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文言教学 培养健全人格

2015-05-19 02:44黄晓梅
课外语文·下 2015年3期
关键词:健康人格文言文高中

黄晓梅

【摘要】教育的终极目标应当是人格的塑造和人性的完善。文言文承载着丰富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高中文言文中的健康人格特质,对于学生健全人格的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具有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高中;文言文;学生;健康人格;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语文教学与健全人格培养的关系

自古至今,我们的教育始终致力于培养我们的学生成为什么样的“人”,语文作为主科之一,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教学中不能忽视的责任。高中学生正处于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他们对社会生活有了一定的认识,世界观正在逐步形成之中,他们求知欲强烈,思维活跃,渴望认识自己和世界,认识自然和社会,他们注重自我形象塑造,可塑性极强。中学生的这种心理特点使得我们进行人格教育有了心理基础。

高中语文教育影响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中学语文教师应充分发挥语文教学的思想教育功能,挖掘文章中的精神财富,给予学生丰富的精神食粮,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人格的熏陶,帮助他们直面挫折,培养学生的爱心,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帮助他们立志成材。

二、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价值

现代美学家朱光潜先生在《我怎样学国文谈起》一文中,回忆他读古文时所受的熏陶:“头脑甚至筋肉里都浸润下那一套架子,那一套腔调,和那一套用词造句的姿态,等你下笔一摇,那些‘骨力、‘神韵就自然而然地来了,文学是人格的流露。一个文人必须是一个人,须有学问和经验所逐渐铸就的丰富的精神生活。有了这个基础,他让所闻所见所感借文字很本色地流露出来,不装腔、不作势、水到渠成,这就成了他的独特风格,世间也只有这种文字,才算是上品文字。”自然上品的文字,无疑是高尚的人格流露。

文言文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体现精神内涵的重要组成部分,时间从先秦至明清跨越两千年,时间的冲刷以及古人智慧的积淀,使得它以散文的形式承载着丰富的、深厚的人文底蕴,内容涉及哲学、道德伦理、理想信念、情感价值观等多方面,成为关注人的教育,注重高尚人格的培养的重要教学材料。语文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言文这一优势,站在人文教育的前沿,把人文教育的开展与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言文教学结合起来,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高中文言文中的人文精神,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激发学生建立起健康的心理和富足的精神世界,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做全面发展的人。人教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中就收有从先秦到唐宋的十余篇文言文,这些作品以其卓越的文学成就和丰富的人文内涵成为中学语文教材的经典篇目,积累着古人智慧、情感、意志、价值、信念的散文,字里行间传达的思想感情对于学生的人格塑造可以说是精神食粮,培养健康人格的典范,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功能。

三、如何在高中文言教学中培养学生健全人格

“文学是读出来的”,如何带领学生在阅读中获得健康人格熏陶,再由内心感染转化为对自己的人格规劝与指导,这是作为高中语文教师应该迫切做的。文言文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优越性。

(一)分析事例,发现人物身上的人格光辉

面对强秦,手中几乎没有砝码,说服秦伯退兵难如登天,烛之武不卑不亢,站在秦国立场着重对秦、晋、郑三国之间的利害关系进行了分析,最终使秦穆公不仅退兵,还留秦将杞子等三人率军帮助郑国守城。显示了其善于公关和强硬的执行力和一个正直的人所带给人的信服力。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荆轲刺秦王》中,荆轲为报知遇之恩,不曾有金钱要求,更没有权位企图,仅仅是一句:“臣得以报太子”,视富贵名利如浮云,却可以为了报答知遇之恩抛却身家性命。易水送别,提一匕首入不测强秦,咸阳宫大殿上身受八处创伤,言语仍不忘报燕太子:“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楚大夫屈原有“亦余心之所向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贞,这里荆轲做的丝毫不差,以生命见证诚信的力量。

(二)深度阅读,从文章内涵中感受人格熏陶

对于学习《赤壁赋》的学生来说最具吸引力的还是苏轼的人格魅力。朋友对“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挟飞仙以遨游,抱明月而长终。知不可乎骤得,托遗响于悲风”的人生感叹,苏轼却有别样的心胸化解:“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明月与江水似乎永恒不曾消失,然而却也是在朝夕变化,有盈有虚,有消有涨,长久与短暂不过是衡量的标准不同,明月固然长久与无际的宇宙生命相比,又何尝不是转眼的存在,还是江上的清风、山间的明月,可以悦耳、可以赏心,自然的宝藏任我和你共享。正是,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因此,人看世间的一切,应当有静心的工夫、安定的智慧,千万不要受外物的牵累。面对喧嚣浮华的社会尤其要注意,万法本闲,唯心自闹。

《滕王阁序》:“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参考文献

[1]程红兵.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M].北京:国际文化出

版,2003:93.

[2]钱理群.重新确立教育的终极目标[J].北京:北京文

学,1998:7.

[3]于淑云,黄友安.教师职业道德、心理健康和专业发展[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79.

(编辑:龙贤东)

猜你喜欢
健康人格文言文高中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浅析独生子女健康人格问题及培养策略
浅析以就业为导向的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健康人格养成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