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志卿
摘 要:杭州市“村”的功能突出,而“城”的功能缺失,发展中心镇才是较切合杭州实际的发展道路,主城区与中心镇的基础设施应相对接。
关键词:市政基础设施;发展中心镇;实现城乡统筹
一、杭州郊县中心镇现状
(1)镇村不分,品质不高。杭州郊县中心镇的经济实力一般都较强,大都是由早期自然村落发展而成,“村”的功能突出,而“城”的功能缺失。镇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顺势而为,滚动发展”,定位较低,作为中心镇的城镇配套设施严重匮乏。中心镇不仅“城市”要素缺乏,也正在失去原本的传统文化和美丽风貌。(2)规划无序,建设粗放。目前的中心镇建设状态总体上还是一种杂乱无章的自发状态,纵使经济较发达,不论外地人还是本地人,年轻人大多不愿意呆在镇上生活。主要原因是集镇生活品质的缺失,此现象更加重了大城市的拥挤、空心村的空虚两极分化现象。而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城市化率超过80%以后,城市人口发生了逆向流动,即人口由市区向郊区回流,称之为“逆城市化”或“郊外化”。(3)无视资源,贻误时机。据调研走访,目前在各基层乡镇,仍然抱着“不管白猫黑猫,只要抓到老鼠就是好猫”这一理念的人非常普遍——重经济,轻人文;重工业,轻生态;重眼前,轻长远。在国家层面已在构建新型城镇化战略部署,市级层面已在构建中心镇建设指导蓝图的大背景下,给人的感觉是,宏伟蓝图落地太难。很多中心镇盲目追求经济发展、经济数字,而近在身旁的山水资源却无视,也不知道挖掘,错失杭州近郊应有的“与城互动”的可持续发展良机。
二、杭州主城区现状
(1)规划建设品质较高。杭州作为国际风景旅游城市,主城区的规划建设品质定位高,公共基础设施已较完善,在国内外有一定的美誉度,吸附了市域、省域乃至国内大量的人口集聚,但随之而来的是拥堵、尾气、就医就学难等城市病的显现。(2)基础设施建设趋于饱和。杭州市区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大的项目陆续结束,逐步进入到修补、翻建等维护状态,无论建材产能、设备产能还是人才产能都将趋于饱和、富余、闲置状态,基础设施建设需要转变战场——由城到乡。(3)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出现冗余。随着主城区城市建设大型项目的陆续完工,建设步调逐步放缓,人才发挥能力的舞台有限,有吃不饱的现象,势必会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
三、中心镇应有的理性功能定位(从基础设施方面分析)
(1)生态功能。中心镇承担兵头将尾的重要角色,所谓兵头,就是站在广大农村的前排,所谓将尾,就是站在城市的后排,介于城市与乡村之间,有城市的集聚特征,更有乡村的生态特征。可以近距离、低成本实现对生活垃圾的回收及生态化、资源化利用。(2)经济功能。中心镇往往是一个有限区域的经济中心、政治中心、人口中心,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对周边乡村的经济辐射带动作用较强,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战场,也是就地城市化、提高生活品质等新型城镇化重要内涵的最佳、最经济途径和支点。(3)宜居功能。宜居宜游应是中心镇建设发展的核心功能定位,其强大的动力价值及区域综合发展协调能力,决定了其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城的经济功能与村的生态功能兼备正是其最大优势,精致化的中心镇生活可以使人不仅舒适的居住生活,还可最大自由度地掌控时间,节省时间,实现高生活品质化。
四、城与镇的辩证博弈
(1)在城与镇之间寻找破题。中心镇的经济功能吃不饱,生态功能吃不完(有富余),相反,大城市的经济功能吃不完(有富余),生态功能吃不饱。要做好“大城市还是小城市”这道选择题,就必须破解资源失衡分布的问题,从促进大中小城市平衡发展上找寻答案。(2)城与镇的命运休戚与共。大城市利用自身优势向周边地区和广大农村地区进行辐射,带动郊区、农村一起发展,,我们的城镇化不能搞成孤岛式的城镇,杭州周边的乡镇可为城市空间拓展、布局优化、功能重构提供保障支撑。
五、主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在中心镇延伸的必要性
(1)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城乡一体化不仅仅是城乡发展水平上的一体化,在某一地区基础设施领域也应实现一体化的建设品质,力求在统筹城乡发展方面走出杭州特色。树立全域规划理念,把城乡作为整体进行统筹谋划,推进各级各类规划城乡全覆盖,实现杭州元素、符号的县域、镇域广覆盖。(2)转变产能的需要。这包括建材的产能、建筑设备的产能、建设人才的产能,这些产能在杭州主城区都已出现过剩现象。在杭州推动主城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向周边中心镇延伸转移应该说时间已经成熟, 做好承接“规划建设品质的转移普及”已水到渠成。这也是为其他产业的转移奠定基础。(3)生态宜居的需要。优化城市框架,拓宽发展空间,完善开发功能,创建生态宜居环境,急需构建现代化城乡基础设施网络。杭州地区大中小城市皆具,各类资源便于整合。树立“环境投入是回报率最高的生产性投入”这一理念,无论城乡,打造低碳经济、低碳城市、低碳生活,建设“清洁、亲水、清净、绿色、无视觉污染”的生态型宜居环境,是适应新常态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