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菡
摘 要:通过分析小说《巴黎圣母院》中吉普赛女郎艾斯美拉达、圣母院敲钟人加西莫多和副主教克罗德的人物形象和命运,揭露19世纪法国大革命时期教会与封建王权勾结,对宗教教义刻意歪曲,借“宗教”力量打击进步人士的罪行,探讨雨果反教会、反宗教的思想。
关键词:《巴黎圣母院》;人物形象;反宗教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4-0165-02
发表于1831年的《巴黎圣母院》是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奠基者雨果根据1830年人民革命推翻波旁王朝的历史事件写出的一部具有重大思想意义和艺术价值的长篇小说,被誉为法国浪漫主义的代表作。
小说以“愚人节”那天巴黎圣母院前广场上流浪吉卜赛艺人的歌舞表演和法院大厅内进行的“愚人之王”的选举拉开序幕。女主人公吉卜赛姑娘艾斯梅拉达和敲钟人加西莫多在众人的簇拥下登场,艾斯美拉达因其美貌和优美舞姿吸引了民众,而加西莫多因其畸形受到人们“拥戴”。巴黎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对美丽的梅拉达“一见钟情”,内心欲望超越其神职规约,命令从小被其收养的加西莫多去掳来艾斯梅拉达。但途中国王的弓箭队长法比救下了艾斯梅拉达,抓住了加西莫多。次日,烈日下,敲钟人在广场上受到鞭笞,善良艾斯美拉达不计前嫌为他送水。外貌丑陋但内心纯洁高尚的加西莫多非常感激艾斯梅拉达,并爱上了她。而另一方面,出于嫉妒,克罗德在艾斯美拉达和法比约会时用刀刺伤了法比,然后逃跑了。艾梅斯拉达却因谋杀罪被判死刑。加西莫多奋勇从绞刑架下救出艾斯梅拉达,藏在巴黎圣母院内,克罗德趁机威胁她,以期满足他的情欲。遭到艾斯美拉达严厉拒绝后,克罗德把她交给了国王的军队,无辜的姑娘惨遭杀害。加西莫多愤怒地把克罗德推下教堂,然后拥抱着埃斯梅拉达的遗体殉了情。小说借这个故事,向读者展现1830年的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腐朽、反动,以及天主教会的伪善、冷酷,也反映出作者雨果作为法国文学史上卓越的资产阶级民主作家、人道主义的代表人物,其所具有的反宗教的思想意识。
雨果的作品内容丰富,有很高的思想性、艺术系,且多涉及宗教典故、原型意象等。诚然,他作品中的宗教元素与他所受的教育、独特的禀性及丰富的人生经历密不可分,但究其缘由我们不难发现,强烈的宗教情感是他创作的灵感之一。雨果是一个富有宗教精神的人,他主张仁爱,倡导宽恕。在19世纪,在资本主义快速发展的境况下,雨果以他卓越而深刻的洞察能力看到宗教、社会和自然的扭曲是造成贫穷、饥饿和黑暗的根本原因[1]。
基督教认为,爱是至高无上的,并将它置于其教义的最高层面。对所有的教徒和信众而言,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都决不能丢弃对上帝、对人类的爱。但在19世纪,当封建势力和资产阶级斗争到白热化的时候,为了维护自身的特权,教会与封建专制制度勾结在一起, 肆意践踏教规、教义,对人民进行严酷的精神奴役。正是因为如此,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把矛头对准扭曲的宗教[2]。
一、对“爱”的亵渎——加西莫多的“悲哀”
在“愚人之王”的选举中,人们以丑陋和怪诞作为衡量标准。为此,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加西莫多“当之无愧”成为王者人选——“他长着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独眼、驼背、跛子,身体的高度和宽度差不多,下部是方的,两腿从前面看,好像是两把镰刀,刀柄同刀柄相连起来”。他穿戴着人们用硬纸板做的长袍和王冠,被人们抬向格雷弗时广场,一路人们欢呼雀跃,给他极大的赞美。
对“善与美”崇尚是基督教的最高追求之一,认为在神圣、纯洁的世界中,善与美是绝对、不变和恒久的现实。善不是一次祷告,一份善款或者对别人的施舍;美不是一张面孔、一副身板或者身体某个部分的美。而小说中,大批的教会信众在推选加西莫多时,声称他们是本着平等及对善与美的本质的追求而遵从神的旨意做出的选择。但事实上,他们的内心对敲钟人身体的残疾进行了最彻底、最无耻的嘲讽,并借着“愚人之王”的选举,公开地利用他身体的缺陷满足自己“健全”身体所带来的优越感。雨果通过对选举场景的渲染,对信众的惊奇和赞赏的描述,展现了教会信徒们对基督教信仰的无情歪曲。雨果在后文描述加西莫多被遗弃在教堂时的情景。
第一排最靠近木榻的人中间有四个妇女,……她们是属于某个慈善团体的女信徒。
“那是什么东西呀,我的姊妹?”
“它是一只残废的猴子。”
“它是一个畜生,一只野兽,是犹太人和母猪生下的东西。总之是个异教的怪物,应该扔到火里去烧死或是扔到水里去淹死。”
“这个小怪物!”[3]
根据《圣经》中爱上帝和爱邻里的戒律,基督教教义将爱尊崇为世界的终极价值和意义。然而,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爱人如己”的理念彻底被丢失。一个生命因为外表丑陋而被诽谤和侮辱,刚刚诞生在这个世界的小加西莫多,没有受到一向倡导和平怜爱任何生命的教徒们的关爱与悲悯,却是言语上最猛烈的进攻和抨击。女信徒们争先恐后地对无辜的小加西莫多恶语相加,甚至被视为异端。
二、对“正义”的践踏——艾斯美拉达的悲剧
在格雷弗广场上,艾斯梅拉达带着小羊加里靠街头卖艺为生,她的精彩表演总是吸引了不少围观的群众,赢得人们的掌声和叫好声。
在雨果笔下,吉卜赛姑娘艾斯梅拉达是美的化身,她美丽、纯洁、善良,最终却被宗教法庭绞死。这揭露了宗教神权的反人道、伪善及残暴的真面目。平日里,当艾斯美拉达演出时,广场一角的罗朗塔楼被人称为“老鼠洞”的地窖中,女修士居迪尔总是用一种虔诚的、憎恶的声音呵斥艾斯梅拉达,甚至诅咒她。因自己的女儿在15年前被吉卜赛人偷走,居迪尔一直对吉卜赛人恨之入骨,15年的修行并没有消弭她对吉普赛人的仇恨[4]。
而当艾斯美拉达被送上法庭时,雨果借诗人格兰古瓦与他人的对话描写了审问的场面。
“上首那个满头冒汗、满脸通红的胖子是谁?”
“那是庭长先生。”
“他后面的那只绵羊呢?”
“那是王宫审查官。”
“他右边那条鳄鱼呢?”
“那是菲利浦?勒利埃先生,国王的特别律师。”
“……旁边是宗教法庭的先生们。”
“喂,先生,这些蠢货在那里干什么?”
“他们正在审判。”
“我们就要看到这些穿袍子的吃人肉了。”[3]
这段对话形象地展现出法官们的丑态,也揭示出其代表的宗教神权和封建权贵们的真实面目,雨果用无情的讽刺言语表明自己对宗教极其爪牙法庭的鄙视。小说中,当司法厅决定对无辜纯洁的艾斯美拉达用刑时,这群所谓的“主的意识的传达和执行者”实际上已经抛弃了上帝公平、公正对待世人的信条,这充分暴露了宗教法庭的腐败、武断及可笑。宣判时,雨果设计了这样的判词:“波希米亚女子,……愿上帝收留你的灵魂!”[3]“在司法厅的墙上,受难耶稣的画像始终矗立”,但是,我们可以看出在整个审判中,上帝只是一个可有可无的装饰而已,早已被他“最忠诚的信徒”——宗教法庭的神职人员抛在脑后。这场判决,显然“上帝”是缺席的,公平、正义是缺席的[2][4]。
三、对“人”的异化——克罗德的悲惨
道貌岸然的副主教克罗德,平时装出一副清心寡欲的嘴脸。为了标榜自己慈善,他收养了加西莫多;为了标榜他的禁欲主义生活,他表示憎恨女人,甚至在公主探访修道院时他也拒绝在公主面前露面。而当他在宗教节日之际窥见了艾斯美拉达的美貌之后,即迫不及待地命令加西莫多去掳掠她,企图占为己有。当他的爱不被接受时,他又立刻“变脸”,对爱斯梅拉尔达进行残酷的迫害。小说通过这个情节彻底撕去了克洛德的假面具,揭露了他极其肮脏、丑恶的嘴脸。他对艾斯美拉达从爱到恨再到迫害,毁灭别人的同时也毁灭了自己,反映了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和扭曲。
在基督教教义中,仁爱、慈悲和宽恕是决不能丢弃的。在小说中,雨果不断描写以圣母院副主教克罗德为首的宗教人士随时把“上帝(圣母)保佑你”、“愿主宽恕你”等言语挂在嘴边,时不时“虔诚”地在胸前画着十字祷告,而实际行动却截然相反,表现得冷漠、自私、恶毒。雨果在《巴黎圣母院》中通过每一个角色的表演,向世人展现了已经严重变质的基督教。
圣母院是教徒们朝拜圣母的神圣之地,雨果的故事从这里开始,又在这里结束,这就更深刻地揭露了教会的伪善、邪恶和冷酷,更有力地控诉了他们的野蛮和残暴,同时也突出了他自己反教会、反宗教的思想主题。
参考文献:
〔1〕宁新春.论雨果笔下的宗教世界[D].湘潭大学,2009.
〔2〕胡娴.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基督教文化[J].青年文学家,2014,(7):92-93.
〔3〕(法)雨果,陈敬容译.巴黎圣母院[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
〔4〕黄玉山.《巴黎圣母院》的反宗教思想[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1):129-132.
〔5〕李晓卫.一半是“魔鬼”一半是“天使”[J].甘肃社会科学,1997,(6):37-39.
(责任编辑 姜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