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创新课堂教学

2015-05-12 02:37何亚军
创新时代 2015年4期
关键词:平面镜课桌问题

何亚军

问题是催生新思想、新方法、新知识的种子,是科学探究的出发点。课堂教学提问既可用于传授新知识,又可用于复习巩固,它贯穿一堂课的始终。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生掌握知识情况,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启迪学生思考、开发学生智能、调节学生思维节奏,与学生有情感的双向交流。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如何组织好课堂探究过程是每个老师都在思考的问题。笔者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就物理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设计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几点。

一、课前找准切入点设置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教学过程中教师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的兴趣及他们进一步钻研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针对教材的具体情况与学生的兴趣,找准切入点,使学生变厌学为乐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应不仅从形式上,更要从本质上使课堂充满活力。

例如,在讲《温度》时,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引出问题。先出示两张幻灯片,一张是北方冬天的街头,下着大雪,刮着大风,人们在艰难地行走;另一张是夏天的海边,刺眼的阳光下人们在游泳、嬉戏。由这两张幻灯片提出这样的问题:“看到这两张图片,你们分别有什么感觉?”从而引出温度的概念,温度是来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另外还可以利用对比,引发思考。例如,在讲“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时,先做个演示实验,用力推动课桌,课桌运动,说明力改变了物体的运动状态,能使静止的物体运动。接着停止用力,课桌静止下来。这时提出问题:“是不是因为没有力的作用,课桌停止了运动?”学生会齐声回答:“是。”接着出示一张幻灯片,踢出去的足球最终停下来,这时提出问题:“踢出去的足球为什么会停下来呢?”学生会说,是因为地面对足球的阻力让它停下来。这就与刚刚的演示实验—课桌静止下来是因为停止用力产生了对比,这样设置就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新知识的认知、掌握程度。

二、课中灵活运用问题提高课堂效率

1.注意问题的层次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所以设计问题时应注意“因材施教”和学生的可接受性。设计的问题不能太难也不能太简单,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要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体现教学的生命活力。因通过一堂课的教学,要使全班每一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悟,此,教师备课不仅要备好教材、教法,更要“备好”学生,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应了如指掌,要注意到全体学生的情况。同时提问的对象要有针对性,比较简单的问题应尽量让学习基础一般或薄弱的学生回答,较难的也可让学习基础一般的学生回答,然后再让基础较好的学生补充、解答。这样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回答机会,让他们都能充分展示自我,培养积极向上的精神。

例如,在讲《压强》时,先提两个问题:①为什么蝉可以把口器插入树皮?为什么啄木鸟的嘴特别的尖?②为什么骆驼有宽大的脚掌?高跟鞋在湿地上的压痕为什么比平跟鞋深?这两个问题比较简单,可以让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回答;接着提出:“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这个问题可以让基础好些的同学先猜想一下,接着再由教师针对学生回答的情况进行探究实验。

特别要注意提问的层次性,千万不能将课堂提问当作处罚学生的一种手段和方法,不能在学生听课注意力不集中或做小动作时进行提问,或通过一些难题来难倒学生,造成学生当众难堪。此举虽然可以达到教育学生改正错误的目的,但若频繁使用这种方法,会大大削弱提问的原有功能,使学生产生了一种怕被问到的心理,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2.要留有发散的思维空间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应该思考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后能否引发新的思考;能否继续联想到其他问题;能否考虑到解决此类问题的其他途径。也就是说,要给学生留有思维的发散空间,运用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或他们的社会、生活实践体验,设问诱导启迪学生,使教材与学生已有的知识关联起来,使新旧知识相互作用,从而生成新知识。这样的话就有利于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知识,更准确地掌握和灵活地运用知识。

例如,在教学设计中可设计如下开放性的问题:假如没有漫反射,只有镜面反射,我们的生活会怎样?再如做平面镜成像实验时,准备一块平面镜和一块玻璃板、两支相同的蜡烛、火柴、刻度尺,利用提供的器材怎样找出烛焰的像?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之间有何关系?通过此类问题的设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从而有利于学生更灵活地掌握各个知识要点和难点,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问题提出后,并必须有适当的停顿。因为这样可以留给学生足够的思考空间,提高学生答案的正确率,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所以在问题提出后,要给全体学生思考的时间,尽量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好回答问题的准备。

3.及时调整问题设计方案

每个有经验的教师都知道,课堂上可能会发生一些在备课中没有预测到的问题,教学过程的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是由授课的具体进行状态及教师在课堂中处理的方式来决定的。笔者认为:①教学计划要根据课堂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针对学生在课堂上对新知识的掌握程度适当修改教学进度,提高课堂效率。②当发生意外答案时不要慌。问题一旦暴露出来,教学就会更有针对性。有经验的教师常常会有意识地让问题暴露,出现几个相互矛盾的答案,这样就可以用比较法进行分析,进一步明确物理概念。③当教师觉得意外答案不对又一下子说不出道理时,要实事求是,可告诉学生:“这个问题不好马上解决,咱们课后再讨论。”这样做,表面上好像会丧失教师的尊严,实质上在向学生提倡一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学风,经过研究再向学生解答比武断作答、不置可否强得多。

三、课后运用问题巩固新知识

讲授新课之后巩固提问,是反馈教学的一种途径。通过提问所接收到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他形式的反馈信息更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教学过程不是直线式的,由于学生的“课堂接受”不同,新课之后的检查提问是必要的,以此来了解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掌握和运用的程度,以便对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针对学生和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因材施教,切实地改进和提高教学质量。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答问,从老师那里获取评价自己学习状况的反馈信息,在学习中不断审视自己,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方式等,使自己后继的学习活动更富有成效。

总之,在课堂教学中精心设问,将显著提高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互动能力,恰到好处的课堂提问能吸引每一位学生聚精会神地听课、思考,快快乐乐地掌握知识、增长才干。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和不断优化问题设计,才能不断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效果才能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平面镜课桌问题
方便调节的课桌
搬课桌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易分类存放的课桌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