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建春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曾说:“教育就是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数学教育亦是如此。真正有效的数学教育是师生思想的撞击,是师生心灵的对话。数学课堂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那么,如何让概念教学溢满生命的感动呢?
在以往的概念教学中,学生对知识虽然能背得滚瓜烂熟,但并没有真正理解。今天的课堂上,概念教学已经告别了“给予”和“告知”,教师的关注点更趋向于“概念的解构”,是对学生思维的尊重。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应努力构建“师生学习共同体”,通过“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多层次对话,引导学生发现概念背后的神奇,感受被尊重的幸福。
生本对话
这是学生与教材文本的对话,是学生产生最本源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过程。课前,教师应先让学生熟悉课本,将自己读懂的和有困惑的内容做出标注,让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在自我思考中被激活,为课堂上的讲解、辩驳、补充、质疑等思维的碰撞奠定基础。
例如,在教学四年级下册“方向”一课时,教师可先让学生阅读新知部分,并思考:今天学习的方向问题和之前学习的知识相比,有哪些相同和不同之处。学生通过自读文本,很快地发现:新知比原来多了四个方向,方向的辨认方法没有变,解决问题的关键点也没有发生变化,在解决问题之前都要先确定参照物,然后建立方向轴,借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位置关系确定方向。这样,学生就能在阅读中自主寻找最近发展区,提升已有经验,并与新知接轨,迅速建立起新旧知识的链条,将原本复杂的方向概念变得简单明晰,并在与文本对话的过程中,在思考与解析的过程中,轻松实现思维的螺旋式上升。
如果课堂不能唤起学生的独立思考,不能引发学生的共鸣,那么即使教师讲解再多,对于学生来说,知识还是遥远的知识。学生只有亲自实践和思考,知识才会真正地属于他们。因此,教师要为学生创造机会,让学生静下心来读书学习,潜下心来思考提升。
师生对话
在学生学习概念时,教师必须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时间来同化信息。实验表明,解决概念学习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给予学生反馈后到接受下一项学习任务前的时间,也就是说,当学生提出了假设,并已知道该假设是对还是错时,要留有一定的时间给他们思考。
比如在教学“周长”一课时,教师首先出示常见的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梯形、正方形),然后问学生:“你能用笔描出下面图形的周长吗?”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很快会描出各图形的周长。然后教师将图形拿掉,继续问学生:“你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每个图形的周长吗?”同样留给学生一定时间思考,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师生共同探讨周长的概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断完善对“周长”概念的认识,师生不断对话,产生新知,共同实现知识的建构。
生生对话
著名数学家陈省身曾说:“不要用我们的方式让他们去接近知识,而是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接近知识。”这是对学生人格的尊重,是对学生生命的关注。因而教师要给学生提供生生对话的平台,让学生在合作探究、实践操作和对话交流中激活思维,产生思维的碰撞和交融,进而共享知识和经验。
如教学“分数的再认识”一课时,在师生共同认识假分数的环节,笔者设计了两个问题:把一个圆平均分成3份,要表示4份,那1份从哪来?这个分数为什么是假的?而在认识带分数环节,又设计了“是带分数吗?说明理由”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之间较大的争议。学生在激烈的争论中获得了准确的“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概念。在学生争论的同时,笔者悄悄地退了出来,把更多的时间和空间给了学生,因为笔者的任何语言都有可能让学生停止思考,教师的退出便是对学生的尊重,是对“师生平等对话”的另类诠释。
有句名言说得好:“真理在明辩中产生。”学生争论的过程,其实也是知识逐渐明晰的过程,通过生生对话,形成认知互补,就会越辩越明。这时候,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欣赏学生智慧火花的迸发,鼓励其大胆地发表个人见解。教师要做一个大度的听众,把课堂彻底地交给学生,使得学生的思维更加敏捷和开阔,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学习。
华东师范大学郑金洲教授在《重构课堂》一文中,对课堂教学做了新的诠释:第一,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第二,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第三,课堂不只是知识传授的场所,更应该是探究知识的场所。第四,课堂不是教师教学行为模式化运作的场所,而是教师智慧充分展现的场所。因此,教师必须要不断更新观念,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教师的教育教学。只要教师时刻铭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就会发现,在课堂上,教师除了讲授之外,还有更多的好方法可以让学生们学得更轻松更快乐。
总之,笔者一直在努力将概念教学活动变成平等的课堂“全对话”的过程。让每一节概念课都能充满生命的律动,洋溢生命的本色,让每个学生都喜欢上概念课。如果每一个学生都能因笔者的课堂而找到生命存在的美好,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作者单位: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铜冶镇南铜冶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