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华 王朋娇
摘要: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的课堂教学、课外学习的内容和目标体系,以及网络教与学的各种活动的总体规划及其进程。网络课程中教学信息的表达较传统教学更活泼、更有效,更容易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然而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同时,缺乏有效的教师控制。这样一来,往往会产生学习者控制、迷失与认知负荷过载等问题。本文根据网络课程的特点,并与“数码摄影”精品课程相结合,提出笔者对学习路径概念的理解;提出相应的指导策略,引导学生有序地进行学习活动,以期达到解决学习者迷失与认知负荷过载等问题,最终实现教学最优化效果。
关键词:学习路径;网络课程;控制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B 论文编号:1674-2117(2015)08-0092-04
● 前言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教育(E-Learning)在社会各个领域大放异彩,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教育界、企业界,甚至政府机关都在密切关注这一新型的教育方式。技术的不断进步使得教育资源的优势越来越重要,这将决定网络教育是否能取得成功,而网络课程又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以至于教学活动都将依托网络课程来实现,教学活动围绕课程展开,因此开发适用于网络教育的高质量的课程成为网络教育一个重要的目标。
在网络教育中,网络课程有不可取代的优势,但是也存在潜在的不足之处。鉴于已有的分析结论以及网络教育的现状调查,笔者将网络课程中存在的问题归结为三点:①教师缺乏对学习者的监控;②学习者易迷失方向;③学习者的认知负荷过载。
● 学习路径的分析与描述
网络教育在改变人们学习方式的同时,并没有真正将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学习过程的一部分来考虑。所以,需要通过运用教学资源定义结构化课程和特定的学习路径以引导学习者。
1.学习路径的含义
在本研究中,我们将“学习路径”概括总结为:在网络学习环境下,学习者为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所形成的知识结构顺序。
2.学习路径的应用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不论是教师或课程专家为学生指定学习路径,还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状况以符合自己的需要构成的个性化路径,都需要有一个学习状态空间,其内部有很多知识节点,节点之间的相互联系构成节点网。形成这个节点网的信息呈现出一定的结构,当学习者在其中学习时,他的思维是具有某种逻辑性的,也就是基于一定的知识模式。只有这样,才使得学习路径的记录与控制成为可能。
● “数码摄影”网络课程学习路径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记录学生的学习路径及学习表现的研究结果,可以提供教师作为评估学习成效及诊断学习困难的依据,这些都是非常有用且比较真实的评价资料。如果教学系统具备整合性的分析机制,就可以为教师提供多重维度来观察学生在课程进行过程中的学习历程信息,并提供整体性的学习信息,以方便教师作为辅助教学策略时的依据,因此,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路径的研究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借助信息技术的优势,将学习者在网络上进行学习活动时的各种学习历程信息记录下来,并进一步分析出学习者的学习路径,来帮助教师了解学习者的行为模式,改善教学质量,进而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教学与学习环境。通过分析学习路径让学习者比较自己与他人的学习情况,并检讨学习表现的差异,帮助学习者克服所面临的困难。设计学习路径控制系统的主要目的是记录学生在进入网站进行学习之后的一些参数,通过统计所记录的这些数据,以分析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顺序;针对统计结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如图1)。
1.系统的结构及流程分析
从系统功能模块中我们可以看出,学习者首先需要进行登录注册,当学生登录到系统,通过身份验证后,系统的信息搜集模块开始搜集学生的请求,跟踪记录学生的行为(主要搜集学生的注册信息、学生在页面停留的时间、学生与学习页面交互的信息、所访问的页面等);然后送到网站原有的数据库中进行处理;用户的原始数据库包括用户的注册信息、个性特点、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同时系统开始统计学生的学习过程及状态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再将统计结果送至用户数据库中;用户数据库中的信息经过数据处理软件的分析之后,再将结果返回到用户界面。这样,学生就可以看到自己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状态及路径信息。学生同时也会了解其他同伴的学习状态及学习路径信息,通过互评与自我评价,及时修改学习策略及路径。
2.系统的设计过程(如图2)
学习者首次进入课程进行学习,首先要进行注册,只有注册的用户才可以参与讨论、在线交流等活动。用户注册成功后,会弹出提示窗口,提示用户注册成功,可以继续学习。此时系统自动将用户的注册信息记录下来,这部分信息包括学习者的姓名、性别、邮箱等信息。需要注意的是,用户的邮箱名必须真实有效,以便于能及时收到课程修改的通知。注册信息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也可以修改。
学习路径控制系统在将学习者登录网站学习的次数、在页面停留的时间、在网站停留的时间以及访问过的页面等信息记录下来之后,经过统计分析,将学习者的信息返回到页面。学习者点击“互动学习”模块,在左侧填写自己的用户名,单击“提交”按钮,将“姓名”信息送入系统后台进行分析,在页面右侧会返回学习路径查询的结果。学习者根据这些信息,可以及时看到自己在网站中所走过的径迹,然后根据课程的学习目标,发现在哪些页面的停留时间不合理,或者浏览顺序不符合课程要求等。这样学习者一方面可以继续按照原先的顺序学习;另一方面也可以调整在各个页面学习的顺序或时间,经过重新调整之后继续学习。
用户注册成功,在进入课程学习之后,系统根据每次学生的访问,自动添加用户的状态信息,包括注册日期、在线时间、登录学习的次数、累计上线学习的时间(自进入课程到退出的时间差)、浏览页面的次数、浏览页面的顺序以及用户发表文章的数量与参与讨论的次数。
3.系统使用的形成性评价
网络课程的开发离不开评价工作的指导,其意义首先体现在对网络教学的促进作用上(学习资源质量和网络课程质量),无论是形成性评价还是总结性评价,它都是提高网络课程开发效率和保证其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正确的评价工作的指导,可以大大降低开发的代价,评价工作中提出的改进意见能够有效地保证软件的质量,对各种网络课程的优缺点的总结也为今后的开发指明了方向。以“电子档案袋”为评价工具的具体评价过程如图3所示。
在具体评价中,学生和教师、学习同伴一起参与“电子档案袋”中学习目标和各种学习评价量规的制定,并深入参与到搜集、整理学习成果、作品等证据及记录学习过程的行动中,同时进行自我反思。然后,学生与教师、同伴等一同作为评价主体,依据已定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评价量规对学习作品、学习过程信息、学生反思等进行学习评定,得出对学习者的综合评价。综合评价在某种程度上为后继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计划的制定以及以后的学习活动起到了指导作用。
● 系统解决的问题
1.为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化学习路径的机制
通过建立互动学习后台,即时跟踪记录学习者所浏览的页面顺序以及相应的浏览时间,同时统计学生登录网站学习的次数、在论坛发表文章的数量等信息。这样教师就可以在课程结束之后,向学生展示这些信息,使学生能及时了解相关信息,以便于他们调整浏览时间与顺序等。
2.缓解网络课程中缺乏监控与个性化指导的问题
本系统建立的评价机制,通过专家评价、教师评价、同伴评价等方式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即时的评价,学生可以通过评价信息得到教师个性化的学习诊断与指导。
3.降低学生迷航与认知负荷过重
根据迷航概念开发的论坛以及在线学习模块,可以引导学生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使学生在遇到学习障碍时,能够获得有效的指导,减少浏览多余信息和页面的可能,这样可以避免学生在页面跳转的时候迷航的发生,从而也降低了学生的认知负荷。
总之,系统的开发是一个艰难而复杂的过程,本研究所设计与实现的功能模块只是一个开始,具体的原型系统还需要在后续的研究中逐步去验证、修改、扩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Nicosia,Carrying on the e-learning process with a workflow management engine,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Proceedings of the 2004 ACM symposium on Applied computing,2004.
[2]Bra,P.D,& Brusilovsky,P.(EDs).(1999).Adaptive Hypermedia: From System to Framework.ACM Computing Survey,31(4).Retrieved October15,2002. HTTP://www.cs.brown.edu/memex/ACM _HypertextTestbed/paper/25.html
[3]Vincenza Carchiolo, D. Correnti, Alessandro Longheu, Michele Malgeri,Giuseppe Mangioni. Reliable Personalized Learning Paths: The Contribution of Trust to E-Learning. M.D. Lytras et al.(Eds.): WSKS 2008, CCIS 19, pp. 221–228, 2008.
[4]王艳芳.支持个性化学习的e-teaming系统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08(3):102-107.
[5]陈品德.基于Web的适应性学习支持系统研究[D].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12):42-58.
[6]王正聪,丁新.网络环境中性选择自我调节学习能力培养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2008(3).
[7]孔伟宁.网络教育中学习路径的控制与实现[D].南京:东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6):7-18,24-30.
[8]廖千惠.学习路径控制机制对学生学习影响之研究[D].云林:台湾云林科技大学资讯管理系硕士学位论文,2003(6).
[9]谢章冠.网路学习之学习路径控制机制[D].台湾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学位论文,2002(7).
[10]谢章冠,陈年兴.网络教学系统之学习路径控制分析与研究[J].高雄:台湾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系与研究所,2004.
[11]陈其晖,凌培亮,萧蕴诗.基于Petri网的知识空间建模方法与学习路径控制[J].计算机工程与应用.2007,43(12).
[12]廖圣杰.从学习历程档案建构决策树以支持网络教学[D].高雄:台湾中山大学资讯管理研究所硕士论文,20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