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慧萍 容桂荣 马维红 廖数一
(广西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桂林市 541001)
随着我国护理管理工作的不断推进,以改善服务质量、提高护理专业水平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在全国得到开展,保证护理安全是优质护理服务的最基本要求[1,2]。药学服务(Pharmacyeutical Care,PC)的理念是20世纪90年代由Hepler等提出,是指医院药学专业人员用药学专业知识向公众提供直接的、负责任的、与药物治疗相关的药学技术服务,以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达到改善和提高公众生活质量的理想目标[3,4]。门急诊输液室患者全部是药品消费者,药品使用的安全性除了与药品质量、患者体质、护理操作有关外,也与患者对药品知识的了解、使用时的配合程度有一定关系[5]。我院门急诊输液室从2013年1月开始,根据患者服务需求的调查,开展了以PC为主题的护理服务,收到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①门急诊输液室基本资料:我院门急诊输液护士28人,全部为女性,年龄28~49岁;学历:本科14人,大专10人,中专4人;职称: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22人,护师5人。负责全院内、外、妇、儿、中、皮、五官、康复等20多个科室门急诊患者输液和肌肉注射等任务,日输液量400~600人次,其中儿童输液占57%左右。②收集资料:收集我院2012年药学服务前与2013年进行药学服务后门急诊输液室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药学服务前共计138份,药学服务后共计90份;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次数,药学服务前共计5次,药学服务后共计24次。
1.2 药护合作的药学服务模式
1.2.1 建立PC健康教育小组 每小组4人,选择1名责任心和学习能力较强的护士为组长,主要职责是定期收集患者药学服务需求,负责对患者和护士药学服务知识的提供和意见收集,包括PC专栏、PC宣传册、黑板报、板报等。质量标准:PC宣教的有效性,要求患者输液前、输液时和输液后需配合的注意事项,患者能知晓并尽量做到,要求护士对特殊药品的配置能提醒到位,并督促落实。工作小组的质量保证:①与医院药学服务部建立合作关系,保证提供信息的准确性;②科室为其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有一定的经济和精神激励机制;③科室一级护理质量管理定期按标准进行相关质量检查,反馈工作中存在的不足。
1.2.2 为患者和护士提供药学服务
1.2.2.1 以患者为主要对象的PC ①建立可以定期更换内容的PC专栏:在输液室最醒目的位置建立PC专栏,提供各类药品使用注意事项,包括各类疾病、各类药品使用说明;根据每月对患者的调查需求,提供患者需要的各类药学知识。②建立药学服务健康教育册:在各输液室建立多本药学服务册,内容与药学服务专栏相似,增加患者对输液服务需求的调查表,患者可以在输液期间翻阅健康教育手册。③黑板报:各输液室醒目位置增加板报,定期进行药学服务宣传,包括输液速度控制、药品不良反应表现及处理等理论和临床实践知识。④数字化药学服务[4]:应用医院数字化信息系统中存储的药学服务信息为患者提供药品价格、说明书等。
1.2.2.2 以护士为主要对象的PC 做好药物警示,定期收集药品说明书,及时发现药品新的不良反应,各类药品禁止使用和慎用人群在配药室最醒目的位置粘贴,提醒每一名护士配药时特别注意。
1.2.3 建立优质护理服务输液组 分成人组和儿童组,每组4名护士,各选组长1名,建立工作职责和工作标准,要求组长按工作标准对患者或家属输液时进行输液健康宣教,并督促落实,护士长定期检查,以询问患者对输液注意事项的知晓为标准进行护理质量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实施奖惩措施。
1.3 观察指标
1.3.1 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ADR)标准 根据杨毓瑛等[6]对ADR因果关系五要素的评估,开始用药时间与ADR出现时间有先后合理性;ADR是否为该疑药已知的ADR;是否与患者本身疾病发展,曾用药/合并用药或其他因素解释;撤药试验;激发试验。
1.3.2 护士书写ADR报告单的统一条件 ADR报告单按国家统一制作的格式书写,以自愿为原则,每书写一份,奖励人民币10元,并进行一定的精神鼓励;两年中,护士人员基本不变,对ADR报告的管理模式不变,护士书写报告单后,由药师判断并进行网络直报。
1.3.3 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指标 药品说明书中各类人员禁用的药品而医生没有禁用;用药剂量超过说明书最大用量;配制浓度过高;没有按说明书要求配伍;医院药事委员会提出改进用药方法而医生开单未执行等。护士发现以上情况,由指定护士与药师核对并记录,由药师或护士与开单医生协商,重新开单。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包处理,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药品不良反应情况 2013年进行药学服务后总ADR发生率与2012年药学服务前总ADR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5,P<0.005),其中低血糖与药学服务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91,P>0.05);呕吐,荨麻疹、严重ADR等与药学服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药学服务前、后ADR发生率比较[n(%)]
2.2 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情况 2013年药学服务后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与2012年药学服务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89,P<0.005)。见表2。
表2 药学服务前、后纠正医生不合理用药次数比较[n(%)]
门诊输液室是医院门急诊患者输液治疗的科室,对患者的管理全部由护士负责,药品不良反应是输液安全最重要的指标之一,其部分反映了医护人员对患者健康宣教后达到的效果。根据“知信行”理论[7],即:知识→信念→态度→行为的实施,知识是行为改变的基础,信念和态度是行为改变的动力。我院提供的药学服务专栏、药学服务册和药学服务宣教等措施,是由医院药师和输液室护士针对输液患者特点,将输液室有限的人力资源、业务流程与药学专业进行有效整合,建立起基于协作性关系基础上的一对一的服务,患者在输液时除了接受护士的口头宣教外,还通过对药学知识的学习,改变对药物治疗的态度,进而改变行为方式。我院自2013年1月开展药学服务以来,在输液期间患者随时翻阅药学服务手册进行学习,小儿家长在照顾小儿时随时可以浏览墙上的药学服务专栏,对输液知识、药品使用知识进一步了解,并对提供的宣传资料提出了许多合理化建议。定期请药师进行用药讲座,内容切合实际工作需要和医院不同阶段的医疗特点以及最新药物动态[8],让患者明确药物的疗效、使用方法、禁忌证及不良反应应对办法等基本用药知识[9]。开展药学服务后,患者能感受到护士是为患者主动服务,能做到不自行调节输液速度,输液前主动掌握大量药物治疗信息。从表1可见,提供药学服务后,总体ADR、呕吐、荨麻疹等发生率降低,说明优质的PC在输液室的开展对降低ADR发生率有一定的作用,为输液安全提供了有利条件。
提高护士核心竞争力是现代医院管理的重要部分,护士的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评估和干预能力、沟通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知识综合能力等[10],其中最重要的能力是评估和干预,在输液室则体现输液的专业化水平。门诊输液室的主要业务是输液,是门急诊患者药品使用的终末环节,由于输液室没有配备专门的医生,护士是药品治疗的把关者,而上市药品的不断更新,药品不良反应不断被发现,药品说明书也在不断更改;再者,临床医生由于各种原因,不规范用药现象也屡屡出现[11];药师与患者接触时间短,对患者病情和医生的用药意图也不能全部了解,诸多因素均对门诊输液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我院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药学服务,护士掌握了大量药学知识,并熟悉各类药品说明书,对输液安全的各个环节能进行一定程度的评估和干预,其中药物警示内容在护士配药最醒目的位置进行粘贴提示,可以及时发现医生所开注射单存在的不妥之处,对明显违反药品说明书的,通过跟药师确定后,及时提醒开单医生给予纠正,避免了药品的不良应用。由表2显示,药学服务前后,护士纠正医生不良用药次数明显增多,说明药学服务对提高护士的业务能力起了一定作用,为门急诊输液安全提供了有利环境。
临床实践证明,患者疾病的治疗,正确用药很重要,而患者配合用药更重要[12]。药学服务作为门急诊输液室优质护理服务的主题,体现了以患者输液安全为中心,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最终目标,为医院赢得了信任和良好声誉,值得进一步深入持续地开展。
[1]郭燕红.2010年护理管理工作简要回顾及2011年工作重点[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7-8.
[2]娄方丽.转变工作理念深化专业内涵-王力红副院长访谈录[J].中国护理管理,2011,11(1):28-30.
[3]韦 敏,陈 沁,余大敏,等.广州市城区居民社区药学服务需求的调查分析[J].中国药房,2013,24(12):1060-1063.
[4]容桂荣,文素芳,廖数一,等.门诊输液室开展数字化药学服务初探[J].护理学杂志,2010,25(19):50-51.
[5]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4:57.
[6]杨毓瑛,章正绪,曹克陞.临床不合理用药[M].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7.
[7]杨廷忠.健康行为理论与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7.
[8]张国龙,罗燕梅,董志强,等.药学服务新模式下药师职责核心-合理用药[J].药物与临床研究,2014,22(6):569-571.
[9]李 祯,曹新明,李 霞,等.药学服务中实施用药指导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药业,2014,23(23):71-72.
[10]Leung WC.Competency based medical training:review[J].British Medical Journal,2002,28(9):325-326.
[11]朱宇欢.探讨以合理用药为目标的药学服务风险和防范[J].中国实用医药,2009,4(29):229-230.
[12]王兰兰.新型药学服务模式对患者的用药安全及依从性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5,2(5):806-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