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2015-05-19 17:49张晓剑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有效性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张晓剑

【摘要】帮助学生获得,促进学生发展,这是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课堂教学应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教学要从单纯以“教”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转换为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既是实现以学定教的有力保障,也是语文阅读教学有效、高效的关键。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的学习思维这四方面考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必定会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生角度;阅读教学;教学内容;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作为教师,我们都知道高效课堂的重要性。评价一堂课是否有效、是否高效,着眼点不在于课堂教学设计本身,也不在于教师个人素质本身,而是应从学生的角度加以评判——学生的知识能收获多少,学生的能力发展能促进多少,这才是我们所从事的教育教学的终极目标。换言之,“教”的本义在于指导“学”,最终达到使学生“虽离师辅而不反”。特级教师于漪老师在《我和语文教学》一书中说过:“教师要从习惯的从‘教出发的立足点转换到从学生的‘学出发,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考虑他们想学什么,怎么学,学的过程中会碰上哪些障碍,怎样帮助解决,怎样才能使他们发挥积极性,让他们有主动学习的时间和空间,怎样才能挖掘学习的潜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段话,准确地为我们指出了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语文课堂教学不应该是“教”的技能本身的展示与表演,而是一种以“学”为宗旨的实践活动,要从单纯以“教”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转换为以“学”为出发点的教学视角。

事实上,大量的语文课堂教学经常是低效的、无效的,甚至是负效的。教师课堂教学理念滞后,课堂教学内容目的性不明确,课堂教学方法陈旧落后,教师不了解学生在课堂上的需求——重复学生自己能理解的知识,学生自己不能理解的知识照旧稀里糊涂。总之,对于学生而言课堂上呈现的学习内容是缺乏充分的学习意义的。

语文课堂教学的现状,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确定学生学习内容的重要性,换言之,课堂上选择什么内容来教,也是决定语文阅读教学能否有效、能否高效的关键。教育家、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要素是学生已知的内容,弄清了这一点之后,再进行相应的教学。”学生的学情是教学内容产生的现实基础,教学什么内容,要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从学生已知的知识层面上进行筛选并确定,才能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目的性,才能在现有的起点上有所进步和提升。

一、从学生的学习需求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新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对于文本的解读和分析,因人而异。学生是有思维的个体,他们的阅读实践在课堂上不能被教师或编者的理解来替代,他们应该得到教师的充分理解与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角色定位不再是被动的接受对象,而是积极的学习主体。所以作为教师,我们要时刻提醒自己:如果孩子们来读这个文本,他们会怎样解读?他们有哪些读不懂的地方?他们会提出哪些问题?因此在解读文本前,教师必须先了解学生目前知道了什么、不知道什么、要让学生知道什么等一系列问题,只有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关注学生的真实水平与实际需求,才不会让我们的教学“浅尝辄止”或“过度深入”。

以学生的阅读期待优化课堂教学,充分运用学生的自学预习成果,通过学生的初读问题来设计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这种教学模式不仅有效而且高效。现代诗歌教学一直以来是个老大难的问题。有位老师在教学顾城的《初夏》一诗时,要求学生们在预习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感悟,提出自己对诗歌文本的疑问,并将疑问进行选择、分类,从中选取了具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几个问题,作为解读文本的切入点在课堂上由浅入深地呈现:1.题目为什么是初夏?2.为什么要让故事的开始充满芳馨和惊奇?3.这明明写的是初夏的美好,为什么还要写公鸡老了,垂下失色的羽毛?4.作者为什么想变成一个淡绿色的知了?5.为什么说不要相信我,也不要相信别人?6.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学生们提出的预习问题,既有细节又有内容,既有情感又有主题,学生们在课堂上通过质疑、赏析、总结,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让学生的感悟提高了新的层次,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充分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引领学生自己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将学生的思维不断地引向深入。

“文章自得方为贵”。在这个课例中,教师关注学情,了解学生在教学之前的阅读状况,课前让学生阅读文本,并写下自己的阅读初感,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提出疑难问题。然后在学生的疑难问题中提炼出具有共性而有价值的问题,以此作为阅读教学的核心内容组织课堂讨论。这样的阅读教学模式,是老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基础上展开的,是动态而开放的课堂。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不仅使学生们获得一定的知识,提升一定的能力,也有利于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张扬的个性和创造的精神,而学生好问善思的良好学习品质也就在课堂宽松的氛围中形成了。

二、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兴趣”一词是教师、学者的文章和言论中出现频率较高的概念之一。“关注兴趣”、“激发兴趣”,长期以来,我们总是习惯性地把兴趣与教学方式和方法直接联系起来的:背景音乐、电教媒体、各种形式的竞赛游戏……或许这些方法能暂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但形式只是表象,学生的需求才是教学的本质。提供合宜的教学内容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才有可能比较合理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哪些内容才是学生会感兴趣的呢?正如有的学者认为:使学生感到意外,能引起他们好奇心的活动就是有趣味的活动。要知道,只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才会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只有全面考虑与周密设计的备课,才会有有效引导与动态生成的课堂;这就意味着教师只有随时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充分考虑课堂的“变数”,才能改善学生们的学习状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有位教师执教经典文本《走一步,再走一步》时,课堂上有个学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文中为什么用了那么多个“我”字,少用几个有些地方甚至不用可以吗?“一石激起千层浪”,这个问题一提出,立刻在沉寂的课堂中引发了热烈的讨论。学生们联系全文,抓住文本中的几处细节,结合文中“我”的性格特点等等词语句子进行品析,自然地领悟到作者正是处于这样一种特别“自我”的状态中,才会有如此强烈的情绪反应与深刻的生活哲理。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过:“经验表明,当儿童有机会从事各种调动他们自然冲动的身体活动时,上学便是一件乐事,儿童管理不再是一种负担,而学习也就比较容易了。”在这个课例中,课堂的“变数”是教师始料未及的,教师强硬灌输不如放开让学生们积极主动参与其中。这使教师深切地认识到,要改善课堂学习状态,就意味着要观察与了解学生的学习需要,抓住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在,以“兴趣活动”为中心,原来理解不了的,通过这堂课,理解到了;原来感受不到的,通过这堂课,感受到了;原来欣赏不着的,通过这堂课,欣赏到了。这才是真正关注学生在课堂里的学习状态,进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

三、从学生的情感体验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学生生成一种愉悦的情绪和积极的情感体验,这也是语文教学的过程。阅读教学中,抓住学生的动情点,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课堂延伸到生活,更能促使学生加深、加厚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学生在课堂上是兴高采烈还是冷漠呆滞,是其乐融融还是愁眉苦脸,这一切必须为我们所关注。这种关注要求我们教育者必须用心选择合宜的教学内容,用心选择适合的教学方式。

叶圣陶说过:“文字是一道桥堍,这边的桥堍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堍站着作者。”物是情的载体,文本就是作者本人的情感体验与宣泄。台湾作家张晓风的散文《愁乡石》,用略带哀伤的语言,带领我们了解那段特殊又不堪的历史,为我们打开了通往作者内心深处的心扉,触摸到作者那特有的故土情结。作者对故乡亲友的怀念,对母亲的追思,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渗透在平淡又深情的叙述中,更是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师生记忆深处的对童年对故乡的美好回忆。教师在教学这篇文章时,班级里的学生三分之二来自外省份,他们跟随着父母背井离乡来到这陌生的南方小城,开始了新的生活。而留在他们记忆深处刻骨铭心的故乡情结,始终是挥之不去的。情到深处,学生们的话匣子自然而然地打开——想起了亲爱的爷爷奶奶,想起了老家的小伙伴们,想起了家乡的青山绿水,想起了家乡的风土人情……情已至此,再让学生们提笔写下自己对故乡的思念更是文思泉涌,下笔如有神。事实证明,教师这一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合宜的,成功的。而这一切,源于文本中作者的情感唤醒了埋藏在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

四、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出发,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

著名语文教育家刘国正曾指出:“阅读不仅仅是手段,是技能,它还是生活,是发展,是人的本质的丰富性的展开。”对于学生而言,阅读不仅是他们对自身生命的一种写照,还是他们对自己的内心世界的一次洗礼,更是他们对自己个体发展和成长的体现。因此,阅读教学中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应从培养学生的学习思维出发,促使学生养成在阅读文本时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品位,拓展学生的阅读范畴。这样,既能提升学生个人的语文素养,也能提高学生个人的审美情趣,真正彰显课堂的生命活力。

有位教师在教学曹文轩的《孤独之旅》时,讲到杜小康在暴风雨中驱散恐慌和孤独时,师生们发现杜小康的感官也得到复苏:天空格外湛蓝,月亮格外明亮,触觉、嗅觉、味觉都得到恢复;而先前在恐慌和孤独的笼罩下,杜小康感官麻木,对芦荡田园牧歌式的美景是视而不见的。在讲到杜小康的味觉复苏时,对“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一句中的“嚼”字特别深究了一下。师生们采用替换比较的方法,用“咬”“品”“含”等词代替原文中的“嚼”字进行细细品味;之后又采用增加修饰语的方法,在“嚼”字前面添加了“甜津津”一词。大家深入地讨论比较后发现,“甜津津地嚼着”只是单纯地写出芦苇根的味道是甜的,而一个“嚼”字则内涵更深广丰富,它把杜小康在这段孤独之旅中所遭遇甜酸苦辣人生百味都隐含其中。

在这个课例中,师生们通过咬文嚼字,深层解读后感悟出文字背后带来的情感的震撼和语言的熏陶,也加强了对作品理解的深度和厚度。阅读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当学生自主阅读时,我们应该积极引导;当学生各抒己见时,我们应该恰如其分地评价;当学生思维受阻时,我们应该巧妙点拨,以此促进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形成具有批判性、独立性和超前性的学习思维。这样的课才是深刻而有价值的。

语文课堂教学要想实现有效和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形态必须要实现转型——从以“教”为出发点转化为以“学”为出发点,教师只有站在学生角度确定合宜的教学内容,从学生学习效益角度考虑课堂教学,才是我们思考语文教学的逻辑起点和落脚点,也是语文教学迈上高效之路的方向选择。

(编辑:马梦杰)

猜你喜欢
有效性教学内容阅读教学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