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着参与数学课

2015-05-21 23:22殷俊峰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5年2期
关键词:男同学女同学图形

殷俊峰

小学生学习数学时与具体实践活动分不开的,重视动手操作,是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最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主动探索、合作交流”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新理念的内涵。让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通过“主动探索、合作交流”获取知识,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使学生学会并会学,已经成为共识与研究实践的主题。为此,操作活动成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现就如何优化操作活动,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谈谈我的实践与体会。

一、营造和谐、平等的教学氛围,是让学生“动”起来的前提

只有在宽松、和谐、充满信任、民主、平等的课堂教学氛围中,学生才能敢想、敢说、敢做,才能体会到研究数学时的“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并主动探究规律、发现问题、诱发潜能和创新意识,从而培养创造性思维。

如:教学《平均数》时,我一上课就让男女生各推选出一位学生,进行跳绳比赛。学生一下子就来了劲,个个信心十足。一位男同学20秒跳了76下,另一位女同学30秒跳了87下,再接下来比较“谁跳得多?”更是你说你的道理,我说我的理由。学生甲说:“女同学跳得多。因为她跳了87下,男同学只跳了76下。” (这位学生只是比较了两个数字的大小,显然这是很表面化的一种比较方法,刚说完就有许多学生举手表示反对了。)学生乙说:“男同学跳得多。男同学10秒跳的比女同学多。”我追问:“你能说说你是怎么比出来的吗?”这位同学说:“76÷2=38(下),87÷3=29(下)。男同学10秒跳了38下,女同学10秒跳了29下。”他说得真是太好了。(有学生点头表示赞成。)那位同学刚坐下,又有学生举手了,说:“老师,我也同意他说的,是男同学跳得多。可我的算法和他不一样。76×3=228(下),87×2=174(下)。”“你能说说这两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吗?”他信心十足地说:“男同学1分钟跳了228下,女同学1分钟跳了174下,所以男同学跳得多。”……整堂课就在这样轻松的氛围中进行着,对于学生回答的精彩之处,我都能给予及时、恰当的鼓励,既使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热烈,还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又使学生在精神上受到鼓舞,使其对学习充满了信心。

二、发掘“生活中的数学”,是让学生“动”起来的丰富素材

小学生由于缺乏生活的经验,对学习那些乏味而且抽象的知识感到吃力。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这些知识之前,组织学生参加一些实践活动,收集生活中相应的数学素材,为教学提供感性认识。

我在教学“千米的认识”一课时,组织了一次到操场上走走的活动。学生情绪高涨,自己走一走100米有多长,记录走的时间和步数;再等到放学时,从校门口走回家,看看到哪是1000米,感受1000米的长度,真正建立1000米的概念。这样,由亲身的经历和体验,不光积累了具体的数表经验,还与具体的实践操作融合,让数学与生活结合,效果明显。数学知识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我们可以根据需要补充一些生活中的数学,让学生去体验。从而实现学好数学、乐学数学的目的。

三、“合作交流”是让学生“动”起来的有效途径

小学生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容易接受,于是我尽力给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创造动手操作(拼一拼、摆一摆、画一画、剪一剪、折一折等)、动脑思考的机会,给学生思考的空间,以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如:再教学《面积的含义》一课时,让学生用目测法比较了大量物体的面积之后,给出两个平面图形(一个正方形,一个长方形,大小非常接近),让学生用眼镜观察之后,比比两个图形的面积。于是便产生了3种截然不同的答案。有的说正方形的面积大,有的说长方形的面积大,还有的说两个图形的面积一样大。就在学生争论不休的时候,老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比较准确地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吗?”并且给学生提供了一些材料(两个图形的模型、小纸条、面积器等)。要求刚刚提出,各个小组的学生便忙开了。我观察到学生小组合作想出了很多很好的办法:有用面积器测量,来数格子的;有用同一张小纸条分别量正方形和长方形,看看有几个纸条的大小,再比较图形大小的;还有将正方形和长方形重叠比较大小的。(学生合作的力量是多么巨大)于是老师又提出新的要求:“你能在小组里和同学说说你是怎么比较的吗?”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后进行交流。交流的目的,不在于学生解决多少问题,获得多少知识,而是让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合作,学会思考。通过调动多种感观,共同参与活动,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发表自己的想法,去倾听别人的意见,学会交流,增强合作意识。

课堂上组织数学活动,改变了一种静态的教学模式,呈现着动态的教学过程,给了数学课堂一种蓬勃的生机。学生是一个个鲜活的个体,在自主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给学生动手的机会、思考的空间,创新的余地,让学生灵活地运用了数学的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相信,有效的组织数学活动,激活学生的思维,将会成为放飞儿童生命灵性的翅膀……

【作者单位:常熟市莫城中心小学 江苏】

猜你喜欢
男同学女同学图形
你好,我是你老公的女同学
“树木”与“树林”
不说同学的坏话
分图形
找图形
积极发言
图形配对
玩的智慧
送给MM的礼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