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珞佳等
摘 要: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代表诗人,其七律成就极高。黄庭坚七律大量使用典故,技巧纯熟,讲求“无一字无来历”和“以学问为诗”。本文将从黄庭坚七律文本入手,统计其典故出处,系统地研究黄庭坚的用典规律。同时力图探究黄庭坚的创作理论“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内涵。
关键词:黄庭坚;七律;典故
黄庭坚的近体诗,尤其是七律成就极高。大量使用典故是黄庭坚七律创作的一大特色,其用典范围广,技巧纯熟。
“典故”一词最初是指典章、制度,也是汉代掌管礼乐制度等史实者的官名。后来,典故被融入诗文,成为诗文创作的常用手段。经过历代文人不断地创作实践后,其内涵出现了新变化。《古代汉语词典》中对“典故”的解释是:“①旧的典制,先例。②诗文中引用的故事或有出处的词句。”【1】314本文研究的典故采用的是②号解释。将这个定义拆开看,“典故”可以分为“诗文中引用的故事”和“诗文中有出处的词句”,即“事典”和“诗典”两个类别。
对于黄庭坚诗歌的用典现象,历代文人学者作了大量研究工作。目前较权威的黄诗注本,如上海古籍出版社黄宝华的《山谷诗集注》和中华书局刘尚荣的《黄庭坚诗集注》,都是以三家注为底本点校而成的。可能由于底本年代过于久远,许多在当时看来人尽皆知的典故并没有注出,使得后人在理解山谷七律典故时困难重重。这些注本存在的通病就是对典故的注解语焉不详,甚至完全不注。例如在注《寄黄几复》的颈联“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2】90时,这两个注本只注了“两句皆记忆往时游居之乐,今既十年矣。《晋书· 张翰传》曰:‘使我有身后名,不如即时一杯酒。”,而“十年灯”、“桃李春风”、“江湖夜雨”却没有提及。对今人而言,典故已成为研究山谷七律的最大障碍,有待于进一步的阐释梳理。
笔者在中华书局本《黄庭坚诗集注》的基础上,找出了七律中大量未被注解的典故并进行梳理,对山谷七律的用典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
一、七律用典情况统计
(一)事典
黄庭坚喜用典故借古讽今,因此事典中的史部典很多。笔者统计了其中出现次数多的著名古代典籍,情况如下:《史记》35次、《庄子》33次、《汉书》29次、《晋书》20次、《后汉书》16次、《南史》12次、《论语》12次、《左传》11次。
(二)诗典
黄庭坚素以善化前人诗文闻名,尤其钟爱老杜诗。山谷七律中出现了大量诗文典故,其中出现频率最高的作者统计如下:杜甫61次、韩愈21次、陶渊明14次、李白13次、苏轼13次、白居易12次、《诗经》11次、宋玉10次。
另外,为求新奇,山谷七律中常用生典僻典,仅佛道经文就有10处。
二、用典规律分析
(一)典故题材
1.喜用史部典
为以古喻今,黄庭坚好化史籍为典。例如《次韵马荆州》:“谁谓石渠刘校尉,来依绛帐马荆州。”【2】537典出《汉书·刘向传》:“会初立《谷梁春秋》,征更生受《谷梁》,讲论《五经》于石渠。”【3】396和《后汉书·马融传》:“常坐高堂,施绛纱帐,前授生徒,后列女乐。”【4】1972。一联连用两史典,加深了诗歌的文化意味。
2.好用杜甫诗句
作为江西诗派祖师,杜甫的文辞格律、思想内涵备受黄庭坚推崇,因此他常化用杜诗。如《嗣深尚书弟晬日》:“骨秀已知骐骥子,性仁端是凤凰雏。”【2】1418就化用杜甫《入奏行赠西山检察使窦侍御》:“窦侍御,骥之子,凤之雏。”【6】867和《别苏徯》:“岂知台阁旧,先拂凤凰雏。”【6】1548。
(二)“夺胎换骨,点铁成金”的内在要求:
1.求博
王若虚曾在《滹南诗话》中痛批黄庭坚“铺张学问以为富”【6】72,虽有些偏激,却反过来概括了黄庭坚用典的一大特色:求博。
例如《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二》:“江津道人心源清,不系虚舟尽日横。道机禅观转万物,文采风流被诸生。与世浮沉惟酒可,随人忧乐以诗鸣。江头一醉岂易得,事如浮云多变更。”【2】477此诗真可谓“无一字无来处”,8句用了13个典,分别是:《四十二章经》:“出家沙门断欲去爱,识自心源。”【7】67、《庄子·列御寇》:“泛若不系之舟,虚而敖游者也。”【8】550、寇准《春日登楼怀归》:“孤舟尽日横”【9】1085-675、柳宗元《赠江华长老》:“老僧道机熟”【10】1135、宗密《禅源诸诠集都序》:“至于念佛求生净土。亦须修十六观禅。”【11】14、《楞严经》:“若能转物,即同如来。”【12】81、杜甫《丹青引赠曹将军霸》:“文采风流今尚存”【6】1147、杜甫《晦日寻崔戢李封》:“浊醪有妙理,庶用慰沈浮。”【6】296、《史记·游侠列传序》:“岂若卑论侪俗,与世浮沉而取荣名哉。”、蔡琰《胡笳十八拍》:“哀乐各随人心兮有变则通”【13】254、韩愈《送孟东野序》:“东野始以其诗鸣”【14】231、杜甫《曲江二首》:“每日江头尽醉归”【5】446和杜甫《可叹》:“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须改变如苍狗。”【5】1830黄庭坚认为要写好诗必先博览群书。在此基础之上才能海纳百川、融会贯通,形成自己的诗歌风格。黄庭坚在《答洪驹父书》中首次提到“点铁成金”:“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之能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15】475“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若没能积累足够的铁,何谈“点铁成金”。因此,高密度的典故全源于黄庭坚深厚的文化涵养和知识储备。但广博不是堆积,而是在熔铸之上翻新出奇,以达到“成金”的质的飞跃。
2.熔铸
若用典仅追求数量,极易陷入“堆垛死尸”的怪圈。而黄庭坚善于熔铸陶冶,使典故间联系紧密,毫无堆积之感。
(1)一句融汇多个典故,形成新形象新意境;如《和中玉使君晚秋开天宁节道场》:“钓溪筑野收多士”【2】538典出《尚书·中候》:“文王由溪之水,吕尚钓其涯,王下拜,曰:‘乃今见光景于斯!尚曰:‘望钓得玉璜。”【16】411和《尚书·说命》:“说筑傅岩之野。”【17】415同一句将招纳人才的典故尽收其内,足见其陶冶熔铸功力。
(2)同一联的典源有关联,多是上下句出处或典故作者相同。例如《题樊侯庙二首(其一)》:“拔剑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2】1653前句典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项羽在戏下,欲攻沛公。……赐之卮酒彘肩。哙既饮酒,拔剑切肉食,尽之。”【18】5900后句典出《史记·樊郦滕灌列传》:“更赐爵列侯,与诸侯剖符,世世勿绝,食舞阳,号为舞阳侯,除前所食。”5908同一联共用一个典源,使句意联系更密切,表意也更连贯。
(3)一个诗典综合一个作家的多篇诗文。例如《五老亭》“白发苍髯五老人”【2】1432,“苍髯”化用了多句苏轼诗,分别是:《佛日山荣长老方丈五绝》:“山中只有苍髯叟,数里萧萧管送迎。”【19】476、《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芙蓉仙人旧游》:“手植数松今偃盖,苍髯白甲低琼户。”【19】1178、《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19】2017和《三月二十日开园三首》:“郁郁苍髯真道友,丝丝红萼是乡人。”【19】2022
3.求新
“夺胎换骨”始见于《冷斋夜话》:“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20】32黄庭坚认为“换骨法”指不改原意而通过创新语言来表达新意。“夺胎法”则是在深入了解原意的基础上进行新形容,不一定要保留原意。可见“换骨法”即是熟典翻新,“夺胎法”则是翻案法。
(1)熟典翻新。好奇心是人类与生俱来的,新事物总能激起好奇心。熟典翻新正是利用了这种心理,将原典中的字词语义陌生化,使读者眼前一亮。
吕本中指出:“极风雅之变,尽比兴之体,包括众作,本以新意者,唯豫章一人。此二者,当永以为法。”【21】305黄庭坚的翻新技巧可谓一绝。例如《湖口人李正臣……次前韵》“能回赵璧人安在?已入南柯梦不通。”【2】596用了大众耳熟能详的典故“完璧归赵”、“南柯一梦”,本极易流俗,但黄庭坚却借用俗典阐发出新意,表达出斯人已去的伤感,离典故本义甚远,但效果却更胜一筹,充分展现了黄庭坚“以俗为雅,以旧为新”的创作主张。
(2)翻案法:反用典故。黄庭坚在用典时常反其意而用之,即“翻案法”。其本质是否定、质疑古人的思想、情感,生发出新的思想观点。
例如《池口风雨留三日》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2】1016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而织网。”【22】1224他却反用表达不求仕进、自甘淡泊的心境。《闰月访同年李夷伯子真于河上子真以诗谢次韵》:“浊泾清渭要同流”【2】815出自《晋书·王濛传》:“夫军国殊用,文武异容,岂可令泾渭混流,亏清穆之风。”【23】2419,此处黄庭坚反用以劝诫李子真随俗从众。
崇古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思想,更是古代文人的信仰。敢于翻案的勇气正是黄庭坚开拓创新精神的体现,也是黄庭坚用典模式的核心。
4.求奇
陈师道《后山诗话》:“诗欲其好,则不能好矣。王介甫以工,苏子瞻以新,黄鲁直以奇。”【24】1478-282黄诗之所以能脱颖而出,在于他一向以奇致胜。
(1)典故材料奇特。为避免熟滑,黄庭坚常在杂书里寻找僻典,以求新奇。《楞严经》的化用就不止一次。《再次韵兼简履中南玉三首(其二)》:“道机禅观转万物”【2】477典出《楞严经》卷二:“若能转物,即同如来。”【12】81还有《与黔倅张茂宗》:“吏隐堂中已息机”【2】1471典出《楞严经》卷六:“息机归寂然,诸幻成无性。”【12】297
小说《述异记》的出现也不少。例如《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其一)》中的“气似灵犀可辟尘”【2】472和《和仲谋夜中有感》:“愁思起如独绪茧”【2】1654分别化用《述异记》:“却尘犀,海兽也,其角辟尘。”【25】8和“至蚕时,有一女自来助养蚕,以香草食之,得茧一百二十枚,茧大如瓮,每一茧缫六七日丝方尽。”【25】10《赠李辅圣》的“旧管新收几妆镜”【2】551中“旧管新收”本是吏文用语,黄庭坚在这里取用,可谓将“以俗为雅”发挥到了极致。
但这一特点多为人诟病。钱基博曾云:“而其好用事,以语僻难晓,则与西昆不同体而同弊。”【26】565在艺术上力避滑熟是值得鼓励的,但是用典太多太僻,导致其七律显得艰涩难懂,在现代人的眼中却不值得赞赏。钱钟书也曾批道:“黄庭坚有着著著实实的意思,也喜欢说教发议论;不管意思如何平凡、议论怎样迂腐,只要读者了解他的那些古典成语,就会确切知道他的心思,所以他的诗给人的印象是生硬晦涩,语言不够透明,……读者知道他诗里确有意思,可是给他的语言像帘子般的障隔住了,弄得咫尺千里,闻声不见面。”【27】98文人的坚持变成矫情,这也算得上黄庭坚的悲剧了。
(2)用典构思奇特。黄庭坚的写作思维极具跳跃性,总能想常人之不敢想。典故构思的奇特性在独特的比喻比拟中得以彰显。
例如《观王主簿家酴醾》:“露湿何郎试汤饼,日烘荀令灶炉香。”【2】1200前句典出《世说新语·容止篇》:“何平叔美资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淡,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28】714后一句典出习凿齿《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处三日香,君何恶我爱好也。”【29】389人们多以美女喻花,这里黄庭坚跳脱出陈词滥典的桎梏,以男子喻花,构思奇特,令人眼前一亮。
再如《弈棋二首呈任公渐(其二)》“湘东一目诚甘死,天下中分尚可持。”【2】761化用《南史·王伟传》:“项羽重瞳,尚有乌江之败;湘东一目,宁为赤县所归?”【30】1712和《史记·高祖本纪》:“项羽与汉王约,中分天下,割洪沟。”【18】868用楚汉争霸的战场厮杀比喻棋盘上的对决,既巧妙新奇又合情合理。
三、结论
黄庭坚依靠“奇崛生新”的用典特色,以其“点铁成金”、“脱胎换骨”的创作理论,使其七律名留青史。其艺术成就之高、艺术价值之大是无可否认的。
形式与内涵是中国诗歌创作中亘古不变的一对矛盾,所有诗人都在试图找到二者的平衡点,但常会矫枉过正。虽然黄庭坚在七律创作中一直力图兼顾文辞华美和诗意深刻,但显然他的七律还是偏重形式美,思想情感屈居第二。诗境若反为典故所累,影响诗歌的艺术性,反而得不偿失。
总之黄庭坚高度浓缩典故的意义,更充分地发挥了典故的意象功能,对中国诗歌的用典传统做了巨大贡献。虽然常被批判“堆砌典故”,但瑕不掩瑜,其艺术价值仍值得后人研究学习。
参考文献:
[1]《古代汉语词典》编写组编.古代汉语词典.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2]黄庭坚撰.任渊,史容,史季温注.刘尚荣点校.黄庭坚诗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3.
[3]班固著.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2007.
[4]范晔撰.李贤等注.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5]杜甫著.仇兆鳌注.杜诗详注[M].北京:中华书局,1979.
[6]郭绍虞编.六一诗话,白石诗说,滹南诗话[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7]董国柱著.佛教十三经今译(八)[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8]庄子撰.方勇译注.庄子[M].北京:中华书局,2010.
[9]永熔,纪昀等编纂.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2.
[10]柳宗元著.柳宗元集[M].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宗密著.邱高兴校释.禅源诸诠集都序[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
[12]董国柱著.佛教十三经今译(五)[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8.
[13]朱熹撰.蒋立甫校点.楚辞集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14]韩愈撰.马其昶校注.韩昌黎文集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15]黄庭坚撰.刘琳,李勇先,王蓉贵点校.黄庭坚全集[M].四川:四川大学出版社,2001.
[16]安居香山,中村璋八辑.纬书集成[M].石家庄:河北人民出版社,1994.
[17]王世舜,王翠叶译注.尚书[M].北京:中华书局,2012.
[18]司马迁著.韩兆琦译注.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0.
[19]苏轼著.王文诰辑注.苏轼诗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0]傅漩琼编.古典文学研究资料汇编.黄庭坚和江西诗派卷[G].北京:中华书局,1978.
[21]陈鹊撰.曹旧续闻「M].北京:中华书局,2002.
[22]何宁撰.淮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98.
[23]房玄龄等撰.晋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4.
[24]永熔,纪昀等编纂.文渊阁四库全书[Z].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
[25]任昉撰.述异记[M].北京:中华书局,1960.
[26]钱基博著.中国文学史[M].北京:中华书局,1993.
[27]钱钟书.宋诗选注[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
[28]刘义庆著.刘孝标注.余嘉锡笺疏.世说新语[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9]习凿齿著.舒焚,张林川校注.襄阳耆旧记校注[M].武汉:荆楚书社,1986.
[30]李延寿撰.杨忠编.二十四史全译(南史)[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04.
基金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10108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