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秀芳
大丰市中医院,江苏 盐城 224100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临床常见、多发疾病,主要发病部位为面部的额头、眼睑、颧、颊等,有时双耳和头皮亦会出现皮肤病症。主要症状为皮肤瘙痒,零散的小红丘疹,红斑及轻度水肿,重者弥漫性红斑、水肿,大小不等的水泡,甚至渗液糜烂[1,2]。不仅对患者的正常学习与工作带来严重困扰,如不及时治疗还会因患者抓挠而出现继发性感染。临床治疗中遇到的难题往往是治疗周期长和反复发作。为解决该难题,我科不断研究和总结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方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我院选取了2012年5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来治疗的70例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男性26例,女性44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42.65±10.38)岁。把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分别35例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24例,年龄在24-7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02±10.43)岁。观察组男性9例,女性26例,年龄在19-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2.09±10.67)岁。所有患者经确诊均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病程在2-10d之间,平均病程为(4.23±1.06)d;70例患者中初发49例,复发21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状况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1 对照组 给予西药常规抗过敏治疗:维生素C1.5-2.0g克、葡萄糖酸钙注射液10ml加入5%葡萄糖或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脉点滴,每日一次,氯雷他定10ml口服每日一次,复方芦丁口服,一次1片,每日3次。
1.2.2 观察组 进行中医辨证治疗:(1)外感风邪,寒热兼挟型:面部散在小红疹,瘙痒,舌淡红,苔薄白,脉浮。治宜祛风散寒,疏散风热。方选四物汤合柴胡疏肝散化裁。药用:荆芥、苏叶、桂枝、白芍、桑叶、当归各10g,防风、柴胡、蝉衣、川芎、羌活、枳壳各6g,生甘草3g.(2)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面部淡红斑、微肿、瘙痒,或面部包括双眼睑水肿、红斑,瘙痒,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白厚腻、舌边有齿印。治宜温肾健脾,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选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味。药用:荆芥、苏叶、云茯苓、炒白术、党参、桂枝、炒白芍、大枣各10g,防风、羌活、川芎、枳壳、青皮、陈皮、干姜、肉桂、制附子、姜半夏各6g,黄芪30g、灸甘草3g.(3)脾虚湿热,风热上扰型:面部满布红斑疹,或有小水疱、渗液,瘙痒,舌质红,苔白黄腻;治宜清热除湿,健脾化湿,祛风止痒。方选小柴胡汤合半夏泻心汤化裁。药用:柴胡、防风、姜半夏、陈皮、炒枳壳各6g,炒黄苓、焦栀子、生白术、苏叶、荊芥、金银花、赤芍、党参、黄芪各10g,干姜3g.每日一剂,水煎2次,温服。
观察两组患者在连续治疗5d后的临床疗效,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痊愈是患者全部皮疹和临床病症消失,没有新皮疹出现;显效是患者皮疹消退85%以上,临床病症明显减轻,无新皮疹出现;有效是患者皮疹消退60%以上,临床病症部分减轻;无效是患者皮疹没有明显消退,临床病症没有改善。对已治愈的患者,一个月后进行随访。
采用SPSS15.0软件对收集的所有患者资料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两组患者资料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对两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的病症减轻情况进行了观察。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治疗有效率为63%,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对两组的复发率亦进行了比较,观察组的复发率仅为9%,对照组为21%,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
朱某,女,42岁,因面部皮肤红斑,瘙痒6天,于2013年4月11日初诊。患者于一周前,因受凉后,面部感觉瘙痒,接着面部皮肤出现红斑,水肿,即往某院皮肤科就诊,被诊为面部过敏性皮炎,接受西药抗过敏治疗(药名不详)5天,效果不明显。刻诊:面部弥漫性红斑,水肿,纳呆、便溏,舌质淡红,苔白腻,舌边有齿印,脉濡。辨证为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治则温肾健脾,调和营卫,祛风止痒;方选桂枝汤合二陈汤加味: 荆芥、苏叶、云茯苓、炒白术、党参、桂枝、炒白芍、大枣、葛根各10g,防风、羌活、川芎、枳壳、青皮、陈皮、干姜、肉桂、制附子、姜半夏各6g,黄芪30g、灸甘草3g.4剂,每日一剂,煎2次,温服。二诊:面部皮肤恢复正常,瘙痒症状消失。一个月后随访,未复发。
近年来,面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西医治疗该病,主要是抗过敏治疗,即用抗组胺药,和其它如维生素C、葡萄糖酸钙、糖皮质激素、或复方甘草酸苷等药物联合使用[4]。治疗措施,如糖皮质激素乳膏外涂,配合抗过敏药物口服或静脉点滴等。这样,一部分患者可治愈,大多数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控制,但停药后,病症往往又会复发。且大面积或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外涂,可导致痤疮样皮炎或激素依赖性皮炎等不良病情。所以,探索中医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具有积极意义。
笔者认为,面部过敏性皮炎的发病率上升,与现代人的饮食起居,生活方式等有一定的关联,如过食生冷,晚睡熬夜等。这些都会伤及人体脾、肾的阳气,导致寒湿内生。部分患者体内寒湿可蕴而化为湿热,加上外感风邪,使机体受风寒湿热的侵扰[5];或患者素体脾虚,对风、寒、湿诸邪易感。湿热风邪致病,面部皮肤出现红疹、红斑,和瘙痒不难理解;而寒湿风邪引起的,则要从中医基础理论的阴阳失调方面来分析:寒湿为阴邪阻滞于内,阳被格于表或上,风邪外犯,又易于伤人上部,从而出现面部的真寒假热证,使面部亦出现红斑或红疹,以及瘙痒。风、寒、湿、热诸邪皆可阻滞人体气机[6],影响机体水液的代谢,则面部又可出现水肿或红肿,甚至水泡、渗液糜烂等。综上所述,按以下证型:1.外感风邪,寒热兼挟型;2.寒湿内蕴,受风失和型;3.脾虚湿热,风热上扰型,进行中医辨证是合理的,相应的治法方药,经临床实践证明,疗效也是确切的。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7%,对照组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63%,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因此,对面部过敏性皮炎患者实施中医辨证治疗可将治疗周期有效缩短,治愈后复发率低,可临床推广。
[1] 陈用军,丁东珅,叶轮,石年. 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心理状况、生活质量调查及心理护理临床研究[J]. 中国美容医学,2013,08(09):840-843.
[2] 石义红. 药物配合冷喷、红光照射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32例疗效观察[J]. 现代中医药,2013,04(01):48-50.
[3] 李杰,房庆华,王艳东,等. 自血疗法联合斯奇康注射液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 吉林医学,2014,06(13):1296.
[4] 王秀霞. 药物倒模面膜加蒸汽喷雾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66例体会[J]. 航空航天医药,2014,01(01):26.
[5] 李春莲,郑秀利,白彩萍. 中医辨证治疗婴幼儿特异性皮炎82例疗效观察[J].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3,05(01):54-55.
[6] 南保成. 辨证治疗面部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分析[J]. 延安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2013,02(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