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梅,刀安伟,杨艳秋(德宏州人民医院心内科,云南678400)
近年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和生活环境的改变,心血管疾病也成了危害西南边陲芒市地区傣族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为了进一步了解心血管疾病在芒市傣族人群中的发病情况,作者对1 407例芒市傣族的心电图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探讨心电图异常与年龄及性别的相关性,为芒市傣族人群心血管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2月来本院门诊体检的1 407例云南芒市傣族人,对其心电图进行分析。其中男 546 例,女 861 例;年龄 20~88 岁,平均(48.53±10.21)岁。按年龄分组:20~<40 岁 439 例(男 169 例,女 270 例),占 31.20%;40~<60岁 649例(男 243例,女 406 例),占46.13%;≥60岁319例(男134例,女185例),占22.67%。
1.2 方法 入选患者于安静状态下平卧,采用北京世纪今科公司NETECG十二导心电图采集系统进行检测。心电图诊断以第5版《临床心电图学》[1]为标准。
1.3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1 407例患者心电图结果分析 1 407例患者中,心电图正常532例(37.81%),异常心电图875例(62.19%)。按异常心电图发生率高低前10位依次为:ST-T改变、窦性心动过速、窦性心动过缓、左心室高电压、心电轴左偏、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见表1。
2.2 1 407例患者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与年龄的关系各年龄组各种异常心电图的总发生率及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阻滞、低电压、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窦性心动过速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减少。见表1。
2.3 1 407例患者不同性别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共有953例体检者出现心电图异常,其中男392例(41.3%),女 561 例(58.87%),女性多于男性,女性组ST-T改变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组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左偏及右偏、房室阻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别窦性心动过速、左心室高电压、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低电压、Q-T间期延长、心肌梗死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1 不同年龄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n(%)]
表2 不同性别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比较[n(%)]
心电图是反映心脏电生理活动的一项无创性检查技术,其简捷、易行、经济、实用,在临床上应用非常普遍,其检查结果对临床相关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作用[2]。
有文献报道,芒市傣族人群具有较低的心血管疾病的易感基因,但随着该地区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升高[3]。本研究中,从表1看出,20~<40岁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 48.52%,40~<60岁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67.64%,≥60岁组异常心电图发生率为94.36%,ST-T改变、窦性心动过缓、室性期前收缩、束支阻滞、左心室肥大、房性期前收缩、心房颤动、房室阻滞、低电压、Q-T间期延长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在各项异常心电图类型中,ST-T改变居首位,与文献报道一致[4]。原因可能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也会随着人体的衰老而出现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改变。由于老年人存在一些慢性基础病,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可导致动脉血管内膜受损、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从而引发心肌缺血缺氧,在心电图上就表现为ST-T改变[5]。除冠状动脉硬化外,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微血管病变(X综合征)也是常见的病因[6]。心电图ST-T改变可作为隐匿型冠心病的筛查诊断指标[7]。
有文献报道,心律失常的发生与年龄呈正相关,这与心肌随着年龄增加开始发生不同程度的纤维化、退行性改变及缺血性改变,导致心肌的兴奋性、应急性、传导性、自律性等变化有关[8]。本研究中,女性异常心电图发生率(58.87%)明显高于男性(41.13%),与文献报道不同[9],这可能与芒市傣族的传统习俗(妇女在家庭中所承担的压力和责任较大)有关。女性ST-T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这主要是由于女性一般多与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衡,交感神经功能亢进有关[10],特别是更年期女性ST-T改变以功能性的多,器质性的少见[11]。男性组窦性心动过缓、心电轴左偏及右偏、房室阻滞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女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与芒市傣族男性的不良生活习惯(如长期过度吸烟、嗜酒易患高血压使心脏负荷增加)有关。
总之,要减少芒市傣族人群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首先要在人群中做好对心血管疾病的宣教工作,加强人们对疾病的认识,纠正各种不良习惯,改善其生活及生存条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对心血管疾病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1]黄宛.临床心电图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1-583.
[2]郭继鸿.心电图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60.
[3]唐慧,华映坤,严新民,等.载脂蛋白AI-CⅢ基因簇多态性在心脑血管疾病低发的云南德宏傣族中的分布情况[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09,3(9):57-62.
[4]朱萍,李曙文.社区居民1070例心电图分析[J].医药前沿,2012,2(11):24-25.
[5]高永雯,谈剑诚.7332例老年人健康体检心电图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报,2012,18(20):3036-3039.
[6]王华.十二导联动态心电图ST段压低诊断冠心病的价值[J].河北医药,2010,32(12):1547-1548.
[7]程慧磊.心电图ST-T改变对隐匿型冠心病的诊断意义[J].中外健康文摘,2012,9(38):146-147.
[8]周弘,周宏峰.高校教职工康检的心电图分析[J].实用心电学杂志,2007,16(3):175-176.
[9]陈卫文,李景霞.30944例体检心电图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12,19(1):33-35.
[10]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60.
[11]安晓飞.浅析更年期女性动态心电图ST-T改变的临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3,8(25):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