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荣,付建珠,赵亚玲,王亚丽,王维维,成志勇,王宝艳
高强度化疗是治疗甚至治愈急性白血病的重要方法之一,但在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中,经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血管损伤。在临床中经常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减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的一种操作方法,在肿瘤化疗中应用广泛[1]。其作为一种深静脉置管术,具有安全、方便的优点,有效避免了病人因长期输液或输注高浓度、高刺激性的化疗药物所引发的外周血管损伤或组织坏死,保证了治疗的顺利进行。但在PICC留置过程中,因护理不当极易出现一些严重并发症,如静脉炎、感染、血栓、出血等[2,3],严重时可导致留置管失败。因白血病类型不同[4]、所处化疗阶段不同,导致病人外周血常规参数变化较大,本研究旨在探讨白血病病人血常规变化与PICC并发症发生率及其类型的相关性,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4年5月在保定市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接受PICC置管术的急性白血病病人80例,其中男38例,女42例;年龄17岁~69岁,中位年龄41岁;急性髓系白血病病人52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28例。血常规参数白细胞计数>50×109/L和/或血小板计数<15×109/L时,不宜行PICC置管,PICC置管后出现病人不能耐受并发症或危及生命时终止PICC置管。根据PICC置管时间不同分为4组,初次化疗前30例为化疗前组,初次化疗过程中10例为化疗中组,化疗后骨髓抑制期12例为骨髓抑制期组,化疗后骨髓缓解期2 8例为缓解组。
1.2 方法
1.2.1 材料 PICC导管均为美国BD公司生产,型号为18G(4FR)×65cm导管,末端均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型输液接头,封管液统一采用100U/mL肝素钠稀释液封管,外敷3M透明敷贴。PICC置管人员6名,均获得PICC操作资质证书。
1.2.2 骨髓抑制期及完全缓解期 白血病化疗后病人白细胞计数<1.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计数<0.5×109/L,血小板计数<20×109/L,考虑病人进入骨髓抑制期。初治白血病病人化疗后骨髓造血恢复后,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5%,即为骨髓完全缓解。
1.2.3 PICC并发症判定标准 过敏反应:PICC置管周围皮肤瘙痒,出现皮疹和/或水疱。静脉炎:依照美国静脉输液学会对静脉炎分级诊断标准,穿刺点出现不同程度红、肿、热、痛和/或硬结、条索。感染:包括局部感染和/或全身感染,因PICC置管导致局部红、肿、疼痛或有脓性分泌物等,或插管24h以后出现发热,体温>38.0℃,除外其他部位感染,导管细菌培养阳性,或拔管后体温恢复正常。导管堵塞:输液速度减慢或停止,无回血或无法冲管。血栓:术肢肿胀、肌肉酸痛,血管超声证实有血栓形成。出血:PICC穿刺置管部出现渗血、淤斑。
1.2.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AS 8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多组均数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4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病人PICC置管后1个月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8.75%,其中出现2种及以上并发症21例。化疗前组并发症发生率为36.7%,化疗中组为40.0%,骨髓抑制期组为66.7%,缓解组为2 8.5%。不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过敏发生率17.50%、静脉炎发生率27.50%、感染发生率18.75%、导管堵塞发生率11.25%、血栓发生率18.75%、出血发生率16.25%。
2.2 4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比较(见表1)
表1 4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比较
2.3 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病人的血常规参数分析(见表2)
表2 PICC置管后发生并发症病人的血常规参数分析
2.4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病人的血常规参数分析(见表3)
表3 PICC置管后发生静脉炎病人的血常规参数分析
化疗是治疗白血病最主要的方法,反复的高强度化疗可能导致静脉及邻近组织坏死[1,4],PICC置管为白血病病人提供了安全的静脉通路[5]。PICC是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减少药物尤其是化疗药物对外周血管的刺激或渗漏导致的局部组织坏死。因此,特别适用于白血病化疗病人[6]。但其存在一些并发症,如静脉炎、局部或全身感染、出血、堵管等,其发生原因有病人因素、护理因素以及疾病本身因素[3]。急性白血病是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克隆性疾病。大量的白血病细胞在骨髓中增殖,不仅抑制正常造血功能,而且释放入血,侵犯多脏器,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发热等。因此,白血病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明显不同于其他实体肿瘤,表现为外周血常规参数变化较大,尤其以初诊或复发白血病病人白细胞差异明显[6,7]。
本研究结果显示,化疗前病人白细胞计数水平最高,而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明显低于其他3组;PICC置管后发生感染的病人白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CC置管后发生导管阻塞、血栓及出血的病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并发症与白血病治疗不同阶段血常规参数密切相关。白血病病人高白细胞可能出现白血病细胞过多,导致血流缓慢,形成瘤栓,进而阻塞血管。而相对较多的红细胞及血小板亦有形成血栓倾向;相反,由于血小板减少,出血风险要明显高于血栓。而化疗后骨髓抑制期白细胞明显减低,导致机体免疫功能低下,感染风险要明显升高。因此,上述PICC不同并发症发生率符合白血病化疗后病理生理改变[7,8]。本研究结果显示,PICC置管后发生过敏及静脉炎的病人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与各项均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原因可能是过敏与病人自身体质有关,而静脉炎分为感染性静脉炎和血栓性静脉炎,因感染诱发称为感染性静脉炎,因血栓诱发称为血栓性静脉炎[7],再对两者进行比较,感染性静脉炎组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及血小板计数均低于血栓性静脉炎组。
本研究对白血病病人PICC置管后不同并发症与外周血常规参数相关性进行分析,为白血病病人行PICC置管后并发症的护理、预防及PICC置管后的时机选择、减少PICC置管术后并发症提供了重要依据。
[1] 宋葵,戴雪松.PICC在肿瘤患者应用中的护理问题与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07,42(8):742-744.
[2] Skaff ER,Doucette S,McDiarmid S,etal.Vascular access devices in leukemia:A retrospective review amongst patients treated at the Ottawa Hospital with induction chemotherapy for acute leukemia[J].Leuk Lymphoma,2012,53(6):1090-1095.
[3] 张艺,王翊,姜秀文,等.1 101例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前评估与预防并发症的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12):1140-1141.
[4] 丹海永,田金满,刘瑞颖.PICC在白血病患者化疗中的应用和护理[J].河北医药,2014,36(1):139-140.
[5] Strahilevitz J,Lossos IS,Verstandig A,etal.Vascular access via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s(PICCs):Experience in 40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at a single institute[J].Leuk Lymphoma,2001,40(3/4):365-371.
[6] 贾旭红,胡晓华,齐爱华,等.儿童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置入PICC最佳时机的探讨[J].现代肿瘤医学,2013,21(11):2568-2570.
[7] 吕玉芳,王晓珍,江雅.白血病与淋巴瘤患者PICC置管术后静脉炎的发生情况比较[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28-30.
[8] Lim MY,Al-Kali A,Ashrani AA,etal.Comparison of complication rates of Hickman catheters versus 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eloid leukemia undergoing induction chemotherapy[J].Leuk Lymphoma,2013,54(6):1263-1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