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七
1951年底,新中国第一次全国足球联赛在天津举行,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我国第一支国家足球队。由于我国足球运动基础薄弱,国际比赛的成绩极不理想——遗憾的是,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今天的中国足球。
30年前,“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就已经被提出,普罗大众都明白在青少年间的普及与发展,对足球运动多么重要。然而,中国足球却一直没能做好这件事。中国有亿万球迷,可真正的“足球娃娃”大约不到这个数字的万分之一甚至十万分之一。为什么没有娃娃踢球呢?在找寻原因之前,我想先解决另一个问题比较妥当:有多少娃娃在参与运动?
笔者是80后,在我的少年时代,对于中国绝大多数中小城市和农村的孩子来说,体育课就是一堂被师长认可的“疯玩”课,很多偏远学校的孩子甚至没有见过足球、篮球。即使到了十年前,不少农村的中小学,也缺乏像样的体育器材,更不要说正规的球场了。虽然这种硬件设施上的缺乏在近几年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没有专业的体育老师,同样无法带给娃娃们一次真正的足球课、篮球课。与此同时,体育课最大的敌人还有各种学堂、补习班,以及后来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
30年后的今天,当年的娃娃成为了这个国家和社会的主流人群,而“足球要从娃娃抓起”又一次成为热点话题,曾经错过的再不可辜负。如果“走向世界”这个目标的实现还要再等10年、20年,那目前至少要让每一个娃娃都有在运动场上自由奔跑的机会。借着这个机会,我们也才能够期待更多,期待体育课堂的规范化、专业化;期待在每周135分钟的体育时间里有更多个性化的选择;期待更多体育场馆、体育设施的公众化、开放化;期待体育竞赛制度和选材体系的完善;期待体育意识和体育精神的普及……那时的我们,才真正迈开了从金牌大国走向体育强国的脚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