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韩晓红 _谷志伟
一座座现代化工厂星罗棋布,一条条水泥路横亘在大街小巷、田间地头,一排排日光大棚连绵成片、一望无际,一栋栋居民楼鳞次栉比,一行行垂柳飘洒成荫,一片片苍松吐翠、杏花飘香……如今,在人民的好书记吴金印带领下,新乡卫辉市唐庄镇俨然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列。
“桃花节快到了,我们保电工作要走在前面。”2月27日,卫辉市供电公司唐庄供电所所长李玉珍正和同事商量着桃花节保电的事情。唐庄被誉为“桃花盛开的地方”,自1995年开始,当地每年3月举办的桃花节吸引了众多游客踏青观花。
让游客玩得舒心,可靠供电不可或缺。今年,唐庄供电所已是第20次为桃花节保电。“20次保电,我一次没落。”李玉珍感慨道。
李玉珍1991年毕业后便来到了唐庄供电所工作,比带领当地群众发家致富的带头人吴金印只晚来了四年。“我刚来唐庄供电所时只有19岁,24年来,我不仅见证了唐庄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且为唐庄的发展奉献了青春。”李玉珍自豪地说。
20世纪80年代,唐庄全乡财政收入仅3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400元,山区的7个村不少农民住在窑洞内,靠救济维持生计,其他地方的农民大多才解决了温饱问题。1987年,吴金印任唐庄镇党委书记。在他的带领下,唐庄发展日新月异,由一个贫穷落后的无名小镇变成了现如今的“全国重点城镇”“国家小城镇综合开发示范镇”。
唐庄镇四合新村社区
李玉珍(前排右三)和同事们合影
新农村,新电力
当时,为了让乡亲们摆脱贫困的帽子,吴金印把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根本,提出了“西抓石头东抓菜,北抓林果南抓粮,乡镇企业挑大梁,沿着国道做文章”这一符合唐庄实际的发展思路。西部山区7个村,靠山吃山,在石头上做文章,投资建石材厂。
然而,发展经济离不开可靠电力支撑。“早些年到了夏天,家里的电扇都转不动,更不用说办工厂了。”唐庄镇四合新村村民李建国说。
“当时不仅是唐庄,全国农村电网普遍比较薄弱。为了服务全镇经济发展,我们供电所积极申请和筹集资金,加快了农村电网建设。这些年,建设电网一直是我们的一项主要工作。”李玉珍回忆说。
随着电网不断完善,在可靠电力的支撑下,当地兴起了办工厂的热潮。2011年,世界500强百威啤酒、全国500强六和饲料等一家家名号响亮的企业先后落户唐庄镇,在当地形成了由40多家企业组成的产业集聚区。而这一年,工作了20年的李玉珍也成为唐庄供电所首位女所长。
电网建立起来了,服务也得快速跟上。这一年,李玉珍还组建了女子营业厅,以“和谐电力,服务社会”为主题,除加强业务、礼仪、普通话培训外,针对当地国外投资办企人员较多的情况,创新服务举措,熟练掌握了英语和手语的服务流程。
经济发展,直接带动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一点李建国体会最深,他所在四合新村是由唐庄镇谷驼、张家庄、靳湾、虎掌沟4个山村合并而成。之前,这4个村的村民就住在深山土窑洞里,村子又脏又乱,一下雨路都走不成,线路私拉乱接现象严重。
2011年,由镇里统一规划,4个村子从原址整体搬迁。为了让村民用上舒心电,李玉珍通过积极协调,为该村架线3.2千米、立杆53基,建了两个台区,村民统一用上了IC卡智能电表,崭新的下户线取代了漫天的“蜘蛛网”。
如今,走进四合新村,你能看见笔直宽阔的环村公路、造型别致的路灯、花香四溢的街心公园、设施齐全的健身广场。“家里的电扇已经淘汰了,都用上了空调,最多的一户有4台空调。”李建国说。李建国家里,电冰箱、电视、电脑、空调等电器一应俱全。
在李玉珍的印象中,唐庄供电所在服务全镇经济发展中,也实现自身的跨越发展。李玉珍记得,1991年刚参加工作时她跟着师傅张东真负责抄表工作。那个时候,他们每天骑着单车、背着抄表卡,日行一二百里的山路去抄表。每逢雨季,山路泥泞,脚上、腿上、身上全溅上了泥浆,沾满了泥水的衣服紧紧地贴着身体,十分难受。
2005年,他们手里的抄表卡换成了抄表器,有这个工具以后,效率差不多提高一倍。这并不是终点,抄表卡换成抄表器虽然效率提高了,但人还是要到现场。2011年,唐庄供电所对17个村7600余户下户线及表箱改造,并全部安装IC卡预付费表计。10千伏表计全部采用远程抄表、部分台区实现集抄。这一次,56岁的张东真足不出户,轻点鼠标即能完成抄表。
“现在,我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电脑看线路,做到对每条线路的运行情况了如指掌。”李玉珍说。通过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她在担任供电所所长的头8个月里,为企业增加经济效益88万元。
“曾经简单的管理收费,如今已经成为对客户全方位的服务。”李玉珍说,回顾过去二十年,供电企业与唐庄经济发展和频共振,在唐庄小镇演绎经济奇迹背后,供电服务也格外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