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文明的发展作为人类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结果,不仅推动着社会各项事业,而且促进着人类自身的发展。信息文明与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告诉我们,社会实践和人类自身的发展必须在遵循信息文明运行机理的前提下,才能实现信息文明对社会实践和自身发展的促进功能,进而推动信息文明自身的发展。摸清档案利用的现实状况,是发挥信息文明成果对档案利用实践的改造作用的前提条件,也是档案利用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必然选择。
1.信息文明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
档案利用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经历了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受不同文明形态的影响呈现不同的特征,这是由档案利用的实践性特征决定的。信息文明以其高度的技术化和全面的网络化深刻地影响着档案利用的方方面面。
1.1 信息文明深化了档案利用的内涵
信息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储存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再生性、可处理性和开发性的特征,决定了信息文明社会强调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处于信息文明背景下的档案利用实践活动同样注重信息的交流与共享。档案信息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具有信息的普遍特征,从信息共享的角度认识档案利用,可以打破档案长期以来形成的“保守”思想,是政府信息公开大背景下,实现档案利用历史性飞跃的良好契机。“信息的本质功能,一方面表现为对外在世界的改变与更新,另一方面表现为对人的内在世界——精神世界的改变与更新即对人类思维的创新,对外在世界的改变与更新是人的内在世界创新的外化”。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通过人的利用实现对人的精神世界的更新,外化为对客观世界的改造,从这一角度出发认识档案,能够突出档案的价值,改善当前的档案利用状况。
1.2 信息文明丰富了档案利用实现的方式和内容
一方面,信息文明的物质成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了以往手工检索和到馆利用的单一档案利用方式,简化了档案利用工作,提高了档案利用的便捷度。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信息、知识、文化的传播,公众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对档案利用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供让公众满意的档案服务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生成的基于个性化设计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为未来档案利用服务发展指明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另一方面,公民信息权利意识的增强,政府信息公开的进行,使档案利用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保管期限期满的档案,对现行文件的利用成为可能。现行文件的公开利用,满足了公众对现行文件的利用需求,同时也是促进信息文明时代政治文明的必然选择。
1.3 信息文明转变了档案工作者的工作思路
不同于传统的“为政府服务”的工作思想,网络环境下公民信息意识的觉醒和个性化需求的繁荣,要求档案工作者理性思考职业定位,能够以一种“开放亲民”的姿态服务于公众。对于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档案工作者不能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应该坚定信心迎头痛击,主动运用新兴技术武装自己。信息时代,档案信息只有满足随时被社会感知并便于利用的条件,档案利用才能有效实现,因此,档案工作者应当置档案信息于一种备用的状态之中,以一种随时提供服务的工作思维指导档案利用实践。
1.4 信息文明拓展了公众对档案利用的理解
信息文明时代随着个体自我意识的逐渐增强,对权利的诉求越来越强烈,权利主体日益觉醒的权利意识和日益丰富的权利需求也改变了档案利用领域的面貌。信息时代,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利用可以看成是一种信息权利的实施。公众对档案利用的看法不仅仅停留在需求的满足层面,而是上升为从权利实施角度出发实践档案利用。从信息权利角度认识档案利用,是利用者调整档案利用思维,发挥其主动性的结果,同时公众对信息权利诉求的迫切性间接地监督着档案工作者提供档案利用的质量。
2 信息文明对档案利用工作的要求
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同志,在关于实施国家重点档案数字化工程的提案中如是说:“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现存的新中国成立前历史档案共有2000多万卷。它们的提供利用,对于维护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推动经济建设、科技进步与文化繁荣,提高国民素质,开展国际斗争和对外合作与交流等,发挥了巨大作用。”杨冬权同志的一席话深刻地揭示了档案利用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分析信息文明对档案利用工作的影响,总结对档案利用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是新时期充分发挥档案价值、提升档案利用效率的重要前提。
2.1 信息文明实践的理性化要求档案利用工作的理性思维构建
社会实践往往是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的,信息文明背景下的社会实践在面对浩瀚的信息海洋总是呈现一种理性化特征,这是由于信息文明时代实践的有效性必须建立在对信息的理性分析基础之上。倪丽娟教授曾经指出社会实践理性化包含两方面的含义:“社会实践的专业化和社会实践管理的理性化。社会实践的专业化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的运用基础上实现社会实践的有效性和专业性,强调信息技术对社会实践促进作用。社会实践管理理性化是指在实现实践目标的过程当中,对主体的实践活动进行规范的行为,以期高效地实现实践目标。社会实践能否顺应时代的发展,取决于是否具有符合时代要求的行为方式,档案利用工作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理应具有信息文明实践的普遍特征,这是促进其有序发展的客观要求。”与社会实践理性化相对应,档案利用工作的理性思维也包含两个层面的含义,具体而言,即档案利用工作的专业化(主要指档案利用的业务工作方面)和档案利用活动中管理的理性化(主要指档案利用行政工作方面)。档案利用工作的专业化是指在档案利用活动中应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成果,提高档案利用工作在新时期的适应性,在档案利用的具体实践中主要体现在档案的信息化建设上。档案利用活动中的管理理性化是指档案利用服务者在实现档案价值的过程中,明确档案利用的目标——实现档案价值,不断调整自身行为、明确权利和义务,以期更加有效地完成档案利用目标,顺畅地完成档案利用实践活动。
2.2 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增加了档案法律制度构建的迫切性
信息文明时代国家与公民获得信息的权利是相对平等的,这是因为与土地和矿产等资源的排他性不同,信息本身所具有的广泛性和普遍性、可储存性和转换性、传递性和再生性、可处理性和开发性的特征,决定了信息文明社会强调信息的交流和共享。另外一方面,随着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为公民个人权利的实现提供了保障。法律制度建设的历程与公民主体意识的不断增强形成了一个相得益彰的画面,以宪法为核心,以法律条款为主体,以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为补充形成了一套保障公民权利的法律体系,为公民权利实现提供了依据和可能。作为一名档案工作者,我们应当清楚地认识到我国档案法律体系的建设还远远不能达到有效地保障公民的权利实现,与人类发展实现自身权利的理想还有很大差距,因此,加快档案法律制度建设也是当前档案工作的一个重点。
2.3 公民信息权利诉求要求创新档案利用服务方式
在信息文明时代,信息以一种权利资源的姿态存在,其合理利用对促进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社会实践过程中,权利主体与信息发生的一系列关系称之为信息权利,具体而言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活动中合理地生产、传播、组织和使用信息的权利。信息权利主体涉及三个方面,即信息产生主体、信息管理主体和信息利用主体,档案作为一种信息资源,其产生主体为各机关、团体、企事业和个人,其管理主体为档案馆,其利用主体为档案利用者。从课题的研究目的出发,本文主要围绕档案馆如何满足利用者的信息权利进行探讨。信息文明时代,档案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资源,档案利用可以看成是一种信息权利的实施。公众对档案利用的看法不仅仅停留在需求的满足层面,而是上升为从权利实施角度出发实践档案利用,对档案利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信息文明的物质成果——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运用,发展了以往手工检索和到馆利用的单一档案利用方式,简化了档案利用工作,提高了档案利用的便捷度。信息技术的运用促进了信息、知识、文化的传播,民众的自我意识和民主意识不断增强,这也对档案利用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提供让公众满意的档案服务成为当前档案工作的重点。在信息技术推动下生成的基于个性化设计的档案信息推送服务为未来档案利用服务发展指明了一条可资借鉴的道路。
参考文献
[1]李连科著.价值哲学引论[M].北京:商务印刷出版社,2003年.
[2]倪丽娟,任越.信息文明视阈下档案价值实现机理分析[J].档案学研究,2012(6).
[3]周毅.论公共档案馆的信息权利[J].档案学通讯,2008(4).
作者简介
王蓓蓓,黑龙江大学2012级档案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