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仪窥夜识星文
——古诗中的天文仪器

2015-05-19 09:04王玉民
天文爱好者 2015年2期
关键词:天文仪器

□王玉民

铜仪窥夜识星文
——古诗中的天文仪器

□王玉民

古代的天文仪器,指天文观测时用于测定日、月、星体位置的仪器,还包括天文钟等计时仪器。中国古代天文仪器可分为表、仪象、计时器三类。表是最古老的天文仪器,结构很简单:一根与地面垂直的石质或金属的柱子,以及一条与表基相连、正北水平放置的尺子“圭”,合起来称“圭表”。“仪象”中的仪指浑仪,是测定天体的天球球面坐标的工具,象指浑象,是演示天体在天球面上视运动等现象的装置。明代吴会的诗《送别阴阳教授》写道:

天官艺学久庞纷,太史名家属有闻。宝历敬时颁岁正,铜仪窥夜识星文。乌飞圭表移光影,龙咽筹壶定刻分。归后更详东井分,五珠何日聚贤群?

诗题中的“阴阳教授”应是一位钦天监官员(太史),他对庞杂纷繁的天文很精通,名气很大。诗中对钦天监的工作列举得很具体:颁布历法敬授民时,用浑仪夜观天象,用圭表昼观太阳的影子,用铜壶滴漏定时刻——瞧,把表、仪象、计时器三类仪器都写全了。后两句更是以汉朝建立时“五星聚于东井”来说明天文对皇家统治的作用:观天象以用于军国星占大事。

至于计时仪器,在前讲已有完整的介绍,这里不再重复。

圭表

先民很早就知道,在有阳光的时候,地面上直立一根竿子,就会在地面投出一条细长的影(还留下了“立竿见影”的成语)。人们还发现,这条影子的长度和方向在一天中不断变化,而且变化完全有规律可循。人们逐渐掌握了这些规律后,这根竿子就成了最简单的天文仪器,先人可以利用影子的变化规律来定时刻、定方向、定节气等。后来定时刻的功能发展成了日晷,定方向的功能发展成了正方案,这根竿子的主要用途就只有定节气了,并最终演化成为定节气专用的“圭表”。

专用来测定节气的这根竿子称“表”。测量只能在正午进行,正午时,太阳在正南,表的影子投向正北方向。人们发现,每天正午这条影子的长度都不一样,影子最短的那天是夏至,最长的那天是冬至。知道了两个夏至(或两个冬至)的时间间隔,就可以确定一年的长度了。《诗经•大雅•公刘》中有描写周文王的先祖公刘在山岗上立表测影的诗句“既景廼冈,相其阴阳”,说明那时已有了初步的立表测影方法。

开始时人们是用一把尺子去量中午的表影长,后来觉得既然中午表影的方向总朝正北,就干脆把尺子固定在地面,与表做成一体,一头连着表基,一头朝北,测量时直接去读表影长就行了。人们把这条固定的尺子叫“圭”,于是最早的天文仪器——圭表就这样正式诞生了。《周礼•考工记》说:“土圭,尺有五寸。以致日,以土地。”说明这圭长是一尺五寸,“土”就是“度”,“致日”即测量日中时的表影长度以求夏至。宋人陈著有诗句“色变化成丹灶火,时开落应土圭针”(《 连山王开诗试子午花》),正是写土圭沿南北(子午)放置的情形。

图1 古书中的“夏至致日图”

图2 北京古观象台圭表

宋人陈襄有无题诗:

天道不可跻,以其高且危。

地道不可寻,以其幽且深。

土圭测日影,可以分照临。

桐鱼击石鼓,可以求声音。

嗟夫世之人,不知方寸心。

诗的意思是说,“天道”“地道”难以探求,但通过土圭来测量日影,还是可以求得的,音律通过敲击也能求得,唯有人心最难探求。

在夏至这一天,不同纬度的地方,表影长也不一样,从北回归线算起,越往北越长。为什么选圭尺的长度是一尺五寸?原来,古人认为,夏至的影子长一尺五寸的地方,是“地中”,是天地、四时、风雨、阴阳交汇的地方,可以建国都。唐代诗人韦应物有《登高望洛城作》:

高台造云端,遐瞰周四垠。

雄都定鼎地,势据万国尊。

河岳出云雨,土圭酌乾坤。

舟通南越贡,城背北邙原。……

诗人在洛阳城的一座高台上眺望,感叹洛阳这座背靠北邙山、面朝南越通衢、万国来朝的“定鼎之地”和“天地之中”,当年是怎么确定的呢?原来是靠圭表测影。由此可见天文仪器在古代政治中的重要作用。再举几句诗:

“影当中土正,轮对八荒平。寻客徒留望,璇玑自有程”(【唐】潘纬《中秋月》)也表现了对圭表测影定地中一事的极度重视。

夏至影长一尺五寸时,表多高呢?恰好8尺。8尺大致是人的高度,按此长度设计的圭表,很便于使用,成为定制。到汉代时,人们改为主要测冬至的影长,冬至影是一年中最长的,将近一丈三尺,于是“一丈三尺”又成了圭长的标准。

宋人郑刚中有两首写冬至的诗,都写到了这一标准:

今夜云开北陆风,丈三将至土圭中。剥穷谁见阴阳妙,来复方知天地功。

(《庚午冬至夜》)

寒风已是识新阳,昨夜千林不禁霜。七日欲知天道复,丈三先看土圭长。

(《至日》)

“表”在古代有时也叫作“臬”,所以圭表有时也称作“圭臬”。南朝梁人陆倕的《石阙铭•序》有“陈圭置臬,瞻星揆地”,唐代杜甫《八哀诗》“圭臬星经奥,虫篆丹青广”,都是这么来的。因为圭表是天文测量的一种重要标准,于是后来出现成语“奉为圭臬”,指把某些事当成自己的准则。

浑仪

中国古代的天文仪器中,扮演最重要角色的是浑仪和浑象。这两类仪器形体庞大、构造复杂、测度精密、成本昂贵,经历两千多年的演化逐步完善,到清代达到最高峰。它们不但是实用观测仪器,也是皇家天文事业的象征,后来干脆归入了皇家礼器,成了皇权的象征。既然是礼器,就要做得非常考究,所以它们还是精美的艺术品。今天,矗立在北京古观象台上的清代天文仪器,就经常作为中华传统文明的标志和象征出现在影视、广告及各种媒体中。

中国最早有记载的浑仪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浑仪结构有一个不变的传统叫“法象为器”,即按照“天圆地方”的标准,将上半部分做成球笼状嵌套的环圈,象征“天圆”,下半部分是支架和底部为方形的基座,代表“地方”。唐代李淳风创制“浑天黄道仪”时,已是浑仪发展到非常成熟的时期。浑天黄道仪的主体有许多环圈相套的,分三层。中层是可绕极轴转动的赤道环、黄道环和白道环,称“三辰仪”;外层是地平、子午、赤道环,称“六合仪”;内层的环夹有窥管,窥管可以照准待测天体,这一套则称“四游仪”。明英宗朱祁镇写的《观天器铭》:“即器而观,六合外仪,阳经阴纬,方位可稽。中仪三辰,黄赤二道,日月暨星,运行可考。内仪四游,横箫中贯,南北东西,低昂旋转。”把浑仪的三层结构交代得很清楚。

图3 北京古观象台明代浑仪

图4 北京古观象台清代赤道经纬仪

历代都有一些描写浑仪的诗词,举几例如下,宋代刘黻的《赠钟春谷星学》:

五星聚东井,老人现端门。

总是太平象,浑仪妙用存。

岩傅本骑箕,执筑付无言。

一旦寄霖雨,夜梦形至尊。

试问古冯相,此数如何论?

诗是赠给一位精通星学的人的,所以所写内容也都与天文有关。五星聚会、老人星现,都是祥瑞之兆,都与浑仪的观测有关。冯相,是周代的天文官职。

再看晋代潘尼的《长至诗》:

浑仪赋四气,玉衡运招摇。

灵晷修期夕,日南始今朝。

四气指春、夏、秋、冬四季的温、热、凉、寒之气,“浑仪赋四气”,即浑仪驾驭春、夏、秋、冬四季星象的意思。

唐人顾况的《送从兄使新罗》:

六气铜浑转,三光玉律调。

河宫清奉赆,海岳晏来朝。

这里的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三光指日、月、星,正好与浑仪上“三辰仪”的日、月、星三辰对应。有的诗直接就写出了三辰黄道,如:“日行黄道三辰秩,斗转苍龙万象熙”(【宋】洪咨夔《天基圣节锡宴致语口号》),“日月开黄道,乾坤奠浑仪”(【宋】范模《哭赵忠定》)等。

写用浑仪观测的诗也很多,如

“金掌擎秋调玉屑,铜浑窥夜约银钉”(【元】柳贯《次韵伯庸待制上京》)、“问天乞巧看铜仪,再拜双星恨不随”(【宋】朱继芳《和颜长官百咏•贫女》)。浑仪中照准星体位置的部件叫“窥管”,所以诗中会见到“小臣叨下列,持管谬窥天”(【唐】李乂《奉和幸三会寺应制》)、“恩荣不可恃,天道归寸管”(【唐】鲍溶《秋怀五首》),因篇幅所限,不再多举例。

古诗中还经常以“璿玑”、“璇玑”指代浑仪的诗句,如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宋】洪咨夔《和何特夫见寄》)

“夜窥璇玑落星躔,昼负丹囊踏山水。”(【宋】何梦桂《赠徐霞锦》)

浑仪上的圆环太多,因为互相遮挡,所以有很多观测死角。到元代,天文学家郭守敬将传统浑仪的多重圆环结构大大简化,创立了“简仪”。简仪只保留了原浑仪的赤道部分,而且赤道环被移到南端,避免了视线的遮挡,四游环内的筒式窥管改为用细线照准,大大提高了观测精度。元代姚燧有《简仪铭》,其中写道:“旧仪昆仑,六合包外,经纬纵横,天常袤带,……凡今改为,皆析而异,由能疏明,无窒于视。”说的就是这种简化效果。明代于慎行《简仪赞》:“芒芒元运,莫莫三辰,譬彼辐辏,转于一轮”,明英宗朱祁镇御制《观天器铭》:“简仪之作,爰代玑衡,制约用密,疏朗而精”,也是同一意思。

有时古诗中写到“铜仪”的,不一定是浑仪,如下面这首诗,读者可以猜猜其中的“铜仪”是什么仪器:

兔边分玉树,龙底耀铜仪。会当同鼓吹,不复问官私。(【唐】杨收《咏蛙》)

诗题为《咏蛙》,兔子、玉树和蛙(实际是蟾蜍)都是月亮上的神话形象,那么龙底下的蛙,又“耀铜仪”是个什么形象呢?原来,这是地动仪的形象。宋人苏舜元的《地动聊句》:“丸铜落蟾吻,始异张浑仪”前句也说的是地动仪。

图5 简仪

浑象

浑象的发展与浑仪基本同步,这是一种按照浑天说演示天体东升西落现象的仪器。西汉杨雄在《法言》里记载的“耿中丞象之”,可能是古代最早的浑象记载。除此以外,我国最早有明确记载的浑象是东汉张衡的“浑天仪”,它的主体是一个直径四尺六寸的空心圆球,球面标出黄道、赤道和全天星座等,利用漏壶流水的稳定性,通过齿轮传动装置推动浑象均匀地绕极轴旋转,其速度和方向与真实天球的东升西落完全一样。以后三国的陆绩、隋朝的耿询、宋代的张思训和苏颂等都曾制造过浑象。

唐代诗人骆宾王在路过河南南阳的张衡墓时,曾作过一首《过张平子墓》:

西鄂该通理,南阳擅德音。

玉卮浮藻丽,铜浑积思深。

忽怀今日昔,非复昔时今。

日落丰碑暗,风来古木吟。

惟叹穷泉下,终郁羡鱼心。

“西鄂”四句是说南阳出了一位经天纬地的能人,他发明的浑天仪(诗里叫“铜浑”)到了高妙的境界。后面都是感叹和羡慕之辞。

浑天仪是演示仪器,浑仪是观测仪器,为了避免把二者搞混,后来更常用的一个名字是“浑象”,清代铸造的浑象则另起了一个名字“天体仪”。

宋代王禹偁的《四时和为玉烛诗》:

尧舜钦(敬)天日,羲和(夏代天文官)正历时。铜浑列辰象,玉烛照华夷。真宰(天帝)潜能秉,飞廉(风神)讵可吹?

图6 清代天体仪

单看诗中说的“铜浑”,很难判定它是浑仪还是浑象,但铜浑上“列辰象”,说明它是浑象无疑。

唐代崔损的《北斗赋》:“铜浑作式,未央取则,其变可考,其动可测。”这里的铜浑也分明指的是浑象。

宋人陈杰的《送彭莱山谈星》:

“古来观星观用星,闲剧灾祥一羽轻。浑仪图上无人会,两曜五行四余外。”“浑仪图”是什么?不是浑仪,而是浑象。这东西猛看像浑仪,但上面有很多星象图,所以叫“浑仪图”。两曜指日、月,五行是五大行星,四余是罗睺、计都、月孛、紫炁四个假想天体。

元曲《西厢记》中有台词“错综周天数,列布浑天仪。千古万穷秘,神仙不测机。”是不是也是描写浑天仪的?看上下文原来不是,这里是形容围棋,两人对弈正酣时,棋子在棋盘上“星罗棋布”,看似好像浑天仪上分布的星象,所以剧作家有这样的联想。

因为天文仪器是皇家礼器,所以历代宫廷诗赋中有专门歌咏描述天文仪器的传统,以铺陈描写、歌功颂德为主。这些诗赋不太为文学史家所注意,但却是天文史家的宝库,比如晋陆机的《漏刻赋》、东晋孙绰《漏刻铭》、元代姚燧的《简仪铭》《仰仪铭》、杨桓的《浑象铭》《玲珑仪铭》《高表铭》、于慎行的《简仪赞》、张一桂的《简仪赞》,以及明英宗的《观天器铭》、清梅文鼎的《拟璇玑玉衡赋》等等。像杨桓的《玲珑仪铭》,是目前研究玲珑仪结构的唯一史料,玲珑仪的复制、争议都围绕着这一篇诗作进行。因篇幅限制,这里不多引用,我们只来欣赏杨桓《浑象铭》中最生动的几句:

度数棋布,星次珠辉。道分黄赤,拟议玄规。两极低昂,中主璇玑。匮方象地,极枢以维。……日月交错,五行进退。造化无穷,不出户内。

写出了浑象的结构、运行和表现:圆球上有星座、黄道、赤道,两极倾斜,与浑天倾斜的方向一致,下半部是方形的箱子,包住了地平线下的半球,这样,人们不必出屋就可以观看各种天体的东升西落等运行了。

(责任编辑 张恩红)

猜你喜欢
天文仪器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杂志
山西中辐核仪器有限责任公司
天文篇
我国古代的天文仪器
天文与地理
天文望远镜的前世今生(下)
天文知识普及
天文奇观:金星凌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