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宝荣
【关键词】 语文教学;课前预习;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5) 06—0117—01
一、灵活安排预习时间
在学习语文课文时,预习时间要在服从整体学习计划的前提下灵活安排。应根据语文课程安排、学科特点、自身情况,灵活安排预习的各项事宜。根据每天的空余时间,决定预习的内容及时间,要保障重点。课前预习一般在20分钟左右,时间多时预习可以充分一点,钻研得深一点,闲时可以多搞一点阶段预习和学期预习。如果时间紧迫,也可以“3分钟预习法”,在上课的前一天,或者在即将上课时,利用1到3分钟的时间,把这堂课将要讲的内容浏览一下,标注出上课要着重解决的问题。
二、注重问题意识的培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 “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 我们常说:“要把学生看作是一支等待我们去点燃的蜡烛,而不是一个任凭我们去填充的空桶。”作为语文教师,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上,不仅仅局限在课堂上,在语文课前预习这个环节上也要充分展现出来。学生在阅读中,肯定会碰到疑问,可以采取这样的做法:有问题就用铅笔记在课文的旁边,下次读时能解决的就擦掉,而同时还会产生新的问题,再记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可以在无形之中增强他们的阅读能力、合作能力、辩论能力、概括总结能力,并进而增强语文总体能力,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而这种最终养成的善问的好习惯,正如叶圣陶所说:“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
三、要防止两个极端
语文课前预习中要防止两个极端:一是预习过粗,流于形式,达不到应有的预习目的。二是预习过细,以至于上课没什么可听的,甚至打乱了整个计划,影响了其他学科,虽然有收效,但时间利用得不经济、效果不好。一般情况下,适度的预习应该是:重温相关知识,扫清听课障碍,大致了解新课的内容和思路,找出疑难问题和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
四、常规预习和重点预习相结合
所谓常规预习,即学生上课前,都必须解决读、画、查。读:学生自读,基本达到熟练、连贯,对于课文内容有一个整体印象。画:读中把自己不理解、理解不透彻的字、词、句、段画出来。查:查阅工具书和有关资料,将画出的疑点结合课文尝试解答。这些要求是学生每课前必须预习的,不必教师布置。教师只要作一些检查测试,了解学生掌握情况就可以了。所谓重点预习,即根据所学课文的不同体裁和知识的不同类型,有针对性地进行预习,除常规预习外,教师要在课前对学生布置自己去探讨解决一些问题。预习开始时,布置的问题简单些,随着阅读的深入,提出问题的难度不断加大,让学生带着问题认真读文,这样学生就能通过预习逐步掌握各类文章的规律,进而提高自学能力。让他们先扶着老师伸出的探路拐杖,逐步走向自学之路。
五、培养积极、主动、自觉的预习习惯
笔者从事语文教学多年,总是会遇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知道要语文课前预习,但在预习时只是把书本随便翻翻,这样不但不能收到预习效果,反而会养成敷衍了事的坏习惯。随意性还表现为有时间就预习,没时间就算了。每个人都有惰性,如果能经常提醒自己、监督自己,并且长期坚持,就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其实,培养积极、主动、自觉的语文预习习惯,就是在培养自己的语文自学能力。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方设法培养每个学生的预习习惯,以便于提高听课及讲课效率。 预习是一种习惯性的学习过程,任何好习惯的养成都要从最初开始抓起,“良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学习成绩不太理想的同学大多数没有课前预习的习惯。很多同学认为预习就是自学,所以这种“预习”既占用了大量的时间且效果不好。其实,包括语文在内的各科学习是一个程序,每一步之间都环环相扣层层相因,预习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师生都要充分重视课前预习。
六、预习点到为止,不求深入
语文课前预习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加强理解,培养独立思考等自学能力,而不是用预习代替听课。语文课前预习要与课堂学习相配合。预习时,有时候并不要求把教材完全弄懂,因为这样的想法不太现实,但是,只要用脑子去预习,至少会发现一些问题或一些疑难点。对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产生兴趣,从而对那些难点产生强烈的求知欲,在这种心理状态下听课,精力自然就会集中到新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上,再经过老师的讲解、指点与启发,对知识的领会便会进入更高的境界。编辑:刘於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