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之不得”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

2015-05-15 01:03
语言科学 2015年2期
关键词:流俗词源主语

胡 勇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3

“求之不得”的词汇化及语义演变*

胡 勇

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 北京 100083

文章对“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考察表明,其在现代汉语的基本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求之不得”先后发展出“行域”“知域”“言域”三域的用法,其语义演变的机制为转喻引申,属于正常的语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知域”和“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

“求之不得” 词汇化 行域 知域 言域 流俗词源

1 引言

语义演变,特别是有规律的语义演变,通常是以转喻为基础的渐变。转喻的主要特点是相邻性(contiguity),一个词在由A义演变出B义的过程中,一般总是可以找出一个既有A义又有B义的中间阶段。例如,具体手部动作动词“把”经由“醉把茱萸仔细看”中这个动词/介词两可的中间阶段,最后演变出独立的介词用法。

另一种渐变性减弱、突变性增强的语义演变基于类推。例如“石头死了。”一句涉及“石头:发生某种变化∷人:死”这一类比关系,其中“发生某种变化”的意思,汉语中没有现成的词语来表达,就直接借用动词“死”来表达,从而把“石头:死”糅合成一句话。这种类推如果能够实现,其结果就是一个隐喻,因而也叫隐喻类推。如果这种隐喻用法推广开来,那么动词“死”就会演变出“发生在石头上的类似人死的某种变化”义。隐喻类推主要依据相似性(similarity)。例如英语词“fans”本已有对应的意译词“迷”,可是后来出于表达新奇的心理,又依据语音上的相似性,把汉语词“粉丝”看作它的音译词,从而使得“粉丝”也具有了“迷”的意思。可以看出,凭借语音、结构、语义上的相似性对语义演变的解读缺乏严谨性,可能符合历时语言演变的事实,也可能出错,造成以今律古的结果,通常也称为“流俗词源”(folk etymology)。流俗词源现象通常发生在词源历史悠久的古语词上,例如成语“一丝不挂”原是佛教用语,比喻不被世俗事务所牵累。这种指精神上无挂牵的本义在后世的使用中逐渐湮没了,后世开始直接从字面上来理解,想当然地按照“一丝不挂”所包含的词语的现代常用义并依据主谓结构关系加以理解,得出赤身裸体之意,相当于“寸缕不着”。这种变化无疑是突变,是不顾词源直接作字面理解的民俗看法。这样类推所得出的今义“身体上无挂牵”与本义“精神上无挂牵”之间没有源流关系,应该说作这两种意义讲的两个“一丝不挂”是同音词,而非一词多义。而正常的语义演变得到的结果是一词多义。

本文关注的成语“求之不得”出自《诗·周南·关雎》:“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其中的“求之不得”意为追求了而没有得到的意思。在现代汉语中,原本表示没有得到、不遂所愿的“求之不得”却经常用于相反的语境中,如《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简称《现汉》)对其释义为“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看下例:

(1)喝完咖啡,吴琼主动提出到我的小屋里聊一聊。这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更让我想不到的是,她竟主动提出要给我做模特。

“和吴琼聊天”是“我”急切企求的,并且在此语境中意外地得遂所愿。据此,陈颖(2000)认为,“求之不得”的意义“由‘想得而得不到’变为‘没有想到而得到了’。和人们口中常说的‘巴不得’意思一样,这是一种正话反说的习惯用法。……是流俗词源的一种现象。”

陈文认为“求之不得”的意义演变,是由于正话反说的语用法而造成的突变,不符合词义渐变的正常规律,因而将其归为流俗词源。其正话反说指的是明明表达了“得到了”的肯定意义,字面上却使用了“不得”这种否定形式。下文将着力说明:第一,“求之不得”的今义中不包含“得到了”这层意思;第二,“求之不得”从古义到今义的演变是通过转喻实现的,是正常的词义演变,不属于流俗词源。

2 从“行、知、言”三域看“求之不得”的语义演变

2.1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第一阶段

先看几个表达“求之不得”本义的例句:

(2)(介子推)遂去而之介山之上。文公使人求之不得,为之避寝三月,号呼期年。(《新序·节士》)

(3)义兴方叔保得伤寒,垂死,令璞占之,不吉,令求白牛厌之。求之不得,唯羊子玄有一白牛,不肯借。(《搜神记》)

(4)凡世人所以不信仙之可学,不许命之可延者,正以秦皇、汉武求之不得,以少君、栾太为之无验故也。(《抱朴子》)

(5)安定厅事前后闻诵书声,求之不得,七日乃止。(《十六国春秋别本》)以上例(2)-(5)的使用特点是:“求”的目标(即“之”所指代的对象)多为具体的人或物,如“介子推”、“白牛”、“诵书声”;“求”是已然的动作行为;“求”的结果是没有得到,并且相邻的上下文中也没有表达得到了所求之物的意思。“求之不得”的本义表达的是真实的、已然的动作行为,属于“行域”。

“行域”用法的“求之不得”中的“求”意思是“追求”,“得”意思是“获得,得到”,均为实义动词。“求之”和“不得”分别表达行为和行为的结果,可以看成是两个各自具备独立性的事件,因此,句读时可以在中间点开。例如:

(6)史记曰,周鼎亡入泗水中,秦始皇过彭城,斋戒,欲出周鼎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不得。(《后汉书》)

(7)东观记曰:“梦臝袒冠帻,逾城,髡徒推之。”又“宠堂上闻虾羀声在火垆下,凿地求之,不得”也。(《后汉书》)

(8)安生掘地求之,不得,连年讼焉。(《北史》)

由于“求”是一个抽象的动作行为,所以上面用例中都给出了“求”的具体方式,分别为“没水”、“凿地”和“掘地”。从中断开后,方式和行为在一个小句,行为的结果构成另一个小句。

在断句时,与“求之不得”同义的“求之无得”、“求之弗得”、“求之不获”也经常从中点断。例如:

(9)王使人问珠之所在,曰:“投之池中。”於是竭池而求之,无得,鱼死焉。(《吕氏春秋》)

(10)始皇还,过彭城,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南郡。(《史记》)

(11)文公寤而求之,不获,乃以火焚山。推遂抱树而死。(《齐民要术》)

此类“求之不得”中间还可插入连词“则”或“而”。例如:

(12)人有当阙而哭者,求之则不得,去之则闻其声,王知之乎?(《战国策》)

(13)今夫亡箴者,终日求之而不得;其得之也,非目益明也,眸而见之也。(《荀子》)

“求之不得”可以从中间点断,或者可以插入连词,一方面说明它的前后两个组成部分语义都比较实在,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它是一个短语,而非一个词,还处在词汇化的初始阶段。现代汉语中“求之不得”已经词汇化成词,形式上的凝固性势必也会对其意义的整体性提出要求,因而作为本义的行域用法极少,在北京大学CCL语料库现代汉语部分的全部322个用例中,行域用法只有2例,不足百分之一。这2例仍然都可从中点断。例见(14)、(15)。(14)一直想找本《浮生六记》,数年皆求之不得,不意今夜却于千百册旧书中,第一眼便望见了它。(15)第十句的典故是晋代石崇有爱妾名绿珠,善吹笛,孙秀求之不得,怀恨在心,寻衅欲杀石崇。

2.2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第二阶段

当“求之不得”的主语由第一阶段的施事变为此时的受事,即“之”所指代的对象,并且这个对象开始抽象化时,我们说,“求之不得”的语义演变进入到了第二阶段。例如:

(16)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庄子·天下篇》)

(17)则那聪明二字,求之不得,如何说“聪明不可用尽”?(《元代话本选集》)

(18)我儿耐心听我分说:“如何叫做真从良?大凡才子必须佳人,佳人必须才子,方成佳配。然而好事多磨,往往求之不得。幸然两下相逢,你贪我爱,割舍不下。一个愿讨,一个愿嫁。好像捉对的蚕蛾,死也不放。这个谓之真从良。”(《今古奇观》)

例(16)中“之”指代“像墨子一样的人”,与例(2)中指代的“介子推”相比,所求之人从具体的、有指有定的一个人变成了相对抽象的、有指无定的一类人;例(17)中“之”指代的“聪明”是形容词性,在例句中指抽象的智力水平;例(18)中的“才子与佳人相配”的“好事”也是抽象的事件。“求”是未然的动作行为。“求”的结果仍然是没有得到,并且相邻的上下文也没有表达得到了所求之物的意思。未然的动作行为不属于典型的“行域”,说话人在上面的例句中使用“求之不得”都是在表达自己的主观认识,同时向听话人讲说道理。如例(16)中说话人认为像墨子一样的人普天之下找也找不到了。例(17)中的“聪明难求”之意不仅是说话人自身的认识,还是大众的共识。例(18)中的状语“往往”表明这种认识是说话人根据以往的诸多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倾向性规律。因此,“求之不得”的此类用法属于知识和推理的领域,即“知域”,其所在小句P也可以转换成下面的格式而表义不变:我想[P]。黑体字“想”代表所有表示知域的概念(想、认为、觉得、推测、推断、猜测、评价等),在实际的言语中这个“想”经常没有实现的形式(参看肖治野和沈家煊2009)。“我”也经常不实现为小句主语,只代表言者主语。如例(17)中的相关小句就相当于“我认为[聪明二字,求之不得]”。在第一阶段言者主语在语义上不凸显,而在第二阶段其在语义上凸显。

知域的“求之不得”句法上做小句的谓语,这一点与行域用法相同,但其语义整体性增强,不宜从中点开。如例(16)不能变成“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状语“将”修饰的是“求之不得”,而非“求之”。

此类知域用法的“求之不得”在古代汉语中用例最少,到了现代汉语中更是湮没不见。现代汉语中,我们极少模仿例(16)用两个零句的形式说出例(19)a。倘若将例(19)a变成例(19)b这样的整句则更不合法。同样的意思要说成例(19)c。

(19)a.?姚明真是个天才运动员啊,就要求之不得了。

b.*像姚明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就要求之不得了。

c.像姚明这样的天才运动员就要求不得了。

(20)a.?这样的好机会就要求之不得了。

b.这样的好机会就要求不得了。

c.这样的好机会,求之不得。

例(19)b与例(19)c的差异提示我们,代词“之”的存在是造成例(19)b不合语法的重要原因。这两句的主语是一个有指无定的指人NP,它强烈地倾向于管控其后的实义动词“求”,不仅要在句法上做其主语,还要在语义上充当其施事。而“之”回指的恰恰也是这个NP。这样例(19)b很可能会形成一个“NP就要求NP不得了”的动作施及自身的反身理解,而说话人要表达的“求”的施事是“人们/我们”,即“人们/我们就要求NP不得了”,故例(19)b不合法。

可见,例(19)b不合法是因为本为“求”的受事的小句主语具有被理解成“求”的施事的可能性。促成这一结果的条件主要有两个:1)“之”在同一小句中回指小句主语,强化了小句主语对谓语的管控力,容易诱发形成一个反身结构,由小句主语做“求”的施事;2)小句主语自身生命度高,倾向于被理解为“求”的施事。例(19)b具备这两个条件,故不合法。例(20)b不具备这两个条件,故合法。我们发现,这两个条件对句子合法性的危害程度不同。单独具备条件1)就足以使句子更接近违法一端,如例(20)a。单独具备条件2)则只是使句子有了一点歧解的可能性,但总体上仍然合法,如例(19)c。

古汉语例句(16)-(18)与例(19)b、(20)a最大的不同是,“求之不得”都处于一个零句之中,小句之内没有主语,故皆违反条件一。小句之内没有主语,就增大了真正的施事“人们/我们”被理解为“求”的施事的可能性,从而保证了例(16)-(18)符合语法。

例(16)和例(18)中,“求之不得”所在小句之前的小句都是主谓齐全的整句,这使得前后两个小句之间的停顿变得必要。而例(17)中前一小句“则那聪明二字”是一个由NP构成的零句,且长度很短,后一小句“求之不得”是一个谓词性零句,也很短,二者融合为一个整句的条件非常充分,那么句读时为什么要在二者之间用逗号断开,成为两个零句,而非一个整句呢?我们认为是为了使前一个NP零句在形式上明确地满足做话题的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之”对其回指的力度。因为从认知上看,停顿的插入就代表着前后两个部分之间关联性减弱,从潜在的句法上的主谓关系减弱为语用上的话题与评述关系。这样就便于将真正的施事插入后一零句中做小主语,形成主谓谓语句的理解,即“则那聪明二字,人们求之不得”,从而使句子更加合法。

古汉语例句(16)-(18)依靠着停顿来维持其脆弱的合法性,所以在古汉语中用例很少。到了现代汉语,一方面,类似的停顿的使用频率降低了,如在例(17)中,简短的主语和谓语之间可用停顿断开,现代汉语则很少像例(20)c一样断开;另一方面,即使真的造出了例(20)c一样的句子,由于在现代“求之不得”演变出了下文将要谈到的“言域”用法,例(20)c也会被理解为“这样的好机会,我非常愿意接受”,不会被理解成知域的“这样的好机会是想找都找不到的”。这就是“求之不得”的推理类知域用法在现代汉语中极少甚至不见的原因。

从“行域”到“知域”的渐变可以例(18)为例,其“好事往往求之不得”之意既可以看成是对以往事件的归纳总结,从而属于行域,也可以看成是对未来事件的预先推测,从而属于知域。我们还发现一个孤例,也可看作是“求之不得”从行域向知域过渡的用例:

(21)一日,有个姓刘的,是个应袭赁子,到京理荫求官,数年不得。这一年已自钻求要紧关节,叮嘱停当,吏部试判已毕,道是必成。闻西市李老之名,特来请问。李老卜了一封,笑道:“今年求之

不得,来年不求自得。”刘生不信,只见吏部出榜,为判上落了字眼,果然无名。(《初刻拍案惊奇》)此例中“李老”说出“求之不得”时,“求之”为已然行为,“不得”为未然结果,并为后来的事实所证实。动作行为和其结果有时在时间上距离很近,如动补式“摔倒”中的动作“摔”和结果“倒”之间几乎没有时间间隔;有的可以相距较远,如此例中“考试”和“出榜”之间隔了数日,急于得知结果的考生便求助于占卜。算命先生据说能够预见未来,常人眼中的未然在他们眼中可以是已然。“李老”在说“今年求之不得”时,在他心目中相当于是在报道一个已然的事实,属行域用法,中间可插入停顿,说成“今年求之,不得”;而这话在常人听来,是“李老”料事在先的先知先觉,常人则无从知晓,故属于知域。

行域的“求之不得”都可在中间插入停顿,说明它还没有词汇化。知域的“求之不得”则已经词汇化,不可插入停顿。例(21)中的“求之不得”特殊在它虽然处于向知域过渡的阶段,但是还没有凝固成词。而同样处于过渡阶段的例(18)中的“求之不得”则已成词,副词“往往”修饰的只能是“求之不得”这个整体,不能只修饰“求之”。

2.3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第三阶段

先看一些古汉语例句:

(22)想着,便又道:“①既然你肯同甘共苦,②这是我求之不得的。”(《九尾龟》)

(23)卜士仁道:“岂有此理!①你老弟台肯栽培,②那是求之不得的,③那里有甚委屈的话!”(《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24)①现在听得巴巴罕反要自己册立二人为妃,②正是求之不得的事情,③忙忙满口答应道:“她二人原是皇姨之贵,……”(《元代宫廷艳史》)

(25)①项王听说范增要去,②真是求之不得,③立即应允。(《秦朝野史》)

(26)①县令见她肯供,②真是求之不得,③更不问是真是假,便将周青定案,拟了死刑,报到郡署。(《西汉野史》)

(27)郭嵩焘忙答道:“老先生尽管请便。后辈此来,本是前来投效的,稍候不妨。”曾国藩拿起公事,向空摇摆着的带笑答道:“投效二字,未免言重。①筠仙若肯来此帮忙,②真正求之不得的事情。”(《大清三杰》)

以上各例中的下划线和数字编码为我们所加,各句中编码相同的小句表达了大体相同的意思。例(22) -(27)中,小句①都表达了甲方愿意和/或将要(为乙方)做某事,小句②表明该事符合乙方意愿,小句③大体上表明乙方接受甲方做此事。需要指出的是,这三个小句出自一人之口,而非出自交谈双方。对于三个小句齐备的句子,如例(23)-(26),“求之不得”所在的小句②均可省略。如例(25)省略小句②后为“项王听说范增要去,立即应允”,只剩下了较为客观的对请求的转述和应允,缺少了对请求的主观情感的表述,而这正是小句②的表述内容。小句③是对小句①的正面回应,在缺少小句③的句子中,如例(22)、(27),回应小句①的功能自然落到了小句②上,这是语法化的语境吸收(absorption of context)机制在起作用。由于小句②对小句①中提到的事态表现出强烈的渴求,它所能够传递的相关主体的态度顺理成章应为接受和赞同。

例(22)-(26)中,小句②为“是”字判断句,例(27)可看作省略了“是”。吕叔湘先生(1979:81)对“是”字句有过精辟的论述:“是字的基本作用是表示肯定:联系,判断,强调,都无非是肯定,不过轻点儿重点儿罢了。在名词谓语句里,因为用是字为常,不用是例外,它的肯定作用就不显著,好象只有联系的作用;在非名词谓语句里,因为一般不用是字,是字的肯定作用就比较突出。”例(24)属于吕先生说的名词性谓语的“是”字句,更多的则是非名词性谓语的“是”字句,如例(22)、(23)、(25)、(26)。“是”在后一类小句中的肯定作用更为突出。“是”的肯定作用本质上属于人的认识,是知域。而“是”肯定的对象正是句中“求之不得”所负载的强烈的情感。因此,“是”之前经常用情态副词“真”、“正”或“真正”做状语。《现汉》“求之不得”词条所举唯一例句“这真是求之不得的好事啊!”就属此类,与例(24)基本相同。《现汉》对“求之不得”的解释是“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与“求之不得”行域用法的意义“找了而没有找到”相比,已然的“找了”变成了未然的“想找”,已然的、直陈否定“没有找到”变成了未然的、非直陈否定“找不到”(沈家煊2010)。

在第二阶段中,语境中没有表明任何先决条件,说话人使用“求之不得”主要是为了说理。在第三阶段,语境表明已经具备获得所求之物的条件,此时再说“求之不得”,不是为了陈述以前追求过而没有得到的事实,很可能以前根本就没有追求过,在“未求之而得”的情况下之所以还要说“求之不得”,主要是为了传递乙方对能够获得所求物的主观态度和情感,因而也是“知域”。其中,例(22)、(23)的“求之不得”用于应答句中,虽然整个句子主要是表态,但在表态的同时也作出了“接受”的言语行为,所以,可以看作是从“知域”向“言域”过渡的中间阶段。

2.4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第四阶段

在“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第三阶段,小句①、②出自一人之口,到了第四阶段,它们则往往是作为交谈双方的一问一答使用。在这种典型的言谈语境中,“求之不得”可以直接作为应答句。这样的小句已经基本没有了陈说命题的功能,听话人在理解时可以不经过对它字面意义的推导,而直接将其等同于“(我)非常愿意接受”。例如:

(28)员外道:“老翁愿也不愿?”刘翁道:“老汉求之不得,但恨小女守节甚坚,誓不再嫁,所以不敢轻诺。”(《今古奇观》)

(29)庄主甚喜,说:“罢了,练得真好,你真可算得英雄。你我结为异姓弟兄,不知你意下如何?”张广太说:“甚好,求之不得。”(《康熙侠义传》)

(30)童林也是喜爱李源的为人:“老人家,您真看得起我童林,愿与您结为义兄弟。”“哎呀,那哥哥我可求之不得呀。”(《雍正剑侠图》)

(31)她望着张立嵩说:“张公子,你说实话,你希不希望灵武叫你一声大姐夫呢?”“求之不得!”张立嵩老实不客气的回答。(琼瑶《月朦胧鸟朦胧》)

(32)“是不是又要来我们家住啊?”“怎么,不欢迎?”“求之不得。你就睡我另一边吧!”(莫怀戚《透支时代》)

例(29)中的“甚好,求之不得”是“好极了,我非常愿意接受”的意思,与英语中表示“接受/许诺”的应答句“Yes,I do/will”的功能相似。在有的语境下,这种“接受”的含义还可以具体解释为“欢迎”,如例(32)。《汉英词典》(1978)就把“求之不得”翻译为“most welcome”(最想得到的,最受欢迎的),但是英语的这个短语主要是作定语用,不能作为应答句使用。且看该词典给出的例句:“这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This is a most welcome opportunity.”这正和“求之不得”第三阶段的用法相同。“求之不得”被用来在对话中行使“接受”的言语行为,因而属于“言域”。这是一种习语性最强的用法,是随着“求之不得”使用频率的增加,人们对其反复进行推理,最后熟练到无需推理直接得出意义,从而实现新的约定俗成。“非常愿意接受”这种语义当前还只是“求之不得”的语用含义,尚未语法化为“求之不得”的一个独立义项,因而在《现汉》中“求之不得”还是一个单义词。

2.5 小结

综上所述,我们将“求之不得”在四个阶段语义演变的特点列表如下:

表1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四个阶段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

从表1可以看出,四个阶段唯一保持不变的语义特征是“求”的结果是没有得到。陈颖(2000)认为在例(1)这样的用例中,“求之不得”由“想得而得不到”变为“没有想到而得到了”。我们认为这是一种很大的误解。例(1)中“这当然是我求之不得的”应解释为“这当然是我想求而求不到的”,不能理解为“这当然是我没想到能得到却真的得到了的”。“得到了”的这层意思主要不是靠“求之不得”所在小句表达的,而是靠上文小句表达的。这种“得到了”的含义是一种篇章语用意义,在表1中体现为一条语用特征,这层语用含义还没有凝固成“求之不得”的词汇意义。

现代汉语中使用的“求之不得”主要是第三和第四阶段的用法,其共同点是语境中都表明有望得到所求之物。《现汉》释义中括号内的“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标注的是“求之不得”的使用环境,并非其词汇意义。我们推测,正因为现代汉语中“求之不得”所在的语境绝大多数情况下表达了“得到了”这种意思,陈文才会把这种语用含义误解成“求之不得”的词汇意义。

3 “求之不得”的行、知、言三域再探

3.1 “求之不得”语义演变阶段与行、知、言三域的对应关系

“行域”指行为和行状的概念域。语词的典型行域用法表达现实的、已然的行为和行状,客观性强,如“求之不得”第一阶段的用法。

“知域”指知识和认识的概念域。可以细分为两个分支:一是逻辑推理的领域,二是主观认识的领域。二者本质上都是人的主观认识,区别在于前者基于理性,后者基于感性。前者是根据自身的直接经验和/或他人的间接经验,运用归纳、演绎、回溯等推理方法推导出来的认识;后者是主体内心生发出来的情感。前者的推导过程是从前提推出结论,前提的客观性强,结论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根据同样的前提,不同的人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后者不凸显前提,只强调结论,即人的主观情感,这种情感的来源只归结于人的内心,而不是客观的前提条件,因而主观性强。

“求之不得”第二阶段用法属于逻辑推理的领域,例(16)-(18)都使用了归纳推理。如例(18)中的情态副词“往往”能够表明,“好事求之不得”这一结论是根据以往的诸多经验归纳总结出来的。“求之不得”第三阶段用法属于主观认识的领域,其功能主要是“传情”。从例(22)-(27)可以看出,句中没有逻辑推理的痕迹,使用“求之不得”主要是为了表现对“之”所指代的事态的渴望。逻辑推理的结论具有主观性,但结论和前提紧密相连,而前提往往是客观的,因此逻辑推理的领域适合充当语义演变由客观向主观过渡的中间阶段。作为“知域”的第二分支的主观认识的领域专指主观性更高的一类认识。在例(22)-(27)中,小句①和小句②之间不是前提和结论的关系,小句②所传递的强烈的情感直接来源于相关主体(主要指句子主语或言者主语),而不是从某个客观的前提中生发出来的,因而主观性更强。

“言域”指言语行为的领域。“求之不得”第四阶段用法行使的主要是“接受”的言语行为。赵元任(2005/1968:50-51)富有创见地提出了主语作为问,谓语作为答,融合为一句的三阶段:1)两人对话;2)自问自答;3)把问和答合成一个整句,中间没有停顿。例如:

1)饭啊?还没得呐。饭呐?都吃完了。

2)饭啊,还没得呐。饭呐,都吃完了。

3)饭还没得呐。饭都吃完了。

“求之不得”从第三阶段演变到第四阶段,其语用环境经历了从2)自问自答到1)两人对话的变化。例如:

2)A:既然你肯同甘共苦,这是我求之不得的。(参照例(22)-(27))

1)A:你肯同甘共苦否?

B:求之不得。(参照例(28)-(32))

无论是自问自答,还是两人一问一答,“求之不得”始终处于答语之中。特别是到了第四阶段,“求之不得”独自作为一句答语,其表示的“乐于接受”的意思十分明显。

综上,“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四个阶段和行、知、言三域有着整齐的对应关系,是一种正常的语义演变: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行域>知域(逻辑推理>主观认识)>言域。

3.2 “求之不得”行、知、言三域用法的亲疏关系

前文不仅阐明了“求之不得”在行、知、言三域的典型用法,还着力说明了相邻两个域之间渐变过渡的过程,从行域向知域过渡的如例(21)、(18),从知域向言域过渡的如例(22)、(23)。例(21)是一个孤例,特异性强,例(18)一类用例数量也极少;例(22)、(23)一类的用例还可以找到一些。两种过渡用例的数量多寡对比似乎暗示,“求之不得”三域用法之间的疏密关系可能不是等距的,而是存在如下亲疏之别:

概念类:[行域]>[[知域]>[言域]]

概念类:[现实域]>[非现实域]

形式类:[非词]>[词]

知域和言域同属非现实域(irrealis),“求之不得”都已词汇化;行域则属现实域(realis),“求之不得”没有词汇化。可见,若要将“行域>知域>言域”这个渐变的连续统切成两份,这一刀通常要切在“行域”和“知域”之间,这一点得到了“现实域/非现实域”这个二分的概念类和“非词/词”这个二分的形式类的佐证。

肖治野和沈家煊(2009)指出,“可以借助一些形式标志来区分不同域的‘了’。‘了行’句可以直接加上表示事态实现的副词‘已经’,而‘了知’句和‘了言’句不能直接加‘已经’”。这也印证了我们所说的“知域”和“言域”同属非现实域,对立于属于现实域的“行域”。

上文已经指出,《现汉》对“求之不得”的释义“想找都找不到(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是对其知域用法的解释,其言域用法是附着在知域义上,而非行域义“找了而没有找到”上的,这也能说明“知域”与“言域”亲近,而与“行域”疏远。且看:

“求之不得”的知域用法:[传情],如例(25)。

从知域向言域过渡的用法:[传情][回应],如例(22)。

“求之不得”的言域用法:[传情][回应],如例(29)、(31)。

“求之不得”在《现汉》中是一个单义词,因为它作本义“找了而没有找到”解时要看成一个非词,作为一个词,它最明确的意义是知域义,它的言域义更多的还只是一种语用法,没有凝固成一个独立的义项。例(28)中的“老汉求之不得”表示“接受”,可是紧接着的后续小句又取消了这个语用含义。“求之不得”的知域用法传递了对所求之物的强烈渴望之情;在向言域用法演变的过程中,其主要功能仍是传情,兼作回应;到了言域用法中,回应变成了主要的功能,跟一般的回应“我接受/愿意”相比,它是一种充满感情的回应,即“我非常愿意接受”。在“知域用法>过渡用法>言域用法”这个过程的三个阶段里,“求之不得”的知域用法“传情”始终在发挥作用,为言域用法提供了可资依附的根基。

《现汉》明确指出“求之不得”的语用环境是“多用于意外地得到时”,一个证据是例(22)-(26)的小句①中都可以插入副词“竟”或“竟然”,以凸显这种意外性。面对意外之喜,用“我接受/愿意”这种一般的回应作答语义上难以匹配,用“求之不得”这个充满感情的回应就文从义顺了。

4 “求之不得”与流俗词源

词源学传统上指对词的形式和意义的起源和历史的研究。流俗词源指根据形式或意义上的某种联系假设一个词有某一词源,但事实上这个词的派生过程不是如此。(参看克里斯特尔2000)索绪尔(1980:244)认为,“我们有时会歪曲形式和意义不大熟悉的词,而这种歪曲有时又得到惯用法的承认。……这些创造不管看来怎么离奇,其实并不完全出于偶然;那是把难以索解的词同某种熟悉的东西加以联系,借以作出近似的解释的尝试。人们把这种现象叫做流俗词源。乍一看来,它跟类比好像没有多大区别。……唯一的差别在于类比的构成是合理的,而流俗词源却多少有点近于乱弹琴,结果弄得牛头不对马嘴。”

流俗词源也叫民俗词源(folk etymology)、假词源(false etymology)、伪词源(pseudo-etymology)。“民俗”通常是跟“科学”相对而言的,“假”、“伪”与“常规”、“正统”相对。这些不同的名称都突出了流俗词源的非科学性和反常规性,也就是索绪尔所说的有“歪曲”的成分存在,不管是有意的还是无意的。

上文中我们已经分析了“求之不得”语义演变的各个阶段,从表1中也可以清晰地看出四个阶段演变的渐变性与连续性。对此我们再简要说明一下。

“求之不得”在其出处中的用法是追求淑女而没有得到,述说的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属于“行域”用法。人们追求的事物一定是人们急切企求的事物,当我们在没有做出实际追求的前提下述说某事物是我们“求之不得”之物时,我们就是在表达主观的认识,属于“知域”。当我们用这种主观认识直接作为应答句时,特别是当语境已经表明我们能够得到追求目标时,我们就不需要再推导“求之不得”的字面意义,而直接将其理解为“急切企求”或“非常愿意接受”的主观态度,即“接受”的言语行为,属于“言域”。

例如:

(33)a.那个人偷了一辆自行车。(行域)

b.这就是偷了那辆自行车的人。(知域/言域)

(34)a.君子追求淑女未果。(行域)

b.这就是追求淑女未果的那位君子。(知域/言域)

我们通常用事物的属性来描述事物,同样,发生在人物身上的一个事件也可看作是人物的某种临时属性,可用来描述和定位该人。例如,我们目睹某人偷了一辆自行车,当我们向警察陈述所见所闻时,会说例(33)a,即以该人为主语,陈述他做了何事。这是对现实行为的陈述,属于行域。当警察拿出一组照片让我们识别嫌疑人时,我们会指着其中的一张说例(33)b,即以该人为宾语的中心语,用发生的事件来描述该人。这是对我们已经获得的认识的陈述,属于知域,在某种条件下也可行使某种言语行为,便属于言域。同理,例(34)a是对“君子”所作所为的直接陈述,类同于“求之不得”的本义用法,属于行域。例(34)b是用发生的事件来描述该“君子”,类同于“求之不得”的引申义用法,属于知域或言域。

例(33)b可以看作是以例(33)a的主语“那个人”为中心语,关系小句化而来的。例(34)b也可以看作是以例(34)a的主语“君子”为中心语,关系小句化而来的。同样,我们也可以拿例(33)a和例(34)a的宾语“自行车”和“淑女”作中心语,关系化得到例(33)c和例(34)c:

(33)c.这就是被那个人偷了的那辆自行车。(知域/言域)

(34)c.这就是君子追求未果的那位淑女。(知域/言域)

例(33)c和例(34)c在话语中可以起到类同于例(33)b和例(34)b一样的作用。关系化的基础和转喻一样,是相关。

以上论证试图说明,发生在“求之不得”身上的语义演变,就如同由例(34)a向例(34)b或例(34)c的转变一样,是以语法转喻为机制的词义引申。这是一种正常的词义演变现象,不存在“歪曲”的成分,因而不属于流俗词源。

5 结语

“求之不得”四个阶段的语义演变,能够和“行域/知域/言域”三分的概念类、“现实域/非现实域”二分的概念类,以及“非词/词”二分的形式类形成整齐的对应,符合语法化的渐变性和单向性特征,是正常的语义演变。科学词源和流俗词源是两个相邻的典型范畴,其间是连续的、渐变的,不存在截然分明的边界。对于处在二者交叉地带的成员,当我们对其认识不够清晰时,很容易将其划入对方的领地。本文的论证支持将“求之不得”划归科学词源。根据“求之不得”词汇化、语法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句法、语义、语用特征,我们提出“行域”与“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知域”和“言域”一起,与“非现实域”构成一个无标记的配对。

Austin,John L.1962.How to Do Things with Words.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afe,Wallace.1995.The realis-irrealis distinction in Caddo,the Northern Iroquoian languages,and English.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ed.by Joan L.Bybee&Suzanne Fleischman,349-365.Amsterdam/Philadelphia: 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Chen,Ying(陈颖).2000.Cong bufen chengyu kan“liusu ciyuan”从部分成语看“流俗词源”[Analysis on folk etymology through someidioms].Chengdu Shizhuan Xuebao成都师专学报[Journal of Chengdu Teachers College]2000. 1:56-61.

Compiling Group for A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Department of English Studies,Beijing Foreign Studies University (北京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汉英词典》编写组).1978.Han Ying Cidian汉英词典[A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Crystal,David(克里斯特尔).2000.Xiandai Yuyanxue Cidian现代语言学词典[A Dictionary of Linguistics and Phonetics],translated by Jiaxuan Shen.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Department of Dictionary Editorial at Institute of Linguistics of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2005.Xiandai Hanyu Cidian(Diwu Ban)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Modern Chinese Dictionary(5thEdition)].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He,Zhaoxiong(何兆熊).1999.Xinbian Yuyongxue Gaiyao新编语用学概要[A New Introduction to Pragmatics]. Shanghai:Shanghai Waiyu Jiaoyu Chubanshe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Jiang,Wangqi(姜望琪).2003.Dangdai Yuyongxue当代语用学[Contemporary Pragmatics].Beijing:Beijing Daxue Chubanshe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Li,Ne(李讷),Sandra A.Thompson(安珊笛),&Bojiang Zhang(张伯江).1998.Cong huayu jiaodu lunzheng yuqici“de”从话语角度论证语气词“的”[A discourse analysis on the Mandarin particle“de”].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1998.2:93-102.

Lü,Shuxiang(吕叔湘).1979.Hanyu Yufa Fenxi Wenti汉语语法分析问题[Problems in Chinese Syntax].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Lü,Shuxiang(吕叔湘).1982.Zhongguo Wenfa Yaolüe中国文法要略[An Outline of Chinese Grammar].Beijing: 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Mithun,Marianne.1995.On the relativity of irreality.Modality in Grammar and Discourse,ed.by Joan L.Bybee& Suzanne Fleischman,367-388.Amsterdam/Philadelphia:John Benjamins Publishing Company.

Saussure,Ferdinand de(费尔迪南·德·索绪尔).1980.Putong Yuyanxue Jiaocheng普通语言学教程[Coursein General Linguistics],translated by Mingkai Gao.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Shen,Jiaxuan(沈家煊).2003.Fuju san yu“xing、zhi、yan”复句三域“行、知、言”[Compound sentences in three conceptual domains:Acting,knowing and uttering].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 2003.3:195-204.

Shen,Jiaxuan(沈家煊).2005.Ye tan neng xing shubu jiegou“V de C”he“V bu C”de bu duichen也谈能性述补结构“V得C”和“V不C”的不对称[Also on the asymmetry between the verb-complement constructions of“V de C”and“V bu C”].Yufahua yu Yufa Yanjiu(Er)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二)[Grammaticalization and Grammar Study (Volume 2)],ed.by Jiaxuan Shen,Fuxiang Wu&Beijia Ma,185-207.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Shen,Jiaxuan(沈家煊).2010.Ying han foudingci de fenhe he ming dong de fenhe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Division of negatives and noun/verb division in English and Chinese].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10.5:387-399.

Shen,Jiaxuan(沈家煊).2012.“Lingju”he“liushuiju”——wei Zhao Yuanren xiansheng danchen 120 zhounian er zuo“零句”和“流水句”——为赵元任先生诞辰120周年而作[On minor sentences and flowing sentences in Chinese:In commemoration of the 120thbirthday of Yuen Ren Chao].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12.5:403-415.

Sweetser,Eve.1990.From Etymology to Pragmatics:Metaphorical and Cultural Aspects of Semantic Structure.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Wang,Xiaoling(王晓凌).2009.Fei Xianshi Yuyi Yanjiu非现实语义研究[A Research on Semantics of Irrealis]. Shanghai:Xuelin Chubanshe上海:学林出版社[Shanghai:Academia Press].

Xiao,Zhiye(肖治野),&Jiaxuan Shen(沈家煊).2009.“Le2”de xing,zhi,yan san yu“了2”的行、知、言三域[Three domains of the sentence-final particle le2(了2)in Mandarin Chinese].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 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09.6:518-527.

Zhang,Baosheng(张宝胜).2011.Ye shuo“le2”de xing、zhi、yan san yu也说“了2”的行、知、言三域[Also on the three domains of the sentence final particle“le2”(了2)in Mandarin Chinese].Zhongguo Yuwen中国语文[Studiesof the Chinese Language]2011.5:427-429.

Zhang,Bojiang(张伯江).1997.Renshiguan de yufa biaoxian认识观的语法表现[The coding of epistemology in grammar].Guowai Yuyanxue国外语言学[Linguistics Abroad]1997.2:15-19.

Zhao,Yuanren(赵元任).2005[1968].Hanyu Kouyu Yufa汉语口语语法[AGrammar of Spoken Chinese],translated by Shuxiang Lü.Beijing:Shangwu Yinshuguan北京:商务印书馆[Beijing:The Commercial Press].

胡勇,男,1976年4月生,吉林省吉林市人。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汉语教育学院教师,研究方向为句法语义学和语言类型学。

Lexicalization and Semantic Change of“qiuzhibude”

Hu Yong

College of Chinese Education,Beijing Language and Culture University,Beijing 100083

Our detailed analysis on the semantic change of“qiuzhibude”(求之不得)demonstrates that the basic meaning of“qiuzhibude”in modern Mandarin does not imply the semantic feature of acquiring.“Qiuzhibude”has diachronically developed the meanings within the three conceptual domains of acting,knowing and speaking.The semantic change is a normal extension through the mechanism of metonymy and should not be counted as folk etymology.

“qiuzhibude”;lexicalization;acting;knowing;speaking;folk etymology

H136.1

A

1671-9484(2015)02-0206-12

2013年2月6日 [定稿日期]2014年6月23日

10.7509/j.linsci.201406.028217

*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项目(14YJC740083)、北京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4WYB020)和北京语言大学院级科研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15YJ010001)资助。《语言科学》编辑部和匿名审稿人也提出宝贵的修改意见,在此一并致谢。

猜你喜欢
流俗词源主语
略论汉语流俗词源
“Sentence”:词源追溯、结构意义与术语中译
从构词词源看英汉时空性差异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顿”的量词用法的词源
主语从句用法“大揭秘”
葡语中零主语的语义功能分析
黄永厚不从流俗
消除隔阂,呈现新面孔
媚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