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参军
礼在中国古代是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它不仅构建和维护国家的上层建筑,而且调整社会中人与人的交往方式,曾经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和要求。
几千年来,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长期以来,礼在我们国家和社会生活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发挥重要作用。正是在礼的指导下,我们国家建立了运行良好的古典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制度;正是在礼的指导下,我们国家培育了一代又一代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君子、贤人,甚至圣人;正是在礼的指导下,我们国家还发展出高度发达的古代文明,影响了周边诸多国家和地区。
在现代社会,作为典章制度的礼已经不复存在,但礼中所包含的道德规范依然在发挥作用。礼不仅可以通过对自我内心的约束来达到身心和谐,而且可以通过规范作用促进人己和谐,最后还能通过规范和制约作用达致整个社会的和谐。
促进身心和谐
【原文节选】
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礼记·礼运》
【原文释义】
孔子说:“文化礼制的精神,是先王以之承接天然圣明之天道,用以调治人情。”
【原文节选】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论语·学而》
【原文释义】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别人出主意做事情是否忠诚呢?与朋友交往是否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了呢?”
【原文节选】
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论语·颜渊》
【原文释义】
不符合道德的事情不看,不符合道德的话不听,不符合道德的话不说,不符合道德的事不做。
【原文节选】
子曰:“不患1人2之不己知3,患不知人也。”——《论语·学而》
【原文释义】
孔子说:“不要担心别人不了解自己,只担心自己不了解别人。”
【原文节选】
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
【原文释义】
一味恭敬而不懂礼法就会烦劳、忧愁;过于谨慎而不懂礼法就会显得胆小怕事;只知道勇敢而不懂得礼法的人就会鲁莽惹祸;心直口快的人不懂得礼法就会尖刻伤人。
【原文节选】
子曰:“不学礼,无以立。” ——《论语·尧曰》
【原文释义】
孔子说: “做人要有礼仪礼貌,没有礼仪礼貌,是不能在社会及家庭立足的。”
【古今联读】
礼虽然具有多种功能和作用,但从根本是说,礼首先是约束自己的一种行为规范。只有勇于律己、严于律己,才能自觉修束自己的言行,“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才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才能“己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才能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学礼、懂礼,不仅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改善自身形象,还能营造良好生活氛围。从社会交往的角度看,学礼、懂礼不仅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当每个人都抱着与人为善的动机为人处事、以文明道德的准则约束自己时,那么,所有的人都会感到心底坦荡、身心愉悦。如果所有人都着眼于成就完美的人,那么每个人在礼仪道德上都会完美起来,使人和自己的内心统一,我们的社会也就会趋于和谐和完美。
现代社会虽然崇尚自由开放,但并不意味着人们可以肆无忌惮、恣意妄为。无论时代怎么前进,社会如何发展,都需要社会成员自觉地按照一定的标准修束自己的言行。这个标准,在古代中国主要是礼。现在,我们国家虽然推崇法治,但是同样不能忽视道德对社会秩序与和谐的独特功能和作用。换句话说,虽然礼的某些形式可能有些不合时宜了,但礼的精神却永远不会过时。
促进人己和谐
【原文节选】
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原文释义】
所谓礼,就是上天规定的原则,大地施行的正理,是百姓行动的依据。
【原文节选】
君子之行礼也,不可不慎也,众之纪也,纪散而众乱。—— 《礼记·礼器》
【原文释义】
作为一个品行良好且有学问的人,他的言行举止一定要慎重。当人很多的时候要注意纪律,如果纪律不遵守,场面会十分混乱。
【原文节选】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论语·学而》
【原文释义】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王的治国方法,先贤流传下来的道理,最可贵的地方就在于此(依礼行事)。无论大事小事,如果只是死板地按照和谐执中的办法去做,有时也会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而不依照礼制来节制,也是不可行的。”
【原文节选】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滕文公》
【原文释义】
父亲与儿子之间有亲情、君王与臣子之间有节义、夫妻间有区别、年长与年幼者有主次、朋友之间有信任。
【原文节选】
绳者,直之至;衡者,平之至;规矩者,方圆之至;礼者,人道之极也。——《荀子·礼论》
【原文释义】
墨绳是直的标准,衡器是平的标准,规矩是方圆的标准。礼是人伦生活的至高标尺,是所有社会成员正身合矩的规范。
【古今联读】
礼的第二层要求是敬人。敬人就是尊敬他人。能够按照礼的要求自觉约束自己,尊重他人,不仅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冲突,而且能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推动社会朝着良性的方向发展。从这个角度说,礼就是维系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良好的社会润滑剂,对于人们交往中互爱互利、和睦相处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礼是道德精神的体现,谦恭的态度、文明的语言、优雅的举止等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是文化修养、道德品质、精神气质和思想境界的反映。一个人要想有高雅的外在表现,离不开必要的修养。人的道德修养,离不开对礼的自觉学习和接受。
一段时期以来,由于商品经济大潮的泛滥,传统价值观念受到严重冲击,社会上开始流行拜金主义和奢靡之风,有的人不仅不再敬畏和遵守礼,甚至反过来将礼庸俗化,认为讲礼就是要请客送礼、托关系、走后门等等。这种投机取巧、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的做法虽然方便了自己,但是损害了大多数人的利益,违背了公平和正义,实际上是对礼的歪曲和误解。其实,礼是有着许多具体要求的不可违反的行为规范,它实质上旨在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建立和谐的社会。这种思想对正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现代国人来说,仍然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
促进社会和谐
【原文节选】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礼记·乐记》
【原文释义】
乐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和谐;礼所表现的是天地间的秩序。因为和谐,万物能化育生长;因为秩序,万物能显现出差别。
【原文节选】
礼,国之干也。敬,礼之舆也。不敬则礼不行,礼不行则上下昏,何以长世?——《左传·僖公十一年》
【原文释义】
礼是国家的躯干。敬是礼仪的车子。不恭敬礼就不能实行,礼不行就上下昏乱,怎么能够世代长久?
【原文节选】
礼者,禁于将然之前;而法者,禁于已然之后。是故,法之用易见,而礼之所为生难知也。——《大戴礼记·礼察》
【原文释义】
礼是在恶事发生之前先加禁止,而法却是在恶事发生之后再加以惩治,因此法的作用很容易看到,而礼所能产生的作用却难以被人知道了。
【原文节选】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论语·子路》
【原文释义】
名分不正,说起话来就不顺当合理;说话不顺当合理,那么事情就办不成;事情办不成,礼乐也就不能兴盛;礼乐不能兴盛,刑罚的执行就不会得当。刑罚不得当,百姓就不知怎么办好。
【原文节选】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原文释义】
用政治手段来治理他们,用刑罚来整顿他们,人民就只求免于犯罪,而不会有廉耻之心;用道德来治理他们,用礼教来整顿他们,人民就会不但有廉耻之心,而且还会人心归顺。
【原文节选】
道德仁义,非礼不成;教训正俗,非礼不备;纷争辩讼,非礼不决;君臣上下,父子兄弟,非礼不定;宦学事师,非礼不亲;班朝治军,莅官行法,非礼威严不行。祷祠、祭祀1,供给鬼神,非礼不诚不庄。是以君子恭、敬、撙2、节、退、让以明礼。——《礼记·曲礼上》
【原文释义】
道德仁义,没有合乎礼的标准的行为就不可能得以成就;教育人民端正,没有礼就不可能完备;论辩争执没有礼的介入,就不可能解决;君臣、上下级、父子、兄弟之间的名分礼遇,没有礼便不能确定;外出游学拜师,没有礼便不会亲密融洽;排列朝廷上的等级和整治军队,官员到位执法,没有礼就不能树立威严。因事祭祀和日常例行的祭祀,供养神鬼,若没有礼的程式,就不能体现虔诚和庄重。这样说来,君子总是要貌恭、心敬、克制、自持、退让,才能明晓礼的大义。
【原文节选】
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原文释义】
古代圣贤憎恶这种混乱局面,所以制定礼义来区分人的等级界限,用来适度满足人们的欲望和追求。使人的欲望不超过物质供应的限度,物质供应不是无限度地满足人的欲望,这两方面互相制约并有所增长,这就是礼产生的原因。
【原文节选】
礼之所兴,众之所治也;礼之所废,众之所乱也。——《礼记·仲尼燕居》
【原文释义】
礼兴盛,国家就会大治,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反之,礼衰败,国家就会大乱,人民也就会陷入混乱和痛苦。
【原文节选】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左传·隐公十一年》
【原文释义】
礼在治理国家,安定社稷、管理安抚人民、有利于后世子孙方面,是有着重要作用的。
【原文节选】
天子之职莫大于礼,礼莫大于分,分莫大于名。——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
【原文释义】
天子的职责中最重要的是维护礼教,礼教中最重要的是区分地位,区分地位中最重要的是匡正名分。
【古今联读】
任何国家都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有序正常发展的途径主要是法律和道德。法律更注重社会对人行为的强制性,而道德则要求人的内心自愿地服从。法律虽然也能通过暴力后盾建立社会秩序,但比较僵化,且难以长久,比如历史上的秦国,而道德则在建立秩序的同时,还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因而更加长久。
在我们国家,长期以来,礼都是充当了道德规范的角色,发挥了道德调整的功能。礼通过自律不断完善,规范个人行为,具有约束和警示的作用。礼的这种规范和制约作用深入到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上至国家首脑和政府部门的行政执法,下至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大到军事行动,小到集市贸易、婚丧嫁娶等。正是在礼的作用下,国家和社会生活才变得有序与和谐。
现代中国,一方面重视法律,大力倡导和推进法治建设,另一方面也高度重视道德建设。我们在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的同时,同样注重身心和谐、人己和谐、社会和谐。现在,和谐已经成为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项重要内容,成为我们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以和为重要的价值取向,以礼作为规范行为的标准,非常值得我们认真地学习和研究。让我们每个人都行动起来,重视和践行礼,涵养精气神,传递正能量,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力量。
(作者单位:北京中首律师事务所)
责任编辑:高 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