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素霞 毛娜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服务业快速增长的带动下,以知识技术密集型为本质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迅速发展,成为世界经济中增长幅度最快的行业,带动了全球服务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已经成为发达国家的支柱产业。克鲁伯和沃克对加拿大及部分OECD国家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这些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占本国名义GDP的一半以上,并得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服务业的最大组成部分,也是增长最快的组成部分”的结论。研究分析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有利于提升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水平,更快融入工业4.0时代。
一、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
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已经成为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国家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总的来看,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典型模式有三种。
(一)纽约生产性服务业模式
经济全球化是当代世界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家间的竞争日益体现为国际城市之间的竞争。纽约作为国际城市的典型代表,它的金融、咨询、法律等现代产业的国际地位较高,已经成为世界最为重要的金融、资讯和物流中心之一,在世界城市体系中最富有竞争优势。纽约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初始阶段,经济结构的升级成为其规模增长的动力。“二战”结束后,纽约的制造业持续衰退,生产性服务业逐渐占据重要地位。从就业结构就可以证明这一点,纽约市从1993年以来,除了制造业外,所有的产业部门就业人数都有所增加,而又以服务业增加的就业人数最多,到2001年纽约市90%的就业人员从事服务业,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的就业占就业总数的12.9%,商务服务业所占的比例为10.4%。这个时期纽约市的就业除了表现出从制造业向服务业的转移外,还表现出向中心商务区集中的特征,从产业空间布局来看,纽约的服务业分为以华尔街为中心的金融贸易集群和以第五大道为中心的商业区两大部分。前者是大银行、金融、保险、贸易公司的云集之地;而后者云集了世界一流的名店、娱乐厅、酒吧等商业服务业。
(二)东京生产性服务业模式
东京是国际大都市中的后起之秀,是全球重要的金融中心和物流航运中心之一,其中心商业区主要由千代田区、中央区和港区等组成,中心城市依托发达的都市型工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发挥着政治、行政的国际、国内中枢职能,金融、信息中枢职能以及科教文化的中枢职能。东京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模式具有三大特点。
一是中心区膨胀化发展和以外围地区多点为支撑。东京城市中心区发展起初采取了膨胀化发展和外围地区多点截留双元的战略,为其生产性服务业的集群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中央商务区的分层次并进策略也形成了适应快速城市化的发展需求的“多中心、分层次”空间发展模式。东京在城市规划上明显地体现“多核多圈层”结构,包括市中心区、8个周边副中心区(含新宿、临海)、9个外围特色新城组成的完整体系。这些区域的主导产业分别是金融、批发、信息相关产业和专业服务产业,他们共同成为东京大都市区城市功能转型和集群的重要特征,也令东京的生产性服务业集群呈现多样化、多层次、网络化的结构特征。
二是政府行为推进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化。日本政府的决策旨在将东京定位于全球金融和商务中心,并将东京及其附近地区改造成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产品基地,将东京湾地区的产业结构由原来的出口导向转变成商贸中心。为推动东京商务功能的发展,日本政府大力支持东京服务业的基础设施建设,从政策上强调核心区商业功能聚集的重要性,提倡功能混合,并采取具体的措施来扶持东京地区商务功能的发展。具体措施包括对于人口集中、交通拥挤的问题采取了区域方法控制政策,扶持高附加值金融服务业的发展等等。此外,日本政府的政策信息源作用和拥有的审批权,也促进了各种政府办公功能提升和大公司总部在东京集中。
三是“技术立国”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上世纪80年代日元升值和生产成本增加的原因,东京中心城区制造业被迫外迁到国外或横滨一带,其工业地位有所下降,城市面临着空心化的威胁。为此,当时的日本政府提出了“技术立国”的战略思路,其实质是要发挥东京的人才和科研优势。该战略重点发展了知识密集型产业,从而使得该地区的工业逐步转向服务业,也诞生了风险投资、现代物流、信息加工等以高科技产业为市场取向的新兴服务业。东京地区工业的这一转变改变了传统的工业产业结构和内涵,出现与工业有关的研发和技术创新。此后,随着日本经济从“贸易立国”逐步向“技术立国”国策的转变,东京的工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的调整,生产性服务业以新产品的试制开发、研究为重点,高精尖新工业等知识密集型的企业开始快速成长,这一阶段的概念可以概括为将“批量生产型工厂”改造成为“新产品研究开发型工厂”。
(三)香港生产性服务业模式
香港是亚太地区最重要的国际金融、贸易、信息服务枢纽之一,该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起步于高度发达的制造业,属于都市型的服务经济体系,是目前世界上生产性服务业最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之一。总的服务业在香港经济的产业结构中处于绝对重要的地位,其国内GDP占当地GDP的90%以上。自由经济制度和政府所实施的“积极不干预”政策是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基本制度环境。
香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两个特点:一是“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引进来”与“走出去”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两个轮子”,在不同发展阶段各有所侧重。在香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起步阶段,主要是“引进来”,通过设立办事处或开办分支机构,把世界各地生产性服务企业吸引到香港,拓展香港服务业的市场空间,丰富香港的经济网络。香港制造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逐步走向繁荣,香港成为世界上资本较为密集的地区,就通过低税率的优惠政策,发展转口贸易,鼓励企业“走出去”,进而带动本地运输、仓储、金融、商业、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二是得益于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支持。香港有1000多个行业协会,这些协会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大的作用。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监管,实现对生产性服务产品生产、交易的规范化、标准化管理。香港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还得到了政府的大力扶持,政府部门致力于优化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环境和人才的培养,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对投资环境的依赖程度较高,更多地依赖人才和市场空间,而人才的发挥程度和市场空间的大小,与外部环境提供的条件密切相关。而香港特区政府在优化服务业发展环境上一直不遗余力。
二、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趋势
当前,全球的产业发展开始进入工业4.0时代,生产性服务业作为服务业最具活力的经济部门之一,对促进工业尤其是制造业发展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发展态势也决定了新一轮世界产业的分工与合作。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趋势逐步增强
随着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和对生产提供服务的增加,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边界变得模糊起来,出现了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生长、组成一个服务业与制造业一体化的生产体系的趋势。这种融合有两种基本互动方式,一种是企业中两种业务的“纵向整合”,产品越来越融生产和服务于一体。借助信息技术,新的研究开发与设计、原材料和零部件采购、客户定制、集成制造系统、产品开发、市场营销、质量管理、测试和认证、金融等方面的服务活动已经成为制造业企业利润的重要来源。有些原来的制造业企业甚至因为主业已经转变为服务而被重新归类为服务业企业。另一种是制造企业“外购”服务产品,即制造业企业为了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将原本内置于企业的服务外包给专业的服务业企业。
(二)生产性服务业产业链逐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生产性服务业在全球尤其是发达国家得到充分发展。生产性服务业贯穿于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等社会再生产环节之中,作为货物生产或其他服务的投入,发挥着中间功能,提高了生产过程不同阶段产出价值和运行效率。目前,在部分发达国家服务业的产值已占到国内GDP的55%左右,个别国家甚至达到了75%以上,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增长远远超出服务业的平均增长水平,发展速度引人注目。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占GDP比重与发达国家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虽然这种情况与统计口径不同有一定关系,但差距较大仍是客观事实。换个角度看,这说明了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在经济格局中的还有较大潜力有待开发。
(三) 服务外包成为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途径
随着全球产业重心向服务业转移,服务业也进入了全球化的过程。服务外包是服务业全球化驱使下服务产业继续细化分工的结果。目前,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组件已从最基础的技术层面的外包业务转向高层次的服务流程外包业务。从外包涉及的行业看,软件、金融等行业的外包发展尤为突出。其中金融外包的范围涵盖了银行、保险、证券、投资等,主要发包市场在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发展中国家是主要服务外包业务承接地,其中,亚洲是承接外包业务最多的地区。未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实行核心竞争力战略,越来越多地将后勤办公、顾客服务、商务业务等许多非核心业务活动外包到国外,全球生产性服务业的离岸外包发展前景极为广阔。
(四)生产性服务业空间分布呈现多层次集群化
生产性服务业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化趋势,一般以大城市为中心多层次集聚。如在纽约、伦敦及东京等城市,以金融、保险、房地产及商务服务业为主体的生产性服务业在这些城市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生产服务业是信息密集型经济,聚集效应对生产服务远比对制造业重要。例如,纽约鳞次栉比的银行、贸易公司、交易所、律师事务所、会计公司、广告公司、设计中心、房地产公司、交通通讯服务公司彼此间业务活动紧密联系,共同壮大了这一行业。纽约金融业由1974年8.4%上升到2004年的10.7%,保险业、房地产业及商务服务业也增长迅速。城市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整个国家总就业人口比例较高,如伦敦在16%左右,东京在10%—14%之间。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经验启示
(一)加大制造业服务环节的投入比重
制造业企业在生产流程中的研发、融资、保险、运输与仓储、通讯等环节不可避免的与生产性服务业联系在一起,并且随着新经济的崛起,这种联系正在变得日益紧密。从国际经济竞争的现实来看,制造环节给企业带来的利润急剧减少,而服务环节给企业带来的利润却逐渐上升。在制造业发展初期,生产性服务业基本包含在制造业企业中,是制造业企业的某个部门或某个生产环节。随着制造业的发展,为了保持竞争优势,必须主动实行“主辅分离”,将注意力集中于自身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环节以提高企业竞争力并且降低运营成本。因此,企业非常有必要在制造环节中融入大量生产性服务环节,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促进制造业部门通过扩大公司内的服务部门向服务领域扩展,让越来越多的制造业企业呈现出“服务化”的特点,加快打造服务型制造业,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的基础上,树立用服务来打造差异化和竞争优势的思想,增强创新能力,不断延伸或者拓展自己的产品生产价值链,由仅仅提供实物产品向提供产品集成解决方案转变。
(二)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发展
随着第三产业占经济总体比重的增大,经济活动由制造为中心逐渐转向以服务为中心,越加模糊了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界限。由此,制造业要进一步推进企业内置服务市场化、社会化,给生产性服务业提供商机,生产性服务业也要努力从制造业价值链条中寻找可开发的服务环节,以达到集中化和大型化的目标。我国要注重借鉴国外经验,开发和研究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融合互动的新模式,结合自身特色,来强化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拉动作用和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的推动作用。
(三)为先进制造业的集群化发展服务
加快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发展,在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形成生产性服务业产业群,发挥集群的整体效应,与先进制造业形成良好的产业互动。优先发展科技服务业,以技术研发机构为载体,鼓励生产性服务企业建设各类研究开发机构和增加科技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形成研究开发与先进制造业生产协调发展的产业新格局,促进先进制造业升级。鼓励规模大、信誉高、服务质量好的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的兼并重组,促进生产性服务业的集中化、大型化、组织化,为先进制造业提供专业化、高质量的服务。
(四)搭建完善的产业发展信息平台
一方面,通过构建和完善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信息互动平台,促进两者信息互动,提升互动发展水平。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促进信息畅通,在制度保障上要建立规范的行业信息和宏观经济信息披露制度,注重通过法律、法规来引导、规范经济发展,从根本上解决纵向信息传导渠道不畅、横向信息传导失真等问题,为信息有效传递、对称性传导奠定制度基础。另一方面,建立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技术研发交流平台,积极促进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之间建立技术联盟,扩大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的技术交流和技术研发合作,从而合理有效地制定自身的技术创新战略和研发措施,减少技术研发的不确定性。积极引导新业态加快发展,拓宽产业发展新空间。引导公益服务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对消费性服务业的渗透融合,扶持设计服务发展。■
(白素霞,北京市海淀区委党校。毛娜,中国人民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