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鲍照是南朝时期的一位重要作家,元嘉三大家之一,他出身寒微、胸怀才志,但仕途不顺、屡遭险危,这让他的作品充满了慷慨不平之气,其艺术风格凌厉险峻、豪气纵横,开一时之新风。本文从人生经历和文学创作两个方面,着重分析了其与众不同的艺术风格形成原因和具体表现。
【关键词】不平寒士;奇矫;歌行体
【中图分类号】G64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南朝时期有一位诗人,他用创新的歌行诗体,用质朴和有力量的语言,给当时沉闷的、脂粉气堆积的南朝文坛,吹来了一股清新而猛烈的飓风,并为后代李白所效仿,他就是鲍照。
以至于后代的评论家沈德潜在《古诗源》中说:“明远(鲍照字)乐府如五丁凿山,开人世所未有,后太白往往效之”。
一、奇才入仕屡逢艰
鲍照,字明远,东海人,史书上说他年轻时,经常写一些古乐府,文笔遒劲美丽。
宋文帝统治期间,有一年河济俱清,这在当时来说是象征朝廷清明的美瑞。于是鲍照趁机向朝廷呈献一篇才气纵横的《河清颂》,但是并为引起统治者的重视。元嘉十六年(439年),书生意气,壮志在胸的鲍照,前去拜谒他心目中最能体恤文士的仁王刘义庆。当时身边的人劝诫鲍照:“卿位尚卑,不可轻忤大王”。 鲍照不禁勃然大怒的说:“古往今来有多少英才异士被埋没而不被人知道。倘若你是一株兰花,怎么能够和艾草混到一块,你是一只苍鹰,怎么能与麻雀为伍,大丈夫不能够隐藏自己的智慧才能,终日碌碌无为。”于是鲍照果断向刘义庆献诗,受到刘义庆赏识,获得赐帛二十匹,被其任命为王国侍郎。接着鲍照又随刘义庆出镇荆州、江州,帮助其整理编撰了《世说新语》一书。443年,刘义庆病死。鲍照被迫回家闲居二年。
445年,鲍照再次出山,担任徐州刺史衡阳王刘义季的幕僚。这位刘义季,原先还试图为自己的皇族建功立业,可是后来看自家兄弟刘义康因为逞才自傲,而遭文帝刘义隆猜忌,所以后来干脆日日沉迷于杯中之物,患病而死。447年,刘义季病死后,鲍照来到刘义隆的儿子刘濬那里担任参谋。刘濬年轻英俊,而且接人待物,很是优雅。但是,鲍照慢慢才发现自己所托非人,刘濬和太子刘劭两人狼狈为奸,整天胡作非为,为此经常得到父亲刘义隆的严厉训斥。而两人不思悔改,反而更加忌恨刘义隆,密谋进行谋反。后来,北魏大举进犯宋国,刘濬被任命为南充州刺史,鲍照也随同前往。在刘濬完成任务将要返回时,鲍照给刘濬上交辞呈,一人留在了江北地区。鲍照心思缜密预感到政局不久要发生动荡,所以及早脱身,静观其变。后来果不其然,刘濬和刘劭杀死文帝,起兵谋反,孝武帝刘骏最终平息了叛乱,将二人杀死,登上了王位。
二、萧瑟人间芜城赋
对于鲍照这位自己政治敌人的老下属,刘骏想考察一下,日后重用,于是让鲍照担任了海虞县令。
过了三年,鲍照通过了刘骏的考察,被调回中央担任太学博士,兼任中书舍人一职。这位孝武帝平常也喜欢卖弄文采,自谓人莫能及。鲍照看到了这个特点,为求自保,经常在文章中弄点败笔病句,于是包括孝武帝在内的很多人认为他是名不副实,才华有限。没过多久,鲍照在政治上再遭重创,由于自己的好朋友王僧达抱怨朝政,被逮捕入狱,鲍照也被牵连,被贬为秣陵县令。接着,鲍照又辗转担任永安县令,并受到了限制自由活动的处分。在此期间,鲍照游玩广陵城而做《芜城赋》。广陵城在历史上曾频遭战乱,汉景帝时期七国之乱在这里爆发,大明三年(459年)刘诞占据广陵的谋反也才刚刚平息。所以城内破损不堪,到处是残垣断壁,往昔胜景不复再现,鲍照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于战乱无常,他在赋中写道:“泽葵依井,荒葛罥涂。坛罗虺蜮,阶斗麏鼯。木魅山鬼,野鼠城狐。风嗥雨啸,昏见晨趋。肌鹰厉吻,寒鸱吓雏。伏虣藏虎,乳血飧肤。崩榛塞路,峥嵘古馗。白杨早落,塞草前衰。棱棱霜气,蔌蔌风威。孤蓬自振,惊沙坐飞。灌莽杳而无际,丛薄纷其相依。通池既已夷,峻隅又以颓。直视千里外,唯见起黄埃。凝思寂听,心伤已摧。”
作者先是写到了现在广陵城的衰败与残破,哀伤的情感与荒凉凄冷的环境描写相结合,充满了痛惜的情调。接着鲍照又通过昔胜今败的对比,更加凸显了他对世事无常、风云激荡的感慨与感伤。
“若夫藻扃黼帐,歌堂舞阁之基,璇渊碧树,弋林钓渚之馆,吴蔡齐秦之声,鱼龙爵马之玩,皆熏歇烬灭,光沉响绝。东都妙姬,南国丽人,蕙心纨质,玉貌绛唇,莫不埋魂幽石,委骨穷尘,岂忆同舆之愉乐,离宫之苦辛哉?”
原先数也数不清的豪宅大院销声匿迹,原先数也数不清的美女丽姝成了枯骨。作者此刻的悲哀已经涉及宇宙苍生全人类了。
“天道如何,吞恨者多,抽琴命操,为芜城之歌。歌曰:边风急兮城上寒,井径灭兮丘陇残。千龄兮万代,共尽兮何言!
在结尾,鲍照总结道:“千秋万代的人呀,最终都难逃死亡!面对这个必然的真理,我还有什么好说的呢。”
整篇作品语言慷慨激昂,情感沉郁凝重,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难怪清代文章大家姚鼐在《古文辞类纂》评价道:“驱动苍凉之气,惊心动魄之辞,皆赋家之绝境也。”
461年,鲍照投入林海王刘子顼的幕中。464年,孝武帝刘骏去世,前废帝刘子业登机。465年,刘彧杀掉刘子业登机,改元泰始。刘彧分封刘子顼担任高职,刘子顼不接受任职,同刘子勋一起起兵谋反。没过多久刘子顼战败被杀,身为其参谋的鲍照为乱兵所杀。
三、行路悲吟震铄古
鲍照怀有奇才,但生逢乱世,屡陷危难,最终成为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其遭遇让人可悲可叹,但他凭借卓越的文学成就被后世所铭记,同谢灵运、颜延之一起被尊称为元嘉三大家。
鲍照写诗,最擅长的是杂言的歌行体,其特点是句式自由变化丰富。倘若四平八稳的五言诗是一条安静平稳的大河,那么鲍照的歌行体就如一股急流,在坎坷崎岖的悬崖险途中,跳跃激荡。例如《拟行路难 其四》
泻水置平地,各自东西南北流。
人生亦有命,安能行叹复坐愁?
酌酒以自宽,举杯断绝歌路难。
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
在这首诗中,一方面作者以四散而流的覆水,比喻人生际遇的千差万别,尝试着放下一颗想要获得功名利禄,施展雄图大业的心,安静做一个卑微的人。接着作者打算用醉酒来排解这种忧愁,但是却无济于事,最后发出不可抑制的悲吟:“我不是木头人,怎会没有感情,我就是不平,我要控诉”。但是具体控诉什么,作者又欲言又止。最后的不敢言三字包含丰富的意蕴,将黑暗压抑的现实烘托了出来。还如《拟行路难 其六》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
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
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
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
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
这首诗和前诗都是开头表示自己忧虑难平,接着试图寻求解脱。前首诗作者安慰自己的方式是喝酒,这首诗歌作者运用的方式是回归平凡生活,享受家庭中的天伦之乐。前首诗歌作者一再克制的激奋最后失控,而这首诗歌作者似乎对坎坷命运有了更深的认识与理解,思想上终于想通了,最终可以安静的收尾了。
作者的深刻认识在于:自古的圣贤大都是贫贱的,何况像我这样孤直的人呀。既然认识到,鲍照会变吗?在《咏梅》这首诗中鲍照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中庭杂树多,偏为梅咨嗟。问君何独然?念其霜中能作花,露中能作实,摇荡春风媚春日。念尔零落逐寒风,徒有霜华无霜质。自己甘愿做一朵被风霜吹袭的梅花,也不学那些屈从寒风,纷纷凋谢“没有霜质的杂花”。这就是鲍照的胆色与气概。
鲍照诗歌最大的特色是有力量、有高度。宋代诗评家敖陶孙
说:“鲍明远如饥鹰独出,奇矫无前”。他认为鲍照的诗歌如一只饥饿的老鹰,超越前人,在文学的天空上翱翔。鲍照的这种力量和高度应该来源于道德。
参考文献
[1]曹道衡,沈玉成.南北朝文学史[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韦凤娟. 中华文化通览·文晋南北朝卷[M].北京:中华书局,1997.
作者简介:彭勋,男,1978年出生,兰州大学文学硕士,现为商丘医专文艺教研室教师,主要从事文学赏析、人文修养课程的教学和科研。
(编辑:马梦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