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1:变法与改革

2015-05-21 17:51魏德建
试题与研究·中考历史 2014年4期
关键词:明治维新商鞅变法

魏德建

今天,我们重温过往的辉煌与荣耀,也留下了对现实的追问与思考:如何将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继续推向前进?中共十八大后,“怎么改革”的考验随之而来,“改革什么”的选择迫在眉睫。古今中外的变法改革将为我们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与教训。

1.(2014·贵州毕节)改革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下列情景发生在战国时期一户人家:老大因作战有功获得爵位,老二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老三被国君派往小县为吏。据此判断这户人家可能生活在( )

A.秦国

B.韩国

C.楚国

D.燕国

2.(2014·湖南株洲)李斯在《谏逐客书》中说:“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富强。”这段材料不能说明( )

A.秦孝公重用商鞅

B.商鞅变法加快了民族融合进程

C.商鞅变法使秦国国富民强

D.商鞅变法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3.(2014·湖北十堰)“胡人汉服”“汉人胡食”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融合。下列哪一改革凸显了这一现象( )

A.商鞅变法

B.张骞出使西域

C.北魏孝文帝改革

D.文成公主入藏

4.(2014·江苏常州)“皇帝总是对胡汉联姻龙颜欣慰,在御座上指派各皇弟应聘各汉族臣僚女儿之姻缘。他还把自己的鲜卑复音姓氏改称‘元宏。”“皇帝”这些做法的历史作用是( )

A.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B.完成了国家大一统

C.抵御了外来侵略

D.促进了民族融合

5.(2014·山东东营)“甲午战争是一个命运转折点。随着军队的战败,中国腐朽之极的封建制度走到了它的尽头。随着人民的觉醒,中华民族救亡图存、变革求新的强烈意愿喷薄而出。”这里的“变革求新”是指( )

A.禁烟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国民革命运动

6.(2014·山东聊城)下列有关戊戌变法的表述,正确的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是起因

B.康有为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

C.得到了慈禧太后的大力支持

D.彻底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制度

7.(2014·广东)见下表,安徽凤阳县农业生产实现三年三大步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新中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B.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

C.人民公社具有巨大的优越性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8.(2014·山东聊城)某同学举办“新中国65年发展成就展”,拟分“艰苦创业”“曲折探索”“改革开放”“世纪跨越”四个篇章,应入选“改革开放”篇章的是(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4·广东)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

A.伯利克里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10.(2014·山东临沂)645年,孝德天皇在日本史上第一次使用年号“大化”。第二年,他发布《改新之诏》,在各个领域进行制度改革。其内容之一是( )

A.实行贵族世袭制

B.把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C.分封贵族为诸侯

D.没收农民所拥有的耕地

11.(2014·云南)“3月5日,一个伟大的日子。解放宣言!……我怀着尊敬和感激注视着亚历山大二世的画像……人们在这里或那里大声读着声明。我不断听到诸如‘自由法令和‘自由等词汇”。材料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

A.伯利克里改革

B.查理·马特改革

C.俄国农奴制改革

D.日本明治维新

12.(2014·四川巴中)19世纪中期,日本面对“西方经济和军事技术优势的挑战”做出的“迅速和成功的反应”是( )

A.实行大化改新

B.废除农奴制

C.实行明治维新

D.进行王朝统一战争

13.(2014·江苏盐城)日本历史上“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是( )

A.发生在民族危亡之际

B.旨在加强中央集权

C.致力于学习西方文化

D.促进了对外扩张

14.(2014·湖南衡阳)“1929年10月24日,美国纽约股市突然打了个喷嚏,这个喷嚏迅速蔓延全球,所有资本主义国家都感冒了。”请问,美国医治“感冒”的有效药方是( )

A.宅地法

B.罗斯福新政

C.杜鲁门主义

D.马歇尔计划

15.(2014·天津)为积极应对美国的经济大萧条,罗斯福总统领导的美国政府( )

A.实行了自由放任

B.加强了经济干预

C.强化了科技创新

D.大力发展了第三产业

16.(2014·陕西)“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的改革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①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封建经济发展②赫鲁晓夫改革冲击了斯大林模式③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④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7.(2014·四川雅安)“当斯大林逝世之际——俄罗斯当时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强国!那些指责斯大林的人却用其双手毁灭了这个超级大国!”直接“毁灭”这个超级大国的苏联领导人是( )

A.赫鲁晓夫

B.勃列日涅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

18.(2014·湖南邵阳)下列历史事件按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美国罗斯福新政②苏联戈尔巴乔夫改革③匈牙利卡达尔改革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19.(2014·山东济宁)2014年被称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在3月5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改革”二字出现了77次,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如此强调改革,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商鞅强秦】

材料一 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在东方各国,本已早为推行,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使西方人迎头赶上一步。而结果则后来居上,新制度之创建,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秦集史》

(1)据材料一,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魏晋融合】

材料二 魏初风俗至陋……迁都之后,于革易旧俗,亦可谓雷厉风行……民族根底,莫如语言,语言消灭,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至欲自举其语言而消灭之,其改革之心,可谓勇矣。

——吕思勉《两晋南北朝史》

(2)依据材料二,分析孝文帝“迁都”的作用。

【近代探索】

材料三 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而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

——《变法通议》

(3)请举出戊戌变法中的三个主要代表人物。

(4)材料三中“变官制”指什么?

【今日成就】

材料四

(5)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四所反映的成就与国家实行的哪些政策有关?

(6)围绕上述材料和问题,分析影响改革的基本因素有哪些?

20.(2014·四川成都)2014年被视为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元年”。中外改革,历史已为我们全面深化改革提供重要启示。观察图像,回答问题。

(1)图3描绘了俄国被宣布“解放”的农民伏在地上亲吻主人脚面的情景。这种情景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2)图4为“明治初期的小学”。该图反映了明治维新的哪项措施?该措施产生了什么重要影响?

(3)图5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中国农村出现的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

参考答案及解析

1.A【解析】本题以情景材料为背景,考查商鞅变法的内容。商鞅变法的内容有:国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奖励耕战,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根据军功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建立县制,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本题正是对这一内容的情景再设置,故A项符合题意。

2.B【解析】本题属材料型否定式选择题,解题时一定要读懂材料与题目要求。从“孝公用商鞅之法”可知A项正确;从“民以殷盛,国以富强”可知C项正确;从“举地千里,至今富强”可知D项正确;B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3.C【解析】本题以某种特定的生活文化现象为切入点,考查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答案为C项。

4.D【解析】本题主要通过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来考查其历史影响。从题干材料可知,胡汉联姻与改用汉姓都缩小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民族差异,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A、B、C三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

5.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戊戌变法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民族危机空前严重;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挽救民族危亡,维新派掀起戊戌变法。

6.B【解析】戊戌变法发生于1898年,《辛丑条约》签订于1901年,故A项错误;康有为等是变法的主要筹划者、组织者与领导者,故B项正确;戊戌变法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势力的反对,故C项错误;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故D项错误。

7.D【解析】本题通过表格形式考查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相关内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村民首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A、B两项分别完成于1952年底和1956年底,故排除;1958年,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故排除C项。

8.D【解析】本题以图片形式分阶段考查新中国65年来取得的成就。解答本题需掌握新中国发展每一阶段的时间及四个选项的具体时间:①1970年;②1971年;③④分属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主要史实,故选D项。

9.B【解析】日本历史上的改革主要有两次:一是公元7世纪的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二是19世纪中后期的明治维新,使日本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

10.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大化改新的内容。其内容主要有:政治上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封建国家,废除贵族世袭制;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化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据此判断,B项正确。

11.C【解析】本题属材料型判断式选择题,解答本题需紧扣材料中的关键词。从“解放宣言”“亚历山大二世”“自由法令”等关键词不难判断,材料反映的是俄国农奴制改革。

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明治维新的背景与目的。19世纪中期,面对西方列强侵略,日本民族危机日益严重。一部分中下级武士主张以武力推翻幕府统治,并取得成功。为富国强兵,明治天皇政府进行改革,这些改革是在明治年间进行的,因此被称为“明治维新”。

13.B【解析】本题以大化改新和明治维新的相同点为切入点,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能力。解答时可用排除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只与明治维新相符,故排除。因此,本题选B项。

14.B【解析】本题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来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美国摆脱危机的主要措施是实行新政。A项是美国内战时的法令,C、D两项是二战后美苏冷战的对抗措施。

15.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措施。面对经济危机,罗斯福大力加强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使美国渡过了危机,故B项正确。A项是胡佛政府应对危机的措施,C、D两项是美国二战后发展经济的措施。

16.D【解析】1861年农奴制改革使俄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故①错误;勃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重工业,故③错误。因此,本题选D项。

17.C【解析】本题属材料型判断式选择题,主要考查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后果。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联的政治体制发生急剧变化,导致苏联解体。

18.C【解析】本题属排列式选择题。解答时需明确每个史实的具体时间:①1933年;②1985年;③1956年,据此排序即可。

19.【答案】(1)有利条件:借鉴东方诸国变革经验。特点:后来居上;注重制度创新;改革成效最明显(或秦国商鞅变法最彻底、最成功)。(至少两层含义)(2)作用:改变陋俗;减少改革阻力;便于接受中原文化。(至少两层含义)(3)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4)改革政治制度(或政治体制)。(5)对外开放(或改革开放)、科教兴国(其他与科技和教育相关的政策也可)。(两层意思)(6)因素:对先进文化的态度;改革者的信心与勇气;时机、国情、体制、政策等。(两层意思即可)

20.【答案】(1)1861年改革使农民获得“自由”,农民对此表示“感激”。(2)措施:仿照欧美,设立了新式学校,普及初等教育。影响:提高了国民素质,为日本发展奠定了基础。(3)现象:劳动致富光荣。原因: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猜你喜欢
明治维新商鞅变法
徙木立信
商鞅: 史上酬劳最高的搬运工
徙木立信
王安石变法之历史探源
浅析女性对于日本明治时期音乐教育的贡献
树敌太多商鞅
儒家思想与明治维新后日企的管理理念
秦国“政府智囊”如何谋划变革
“着色”历史画面,让学生像历史学家一样思考历史
商鞅取信秦孝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