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登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经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第一锤指的就是导入。一节科学课要想上出好的效果,导入环节一定要精心设计,争取新课伊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快速集中起来,让学生愉快而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精心设计导入环节就显得特别重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一节课的导入也没有固定的方法。作为教师要能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方法导入新课。
一、魔术导入
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直接的学习动力是兴趣。当学生感兴趣时,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科学学习活动中,从而提高科学活动的效率。通过小魔术导入,就能较好地达到这一目的。因此,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及学生的特点,只要能用小魔术导入的课,就尽量设计出简单而有趣的魔术导入。
在教学《变色花》时,课前我用白醋在纤化纸上写好“祝同学们学习进步”。上课伊始,我告诉学生:“今天老师不用墨水写一句话送给全班的同学。”看着学生疑惑的目光,我自信地拿起没有蘸墨水的毛笔在纸上龙飞凤舞起来。写完后学生没有看到字,就小声地议论起来。我拿起装有紫甘蓝水的喷壶一喷,几个红色的大字便跃然纸上。学生兴奋起来,急于解开其中的秘密,于是他们便全身心地投入到下面的探究活动中。
教师巧妙地利用“魔术”这种导入方法,通过小魔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兴趣。这既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又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另外,教学中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利用“科学游戏”的导入。
二、实验导入
小学科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是学生熟悉、感兴趣的一项活动。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小实验导入,是比较常用也是比较有效的方法。
教学《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时,我首先出示一大一小两个马铃薯问学生:观察一下,他们有什么不同?(一个大一个小)然后把大马铃薯放在淡水中,小马铃薯放在盐水中,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明显地发现:大的沉到水底,小的浮在水面上。接着,教师顺势导入:这是什么原因呢?这节课我们就来揭开这个秘密。
这则导入设计得很成功,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与实验现象之间产生的矛盾,让学生亲历发生在眼前的不太寻常的现象,引发学生思维上的矛盾,激发起学生思维的碰撞与探究欲望,为学生的思维发展和进一步探究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氛围。
利用实验导入新课时需要注意:要将实验设计得简单巧妙而又有针对性;要适时地启发和提问,引导学生不断去思考去探究,主动地分析问题、探求规律。
三、设疑导入
古人云:“学贵于思,思源于疑。”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好奇心是促进学生思考、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动力。对于学生来说,有疑才能提高,有疑才能思考,有疑才能进步。当学生有了探究疑问的好奇心,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能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有些课的导入环节中,通过设置让学生迷惑不解的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起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的学习。
教学《地球的内部》一课,可以这样导入:我们对地球的形状和表面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地球内部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无法打开地球深入到内部去直接观察,科学家是怎样了解地球内部构造的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就会知道。
学生对于这样的事情感到疑惑、好奇,就会带着好奇心积极地去思考去探究。其实“好奇之心,人皆有之”,教师要善于利用这种方法给学生打心理战术,催学生思索,一般都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谜语导入
由于小学生现阶段的心理特点,他们对猜谜语之类的活动兴趣很大。如果上课时我们能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精选一两则谜语作为导入部分的内容,肯定会引导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的热情。
《食物链》的导入环节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现在我们就来猜两个: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草地上接着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学生们一听猜谜语,注意力就立刻集中起来了,或举手回答,或认真思考。教师边与学生交流边板书谜面中的三种生物:狼、草、羊。接着引导学生理清三种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引出“食物链”的概念。
用谜语引入,能充分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当然我们也可以用小故事、歇后语等引入。
导入方法是教师教学艺术的一种体现,它是趣味性、知识性、艺术性的融合体。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上课之初的几分钟,不但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而且还能很好地提高科学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导入的方法有很多,只要教师能科学地设计,灵活地运用,就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学中不论采用哪种导入方法,都要注意导入内容的启发性、趣味性、简短性和关联性,尽快调动起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能动性,向高效的课堂教学迈出重要的一步。
【作者单位:赣榆县城西镇中心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