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斌
我对正躺在床上吃糖的孩子说:“你从小就要注意保护牙齿。”
孩子眨着眼睛,嘴里仍在咀嚼。他大概在想,他的“小时候”是一段很长的时间,他要在这很长的时间里保护牙齿,而不是在今天晚上,所以,他可以继续吃糖。
我只好将意思深入:“请你不要躺在床上吃糖。”
孩子说:“我还没有咽下去呢。”
这又激发了我更为明确的指令:“请你现在就起床,立即把嘴里的糖吐掉。并请记住,永远不许含着糖睡觉!”
孩子起床把糖吐掉了,但他仍在抗辩:“我又没有睡着。”
孩子也会钻词句的漏洞。
这就是一般号召向律令过渡的原理。
“保护牙齿”的提议并不能使孩子晓得该怎样落实到行动上。一般号召只能诱发孩子思索你的词句,启发他的思维,但就是不能让他和“立即把嘴里的糖吐掉”这个动作联系起来。
律令是生硬的,律令的优点在于,孩子不需要额外用心去考虑该怎样保护牙齿。如果孩子自己思考,他也会想到这条指令,写出保护牙齿的具体措施来。他必定会搜罗各种注意事项,特别是我们常说的保护牙齿的各项实际行动。这样,孩子就会时刻处在保护牙齿的行为警觉之中。
反过来说,大人们在发出号召的时候,自己首先不愿动脑筋制定律令,总是在一步步眼看号召即将落空的情况下,才想到应该有具体措施“出台”。所谓“细化”,永远都是在孩子眨巴着眼睛、显出困惑的情况下被迫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