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洪宝 冯胜涛 吕志鹏(天津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 300180)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GPS精化处理与跟踪分析
梁洪宝 冯胜涛 吕志鹏
(天津地震局第一监测中心,天津 300180)
历史记录表明,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及附近,先后发生了公元前70年诸城—昌乐7.3级地震、1668年莒县—郯城812级地震和1829年益都—临朐614级地震,具有发生强震的构造背景,已有GPS结果显示该区域近期相对形变量较小,约为1~2 mm/a,处于闭锁状态,另外,近几年各种观测手段也均显示出苏鲁皖交界地区出现异常,成为中国地震局每年划定的地震危险区之一。因此,结合该区域的形变特征和震情跟踪需要,对本区域内的GPS观测数据进行精化处理,并对形变闭锁期内的微动态形变特征进行了分析。
(1)QOCA软件与GLOBK软件计算结果的比较,GLOBK软件可以将垂向相对于水平坐标减权10倍,以提高GPS水平坐标的精度,另外,在粗差剔除方面,可以通过GAMIT软件基线解算nrms为0.16~0.22周和GLOBK平差后单天坐标水平10 mm和垂向20 mm的限差基本可以剔除,而QOCA软件对某些历元会出现计算错误且无规律,不便于粗差的剔除。
(2)基于GLOBK软件,设计了全球均匀分布的91个框架点、全球均匀分布的91个框架点+区域7个框架点和区域8个框架点等3种方案,通过坐标重复性和坐标精度比较,方案二比方案一高,方案三比方案二高,另外,通过分析,方案三的结果一方面能够削弱全球刚性运动的影响,以凸显区域内的相对形变,另一方面可以减弱由全球框架点的周期性变化导致框架转换参数的扭曲,因此,方案三作为区域形变分析的参考框架具有一定的优势。
(3)在方案三建立的区域GPS参考框架下,将最新GPS观测数据一并解算,获取其2011—2013年和2013—2015年GPS速度场,并以区域为基准,将其转换为区域GPS速度场。分别以郯庐断裂带山东北部段和苏鲁皖段做GPS速度剖面,郯庐断裂带山东北部段显示2011—2013年为断裂平行方向的左旋扭曲和垂直方向的地壳缩短挤压,2013—2015年断裂带西侧几乎无变形趋势,断裂区及东侧出现均匀左旋运动,垂直方向保持了继承性的地壳缩短挤压;苏鲁皖段显示2011—2013年断裂带西侧出现左旋和右旋的相向运动,垂直方向几乎无变形趋势,东侧出现比较均匀的平行于断裂的左旋运动和垂直于断裂的地壳拉张,2013—2015年形变有所调整,断裂平行方向左右旋交替和垂直方向地壳缩短挤压。
(4)在方案三建立的区域GPS参考框架下,获取连续GPS时间序列,并以此获取测站间基线序列和应变序列,基线序列结果表明,SDQD-SDZB和SCCY-HELY显示断裂两侧缩短变形,并且缩短速率由西向东递减;JSLY-SDL2和SDL2-SDJX显示微小的缩短变形;YSYC-HAQS和YSYC-AHBB显示断裂总体处于缩短变形特征,但其西侧缩短较快,东侧相反,基线处于伸长特征;山东段东西向应变有变小趋势,南北向应变由增大变为趋于平稳,苏皖段南北向应变和面应变由变小趋势转折为平稳(图1),值得关注。
图1 GPS应变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