之间强与弱的心理暗示,这正是降低学生语言表现欲的症结所在。

再者,受到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所推崇的谈话艺术的启发,我们发现在现今外语课堂中教师往往强调的是语法的正确性(当然文化的正确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但是如何在特定的语境下,面对特定的交流对象,表达出令人舒畅的话语且同时又不失说话人的个性魅力,这个问题却鲜有人考虑。如果我们将目光放远看,作为语言专业的学生,今后需要承担的是神圣的国际交流的使命,外交关系坦白说有时候就是一种人际关系,而外交活动中双方交谈的愉快程度对外交关系的亲密程度有着直接的影响。

最后,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中讨论内容的丰富多样性也正是外语教学课堂内容设置所需要借鉴的。在外语学习中,学生往往反映词汇、语法枯燥乏味,事实上,语言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有着它丰富的文学、历史、社会、经济内涵,可见语言学习并不能被视为一座孤岛,再加上语言交流需要文化背景知识的加入才可以丰满起来,沙龙各种时尚主题的切入正是为我们语言课堂的充实提供了有力的借鉴。

3.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龍的特征在法语外语教学上的应用

我们从整体上将沙龙的优势经验应用到外语课堂中,这与从前就单个因素的探索是大不一样的,有利于各种因素之间的协调与整合。从上分析可见,沙龙的经验在外语教学中具有普遍性的意义,但我们这里特别要强调的是它在法语外语教学中的应用。因为基于沙龙文化在法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法语课堂对沙龙模式的借鉴实际上还实现了语言文化的一种主动渗透,而且选择以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的沙龙为典型例证有利于我们更深一步探讨沙龙模式所隐含的文化要素如何通过课堂传递给法语学生。

首先,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创立沙龙是出于自身对梦想的追求及热情。而这种热情正是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全身心投入沙龙活动,不断完善与展示自身魅力的力量源泉。同理,试想一位外语教师如果不热爱她的工作岗位,又如何将自身的才华充分地展现给学生,尽全力地提高教学效果呢?所以我们在提及教师该如何像沙龙女主人一样展示个人魅力与自身才华来激发学生的表现欲望之前,必须强调教师职业热情的必要性。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之所以被人称赞才华横溢,是因为她对待某个文学文本或某个讨论主题都有着自己的见解,而且能够让人毫无压力地倾听她的观点。在法语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都会选择某个主题的文本作为语言素材来保证语言学习的循序渐进,但是照本宣科或所谓的“PPT”老师已经不能吸引自学能力越来越强的学生群体,法语教师需要主动开发一块自由的空间,以求知者而不是传授者的身份表达自己对文本的理解、看法以及联想,学生不仅可以从中得到启发,而且可以感受到思考的魅力。这种自由地抒发个人情怀与思想的法国文化特点也因此通过法语教师的教学实践自然地流露出来。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个人魅力与品质的完美展示激发了其沙龙宾客纷纷渴望在她面前表现的冲动,不露声色的才华展示让人敬佩,也让人更愿意与之交谈,对话者的灵感也随之闪现。可见,教师向沙龙女主人魅力展示的借鉴,目的并不是为了突显自身,而是为了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因此,教师实际上是一位交流活动的刺激者,选用的表达更应该是法语中一些开放性的表达,例如疑问句和泛指形容词或代词的使用,事实上即便是疑问句的表述有时也还是会给学生的自由发挥以压迫感,那么此时教师的心理环境还需要装扮成一个不明答案的求知者,与学生共同发挥主观能动性来寻找答案。如此一来,法语教师更容易脱下不容易接近的外衣,更贴合现实法国课堂的活跃气氛,学生在语言交流中自信的姿态也能够更自然地表现出来。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个性魅力的表露并不是没有节制,也不是没有对象性与区别性,她有着竭力维持的礼仪规范。所以,在课堂的语言互动中,法语教师要明白我们并不是在完成一个个没有语法错误的句子,而是在跟一个个现实的对话者进行交流。什么样的语境下使用哪一种语级的表达,选择委婉还是直接的形式,采取命令的还是请求的口吻,配合什么样的表情或肢体动作等等,教师无一例外地都在示范着某些语言文化习惯,传递法语文化中人与人交往的方式,强调在表现个人特质的同时如何考虑交际对方的感受。这不仅仅有利于语言文化的潜移默化,而且还有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交流关系的建立。

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组织沙龙活动的原始动机是实现自我娱乐与自我提升,争先恐后参加沙龙的宾客们同样也是为了在这个相对自由的场所找寻自己的灵感,于是双方动机的交互作用实现了沙龙的活跃与繁荣。在我们的法语语言课堂内容组织上,纠结于词汇与语法主题无论对于教师还是学生来说往往都是一种负担,但是如果我们将法语这门屈折语的复杂变化融入到语言游戏中来,是不是有着非同一般的效果呢?众所周知,不管是在沙龙活动中还是在法国日常生活中,法国人都喜欢摆弄文字,讲究修辞艺术,交谈的灵感也在这种轻松诙谐中迸发出来。在此寓教于乐中,教师与学生自我实现的动机很容易达成一致,从而产生意想不到的交流效果。

对于所谈论主题具有较强的包容性让沙龙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这不仅让我们意识到语言课堂多样化主题切入的必要性,而且面对绝大多数法语教材中文本的有限性与相对滞后性,各种文化内容的丰满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但值得注意的是,种种主题的选择并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主动权应该掌握在学生手中。尤其对于少数语种学生来说,未来的择业面临现实与自身兴趣带来的狭隘性和限制性,教师与课堂必须提供一个放飞他们梦想的空间,让他们提前体会实现梦想过程中积极交流与表现的喜悦感。

从上可见,有针对性地对德·朗布依埃侯爵夫人沙龙的特征进行探讨,有助于我们站在一个全新的角度并从整体上把握外语教学尤其是法语教学的特殊性,从而更深一步思考文化因素硬性植入等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法,为开辟创造性思维的外语教学课堂提供了一条全新思路。

参考文献:

[1]Aronson, N. Madame de Rambouillet ou La magicienne de la chambre bleue [M]. Paris: Fayard, 1988.

[2]Grente, M. Dictionnaire des lettres fran?觭aises. le XVIIe siècle [M]. Paris: Librairie générale fran?觭aise, 1996.

[3]Tinker, C. B. The Salon and English Letters[M]. New York: BiblioBazaar, 2010.

[4]安东尼·德·巴克. 弗朗索瓦丝·梅洛尼奥. 法国文化史III:启蒙与自由:十八世纪和十九世纪[M]. 朱静, 许光华, 译.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1.

猜你喜欢
布依法语沙龙
山水布依
MISTY LIGHT美发沙龙
MS·CHIC美发沙龙
布依少女
自杀呈现中的自杀预防——法语动画电影《自杀专卖店》的多模态话语分析
分享、交流、探讨“CIT2019沙龙”成功举办
Blue Mist美发沙龙
小型法语口语语料库的创建与应用研究
布依八音坐唱
论法语的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