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新同
2014年11月27日凌晨,收藏大鳄刘益谦击败众多外国竞争对手,以4500万美元的天价将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收入囊中,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最高纪录,轰动国内外。他凭什么有如此胆识?
今年52岁的刘益谦出生在上海。他从小就是一个叛逆的孩子,八九岁的时候就开始旷课。1979年,只读到初二的刘益谦辍学帮舅舅做皮具生意,每天赚100多元钱不在话下。当时,他跟小伙伴说过一句话:“你们读书吧,我赚钱去了。”从此,刘益谦走上了一条与常人不同的财富之路。
误打误撞进入收藏界
1982年,20岁的刘益谦在豫园商场租下一个小铺面,经营小百货。由于时常去南方进货,坐火车回上海后老打不到出租车,刘益谦意识到了其中的商机——开出租车。4个月后,他买了两辆车,和哥哥做起了出租车生意。
刘益谦的原始积累来得辛苦,脑子活泛的他不愿意把辛苦挣来的钱沉淀在银行里,开始谋求新的出路。1990年,豫园商场发行股票,当时他花200元买了200股。1991年,在豫园商场股价涨到最高价1万元的时候,刘益谦卖出了手中的股票,净赚200万元。他享受到了高收益的快感后便开始炒卖认购证,同时大量收购内部职工股和申购新股,等待股票上市变现,在凶险莫测的股市找到了乐园。
2000年年初,刘益谦成立了上海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理益)。很快,新理益就成为囤积法人股的大玩家,刘益谦通过竞拍方式获得琼能源952万股法人股,成为其第三大股东。在随后一年多的时间内,他频频出手,以受让或竞拍的方式先后进入北大车行、河北华玉、安琪酵母等上市公司十大股东行列。低成本介入,大手笔投资,然后静待升值。刘益谦在资本市场上的成功经验,为新理益的运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敏锐的嗅觉。
“法人股大王”的身份让他跻身中国顶级富豪。2002年12月,新理益以1.4亿元的价格收购湖北“百科药业”约20%的国有股份,成为其第一大股东。刘益谦第一次坐到了上市公司董事长的交椅上。媒体将其称为“资本猎豹”。
刘益谦的财富积累之路非常公平透明,从倒认股证、买内部职工股、买法人股到参与定向增发,他获得的生意机会完全公开、平等,他最大限度地捕捉到了近乎完整的暴利空间。一个对金融学完全陌生甚至连初中都没读完的人,却能在资本市场创造如此奇迹,在很多人看来这简直就是神话。而在刘益谦自己看来,我们的教育最失败的就是,一位老师站在讲台教学,面对不同的人,却教同样的东西。标准化的东西教给各自思想不同的人,真是误人子弟。
刘益谦进入艺术品收藏行列,纯属误打误撞。1993年,他到北京收购内部职工股,恰好北京嘉德拍卖公司举行成立后的首次艺术品拍卖会。当时,刘益谦同许多新手一样光挑便宜的买,最后花18万元买了两件书画作品。事后他却发现,越是贵的有价值的增值越快。最后,刘益谦决定发挥自己财力雄厚的优势,只买最贵的艺术品。“因为最贵的关注的顶级专家最多,无法有猫腻,一下子规避掉了收藏最大的陷阱,让大量的国宝级专家的经验为我免费工作。”刘益谦信心满满地说。
1994年,陈逸飞的油画《山地风》被人以286万元买下,创当时中国油画拍卖最高价;1997年,吴湖帆的《如此多娇图》册页被人以214.5万元买下。这些都是刘益谦的手笔。令他兴奋的是,凡是见过这两件作品的行家,没有说不好的。
2005年,一位美国旧金山的私人藏家将其收藏的一件齐白石的书画作品《松柏高立图》拿到国内拍卖,这是历年所见齐白石绘画及书法作品中尺寸最大的一幅。当时,刘益谦仅以500多万元人民币就拍得了这件作品。后来,他得知这幅画还配有一副篆书对联。直到2010年,刘益谦才等到藏家将对联出手,并最终以1200多万元拍得。这两件作品合璧之后,刘益谦创造了天价奇迹,2011年9月被拍出3.7亿元。在短短6年时间里,刘益谦净赚3.5亿元。
拍艺术品只买贵的
全球金融危机后,2009年的春拍在忐忑中开幕,所有人都持悲观态度,刘益谦却震撼出击。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他和夫人王薇从玩票走向大规模收藏:6171万元拍得尤伦斯夫妇收藏的宋徽宗真迹《写生珍禽图》,1.34亿元购入《平定西域献俘礼图》,1.69亿元拍下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5824万元买下清宫旧藏《瑞应图》,4043万元买下陈逸飞的《踱步》,8344万元购入清乾隆釉里红团龙纹葫芦瓶,9520万元竞得齐白石的《可惜无声·花鸟工虫册》,3248万元买下陈逸飞的《长笛手》……
同年,乾隆御制“水波云龙”宝座也被刘益谦以8578万港元从香港拍回,打破中国家具的世界拍卖纪录。这一年,刘益谦、王薇夫妇在国内艺术品拍场上共购入价值13亿元人民币的藏品。夫妻俩击败比利时的尤伦斯夫妇、中国香港的刘銮雄和中国台湾的林百里,当选中国艺术权力榜的“2009年度收藏家”。
一些拍卖业内人士甚至把2009年称之为“毛毛(刘的小名)年”。因为在这个被称为中国艺术品市场“亿元元年”的年份里,刘益谦不仅将国内拍卖市场成交额前十大艺术品中的四件收入囊中,嘉德、保利等国内一线拍卖公司的一季拍卖差不多一半成交额都来自于他。
“股票买便宜的,艺术品买贵的。”这是他在投资市场上最经典的一句台词,也是他一贯主张的投资理念和不变的法宝。2010年,他以3.08亿元拍下王羲之《平安帖》。有人说刘益谦几乎凭借一己之力改变了中国艺术品市场的估值体系,直接把中国艺术品推进亿元时代。
2012年6月,刘、王夫妇入选美国权威杂志《ARTNEWS》公布的全球200位顶级收藏家榜单。这是中国藏家首次入选该榜单。
2013年9月,刘益谦在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精品”专场拍卖中,经过与6位拍卖会电话委托方竞拍者的激烈角逐,将苏轼《功甫帖》以822.9万美元收入囊中。这一动作曾引起了巨大的轰动。endprint
2014年4月8日,在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上,一件欧洲玫茵堂珍藏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最终以2.8亿港元成交,刷新了中国瓷器拍卖的世界纪录,买家也是刘益谦。他为何肯出如此天价买这件成化鸡缸杯?道理很简单,目前全球存世的成化鸡缸杯仅十几件,其中大部分被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伦敦大英博物馆、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等机构收藏。北京故宫博物院也有一件,据说品相还不是很好。属私人收藏、能在市面上流通的民间器件里,全品只有这一件,足可与和氏璧媲美。
刘益谦说,这件鸡缸杯是成化皇帝为宠妃万贵妃专门定制的,其中还有一段有趣的爱情故事——
成化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叫朱见深。早年,朱见深对一名聪明伶俐的万姓丫鬟特别依恋。这位美人本名万贞儿,原为慈寿皇太后身边的侍女。此后,朱见深继任王位,封万贞儿为万贵妃,两人十分恩爱。万贵妃40岁时,生了一个儿子,不幸夭折。从那一天开始,万贵妃就变了,在宫里看见小孩子就害死,使整个后宫一片白色恐怖,没有一个小孩子能存活下来。
成化皇帝热衷书画。有一天,他欣赏宋代人画的《子母鸡图》,看到母鸡带着几只小鸡觅食的温馨场景,就联想到他的童年和后宫不稳定,便在这张《子母图》上写了一首七言诗,表达了母鸡对小鸡的爱护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成化皇帝萌发了要做成化斗彩鸡缸杯的心愿。景德镇官窑的工匠们按照《子母图》的意境,把这个图案创烧出斗彩瓷器,做出了鸡缸杯。杯上绘有雌鸡在前、小鸡啄食在后的情景,还有雄鸡昂首阔步的情景,前方一棵棕榈树表示带子归宗之意。
万贵妃知道皇帝的用意后网开一面,有一个小孩子存活下来并继承了王位。万贵妃59岁的时候过世。半年不到,成化皇帝因思念爱妃成疾也随风而去。
这段凄美的爱情故事曾让无数人唏嘘。因此,鸡缸杯在古代就一直享有盛名。
刘益谦在拍卖市场上不惜重金拿下的宝贝,几乎都是顶级的藏品。如清宫廷皇家收藏著录《石渠宝笈》中记载的珍品刘益谦就拥有其中的30多幅,清初“四王”的作品他藏有“三王”。另外,他还从拍卖市场上买到了齐白石、张大千、吴冠中、陈逸飞的多幅代表作以及“85新潮”众多当代艺术作品,以至于收藏界有“刘益谦的收藏抵得上一个博物馆的收藏”之说。
专与老外PK
刘益谦性格叛逆,喜欢挑战。从辍学开始,他一直在用一种与主流价值逆反的心态证明自己的强大。有人把刘益谦称为中国的巴菲特。他笑说:“巴菲特在我这个年纪还不如我呢!”草根出身的他,身上有股特别的傲气。“这个行业(艺术品市场)我尊重的人不多。尔虞我诈、贪婪、权术,他们玩的东西我十几岁就会了,你说我能尊重他们吗?”也许,这种正能量心态是他傲气的资本。
“我的优势就是有钱。”在一次艺术品论坛上,刘益谦这样总结。他并不是在炫富,而是表白怎样在这个复杂的市场上扬长避短,将利益最大化。他表示,总爱标榜自己在高尚的艺术圈子里的人,就是最形象的暴发户。在刘益谦看来,这个圈子里标榜高尚的人基本都是在“装”:“为了几万元钱吵架,文绉绉地吵,写文章吵,有这个必要吗?”
2014年11月27日,在香港佳士得拍卖行,一件唐卡引起国际收藏家们的激烈角逐。高度紧张的竞价延续22分钟,而一般的竞拍过程通常只有1分钟左右。一名实力买家多次大幅加价,而刘益谦也毫不示弱,几乎每次都以多加500万港币回应。最终他击败对手,以3.484亿港币的天价将有600年历史的巨幅明代永乐御制红阎摩敌刺绣唐卡收入囊中,创下了中国艺术品在所有国际拍卖行拍卖的最高纪录。刘益谦说:“这是一场恶战。我对抗的是一名财力雄厚的外国买家,我希望把这件宝藏带回中国。”
国内常见的唐卡多以清代作品为主,更早期的唐卡存世量很少而且大部分流失海外。这帧品相良好的唐卡色彩栩栩如生。已知存世的“永乐款”刺绣唐卡仅有三件,其余两件均藏于西藏拉萨大昭寺。因此,该拍品弥足珍贵,被认为是皇家赠予佛教大宝法王的器物之一。其长3.1米、宽2.3米,通体以金线和五彩丝线绣成,虽然已逾6个世纪,仍保持上佳品相。
刘益谦说,这件唐卡最早在1977年由佳士得拍卖行于伦敦售出,当时的收藏者是一个英国贵族家庭,卖出的价格是7500英镑。这张精美绝伦的刺绣唐卡,正中是一脸怒相的红夜摩,右上具“大明永乐年施”款。但在当时,专家均不认同早在明代就能做出这么精美宏大的纺织品,人物身体上的明暗渐变也被认为是从西方传入的,不可能出现在15世纪的中国。所以,当时将这件唐卡的年代定在19世纪。将信将疑的印度古董商买家拍下藏品之后,将之做了碳14检测。结果让他大吃一惊,这幅工艺繁复的唐卡果真出自600年前的大明王朝。
有关专家推断,按照款式、图案和规格,一定是永乐皇帝送给他特别尊崇的某位西藏法王的礼物。这位法王就是第五世噶玛巴德新谢巴。所以,尽管从老外手里抢回它花了3亿多元,因其具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刘益谦仍然觉得很划算。
因刘益谦最喜欢买拍卖公司印在图录封面上的重点拍品,收藏界人士私下都称他“封面男郎”。 刘益谦说:“总有人说我是土豪 ,就知道买封面,而他们却不去想一个很关键的问题——既然做封面,就说明这件作品是精品,是多数人认可的。”
当描述在艺术品拍卖市场上豪掷千金的情景时,有着170亿身价的刘益谦喜欢用“抢”“夺”“横刀夺爱”这样赤裸裸的字眼。鲜为人知的是,在刘益谦的藏品中,多数都是从外国收藏家手里买来的。尤其他看中了某件精品而老外也想弄到手时,他一定会不惜一切代价把对方PK掉。
“有那么多老祖宗留下的宝贝遗落海外,真是太可惜了。凭我一己之力,能弄回来一件算一件吧!”刘益谦笑呵呵地说。
在豪掷背后,也许这种民族情怀才是刘益谦在藏品界的真正大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