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敏
(上海体育学院,上海 200081)
1.前言
北京时间8月2日,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重剑个人决赛,对战双方为委内瑞拉选手瑞本-里马多 (以下简称里马多)与挪威选手巴托兹-派塞基 (以下简称派塞基)。最终委内瑞拉选手里马多以4:3、8:3、3:4总比分15:10战胜挪威选手派塞。本文从这场决赛入手,采用观摩法、数据统计法、和资料分析法,对里马多和派塞基的决赛得分点以及得分区域进行分析,希望能为我国重剑队奥运新周期的备战工作提供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委内瑞拉男子重剑选手里马多和挪威重剑选手派塞基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个人重剑决赛中的技战术运用情况为研究对象。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在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通过中国知网对1994年-2011年国内外各种公开发表的书籍,期刊杂志等相关文献资料进行检索和分析,为本文研究的设计与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
2.2.2录像观察法
对2012伦敦奥运会男重个人决赛比赛录像进行观察统计。2.2.3数据统计法
运用Excel对2012年伦敦奥运会男子重剑决赛技战术进行统计分析。
2.2.4专家访谈法
通过专家访谈,了解重剑比赛技战术,对本文的技战术分析进行指导。
3.结果分析
3.1里马多和派塞基在冠军争夺战中技战术运用情况
从2012伦敦男子个人重剑决赛技战术情况显示,优秀的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的进攻与防守反击技战术是击剑比赛常用的战术。
里马多运用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战术使用率分别为42.74﹪和33.33﹪,说明他的攻防能力稳定性强,主动进攻能力占优势;派塞基在对抗中使用主动进攻和防守反击战术使用率分别为35.14﹪和40.54﹪,防守反击使用率略占优势。从上表数据可看出,里马多属于进攻型选手,派塞基攻防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反攻是在对手攻击时,作出的攻击动作或防御性的攻击动作。里马多反攻使用次数略多于派塞基,成功率为17.09﹪,说明里马多意识判断较于派塞基要强。
3.2两名运动员在决赛中战术运用的特点
从伦敦2012奥运男子个人重剑决赛两名运动员运用主动进攻与防守反击效果统计,里马多运用主动攻击次数为50次,最高,但是成功率10﹪,比派塞基略第一点,但里马多的防守反击的成功率远高于派塞基,这说明派塞基是一名智慧型选手,他利用主动进攻向对手发起猛攻,现在气势上把对方压倒,然后再发起反击,并且反击的成功率很高。说明里马多在对抗中主动进攻意识较强,然后积极寻找战机攻击对手,由此表可看出重剑技术的“准”与“变”。行动时意图不“变”,极易被对手识破。在被对手识破自己真实意图后不能随机应“变,攻击绝不可能“准”。
3.3两名选手在决赛中进攻技术运用情况统计
3.3.1里马多进攻攻技术运用情况
里马多在对抗中应用进攻技术出剑次数稍高,达到115次,基本的进攻技术普遍被采用。在常用的进攻技术中,直刺的使用频率高,达到27.36﹪,冲刺、角度刺和击打刺使用频率分别为12.17﹪、13.91﹪、13.04﹪,刺手使用率最低3.48﹪,刺脚、交叉刺都普遍偏低,尤其是刺手最低。分析发现该选手具有较强的进攻能力,利用转移刺和角度刺成功率最高,这与里马多的移动有关,里马多的弹跳特别快,弹性特别出色,脚底下犹如安装弹簧,并且是左撇子,这给对手造成很大干扰,因而他的转移刺和角度刺成功率特别高,一个是18.75﹪,一个是27.27﹪。
3.3.2 派塞基的进攻技术运用情况
表1 派塞基进攻技术运用情况统计
总剑数是106次,略低于里马多,其直刺的使用率达到27.36﹪,冲刺的使用率达到15.09﹪,角度刺和击打刺使用率和成功率也比较高,派塞基也是一名技术比较全面的选手,基本的进攻技术都被采用,但其最擅长的直刺技术却被里马多给压制住了,没能得到充分发挥,虽然成功率很高,但其总数还是略低于里马多,这也是他惜败的原因之一。
4.结论
4.1从本文数据可知,里马多所使用的技术全面是获得比赛胜利的主要因素之一;4.2在针对出剑数量和成功率上里马多占据略微优势;4.3里马多的主动进攻意识高于派塞基,说明其随机应变能力和心理状态较为出色;
4.4里马多的反攻能力较强与派塞基,说明其观察力和把握时机的能力较为出众。
[1]刘云发.《击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
[2]林厚儒,翟贵安,李秀水.《击剑入门》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12.
[3]北京体育学院击剑班集体创作《击剑战术二百套》,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