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画语言中光与色在风景画中的应用

2015-05-14 10:02李凌
关键词:光线风景色彩

李凌

摘 要:风景是作为配景存在于作品中的,真正的风景画在17世纪的荷兰才形成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光和色从伦勃朗的自由之光,雷斯达尔、霍贝玛、康斯泰伯尔等的普照之光,到巴比松、希施金等在阳光下进行自然写生,印象派的色彩的冷暖,光和色与绘画的关系越来越紧密,从绘画语言的角度来探讨光和色与风景画的关系很有意义。

关键词:风景;色彩;光线

中图分类号:J2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203-02

中国画中除工笔画外,其他画种的色彩均倾向于主观性色彩,尤其是在中国水墨山水画方面,受老庄哲学的影响,强调极简。大自然的五颜六色被最大程度的概括化与主观化,主张以墨代色,用墨的浓淡干焦湿来表现色彩的层次变化。因此,中国画的色彩发展从魏晋南北朝谢赫在《画品》中提出“六法”之“随类赋彩”的上色方法后的几千年,色彩一直追随着以“类”别上色,而西方的色彩发展随科学的发展而发展,尤其从牛顿光实验后更是突飞猛进。

翻开西方美术史中的风景画,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幅风格迥异、色彩斑斓的画卷。在西方绘画的发展史上,风景首先是作为配景存在于作品中的,真正的风景画是在17世纪的荷兰形成的完全独立的风景画科,包括理想风景、自然风景、写生风景等,这些风景画不断推动着风景画的发展。《说文解字》:“景,光也。”“景”的本义是日光。后逐渐引申为景色、景致的含义。从汉的角度理解,“风景”这个词一开始就和“光”有联系,而事实也证明色彩风景画的发展是建立在对光学研究的基础之上的。

1665年,牛顿的日光—棱镜折射实验: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形成有规律的彩色光谱,如:红、橙、黄、绿、蓝、靛、紫等,牛顿对光的研究结果使人们第一次接触到了光的客观与定量的特征。如:光线随折射率不同而呈现不同颜色;颜色的种类和折射的程度为光线所固有,不因折射、反射和其它任何原因而变化;必须区别单纯的颜色与复合而成的颜色,等等。光谱的出现极大地启发了画家灵感,推动了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光学的发展也促进了色彩学的发展,色彩学的理论奠立者是德国化学家W·奥斯特瓦尔德(1855~1932)和美国画家A·H·孟塞尔(1855~1918)。19世纪下半叶,薛夫鲁尔的《色彩和谐与对比的原则》(1854)、贝佐尔德的《色彩理论》(1876)等研究色彩学的专门著作的出版为光色的运用提供了理论依据。有理论作为支撑,并在绘画加以验证,色彩学蓬勃发展起来。绘画语言光与色的在绘画中的运用上大致经历以下几个阶段。

一、自由之光

17世纪荷兰现实主义艺术家伦勃朗在作画中添加光线,不为别的,只为增强画面的明暗艺术效果,如作品《石桥》。此时期的艺术家在作品中是否使用光线是与其绘画风格是紧密联系的(如图1)。

以明暗来营造绘画气氛的做法,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就已大量出现,如达芬奇《岩间圣母》。17世纪现实主义大师卡拉瓦乔就以自己独特的暗绘风格著称,即:运用强烈的明暗对比,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这种手法被伦勃朗继承并加以发展。在作品《石桥》中,画面四周全部笼罩在黑暗之中,用大量丰富的灰色块与暗色块加以表现,只是从作品的左上方“唰”地照射出一束光,划亮了黑暗的天空,露出天空的蓝色及云彩的白色,同时照亮了桥边的大树,大树的黄色调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在整个阴森恐怖的暴雨欲来的氛围中,让人感到阳光的珍贵。用黑暗来衬托光明,也用光明也来衬托黑暗,这种强烈的光与暗的对比,具有丰富的感官刺激效果,极大地增强了画面的生动性。而且这种从心灵深处走出来的光束可大可小,可成线条状或块面状,是一种“自由之光”,是随画面的需要而可以随意改变的光。因此,19世纪画家兼批评家弗罗芒坦(Fromentin)评论道:“伦勃朗是‘夜光虫。”

二、普照之光

对17世纪荷兰风景画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雷斯达尔与霍贝玛身上,我们仍然能看到伦勃朗留下的痕迹。但是二者对光的处理上更真实,拓展了光线对色彩的影响。从伦勃朗的“光束”变为“光照”,整个画面都洋溢着光的感觉,颜色丰富、色彩瑰丽、充满了生活气息及自然主义风格。如雷斯达尔《埃克河边的磨坊》、《有瞭望塔的瀑布景色》,霍贝玛《并木林道》,等等。同样,19世纪英国风景画也受到意大利古典主义与荷兰自然主义的影响,画家们运用水彩的技法直接表现英国的自然风光,如康斯太勃尔非常强调观察自然表现自然,追求纯净的画面氛围,他运用油画的造型语言创作了大量现实主义风景画,比如《干草车》、《福莱福特的磨坊》等。但是这种“普照之光”只是光,并没有和色彩结合起来,也就是说光与色是分开的。

三、光与色结合的开始

特纳也是19世纪英国风景画家,走的路线和康斯太勃尔不太一样。在他的作品中自然的光与色是结合起来的,他对光的处理明显受到17世纪法国画家(终生住在意大利)洛兰的影响。洛兰的风景画追求光、空气、水与色彩的合一效果。如:《港口现场与别墅梅迪奇》、《希巴王国皇后乘船的海港》。特纳的作品《月光下的煤港》,光从画面中央部分如水般洒在景物上,色彩处理大胆,尤其是黄色的运用。物体的轮廓很模糊,不是要表现什么物体,而是要表现主题下的色彩视觉感受。在特纳的众多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光与色彩结合起来了(如图2)。

四、阳光下的色彩

19世纪30-70年代,一群年轻画家在法国巴黎近郊的巴比松户外写生作画,追求自然主义写实,探索空气与光、同一景物不同时间的色彩变化关系,他们的创作风格明显受到17世纪荷兰、19世纪英国风景画的影响,尤其是“外光派”巨子杜比尼(如《维埃尔威尔》)。19世纪下半叶的“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中的希施金深受到巴比松的影响,如《阳光照耀的松树林》,前景实远景虚,泥土、树枝、树叶、树与树枝与枝间的遮挡投影关系细腻、生动又真实,在色与色之间的微妙变化、形与色之间的合理结合上达到了一个新高度。这是一幅令人震撼的作品,从绘画作品本身来看,这应该是一幅完全写实的对景写生作品,也可能是照相术发展的产物。

五、冷暖突出的色彩

印象派与巴比松有着密切的关系,印象派继承了巴比松户外写生的方法,还在塞纳河畔建立了流动画室。印象派又发展了巴比松,主要表现在:(1)注重光线变化下的色彩变化,如莫奈的《格勒鲁耶尔》,水面波光前后左右的色相处理。(2)直接表现阳光下景物的特点,打破棕褐色调,使画面明亮新鲜感强烈,如马奈的《威尼斯大运河》远处黄色建筑的暖色块与近处水面冷色块的处理,莫奈的《阿尔让特伊大桥》中远处树木明暗面的冷暖变化处理,投影到水面的黄色调及蓝紫色调处理;西斯莱的《赛夫勒大道风景》前中后树木顶部冷暖关系的处理,近处树木投影的蓝紫色调与受光路面黄暖色调的对比,尤其是右边受光面树木对紧邻建筑墙面投影的处理,整幅画面细腻的冷暖处理使色彩和谐、色调统一;毕沙罗的《瓦赞村口风景》中阳光下的树、阴影中的树、树与树之间的投影、远处丛林前后明暗等冷暖关系清晰。(3)强调瞬间的观察与直觉,受到特纳的影响,忽视形体、纯化色彩语言。如莫奈《睡莲》的形体处理,追求画面的色调与色彩感觉;《卢昂大教堂》也是忽略形体,强化冷暖色调,尤其在《圣拉扎尔火车站》中光线、空气与色彩的相互作用关系,明显受到特纳的影响,弱化了形体强化了感觉,突出色彩的艺术语言本身,为色彩而色彩。印象派的色彩作品是真正意义上的色彩绘画,这体现在作品中强烈清晰的色彩冷暖、色彩互补、色彩并置等关系的呈现等方面。印象派在色彩语言方面的突飞猛进与光学、色彩学等理论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此时期光学和色彩学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影响较大的有:德国赫尔姆荷尔兹《色调的感觉》、法国希凡诺《色彩在工业美术上的应用》等。色彩理论与色彩绘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推动了色彩语言在美术中的发展。印象派的影响波及面是大的,19世纪瑞典画家左恩深受印象主义影响,作品《水波轻拍》中女主人白色围裙、近处水面微妙的紫色、黄色、蓝色、绿色等的冷暖色彩变化,前中后水面不同的色相明度纯度变化等(如图3),都体现了光与色研究的进步。

六、理性分析的色彩

新印象是完全建立在纯粹光学科学理论基础上的艺术,著名的著作有布朗的《绘画艺术的法则》(1867)、美国物理学家鲁特的《现代色彩学》(1880)、谢弗勒的《色彩的并存对比法则》等。自然科学证明一切物象在光的照射下色彩是分割的,不经调和的色彩在并置中会提高明亮度,如修拉的《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严格按着光学原理处理画面可能导致机械化与程式化,会弱化艺术的生动性与感觉性,因此说新印象是用绘画验证科学的试验品艺术。

通过对风景画作品的光与色彩的分析可知,光与色彩不是同时进入作品的,光要先于色影响美术创作。牛顿彩色光谱的实验促进了光学、色彩学的发展。从这个角度讲,艺术确实具有时代性,与时代的科技发展密不可分。

参考文献:

〔1〕中央美院人文学院美术史系.外国美术简史[M].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

〔2〕苏珊伍德福德.剑桥艺术史[M].译林出版社,2009.

〔3〕上海博物馆.从巴比松到印象派-克拉克艺术馆藏法国绘画精品[M].上海书画出版社,2013.

〔4〕约安尼斯凡隆恩.暗夜之光-伦勃朗传[M].金城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光线风景色彩
“你看不见我”
眺望心中最美的风景
不可错过的绝美风景
神奇的色彩(上)
随手一画就是风景
春天的色彩
色彩当道 俘获夏日
淘气的光线
2015春夏鞋履色彩大集结
流动的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