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民
在影响化学有效教学的两类因素中,非智力因素对化学教学的影响远大于智力因素,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开发与利用是化学教师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兴趣、学习动机、意志品质、焦虑水平、情感态度、注意力等。教学实践证明:非智力因素的有效调动与激发,对学生学业成长与人格养成效显著。
一、非智力因素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可起到激发、维持、加强智力因素的作用,促进学生学业成长。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则阻碍学业成长。在学习中,如果智力水平大体相同,非智力因素则会对学习效果起决定作用。智力发展不好的孩子,只要非智力因素得到发展,可以弥补其智力的不足。俗话说:笨鸟先飞,勤能补拙,就是这个道理。科学家居里,大发明家爱迪生,从小被人斥之为笨蛋,没出息的人,然而偏偏是他们为人类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它主要起动力、定向、维持、调节、弥补等一系列相互联系的作用。例如,在化学教学中,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怀有浓厚的兴趣,就会转为学习化学的动力,进而产生学习积极主动性,专注学习,在愉快的心境中完成学习任务。但光有兴趣是远远不够的,还需培养良好的学习动机、强大的学习热情、坚忍不拔的学习意志、独立自主的学习精神,只有当这些因素相互作用、协调发展时,才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能力的提高,从而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
二、在化学教学中,调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现象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有热、有光,丰富多变,可以全方位地刺激大脑,这是化学所特有的。独特的刺激方式必将对学生产生极大的兴趣,也是提高教学质量极为有利的因素。但是,很多学生往往停留在实验现象本身引起的感知兴趣上,老师在保护这种兴趣的同时,应将学生看热闹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期待逐步引导到规范操作和正确观察现象上,捕捉反映本质属性的特征现象,结合现象启迪学生科学思维,引导学生理解化学概念,掌握化学规律。教师在安排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时,尽可能地把某些验证性实验改成设计型、探索型、研究型实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如验证过氧化钠与水的反应是放热反应,课本上是在脱脂棉上均匀地撒上过氧化钠粉末,用胶头滴管把水滴在棉球上,看到棉花燃烧。但在实践操作中,由于水滴大小不易控制,现象不太明显。我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怎样使水均匀地与过氧化钠接触而又会使棉花燃烧起来呢?学生提出很多方法,其中之一是在一小烧杯中放入约10ml蒸馏水,烧杯口盖一张铁丝网,铁丝网上放一团疏松多孔的包着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然后加热烧杯中的蒸馏水,当水沸腾挥发时,水蒸气与过氧化钠反应放出氧气和热量,使棉花迅速燃烧起来。学生把这个实验形象的命名为“水汽生火”。为了使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持续下去,我们应尽量创造条件,不但做好课本上的实验,而且经常安排家庭小实验。如在学习燃烧的条件时,布置学生按照打火灶的说明书,调节风门的大小,观察火焰的颜色、明亮程度、有无黑烟,了解燃烧时要有充足的氧气。在学习饮食中的有机物——糖之后,把课后家庭小实验自制甜酒改成适合我们当地特点的自酿葡萄酒,一个月之后,我们还举行了一次品酒会,体验由葡萄糖转换为酒精的反应。教师还应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定期阅读最新化学研究成果和化学事件等。这样,学生的直接兴趣只要持续一段时间,量变引起质变,学生必将由有趣变为乐趣,从而转换为志趣。
2.建立浓厚情感,培养坚强意志
化学教材中充满了爱国主义教学内容,从四大发明到结晶牛胰岛素合成,从资源丰富到人才辈出。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并及时补充最新成就,运用具体数据、生动事例,来激发学生奋发向上的爱国情感。同时,引导学生从认识乡情入手,进而认识国情,再在国情大背景下去研究乡情,可适当参观附近矿山、工厂,这些学生身边活生生的材料,对他们具有特殊的亲切感,从而激励他们学好化学,增强为把祖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责任感和信心。在培养意志方面要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克服自卑感。有的学生在回答问题时语无伦次、颠三倒四,究其原因:一是怕羞,二是对自己的见解不肯定——怕错。教师应鼓励和引导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全面考虑,当机立断,绝不优柔寡断,草率从事,使学生逐步形成有独立见解、办事果断的人。如离子共存问题:首先要考虑哪些离子之间能直接结合,生成沉淀,生成气体,生成弱酸、弱碱,再考虑哪些由于水解程度较大互相促进而生成沉淀和气体,而后考虑哪些离子之间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这样学生将各种情况都考虑周到了,结论自然而然地敢肯定,回答也就果断了。
3.注意养成教育,培养科学态度
科学态度的形成、发展有赖于后天的教育和一定社会环境的影响。学生科学态度形成的外部因素是教师和化学教学内容,内部因素是学生的认识、情感、行为、习惯和性格等。首先,教师个人的心理品质,不仅制约着教师本身的行为,而且会影响学生。一个合格的化学教师除应具备较高的教学业务水平外,还应具备优良的心理品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用科学的世界观去影响学生,为学生做出榜样。从演示实验的规范操作、正确客观地表述实验现象,到板书的工整、准确无误地使用化学用语;从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每一个化学问题,到欢迎学生对自己提出质疑;从热情肯定学生比自己更高明的创新解题方法,到勇于承认自己教学中偶而出现的失误等。这些都是教师在科学态度教育中表率作用的具体表现,它对学生逐步形成完善的科学态度将会产生无形的巨大影响。其次,科学态度的培养应贯彻在教学的各个环节和阶段中。结合不同类型知识内容的教学,有侧重地培养某方面的科学态度。如在化学基本概念教学中,可侧重培养严谨缜密的态度;在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学中,可通过密切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态度;在化学计算教学中,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态度。
总之,良好的非智力因素有利于学生的智力发展和身心健康,有利于个体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作为教师,要潜心研究学生的心理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为社会培养优秀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